我成了开国皇帝的独女 第367章

作者:興昭五 标签: 女强 穿越重生

  萧谌笑得嘴都合不拢,“不错,不错,果然还是左仆射知我。有他这一份奏疏,齐全了。”

  是的,孔鸿让人送入的奏疏,不仅是他一人的意思,也是万千军士的意思:请萧谌立萧宁为太女。

  对啊,太女。这可是亘古未有的太女。

  可无论是太子或是太女,得民心者得天下。萧宁得了各方支持,现在就差一步名正言顺。

  “由你送上这份奏疏总是不太妥当,既如此,还是让右仆射来。”萧宁自己送上请立自己为太女的奏疏,总显得过于急切,不妥,不妥,换一个人来。

  旁的人都差了那么一点点,只有姚圣,甚是可以。

  “这份奏疏命人送到右仆射府上。”萧谌想好即立刻让人去办,一旁的内侍立刻接过,迅速退出去,送到姚圣手中。

  萧谌做完这桩事,心情可见好,同萧宁轻声道:“你说的,若是此事办妥,你的婚事要求就能说出,到时候万万不能再拖。”

  道来道去,最忧心的莫过于萧宁的婚姻大事一直定不下来。

  一刻定不下来,他这心里就不得安宁。

  萧宁确实挺想再拖一拖,那么年轻的她,为何须得为婚姻大事费心伤神?

  然而这话她敢说?

  只怕尚未来得及脱口而出,这都要挨揍了!

  萧谌心情之好勿庸置疑,眼看事事都可如他所愿,现在就差萧宁婚事一成,再等上个几年,他就可以退位让贤,到时候自与夫人过逍遥自在的日子,甚好,甚好!

  ***

  喜形于色的萧谌,在长安城的第一个大朝会是在大明宫的含元殿举行。

  虽无华丽,却显厚重的宫殿,位列其中,众臣皆是喜上眉梢。

  拜贺萧谌后,一众人不断地拍马屁,都想多博些好感,往后日子能好过些。

  这些好听的话说多了,难免让人觉得太假。

  萧谌与萧讯使了个眼色,萧讯心领神会,出列道:“陛下。臣有本要奏。”

  说实话,萧谌兄弟不少,可是要说存在感这事,额,都挺少的。

  如萧讯作为宗正,管的都是自家事,自家人没什么事,朝廷上的事,他不过听一嘴,若是有例可循的且听一听;反之,若是没有什么先例,绝不轻易开口。

  没有能力也没有本事的人,给自己的定位一向明确,凡事少说多听,事事要与兄弟,额,再加个侄女站一块。

  无论外头的人如何说道萧宁的事,那都是外头人自己的心思,他坚定不移地站兄弟,站侄女。

  萧谌没有吩咐的时候,力所能及,能为大昌好的事,他须得多做点;闹不明白后果是好是坏的事,能不做就不做。

  真得拿主意,可以寻亲娘或是亲弟问问,确定可行再做。

第177章 姬则请入梁

  现在萧谌有一件大事要他出头,更是为侄女正名的好事,无论如何他须出头,将事情办得漂亮。

  “兄长有话直说。”萧谌高兴,立刻招呼萧讯有话直说,自家人不用那么客气道外。

  “请陛下立镇国公主为太女,以承江山,令天下知,大昌后继有人,可担天下重任。”萧讯提议,漂亮话须得说,说好听些。

  萧讯话音落下,齐刷刷的目光聚集在他身上。

  有些事就算早有意料,亦知道此事拦不住,事情当真发生,依然让人一时无法接受。

  “陛下,臣亦请陛下早立储君,以安天下人心。”明鉴第一个出列,满脸都是迫不及待,巴不得萧谌立刻拍定此事。萧宁终于要名正言顺了,大好的事儿。

  姚圣从袖中拿出奏疏,以至于慢了一拍,倒让明鉴抢了先!

  这可再不能让人抢了,姚圣道:“臣附议。另左仆射与三军将士上书,亦请陛下早立太女。”

  姚圣手中这份奏疏的份量,自不是旁人可比,萧谌难掩饰惊讶地道:“啊,就连三军将士都挂心储君一事,可见立储一事,人心所向。”

  这话不必多说,天下人无一不关注萧谌所立储君何人。

  自打去岁萧谌已然在审查楚安一案中表明态度,人人都明白,萧谌不打算努力再生个儿子,亦不想从兄弟们之中过继一个儿子,以承嗣位。

  儿子他是没有,他就只有一个女儿。

  这么个女儿,天下间的男儿,有几人能出其左右?

  既是无能出其左右,萧宁要成为大昌的储君,反对的话早说过,争也都争完,再无人能拦得住萧宁成为大昌储君,未来皇帝。

  是以,一个接一个的人附议,都是同样的态度,同意萧宁成为太女,国之储君一事。

  该面对的争议,不该面对的争议,萧宁早已面对过,如今已然是她收获的时候。

  就算心里不服,认为一个女子成为储君这个事,实在有悖伦理,终究还是没敢吱声。

  怎么吱嘛!

  看看现在朝堂上的人,不说其他,只道他们,有几个不同意这事儿的?

  再加上军中将士都是萧谌和萧宁的人,就只须要他们支持,萧宁这一个公主想成为大昌储君,谁也休想阻止。

  萧谌一看就算不同意的人也不吱声,心情自然是极好。

  “着钦天监备良辰吉日,礼部准备一应用物,行册封太女大典。”萧谌要的正是这么一个态度,谁不管心里是乐意或是不乐意,那都没有关系,只要萧宁被封为太女一事无人反对,这就成。

  “唯。”作为礼部尚书的王宦,日常用得上他的时候极少,总算有机会出个头。

  萧宁即将被册封太女这事,定下了好,名正言顺,往后能安无数人心。

  自此,迁都长安后须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立储君,册太女。

  钦天监处,孟塞很快选出良辰吉日,为五月十二日。

  算算日子不过是一个多月,正好,孔鸿与众将士都将归来,有他们为萧宁助阵,上佳!

  这样一来,萧宁接下来忙的也就是册封事宜,量身准备朝服,准备册封大礼,倒也忙得不可开交。

  在此期间,梁州亦传来好消息。

  崔攸接手梁州后,迅速与梁州的山民再次沟通上,毕竟只是一个糊涂刺史不知所谓之行事,并不代表大昌。

  与山民交好,这是大昌未建朝便明定之事。大昌建立以来,两任刺史与山民之间都是交好为主,互补互助,为百姓而谋。

  况且挑起战事,梁州有损失,难道山民就没有?

  若大昌当真欲与山民交恶,兵强马壮的大昌,长驱直入,难道以为大昌怕了山民不成?

  实力摆在眼前,就算山民想再说得嚣张,进犯梁州讨不了好的结果,难道以为瞒得过谁?

  正是因为如此,许多东西须从大昌处换取的山民,其实是被大昌掐住了命脉,若是不想往后山民的日子难过,还是同梁州交好为上。

  山民与梁州交好,得利最大的一直都是山民。

  只不过大昌为边境安宁考虑,故而一再退让。

  战事一起,两方皆有死伤,可是这谁多谁少,谁心里,想是有数的。

  况且,这些年同大昌交好,大昌是大方的人,面对山民的处境,能帮上他们忙的事,皆以为之。

  山民得了好处,为长远着想,岂有不思继续与大昌交好之心。

  当然,这战事一起,更多问题在于他方,而非尹山。

  趁此机会,崔攸不介意助之一臂之力,让他成为一统山民的头人,自此往后,大昌只需要同他一人往来,山民出事,也只须寻他一人问明究竟。

  尹山若说无意一统山民,定是骗人的。

  恰也正是因为如此,有了机会,再有梁州相助,他岂能不顺势为之。

  尹山这些年得大昌相助,如虎添翼,收拢人心从不掩饰,在一定程度上,大多数山民是偏向尹山。毕竟跟着尹山能吃饱穿暖,换作谁又舍得过苦日子,不过是别无他法,不得不认命。

  若是一但有人能带领他们过上好日子,他们都乐意之极,也会拥护这一个人。

  尹山便靠着人心,一步一步慢慢的走到今日,这几乎大半山民民心归他的结果。

  接下来,接下来能不能一统山民,亦关系重大。

  总而言之,暂时梁州事已缓,山民自己内部争斗,那同他们并无太大干系。

  无论与山民为战为和,都只是为了梁州边境太平,若能得太平,管别人打得再是天翻地覆,与他们何干。

  总算还好,梁州就算再生变故,也迅速平定,这让有那想拿来当话柄的人,这一回也没能如愿。

  可这梁州刺史吧,出了一个张难坑得大昌不轻,要不是先前萧宁与南宫致远打下基础不错,就凭这回事,简直要叫梁州为之大乱。

  张难定要严惩不怠,可谁来继任梁州刺史一职,人选须得考核再三。

  于此时,敬国公姬则请之。

  这一请,请得人一愣,随后不约而同地看向萧评,这一位之前在雍州时为京兆府尹,如今迁了都,京兆府这位子还是由他来坐镇。

  可是姬则请之一事,有人只好奇一样,萧评愿意让这如花似玉的王妃往这边陲之地,同山民打交道?

  人选,萧谌和萧宁都不否认姬则是有能力之人,梁州之地,当初贺遂亦在此处安营,姬则与梁州颇有渊源,此时请以刺史之位前去,她也是想做些实事。

  靠死去的兄长们,姬则成为敬国公,可是姬则是要成为像萧宁那样的人,实打实的做事,凭本事立足于世的人。

  该争的东西要争,该做的事也得做。

  梁州刺史,她也要去试试,看看自己究竟有能无能,是否能担得起重担。

  可是,姬则想证明自己,这桩事萧谌要做下决定,须得考虑萧评。

  是以纵然姬则相请,萧谌望向萧评问:“明王以为?”

  “陛下用人唯才,若以为敬国公可用之,臣无异议。”萧评表态,萧谌扫过在场众人,于政事堂议事,都是自己人。不过,夫妻间的私密之语,或是兄弟私底下说的话,都不太好当着太多人的面细说。

  故而,萧谌道:“此事,诸卿且退下,朕与明王细议后再决断。”

  这么说话就是为了打发人,那是无可厚非,姬则和萧评是否商量好,须得私下问上一句,问明白后,能不能任姬则为梁州刺史,再议,再议。

  “臣告退。”作为聪明人,都挺自觉。

  不过,若是姬则为梁州刺史,比起现在御史之位,算是升官。这从地方历练上来,往后未必不能进政事堂。

  想到这儿,几位宰相眼皮跳了跳,最终还是掩下,不作声地退去。

  这会儿剩下的就是萧评、姬则,还有一个萧宁。

  上位的萧谌走下来,“你们商量好了?”

  有此一问,也是征询他们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