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开国皇帝的独女 第366章

作者:興昭五 标签: 女强 穿越重生

  “至于这东西两市,东市为官员居住之地,西市则为货物交流的中心,分而集之,以便将来各地四面八方前来的人都能在内淘其所好。”

  萧宁引人一路行来,旁的话也不需要多言,只要提到这一点便足矣。

  萧谌道:“眼下长安城内有多少人居住?”

  对啊,新城建成,人口是个问题,萧谌方才也注意到马路上并无多少行人。

  若是人不够多,倒是空着的房间比人多,那可就不太好了。

  萧宁自明了萧谌话中之意,含笑而道:“陛下放心,城在,自有人趋。”

  一个城池,汇通天下,自然会引八方皆来。

  “陛下放心,殿下已然召集百姓前来,分田地房屋,百姓来得比之前都要多得多了。”萧宁没有想细说,顾义须得补充一番,好让萧谌知道,萧宁做事可不是只有一手准备。

  萧谌不是不放心萧宁的人,只是忧心萧宁未必事事能考虑到位,是以特意问一句,也是为提个醒。

  顾义说破,他亦露出了笑容,“不错,很是不错,我就知道你们办事稳妥。”

  并不只一味将所有的功劳都扣到萧宁的头上,而是对于每一个人给予肯定。

  顾义自不敢受之,且与萧谌作一揖,“为君分忧,是臣等本分,陛下谬赞。”

  这话叫萧谌更是笑了,“我们大昌的规矩,有功当赏,有过当罚,你们的功劳,大昌上下都知道,不必推诿。”

  “请陛下入宫。”外头地方大,想都转上一圈,没那么容易。

  既如此,都是周车劳顿之人,还是先回去休息吧。

  “我有顾卿领着回宫即可,你须将百官安顿妥当。”于此时,萧谌叮嘱萧宁一句,且让萧宁先将此事办妥。这可是笼络人心的大好机会。

  此中深意,萧宁岂不明,亲爹都把戏台子搭好,就等着萧宁唱这一出戏,萧宁若是推诿,岂不让萧谌一片苦心落空。

  “唯。”萧宁应得爽快,萧谌嘴角皆是笑意。看看吧,有一个靠谱的女儿就是那么爽的!

  萧宁对于文武百官的安排,这都是跟萧谌讨论过后定下的,只是萧谌初来乍到,对长安城并不了解,什么地方在何处,自是萧宁更清楚,让她去安顿百官,再合适不过。

  “诸位,请。”萧宁送萧谌一家子离去,朝一旁同样是尚未从长安城的宏伟中回过神的百官道一声。

  姚圣道:“开古今往来之先河,为长远而谋计,甚好,甚好。殿下,我们谁人与殿下比邻而居?”

  一个新王朝的兴起,多少人为这王朝而惊心,同样,亦有无数希望能有机会,与那造就一切的先驱者为友为邻。

  萧宁显得无奈地道:“你觉得与我为邻居者,能多久?”

  一语惊醒梦中人,姚圣立刻想到萧宁身份到如今定是要变一变的了,怎么变,还用细说?

  大家都是自己人,也都是聪明人,点到即止。

  “不日大军班师回朝,这可是大好的机会。”重赏卫国之士,以令天下知大昌赏罚分明。

  其后,就该是有些事要尘埃落定,以定天下。

  萧宁不接话,“诸位且稍侯,我将诸位安排妥当,一应家中用物,也都安置妥当,你们且随唤你们之人一道去,缺什么少什么,尽可与之提。”

  “有劳殿下。”众人都朝萧宁作一揖,十分感谢。

  萧宁一一将人安排,从头到尾并无差错。

  等萧宁安排妥当回宫,这才听到一旁的玉毫提了一句,“汾阳长公主被留在雍州。”

  咦,这可真是万万想不到!

  玉毫却重重地点头,表明这并不是说笑。

  萧宁惊叹不矣,可是细细一想又觉得理所当然,如卢氏那样的人,既然要家族安定,岂能容萧颐一而再,再而三的劝不动,闹腾不休,这让卢氏打从心底里不喜之极。

  一劝再劝,一再敲打,终究还是无法让萧颐听进去。

  行,那就不劝了。直接用行动向萧颐证明,她究竟犯下多大的错,该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萧宁不得不说,家里有卢氏这样的人坐镇,确实让人放心。

  一个掌舵者,存在感不必大强,于大事之前,能分得轻重,不轻易偏袒,该出手教训人的时候毫不留情,这无论是对萧宁这类受害人,亦或是萧颐这样的施害人,都不敢轻易忽视。

  同样,也是让人心服口服的。

  “此事知道即可,不必对外宣扬。”外人不定在这时候怎么看萧颐的笑话,卢氏惩罚萧颐,宁可让旁人看萧颐笑话也要做出决定,都是为了萧家。

  作为萧家人,能看旁人好戏,自家的戏大可不必。

  “唯。”玉毫道来不过是让萧宁心里有数。

  对雍州内留下的线人而言,没有早早将此消息传出,何尝不是觉得此事不宜言之太过。

  等人到齐长安,萧宁不见萧颐,自然也就知道其中原由。

  站在大明宫前,看着随着夜幕降临,灯,一盏一盏地亮起,很快照亮整个长安城。

  萧宁回过头看着那万家灯火,更觉得庆幸万分,心也是暖暖的。

  瞧,她努力想让这长安城得建,往后,这个天下有了她最熟悉的地方,这一段历史将有她参与其中,开创一代王朝!但想,便不由自主地上扬嘴角。

  “好看吗?”萧宁看得失了神,直到一阵声音传来,却是萧颖。

  萧颖一身常服行来,走到萧宁的身边,萧宁唤一声姑母,“虽说如我们这样的世家出身,算是见过世面,但你这长安城,大明宫,震惊天下。”

  惊叹不矣的萧颖,这一刻站在此处,这是长安城的极高处,站在这里,可以俯视半个长安城。

  与白日居于长安城之下,由长安城瞰视的感觉不一样,踏在此处,由她们来俯视整个长安城,置身于云端之上,更让人觉得不真实。

  萧宁要的就是如此,“唯有这样的都城,这样宫城,才能令八方来朝。”

  说到这儿,眨了眨眼睛,不难看出她的欢喜。

  “甚好。”震惊于长安城,大明宫,可和萧宁的理想相比,又觉得不过如是。

  这番话毕,姑侄二人对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两人就站在此处,望着长安的夜景,感受的是与从前截然不同的风光。

  “长公主,公主殿下。”站得久了,她们倒是一点都不急,萧颖来此,倒是忘了一开始的目的,她迟迟不归,可不就有人寻来。

  来人是卢氏身边的人,一看这么两位站着不动,“家宴已备好,就差两位了。”

  “怪我,之前说好是来寻你回去,结果见这长安美景,果然是不吃都饱了。”萧颖感叹,萧宁摇头道:“那可不行,姑母得多吃些,吃得多才有精神,来日才能再论其他。”

  这话颇有深意,萧颖亦不在意,同萧宁道:“快回去,莫让太上皇、太后、陛下久等了。”

  那倒也是,赶紧走,回去吧。

  家宴自是欢喜无比的,至于作为缺席的萧颐,都不约而同的不曾提及。

  温玉是跟着萧宁舍不得撒手,萧宁与旁人说话,一边还不忘给她夹菜。

  伺候温玉的人早就习惯萧宁照顾温玉,见萧宁一如从前,心下亦是安心。

  也是温玉有福气,自寻了这样一个好靠山。

  “来了新都,我能和殿下一起住了吗?”温玉迫切地想跟萧宁在一块,卢氏听了一耳朵,只问:“与我在一块不好吗?”

  卢氏亦有她的盘算,外头事儿多,萧宁忙得不可开交,虽说温玉天真烂漫,并不哭闹不假,总有缠人的时候,卢氏旁的帮不上萧宁太多,帮萧宁照看一些人,总是安排得妥妥当当。

  看温玉被她养了几年,精气神越发好。

  “不是不是。可我更喜欢公主殿下。”有些情分相处久了是会有,却也总有一些缘分与时间无关,就只是第一回 见面,便觉得这个人可以信赖。

  卢氏一笑,萧宁接过话道:“阿婆能照看你,我能放心。你跟我在一起,你看我忙里忙外,全然顾不上你,万一你要是不舒服,我还不能及时发现。所以,我还是希望你跟阿婆住一起。”

  面对卢氏愿意帮萧宁这么大的忙,萧宁岂会推辞。

  不就是劝说温玉吗?人家温玉亦是乖巧懂事的小可爱呢。

  “我会很乖。”温玉虽然有些伤心,还是想争取一番。

  “没有人说小玉不乖。可我希望小玉过得更舒服。若是我得闲,都想让小玉更舒服。可是小玉跟我住一起,我连自己都顾不上,实在照顾不好你。小玉若是想我了,就常来看我,住还是跟阿婆住一块可好?”理由萧宁自是说清楚,亦希望温玉能听进去。

  温玉很是不舍,终还是点头,“好吧。”

  征询过萧宁的意见,萧宁还是希望她跟卢氏在一块,她听话就是。

  萧宁伸手抚过她的头发,“长安城很大,你先把大明宫逛个遍,等到逛完,我得闲带你去逛长安城,好吃好玩的,定让你乐不思蜀。”

  “好啊好啊!”有好吃好喝好玩的,温玉也不闹了,冲萧宁扬起笑容,甚欢喜萧宁记挂着她。

  这会儿的卢氏扫过一旁欢喜得喝了几杯酒,酒意上头,满脸通红的萧谌,“迁都之事既毕,另一桩事也须加快,不好一直拖着。”

  萧谌颔首,“不错,是要赶紧定下。只是阿宁的婚事?”

  都是自家人,到这一步了,萧谌一直拿不准,萧宁的态度一直就那样,不急不急。

  她当然是不急,他这个当爹的都快急死了。

  齐刷刷的目光落在萧宁的身上,萧颖倒是有些不同,看着萧宁透着怜悯,真可怜!

  萧宁这被逼婚的节奏,确实挺可怜。

  再可怜又如何,萧宁这一步总是要走的。

  “那你就问问,各家谁乐意跟我结亲,看着合适的就定下。”萧宁莫可奈何,都到这份上了,怎么看都拖不得,好吧,她也给句准话。

  萧谌一听可不好了,这看着合适定下,确定没说错。

  “不过,须得守些规矩。”萧谌待要抗议一番,结果倒好,萧宁又说话了,成功把萧谌欲控诉的话噎了回去。

  对嘛对嘛,这有规矩才是他闺女。

  萧宁看向萧谌,“有些规矩,尚未到那一步,说出来未免僭越。”

  得,这不是萧宁不想,而是身份未定,这就提要求,传出去,又是落人话柄。

  萧谌明了,“好,就得从速。”

  都拖了这许久了,连女子可承爵承嗣一事都推广立法,那就可以放心大胆操作萧宁的事。

  “太女,明日大哥出面,你这一位宗正,不好总让人把你忘得一干二净。就从你开始。”萧谌说着从速,就是要让萧讯赶紧出面,先把这事提到议程上。

  “左仆射就算尚未抵达京城,也该让他送上一份折子。”萧谌要做,就得方方面面考虑清楚,万万不能丢三落四,样样都做不好。

  萧宁眨眨眼睛,“其实今日阿舅送了一份奏疏过来,我想着晚些再给阿爹。”

  正常的上折流程,自然是从下往上的,萧宁作为尚书令,拿到诏书在手,确实比萧谌要早一步。这没来得及递到萧谌手上。

  “拿来我看看。”萧宁说出这样的话,萧谌能忍住不看才怪。

  萧宁从袖中拿出奏疏,与萧谌奉上,萧谌打开一看。

  哎哟,要么说是多年的知交好友呢,深知萧谌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