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 第346章

作者:林木儿 标签: 长篇言情

她刚去秦北的时候见到两位故人,还能再见,恍若隔世。两两对面,一肚子的话却不知道从何说起。

两人说起当年的事,还不胜唏嘘。尤其是对于那个疑似陷害自己入狱的廖俊山。林雨桐问了,她也答了。她当年是被他陷害的,因为他跟胡木兰是一样的人。这些也是她在牢里慢慢想明白的,“我觉得,他靠近谭中敏是有原因的,是为了取得对方的信任,还是别的……我不好猜!如果是这样,那他也是打入倭国内部的一颗棋子……一颗很早就埋下去的棋子。听闻胡木兰的父亲,是廖俊山的养父,此人是国党元老。所以,他可能不跟胡木兰属同一部门,但应该是一个跟胡木兰一样,坚定的三民主义者。”

这件事叫两人唏嘘不已,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就这么交织在一起,是是非非,从哪论呢?

那两人在秦北生活的很安稳,长子已经不小了,后来又生了个小儿子,名唤常胜。

两个孩子,一个叫常平,一个叫常胜。不随父母的姓氏,这在秦北也很常见。有很多人,都用化名,为了孩子在外走动方便,他们很多都不跟随父母的姓氏。这是防止万一,万一哪天,他们成了战争孤儿,落入落入敌手,掩藏身份,能叫他们多一条活路。

这些孩子从小就被教育,怎么应对一些问题和审讯。他们知道怎么保护他们自己,也更懂得怎么保护他们的父母。

这个林雨桐便是‘失踪’了,也给代很大的压力。对万众药铺为难吧,当真怕哪个晚上睡下去,被林雨桐取了脑袋。再加上对倭两党合作基础上,这事就这么含混过去了。

外敌当前之时,胡木兰也是出生入死,真刀真枪的干过。可抗倭胜利了,紧跟着,胡木兰就被调离了,去了哪个山头,当教官去了。这个,都不是什么秘密。

走在秦北的土路上,明庭伸出手遮挡太阳。

刚要看林雨桐今儿得空不,结果就遇见依旧风风火火的方大姐。当年认识的时候,还是韶华少女,如今这刻板严肃的样子,早已经找不出当年的身影呢。她拽着个孩子,是她和巴哥的儿子,叫安安。没人提姓,好似这孩子姓安,叫安一样。

“这是干什么呀?拉着孩子火急火燎的?”

方大姐停下脚步,“跟着常胜胡闹,常平闹着要跟着部队去东北,这俩也闹着要跟着。气死我了,竟是添乱。”说着,又想起什么了,“明庭呀,你等你一下,我上次跟你介绍的周师长怎么样呀?年龄相当,人也不错……”

哎呀呀!真是服了你了,媒婆的功力见长。见了人说不了三句话,准扯到这事上来,“我还有事!今天就这样……成家?没说不成家……等胜利了吧……胜利了之后再说……”

方云在后面直皱眉,老这么一个人,怎么办呀!

被这么一打岔,想想林雨桐那边也挺忙的,常平要去跟着部队开拔东北,是命令呀,还是请战呀!

这小子这几年也闯出名堂了,他从十四五的时候开始,弄了一群半大的小子,折腾什么非常规作战。每每与侦察上有奇效。这次不知道怎么着了,要去东北。

儿子上战场,当爹妈的不定怎么闹心呢,有事还是改天再说吧。

是啊!林雨桐可不正闹心呢吗?

她的工作涉及很多机密,因为机密,所以很多个消息,她总能知道。

像是白雪和丁旺,丁旺活着,但是白雪……没了!

两人在汪委机关潜伏了十年,孩子都生了仨了,在最后的撤退中,白雪中枪了,临终前,跟丁旺说,丁旺以后若是还能见到我,请转告我,她懂了,回家的路,别人帮不了,只有自己,一步一步的往后走。是啊!这条路白雪走到了,她用她自己的鲜血,铺就了一条回家的路。

丁旺撤退后,先回家,送三个孩子回家给父母养。在回家之后,他以给红桃瞧病的名义,见了杨子,有为我党工作的意愿。

正为白雪的事难受呢,常平回来了,“……我当时答应我大舅了,他不回来,我就去找他!”

找槐子吗?你可真是!

这些年,常平带着他的人,常年来往于翠山、子午岭和秦北之间,杨子他是常见的。第一次跑回去的时候,他才十三。去了没多停留,路趟平了,就又回来了。回来带了足食,一路从关中跑到秦北。胆儿贼大!

这会子了,你请战的报告都打上去了,我能不叫你去吗?

想去就去吧,药丸带上,能救命。

知道!

林雨桐也没什么好叮嘱的了,这些年,这小子的武练的不错。她如今也都二十的人了,大小伙子了,说起来,也是百战余生的人了,有什么可拦的呢!

到处都是请战的声音,他要走,也在情理之中。

林雨桐只说,“那你看你爸还有什么要交代你的没用。再去问问你小姨,看看,有什么东西要给你大舅捎带没有。”

孩子的小姨,说的是小桐。小桐当年跟来了,后来就在医院工作。方云是院长,她学的一直是妇科和妇产科,但也不得不学外壳手术,如今也是医院里一个全挂的大夫了。说起来也是戏剧的很。张桥曾经提过,说是他为了兵工厂的发展,寻了一批国外留学学习机械的留学生,希望能在军械上有所进步。这批人里呢,有一个从德国留学回来的,叫尹振的小伙子。

阴差阳错的,反正人来了。来了就一直跟着四爷工作。一见这个人,两人都怔愣了。一种很奇妙的感觉,总之,因着接触的多,尹振和小桐在到秦北的第二年,就结为夫妻。两人膝下已经有一儿一女了。不过可惜的是,老贼在年初战略撤离言安的时候,没了。

常平应了,大长腿一迈,走了!

常胜跟着就跑,林雨桐喊他,“你干嘛去?”

“混饭去!”

“我给你做饭!”

“电报一来你又要走,我不吃夹生饭,自己找饭辙去!”

颠了!

常平到底是走了,晚上回来桐桐问四爷说,“没叮嘱点什么?”

叮嘱什么呀?上战场就去吧!这小子说的话,还是别提的好,省的桐桐又担心。用他的话说,他不是独子,他不上战场,谁上战场。

其实,到了该上战场的时候,哪有独子不独子的?该上都得上。

去吧!这是一场有特别意义的战役,错过了他大概得后悔的!于是,他就去了!

站在槐子面前的,已经是个成年的大小伙子了!

“大舅!”

孩子站在面前,槐子都不敢认。认出来了,他又是笑,又是红了眼圈,“到底是叫我家长平上了战场了呀!”

长大了,自然就该上战场的。最难的仗你们已经打了,剩下的,也该轮到我们了。

常平跟他舅坐在战壕里,说以后:“等进了进城,我得回老宅去住了!我记得宅子很好,是以前的贝勒府。”

不是还有别墅吗?

“别墅怕是不行了,老蒋给的房子,是住不得了!”

槐子哈哈就笑,“舅舅也得回家了,也不知道家里还好不好!”

槐子没进京城,桐桐先进了京城!京城里,林家的人都很好。槐子和于晓曼随着部队南下了,是杨子带着小桐回的林家。

四爷和桐桐站在门外没进去,而后带着常胜往家走。

四爷问说,“常平在南边有消息?”

嗯!跟总部联系的时候,他夹带私货了,这孩子说,“快了!快胜利了!他还记得,他欠了很多孩子糖吃……”

四爷没言语,背着常胜,跟桐桐朝前走着。

同样的一条路,好似人也还是以前的人,红日一样的升起,一样的照亮东方。两人都笃定,以后的孩子一定人人有糖吃……

第425章 明月清风(1)

冻醒的!

太冷了!

林雨桐睁开眼, 头还是有些疼。

这几天,就在床上躺着呢,来往瞧病的据说是宫里的医婆。这医婆的水平不错, 几服药下来, 症状明显缓解了。

有这么几天功夫,林雨桐也知道到了什么地方了。

可知道了, 这几天哪怕身体难受, 可心里却乐呵了好几回。

为啥的呢?因为只要想想四爷要是弄清楚了这是来了哪,身处的时间段,他估计也得一言难尽。

如今是啥时候呢?是大明万历年间。

万历四十六年了!

别的朝代年号林雨桐记不准吧, 但是明朝, 咱熟呀!清朝夺了明朝的江山,咂摸最多的就是明朝了。身为皇子福晋, 连这点基本功都没有?

心里这么一算呀,就笑出声来了,幸灾乐祸的!

掰扯一下这个时间线,如今是万历年间。万历皇帝下来是泰昌皇帝, 泰昌皇帝下来是天启皇帝,天启皇帝下来是崇祯皇帝。

听起来, 好似是传了好几个皇帝了,可从万历四十六年,到崇祯下台的崇祯十七年,中间有多久呢?

二十六年!二十六年而已!

今年应该是公元1618年, 李自成打进京城城的时候,是1644年。二十六年后, 大明就亡国了呀!

这要是两人投生到了关外,别管什么身份, 出身显贵不显贵的,哪怕如今的大清国还没建国呢,但咱从心理上来说,是不是能那么理所当然一点。

可就巧了,如今在哪呢?在大明朝。

四爷在哪,林雨桐现在还不知道。但是她所处的位置就在通州城北的马厂村。

京城附近呀,近的很呀!

这要是四爷就是一平头老百姓,那咱在乱世里过小老百姓的日子,等到二十六后,您给您祖父当忠臣去,这是咱的运道。

可怕就怕呀,四爷万一一个不小心,bia叽一声,直接姓了朱了,那就好玩了。

要是如此,你肯定跑不了,想舍弃朱家投奔你爱新觉罗家去,那是做梦。

可不走,怎么办呢?大明王朝到了这个份上了,你说你怎么办?眼看着沉下去?那大清入关,你家祖上的人也不认你呀!谁都能跑,就姓朱的跑不了!别忘了,到了你当皇上那时候,还再查大明余孽呢!那个时候,大明亡国多少年了?

那你说,咱这辈子得当一把大明余孽去?子子孙孙,都过一把当余孽的瘾!要是这样,咱俩都不是扯的蛋疼了,那是哪哪都得疼。

可要不想在二十六后被当余孽给咔嚓喽,你是不是还得拼搏一把。那这可就是救了老朱家,把你家先人给挡在关外了?!若是这样,你心里啥滋味呀?

只要一这么想,林雨桐就想蒙在被子里大笑三声。我的四爷嗳,你不是心眼多吗?不是脑子里的弯弯绕多吗?你多呀!再多我看你眼前这个结怎么去解!

便是要解,真的,大明到了这个份上,有多难,翻过这段历史的都知道如今这境况,真就是叫谁看,都感觉无力回天。

反正叫林雨桐说,大明十六帝,那真真朵朵奇葩。等之后找到四爷,咱再掰扯吧。

她现在,得解决她的问题。

她现在是按照最坏的设想在考虑问题,假如四爷姓了朱了,是藩王的后人还好,就怕他在宫里。宫里有太子、有未婚的皇子。而且,太子也有了儿子,且儿子都不算小了。崇祯这会子的岁数都有八九岁了吧。

别管成了宫里的谁,只要是朱家的子弟,那自己跟他结合,其实也不容易。

大清选秀吧,那是从八旗勋贵中选呢。可大明不是,人家海选呢!

要的就是民间的,家族没啥势力的,但一定要清白的。商家出身的也不大行,就得那种耕读出身的,当官的人家也有,很少有大官人家的女子被选上就是了。当然了,明朝中期以前,那是嫁入皇家的女子出身都挺显赫的。可那不是朱家要跟功臣联姻吗?之后就都不是,真就是选出来的。

林雨桐记得,好似崇祯的皇后,她爹是个摆摊算命的?

这种选就是海选,宫妃的充盈也是这么来的!最初呢,是满天下的叫太监去选。后来呢,范围就缩小了,主要集中在南北直隶这个范围之内。呼啦啦的,五六千姑娘,被从民间选走。人家太监得了信儿了,知道谁家的姑娘貌美,就得上门来征召你。还有些是主动要去的,那就自己去报名。

这几千人先得过初选,把太胖的、太瘦的,一看就不怎么合眼缘的都给剔除了。剩下的,再复选。复选就把嗓音不好的,身上长的太黑的,有明显丑陋胎记的,还有那手脚胳膊腿,长的不周正的,甚至于大脚趾疙瘩长的粗壮的姑娘,都给剔除掉。

剩下的也就几百人了!这些人中大部分是宫女,能不能得皇上的青眼,那得看造化。一般给皇子选妃,最后只能留三个人给太后皇后阅看。这三个人,其中一个为正妃,另外两个要么就另外安排了,要么就是做了侧妃。

这原身,也是为了这个海选,才没了的。如今这百姓,见了皇家这种事,就怕的很。大部分人都不乐意叫姑娘进宫。因着进去了大部分没前程,那真就是生死不知了。隔着宫墙,一辈子见不上面了。说是多少岁放人,可说实话,能熬到出宫的能有几人?大部分都折在宫里了。宫里的事传的到处都是,跟太监结对食,皇上也不管。有些宫女没找到对食的,还被嘲笑。甚至早冷落的宫妃,给太监结对食的事,皇上也知道,但也由着去了。要么说,大明的皇帝,一个个的挺奇葩呢!这位万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的主儿,天下的官员,缺额占一半。谁不想当官了,给他上辞呈吧,人家不鸟你。上一次折子,不搭理。再上一次,还是不搭理。有一个哥们上了七十九次,都没给回复。那干脆就挂冠远去了,谁爱当谁当去!皇上也不问罪,后来,这就成了成例了,不想当,我官帽一摘,衙门大堂上一放,走人。

连官员的事都不搭理,那宫女出宫不出宫的,他管吗?这么一来,谁敢叫闺女进宫去呀?

一听说宫里要选人,好家伙,先是鞭炮响了一路。这是有人消息灵通,从宫里得了信了。鞭炮一放,就是满城的通风报信呢。赶紧的吧,有适龄闺女的就赶紧嫁吧。

有那富户的小姐,到了年龄了,怕被选去!怎么办呢?第二天宫里的太监要看人,这要是再不嫁,就晚了呀!把当爹当妈的给急的,时间这么紧,第二天要相看,这都晚上,连夜的得赶紧找人跟闺女成亲呀。这个点了,又不能出门去相看,怎么办呢?刚好家里有个长工,年龄还算合适。被主家叫起来还迷瞪着呢,就拜堂入了洞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