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妾之女 第87章

作者:君子迁 标签: 穿越重生

  据说赵二公子的生母极得老忠勤伯的宠爱,为了她再没有别的妾室了。偏偏,她又是忠勤伯太夫人的表妹,姐妹之间感情甚好,哪怕共侍一夫了,也丝毫没有影响到姐妹之情。

  阿琇原本以为,那位如夫人定然是一位容貌既出色,又颇有玲珑手段的人。没想到,从赵二公子的模样来看,好像有些偏颇了。

  赵二公子一身京城里很是流行的青衫,一派读书人的装扮,站在忠勤伯太夫人身边,眉眼略微下垂,并没有如毛头小子一般银相亲就四处乱看。

  看上去,是个稳重的性子。

  这一点上,温氏就很是满意。她都打听过了,赵二公子性子多少有些刻板,但对嫡母很是孝顺敬重,与长兄之间关系也是不错。往后就是分了家,凭他是忠勤伯太夫人亲手养大的这一点上,也不会受委屈。想来,亲事若成,七姑娘往后日子也不会艰难。

  无论是温氏,还是忠勤伯太夫人,对这门亲事都是从心底里满意。

  阿琇侧头看看七姑娘,见她微低着头,粉面羞红,眼角眉梢都带着羞怯,比起往日的静美,更有一番楚楚可人的姿态。显然,七姑娘自己,对于赵二公子,也是有些期待的。

  不过……

  赵二公子的目光,也正落在七姑娘身上。

  平心而论,靖国公府的九位姑娘,模样都是一等一的。最出挑的当然是阿珠,但阿珠娇花弱柳之姿,却是风雷之性,泼辣起来连阿琇都觉得招架不住。七姑娘就不同了,虽不及阿珠倾国倾城的美貌,却也是容色秀丽,气质柔和的美丽姑娘。

  赵二公子的眼里,并没有什么亮色。

  阿琇就眯起了眼睛。看上去,赵二对她七姐姐,并不期待?

  只是说不期待,也只是因赵二并不似当初胡武对四姑娘那样会挠头傻笑。若说赵二不满意七姑娘,又似乎说冤枉了他。

  这样的感觉很是不好,就好比说眼前站着的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是个木雕。没有心,也就谈不上欢喜与否。

  这就叫阿琇很是担心了。

  从铁梨庵回到了国公府后,温氏先去了春晖堂,与顾老太太说起这一日的相看。七姑娘大感羞涩,先行回了房里。

  阿琇就磨在顾老太太身边,听着她与温氏说起这门亲事的满意之处来。

  听到后边,忠勤伯府那边希望能够早些将亲事定下。太夫人已经说了,就要请冰媒人上门来正式提亲。

  阿琇终于忍不住了,扯了扯顾老太太的袖子。

  “九丫头有话说?”

  “我觉着,赵二公子……”阿琇小声地说道,“似乎对这门亲事并不那么热心呢。”

  她指了指自己的眼睛,“这里是骗不了人的。他不喜欢七姐姐。”

  顾老太太与温氏都笑了起来。

  “傻丫头,人不大,倒是怪机灵的。”顾老太太就抚摸着阿琇的头发,感叹道,“这天底下,哪儿有那么多的一见钟情呢?他才见了你七姐姐,若是就神魂颠倒了,咱们倒要疑惑他的为人了。”

  “那,那也不一样啊。当初四姐夫才见了四姐姐一面,就羞臊得不行,连话都不会说了。”

  这样的男子,成亲后才会对妻子好呢。

  “各人性子不同,怎么能一概而论?”

  虽然温氏也觉得两情相悦,成亲后才会更加圆满。只是正如顾老太太说的,天下哪里有那么多的两情相悦?多的是盲婚哑嫁。有些夫妻直到了洞房,挑开了红盖头,才知道成亲的那个人长了什么样子。

  “我打听过了,赵二公子人刻板了些,却不是个没有规矩的人。七丫头性情与你们姐妹都不大相同,说好听了,是和顺。说得不好了,便是有些软弱。所以她的亲事,我想着,还是稳妥为主。”

  若是换了阿珠或者八姑娘,温氏也就没有这个顾虑了。

  同样是庶出,阿珠和八姑娘都爆炭似的,她不担心会受欺负。七姑娘就不同了,与其纠结她日后的丈夫是不是对她钟情,倒不如去考虑会不会宠妾灭妻。

  温氏虽从前没有见过赵二,但就打听出来的话看,那是个处处讲究规矩的人。

  讲究规矩好。

  讲究规矩,日后便不会乱了嫡庶。即便没有热热烈烈的情爱,也会正妻该有的敬重体面。

  顾老太太点头,“正是这话。”

  她也赞同温氏。

  “啊?”阿琇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但心里一瞬间闪过许多话,却又不知道如何说。

  她一张小脸纠结得不行,叫顾老太太直笑,“这孩子……”

  九丫头是个心地明净纯良的好孩子。哪怕年纪是最小的,却也是最看重姐妹的。

  “我去找七姐姐说话。”阿琇垂下了头,蔫头耷脑的。

  她明白顾老太太和温氏的意思,也知道这是对的,可到底叫人觉得遗憾。为什么,就不能两情相悦呢?有情人终成眷属,才是世间最美满的。

  “去吧,回头叫人将晚饭送到你七姐姐屋子里,你们一处吃饭。”温氏好笑地看着女儿,嘱咐道,“只是不要乱说。这不过是他们第一面,谁知道往后会怎么样呢?等亲事定下,叫他们两个多些接触,也就彼此看好了也说不定。”

  阿琇答应了一声,蔫蔫地出了春晖堂,顺着游廊往七姑娘住的屋子里去。

  游廊的栏杆上摆着不少的盆花,阿琇见花儿开得好,随手就揪下了几朵捧在手里。初秋的晚风徐来,夕阳余晖格外明亮,嗅着手中花香,阿琇心情又好了起来——她娘说的对,谁知道往后呢?

  七姑娘屋子里头,几个没出阁的姑娘都在了。六姑娘和八姑娘正一边一个,按着七姑娘,叫她说一说赵二公子是个什么样子的人。

  一向软软的七姑娘怎么好意思就大喇喇地说外男呢?红着脸求饶。

  “那可不行。咱们姐妹间有什么话不能说呢?要不是我母亲一直说不合适,我今儿也就和九妹妹一样,跟过去自己看了。”六姑娘眉飞色舞的,指着七姑娘通红如桃花一般的脸颊大笑,“你们快看,她脸红的都要着了!”

  阿琇进门的时候,看见的就是七姑娘被两姐妹压在床上,可怜兮兮地含着一泡眼泪的模样。

  可真是叫人心疼!

  “啊呀呀,七姐姐我来啦!”阿琇将手中的花丢在桌子上,三两步跑到了床边,抱着站在床边的八姑娘的手臂就往下滚,“不要欺负七姐姐,有什么冲我来!”

  战斗力略显底下,被八姑娘反手扣住了同样压在床上。

  八姑娘狞笑,“冲你来?”

  腾出一只手就往阿琇的腰间咯吱了下去。

  阿琇最是怕痒了,仰面躺在床上笑得喘不过气。

  五姑娘坐在窗下,斯斯文文地摇着手里的菱花扇,直摇头。

  最后,还是阿珠看不下去了,站起来把床上的四个人分开。

  阿琇看看三个姐姐,彼此都是鬓发散乱,狼狈得可以。

  七姑娘抹着眼睛,叫丫鬟来给她们把头发好歹拢了拢,又扶了扶鬓间摇摇欲坠的金钗,小声地说:“你们都是坏人。”

  “这是有了人家,腰杆子要硬啦?”六姑娘一指头点在七姑娘额心,“叫声好姐姐,往后受委屈姐姐给你做主呀。”

  几个人头对着头,凑在一起说起了赵二。

  除了七姑娘,只有阿琇见过赵二公子,便都目光灼灼地看着阿琇。

  阿琇咳嗽了一声,端了茶水起来,被阿珠一巴掌拍在脑门上,喝令,“别卖关子,快说。”

  揉了揉脑门,阿琇只好清清嗓子开始说这一日看下来的情形。

  “论出身当然是不错啦,我还听说虽没有走科举的路子,但已经捐了个官儿,如今身上也有个不算大的实职。”

  赵二捐了官,如今在五城兵马司里,是个副指挥史。

  说实话,这五城兵马司副指挥史听着不错,但只是七品。且这五城兵马司,是负责京师巡捕盗贼,疏理街道沟渠及囚犯、火禁等事的衙门,整个儿一个大杂烩。要说前程,也是有限。

  从这上头讲,赵二远不及四姑爷胡武。甚至也不如阿珎阿瑶的姑爷——好歹那两个身上都有功名,只要春闱得中,日后前程可期。

  当然,这话也得分两头说。

  勋贵人家的孩子,多得是纨绔子弟吃祖荫的。赵二能有个差事,做得也还不错,已经是很好了。

  “论起模样来,倒是周正。就是人看上去有些刻板,不像是个能轻易动心的。”最后,阿琇还是忍不住提醒了一下七姑娘。

  七姑娘并不傻,低头轻声道,“我明白九妹妹的意思。只我……我只求日后能够安稳度日。”

  别的,她并不强求。

第119章 凤离便握住了阿琇的手

  七姑娘鼓着勇气说出了心里的话,人也似乎轻松了起来,抬头看着几个正有些忧心地看着自己的姐妹,笑了一下,弯弯的眉眼有如秋日午后的风,让人舒服。她轻声道,“我知道我自己,是个再胆小没用的一个人了。姐妹们敢做敢说的,我都不敢,只敢跟在你们身后唯唯诺诺。”

  “才不是啊。”阿琇连忙插嘴,“个人脾性不同,七姐姐你从来都是温柔和善的性子,怎么能说是唯唯诺诺呢?”

  确实,七姑娘不像其他姐妹那般。如阿瑶,也是沉静的人,但阿瑶在很长时间里,都是国公府一干女孩儿之中最年长的一个,便很有一番长姐风范,无论做什么,总会思虑周全,处处照应到。五姑娘也是安静的性子,但她是三房的嫡女,三房就只有两个金贵的姑娘,和顺背后,五姑娘与六姑娘其实也都有些傲气。

  唯有七姑娘,是真真儿的温良到有些软弱。

  这也不能怪她。本就是庶出,姨娘不受宠,在父亲面前,也不是最被疼爱的。

  阿琇很是理解七姑娘,抱着她的手臂,“七姐姐最好了。”

  “我以后,也会好好儿的。”

  “你说得对。既然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守住了本心,好好去过日子。”阿珠在旁边说道,“你看大姐姐二姐姐和四妹妹,如今过得都很好。祖母说过,咱们都是沈家的女孩儿,不管什么时候,后边都有沈家撑着。”

  待字闺中的几位姑娘里,阿珠最大。她说这一番话,也是说给五姑娘几个听的。

  六姑娘重重点头,抢着说道,“三姐姐说得对!咱们都是沈家女,不管到哪里,都要把日子过好。可也不能叫人欺负了去。真有不长眼的……”

  她握了一下拳头,“这么多姐妹可不是吃素的。”

  天色暗了下来,原本温氏已经安排了丫鬟,叫阿琇几个姐妹都陪着七姑娘吃饭。但阿琇眼尖,看着窗纱外边有人影闪过,想了一下,只说自己累了,要回去歇着,一边说,还一边朝着阿珠使眼色,往外边歪了歪头。

  阿珠视线扫过窗外,似乎是明白了,也起身,“出去了一天,七妹妹也累了,不如咱们有话明天再说。”

  五姑娘六姑娘和八姑娘也就跟着起身,一起告辞了。

  七姑娘将姐妹们送到了廊下,才站住了脚步。

  走出小院子门口的时候,阿琇回头,正看到廊柱后边一片衣角。

  那是七姑娘的生母,范姨娘。

  范姨娘是个很老实的女人,这么多年在后院里,也没见她作过妖。平日里,都只和八姑娘的生母刘姨娘安安分分在自己的那个小小的院子里过活。

  今天温氏带着七姑娘相看了。范姨娘做娘的,怎么可能不担心?约莫是听说了七姑娘回来,赶紧来打问消息的。只是屋子里几个姑娘都在,便没敢进去。

  “做了妾的女人,就是这样。”

  阿珠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阿琇抬头,便看到阿珠也正转头看着院子里。只一眼过后,便又回过了头。只是阿珠声音漠然,可那双微微上挑的凤眼之中,却又有着悲悯。

  大约,她是想起了白姨娘吧?

  “姐……”阿琇想说,七姑娘是范姨娘的命根子。为了叫七姑娘日子好过,范姨娘压根儿就不敢往七姑娘跟前凑,生怕母女两个之间太过亲密,会叫温氏心里生出芥蒂来。

  一个做母亲的人,满心爱着孩子,却又生生将那份儿血缘亲情压在心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