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妾之女 第86章

作者:君子迁 标签: 穿越重生

  “七姑娘,我看着格外喜欢。”

  这话,便是对七姑娘很是满意了。温氏与她交换了个心知肚明的目光,都笑了起来。温氏将手中的酒盏与伯太夫人一碰,温言道,“能得夫人喜欢,也是这丫头的福气。”

  “我听说,城外铁梨庵里的签灵得很。这几日天气甚好,不如咱们一处去铁梨庵里求签?也是散散心了。”

  伯太夫人笑道。

  温氏欣然应允。这也是叫两个孩子——总不好真的盲婚哑嫁,到了洞房才知道对方长了什么样子。

  那边儿阿琇见母亲与一位陌生的夫人说得很是相投,用胳膊碰了碰旁边的七姑娘,挤眉弄眼了一回。

  一时宴会过了,客人们也都纷纷起身告辞。慧怡长公主面带微笑,叫世子夫人与贺长安送了众人出去。

  到了次日,贺长安没给阿琇下帖子,她跑到国公府来找阿琇玩耍了。

  这次,贺长安打扮得与昨日又不一样——依旧是一身大红色的衣衫,却不是长裙,而是有些像男子穿的练功服。袖口处紧紧束着黑色的护腕。就连头发,也没有再挽那些繁复的发髻,就只束了起来,用一只小小的金冠固定住了。看上去,就多了许多的英气。

  她这一来,阿琇见到了还有些意外。

  “安姐姐你不是说,过两日请我去玩么?”怎么自己就上门来了呢?

  贺长安摆了摆手,“我出来散散心啊。”

  她实在是闷得慌,家里的姐妹又都说不到一起去。想着与阿琇能说到一起,便禀告了长公主后,出来松散半日。

  阿琇拉着贺长安的手往自己的院子走,见贺长安脸上带了些郁郁之色,就知道她定是在家里又生了闷气了。

  “说起来,这还是姐姐你头一次来我家吧?你来看看我的院子,这会儿可美啦。”

  她喜欢花草,这会儿正是菊花开的时候,小院子里被摆满了各色的菊花。

  进门后,也就有一股子清冷的香气扑面而来。

  贺长安看着那杂七杂八都胡乱放在一起的菊花,笑了笑,“阿琇妹妹,你这可真是……”

  绿菊墨菊这样的名品菊花,怎么都和常见的摆在了一处呢?

  “我也都不大懂,单纯喜欢它们开花时候的味道。”阿琇还颇为自豪,“姐姐你来,我的屋子里也都是花香呢。”

  贺长安进了阿琇的闺房,但见处处精致,却又不显得刻意,看得出,住着是极舒服的。尤其是阿琇这里不熏香,屋子里有两盆水仙正开着花。新蒙的窗纱是杏色的,看上去温暖极了。

  “你这里倒是不错。”贺芳华坐在窗前,见那桌子上居然还摆着一只快要做完的荷包,顿时大惊,难以置信地问道,“阿琇,你还会做这个?”

  阿琇抢过来,“别小看了人。我如今,针线活也是拿得出手的!”

  又问贺长安,“安姐姐,寻常你不是不爱出门吗,今天怎么跑出来了?”

  贺长安啊了一声,整个人都往后弹了,有气无力地说道,“还说呢。我祖母正和父亲生气,母在哭,家里乱成了一团。我实在是憋闷,就来寻你说话了呗。”

第117章 荣王更为凶险

  阿琇忙着叫丫鬟送上了茶水果点,自己托着下巴目光灼灼地看着贺长安,一副等听八卦的乖巧模样。

  论年纪,贺长安比阿琇要大上三四岁。不过,两个人脾气相投,话也能说到一起去。

  往后靠了靠,给自己找了个舒坦的姿势,又端起茶来轻轻啜了,一口热茶缓缓地顺着喉咙流下,贺长安觉得心里头舒服了许多。半晌,才叹了口气。

  “你知道,祖母为我看了一门亲事。”贺长安很有些男儿的粗豪,提起亲事来,也不似旁的女孩儿那般扭捏。就连慧怡长公主有时候也会说,这丫头八成是小子投胎的。

  阿琇还真没有听说过这个,忙问,“是谁家?”

  默默盘算了一下京城里的适龄公子,阿琇也没有想出哪一位能被慧怡长公主看中的。

  莫非,是宗室中的?

  果然,就听贺长安说道,“是肃王世子。”

  肃王如今在宗室中不大显,却也是个铁帽子王。

  若不是凤离这两年时常往靖国公府里跑,大家私底下都说安王妃已经与靖国公太夫人定下来了,慧怡长公主原本是看中凤离的。

  不过,肃王世子本身也是个很有前程的年轻人,年纪与凤离相仿,也能说一声文物双全,在宗室中算是出挑的人物。只是因为皇帝跟前,不及凤离得圣宠。当然,论起这个原因,还是因为老肃王是个墙头草。当今圣上未登基时候,夺嫡正激烈,肃王在当今和康王之间举棋不定。

  “我听说过,据说也是个很有能为的人呢。”阿琇双手一拍,眨眼促狭笑道,“长安姐姐有福。”

  贺长安苦笑,“什么有福?八字还没有一撇呢,不就闹起来了吗?”

  慧怡长公主心高气傲的,为孙女看亲事,自然也挑剔的厉害。她看中了肃王世子凤枢,原也是桩门当户对的好亲事。她与肃王妃提了一下,两下里都满意。慧怡长公主甚至提出,要往宫里去,请皇帝赐婚,叫亲事更光彩些——作为皇帝唯一的妹妹,这点儿体面还是有的。

  就是贺长安的母亲,齐国公世子夫人听说后,都拍手念佛,从心里头感激婆婆。

  坏就坏在,贺长安不是齐国公世子的长女。她还有个庶出的姐姐贺长馨。

  贺长馨只比贺长安大了几个月,也正是该说亲的时候。

  虽同是慧怡长公主的孙女,但长公主一向不喜欢贺长馨弱风扶柳的模样,尤其是贺长馨性格行事与她姨娘,那个江南的歌姬很是相似,就更叫长公主看不上了。

  长公主不同于顾老太太。

  当年阿珠也险些被白姨娘养歪,顾老太太狠下心来,请了宫里最严厉的嬷嬷来教导阿珠。几年的功夫,终于也还是把阿珠给扳正了。

  但长公主不一样。她本就是天潢贵胄,看不上的人,自然就懒怠理会。哪怕贺长馨是她头一个孙女,长公主也连个多余的眼神都没给过,更别提如贺长安一样带在身边教养了。

  贺长馨的生母,那位江南的歌姬,在齐国公世子跟前很是得宠。又为世子生下了庶长子,自然在府中也有几分体面。为此,哭到了世子跟前,不敢说慧怡长公主偏心,却哭贺长馨被自己拖累了,做姐姐的亲事还没有着落,妹妹却已经有了人家。

  齐国公世子被她哭得心里难受极了,不禁埋怨起世子夫人来了——按理说,不管嫡庶都是世子夫人的女儿,怎么能厚此薄彼呢?再说,他私下里也认为,长女容貌极好,性情又柔顺,又很是识大体,比起喜欢舞刀弄棒的贺长安来,更适合做个王府的世子妃。

  因此,竟是亲自走到了慧怡长公主跟前,说起与肃王府的亲事来。亲事照旧,只是想换个人选,把姑娘换成他最喜欢的女儿贺长馨。

  “你说说,这是亲爹能说出来的话吗?”桌子上摆着一瓶新剪下来的菊花,贺长安随手拔下来一枝在手心里揉搓着。鲜红的花汁染红了她的掌心,她也浑然不觉。白净可人的鹅蛋脸上带着些愤愤之意,“一门亲事而已,我又不是舍不得。就只是我不明白了,莫非我就不是他的女儿?总怪祖母偏心,也不看看他自己!”

  这年头,敢说自己父亲不是的人,还真没几个。可见,贺长安是真的伤心了。

  “姐姐你喝水。”阿琇把茶盏又往贺长安跟前推了推,“上好的菊花茶,清心明目的。”

  败败火么。

  贺长安一口气将茶水都灌了进去,继续说道,“祖母听父亲说完了,人都愣住了。阿琇你不知道,我长到了这么大,还是头一次见着祖母这个样子呢。”

  想想慧怡长公主那如同晴天霹雳落在头上的神色,贺长安捏了捏自己的眉心,手上的花汁就将她的眉间染红了一片。看上去,倒是叫这个英气的姑娘多了点儿柔和。

  “姐姐莫气了。总有长公主殿下为姐姐做主呢。”阿琇虽然爱听八卦,不过人家的家务事,她还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听不说是最好不过的了。

  贺长安啊了一声,蔫头耷脑地叹道,“我是没什么。不过祖母生气,我母亲知道了父亲的意思后,又哭到了祖母跟前去。祖母气狠了,叫人绑了柳姨娘到公主府,只说都是她挑唆的,要把她发卖了了事。”

  柳姨娘是齐国公世子心头上的人,哪里舍得她?跪在了慧怡长公主跟前苦苦求情。

  看着实在是不像话,慧怡长公主才打发了贺长安出来,不想叫她看见长辈那种不堪的模样。

  阿琇同情地看着贺长安。

  她的印象里,贺长安是个明快爽朗的女孩儿,爱说爱笑的,几时有过这样的萎靡的时候呢?

  “还是你好。你家里父母疼爱,几个姐妹也是相处很融洽,没那么多的勾心斗角。”贺长安感慨。

  阿琇与凤离的事情,她也听长公主说过。先时她还纳闷呢,凤离那个人,看着就是个不容易把人放在心里的,怎么就栽在了一个小丫头手里。现在,她好像有些明白了。

  阿琇,活泼泼的讨人喜欢。尤其,她的眼神总是那样的清澈,无论对谁,都不见半分算计。

  能够养出这样单纯又通透的性子来,定是在家里事事都顺心遂意。

  也是,沈家九个姑娘,嫡出庶出都有。可姐妹之间,彼此都甚是和睦。哪里像她家里一样,一个一个的乌眼鸡似的,恨不能一时掐个风生水起呢。

  阿琇也觉得自己家里甚好,当下就点头,“安姐姐说得对,我家里姐妹,也就从来都没有这样的事情呢。不过姐姐,如果世子一定要你把亲事让给你姐姐,你要怎么办?”

  “呸!”提起庶姐,贺长安脸上都是鄙夷,轻轻地啐了一口,“人家肃王府又不是没头没脸的人家,真当谁都能去做世子妃?”

  不是贺长安以嫡出自傲,这只是事实。

  若贺长馨也是嫡出,哪怕是贺家二房的嫡出呢,也有几分希望去做个王府世子妃。退一万步说,哪怕就是身份上差了些,但凡贺长馨能够自重些,明明是公府千金,偏生一副娇娆做派,见个外男说话恨不能一句话娇喘三声,哪家王府要这样的世子妃?

  “她们不知天高地厚。我把话放在这里,若是我,肃王府愿意做亲。换了贺长馨,他们立马不提这亲事你信不信?”

  阿琇重重点头,“信。姐姐也很自信嘛。”

  说了好一会儿话,有丫鬟进来说温氏回来了。贺长安起身,“我今日做了恶客,也该去见见沈夫人。”

  阿琇谦让了一回,还是领了贺长安去见温氏。

  温氏手里头正拿了一封信,那是从北境送回来的。

  见到了贺长安,温氏也笑着问了她几句话,留了贺长安吃饭,又叫她们小姐妹去自在说话。

  直到了过半晌日头西斜了,贺长安才告辞离去。

  温氏这才叫人将阿琇叫到了正房,将那封信交给阿琇。

  “阿离叫人送回来的。”

  阿琇小脸一红,“他,他干嘛给我送信哪。”

  口嫌体正直地接过了信,抱在怀里一溜儿小跑地就回了自己的屋子里。

  光线已经黯淡了下来,阿琇叫人点起了灯,深吸了几口气,才将信封拆开了,展开细读。

  “呀!”不过看了几行,阿琇就惊喜地叫了出来。凤离的信写得很是平淡,无非就是问了几句阿琇日常可好,又告诉了她自己在北境的情况。

  信上说,他和温老侯爷沈焱等人赶到北境的时候,战事正紧。有了老侯爷到来,本有些不稳的人心迅速安定了下来。沈焱又是一员悍将,已经带着人与北戎兵士交战了两次云云。叫阿琇赶到惊喜的,是凤离在信上说道,林沉的伤势虽重,却多是红伤,并未危及要害,人在他到之前,已经醒了过来,目前性命无碍。

  倒是荣王更为凶险。

  北戎忌惮这位镇守北境多年,叫他们吃了无数亏的大凤亲王。叛将在开了雁回关大门,伏击荣王的时候,多少支羽箭射在了荣王身上,险些把他扎成了刺猬。

  其中一支,箭头上浸了毒。

  御医使尽了浑身解数,算是暂时保住了荣王性命。只是,还需一些时日才能将荣王送回京城。

  “还要一些日子啊。”看到最后,阿琇喃喃自语。

第118章 别的,她并不强求。

  凤离一时半会儿地回不来,但得知北境暂时安稳,阿琇就很没良心地把他抛到了脑后,开始操心起七姑娘的亲事来了。

  忠勤伯太夫人与温氏之间已经有了默契,约定就在重阳后一同往铁梨庵里去礼佛求签。

  阿琇软磨硬泡地跟着七姑娘一起去相亲了。

  不过见到了忠勤伯家的二公子后,有些颜控的阿琇还是多少有点儿失望的。

  忠勤伯家里姓赵,赵二公子模样生得不算难看。不过是阿琇见过的一众男子,都是极为出色的模样,上到温老侯爷,下到凤离,哪怕是就连顾老太太都说长得一般的靖国公,也是高大威武。赵二公子眉眼平淡,气质也甚是普通,简单说来,那就是个路人长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