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妾之女 第7章

作者:君子迁 标签: 穿越重生

  只温氏却知道,父亲其实很是有些促狭的。

  “父亲……”她忍不住开口,“那玉佩是……”

  温老侯爷一瞪眼,打断了温氏的话,“我自与外孙女玩耍,你不要插嘴。”

  转过头去又继续逗弄阿琇,“快,再叫几声,这就是你的了。”

  阿琇立刻就“外公”“外公”地叫了起来。

  她叫一声,温老侯爷就应一声。

  足足叫了有十来声,老侯爷才算是满足了,把个玉佩挂到了阿琇的衣襟上,叹道,“这还是我曾祖母传下来的东西。如今,便宜你这小丫头了。”

  温老侯爷的曾祖母?

  那不就是当年的安国大长公主么?

  据说也是一位上马能冲锋的巾帼英雄哪,为了太祖的江山也是立下过大功的。不然,也不能得了“安国”的封号。

  她老人家传下来的玉佩……哎呀,阿琇顿时就觉得自己这十几声外公没有白叫,美得小脸上都放了光,两只小手紧紧捂着玉佩。

  这副小财迷的模样叫温氏忍不住扶额,这孩子!

  老侯爷倒是没觉得如何,看得津津有味。他身边从来过这么小的孩子,年轻时候还不觉得如何,如今有了年纪,反倒越看越是喜欢了。

  “岳父莫怪。”靖国公也有点儿讪讪的,他闺女啊,平时也没少给她好东西啊,怎么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呢。“这孩子吧……她就喜欢这些个亮亮的东西。”

  好歹找补了一下。

  这次老侯爷并非独自回京,跟着一起的还有老侯爷义子霍骏的长子,霍青时。

  霍骏原本是老侯爷部下副将之子,算是老侯爷看着长大的。副将战死后,老侯爷便将霍骏收做了义子。按照年纪来说,霍骏比温氏小了两岁。他成亲比温氏还早,大儿子如今也有六七岁了。武将的儿子,名字取得也直白,因为是春天出生的,就叫做青时。

  这会儿,霍青时已经上来见过姑父姑母了。

  阿琇趴在老侯爷怀里,看着正一板一眼地给靖国公夫妻行礼的霍青时。

  霍青时是清明出生的,再到春天里,就满六岁了。还没到总角的年纪,不过头发已经梳了起来,也没有分开梳着,而是就梳了一个发髻。一低头间,阿琇就看见了他脑袋顶上那个圆圆的小发包。

  赵妈妈已经和温氏说过了霍青时会随同老侯爷一块儿回来。她没有出阁的时候,也见过霍骏这位义弟,算是比较熟悉的。此时见到霍青时,自然也有表礼。

  “青时这次随我进京,是他父亲的意思。”老侯爷叫霍青时站到跟前,笑道,“这孩子有几分聪明,他父亲想着,让他在京城里安心念几年书,也去考个功名。”

  这就是要走文人的路子了。

  西北苦寒,既然是要读书,自然还是往京城里才好。不过,六岁才送过来,是不是晚了些?

  温氏虽有点儿诧异,但是老侯爷既然没有多说,她也就没追问。

  “祖父,这是表妹吗?”霍青时就看到老侯爷怀里抱着一个小姑娘,小姑娘坐在老侯爷的腿上,两只大眼睛眨巴眨巴地看着他,白嫩嫩的小脸蛋显得格外讨喜。尤其,她脸上好像还有小梨涡,真想戳一戳!

  他只有两个弟弟,从小到大见到的同龄人也都是营里头叔伯的儿子,一个比一个顽皮粗劣,都跟山里头的猴子似的。几时见过这么娇软的小姑娘呢?

  霍青时这么想着,手就忍不住抬了起来。

  “青时想抱抱?”老侯爷只以为霍青时是想抱阿琇,便将阿琇举到了霍青时跟前,“这就是你的表妹了,往后护着些。”

  霍青时接过来,顿时就觉得心满意足,“是,祖父放心。”

  然后,就腾出了一只手,在阿琇脸蛋上戳了一下。

  阿琇:“……”

  她虽然才一周儿多点儿,可是这一年来温氏把她喂得太好了,弄得阿琇现下跟跟小肉球儿似的。轻易地,连温氏都不敢抱她——有点儿太沉了!

  没想到啊,霍青时一个六岁的小孩儿,竟然能单手抱着她?

  这力气……太大了。

  靖国公也觉得有趣,赞道,“青时不似一般的孩童。”

  二房的安哥儿,跟霍青时年纪相仿,从小儿就瘦,又还白,整个儿一根豆芽菜。别说指望他单手抱着阿琇,就是两只手都用上,也是吃力。

  老侯爷笑了笑,看向霍青时的眼神里有些个怜悯。

  霍青时力气大性子野,打起架来不要命似的。就在自己回京之前,霍青时把继母娘家的侄子给揍了,那俩孩子比霍青时还大,却被打得鼻青脸肿,门牙都掉了两颗。

  他继母要死要活地不答应。一边是妻子,一边是儿子,霍峻也是左右为难没了法子。要不,也不能把儿子托给老侯爷,这么小就送到京城里来。

  不过这些事,也没有必要对女儿女婿说。

  倒是靖国公,看霍青时眉清目秀的,小小年纪又挺沉稳,就提出让霍青时到国公府里去,同侄子安哥儿一同念书。

  “安哥儿跟着他父亲开了蒙,已经请下了一位学识渊博的老先生,年后便来坐馆。青时过去,两个孩子也可以做个伴儿。”

  老侯爷想了想,倒是也没有说别的。靖国公的二弟弟他是知道的,自己实打实地走科举出身,如今也是在翰林院里安心熬资历。这样的人请的先生,应该是不错的,也就同意了。

  一家人之间也没有什么需要客气的,老侯爷命摆了酒席。这期间,阿琇一直被霍青时抱着。这小孩儿照看孩子倒是挺有经验,一顿饭自己都没怎么动筷子,反而一直照顾阿琇吃东西。

  温氏看着他熟练的动作,看了看老侯爷,觉得自己明白了一些。

第10章 阿珠

  阿琇被人照顾惯了,就没有温氏那样的细心。饭饱之后,就难免有些倦意。温氏又怀着孩子,不好回去晚了——历来的习俗,这孕妇出门走动,得要顶着天光回去。天黑后,容易有脏东西冲撞了腹中的胎儿。

  因此饭后,靖国公夫妻二人就坐上了回府的车。

  老侯爷既有家底儿,这些年打仗又捞了不少的好物,手里头大方得很,给了阿琇不少的见面礼。不过他到底是个大男人,也没有那个细心去预备什么小姑娘需要的东西,除过那块儿玉佩外,也多是些金玉玩物。

  想着后边儿一辆小车上满满地装着自己的新身家,阿琇心满意足地躺在靖国公怀里打盹儿。

  看女儿睡了,靖国公和温氏说话的声音都小了些。

  “岳父多年不曾回京,咱们也该好好预备预备,请他老人家过府做客。”

  温氏点头,“父亲这一回来,少不得要和从前的故交走动一番。不过,先得陛见后才好。”

  “自然。”

  靖国公又夸起了霍青时,“小小年纪,倒是稳当得很。”

  听他提起霍青时,温氏便叹了口气。

  靖国公忙问缘故。

  “你只看到了青时稳重,我却是觉得,他这回和父亲一同回京,定是有个缘由的。”温氏手里头抱着一只手炉,垂眸道,“旁的孩子不说,你只看安哥儿,平日里二太太当心尖子似的,天凉了怕冷着,天晚了怕饿着,色色预备齐当了,还要一天几回地问问呢。青时差不多的年纪,他父亲就舍得叫他自己进京了。”

  虽然说老侯爷也算是祖父,可到底没有血脉的关系。就这么放心?

  “我未出阁的时候,也见过几次青时义弟,虽是在军中,也并不是粗人。”

  靖国公听得云山雾罩的,“夫人是说这里头还有别的缘故?”

  “当着青时,父亲不好说。我心里隐隐猜到了一些,也不知道做不做的数。”

  其实温氏的猜测纵有一些差别,也离着真相不远了。这俗话说的,有后娘便有后爹,霍峻有了续弦,紧跟着续弦又接连为他生了两个儿子。娇妻幼子的,他纵然疼儿子,又能分多少的心在霍青时身上呢?况且他常在营中,家里头如何全凭妻子一张嘴。

  可怜个霍青时,自己还是个孩子呢,在家里头就得去日夜照看弟弟了。当然,这些霍青时还能忍受。这回导致他直接被送到老侯爷身边进京的,是因为霍峻续弦儿的娘家侄子背地里骂了他是个有娘生没娘养的,说他生来就克死了亲娘,又说他亲娘短命云云。霍青时人虽然小,脾气却算不得好。后娘待他苛刻些也就罢了,那两个侄子又算个什么?

  一时动起手来,两个十来岁的孩子,就被天生力大的霍青时揍了,惨不忍睹。

  为了安抚续弦,也是为了叫霍青时避一避,打着送儿子进京念书的理由,霍峻就把儿子交给了老侯爷。

  靖国公也不算是个蠢人,听温氏说霍峻的妻子是续弦的时候,便脱口而出,“夫人是说,青时那孩子是在继母手里头过不下去了?”

  这会儿阿琇还没睡着哪,一听靖国公这话,小眉毛都忍不住纵了起来。

  这一年她也算看得明白了,她爹,就是个傻白甜啊。

  朝堂上有没有本事就不说了,基本上是个靠着祖荫的。家里头么,看看白姨娘那副模样都能哄着他那么多年,还能指望什么呢。

  瞧瞧这说话不过脑子的模样吧。

  果然温氏笑了一下,垂眸道:“我这个后娘,大概也不是个好的。”

  靖国公原配生的阿珎,可还在外祖家里头住着呢。

  “夫人,我不是这个意思……”靖国公顿时就窘了。天地良心,他真没有这意思!阿珎住在王家,那是她自己的意思啊,接回来不是这里不好就是那里难受,他也很不满哪!

  温氏长出了一口气,抬眼对靖国公笑了一下,“我知道。”

  京城里头,早就有些说她不慈,容不下靖国公原配女儿的传闻了。要不,都是在京里头,怎么那孩子就是不愿意回国公府呢?

  外祖家里头再好,那也终究是别人家不是?

  温氏先前并不大在意,嘴长在旁人身上,难道她还能管住了?

  不过……

  不自觉地将手放在了小腹上,她的阿琇,她腹中这个孩子,可不能有个不慈名声的母亲。看来阿珎那里,还是要请老太太去王家说道说道才好。

  ……………………………………………………

  老侯爷陛见之后,交回了兵权。皇帝又授了他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傅,有衔无职,就只是个光荣的称号。老爷子没有半分不满,他这一生都在为重振定国公府门楣拼杀了,如今卸了那些重担,反而能过几年轻松的日子了。

  不过,轻松日子没过几天,年前皇帝又有旨意下来,将京卫营交给了老侯爷掌管。老侯爷进宫请见,坚辞不受,皇帝陛下却是屈尊降贵地起身,拍着老侯爷肩膀叹息,“说起来,朕还该称你一声表兄。当年若不是你和阿林,朕也不能走到今日。在朕心里头,你们便是左膀右臂了。阿林已经不在,京卫营不放在自己人手里,朕不能安心。”

  皇帝陛下的儿子们也渐渐大了,知道各处安插人手了。京卫营乃是京畿戍卫的重要兵力,原本是在武定侯手中。只是武定侯这两年,与二皇子走得近了点儿。

  京卫营武定侯掌管了多年,乍然换了,也恐营中有人不服。但若是换了定康侯温澜,只凭老侯爷的赫赫军功,完全可以震慑。

  话说到了这个份儿上,老侯爷便是再有不愿,也只能谢恩了。

  老侯爷多年未曾回来,又到了年根儿,各处宴请不断。老侯爷有的去了,有的便辞了。不过每次出去,他身边都带着霍青时。霍青时原本就是个边城副将的儿子,哪里见过这些的繁花锦绣?初时还表现出了一些惊讶,慢慢地也就淡定了下来。

  老侯爷冷眼看着,就觉得自己果然没看错。青时这孩子心性很是不错,再看霍青时每日里早起打拳夜晚看书,更是喜欢了,也就打定了主意,开春后,便把霍青时送到了靖国公府去,让他和安哥儿在一处念书。

  不过,霍青时不住在靖国公府,每日里早来晚走。温氏看着,就觉得这孩子挺辛苦,时不时地让人备了点心汤水给霍青时和安哥儿送过去。

  她月份大了,肚子鼓了起来,行动倒是没什么不便的。在加上天气暖和了,每日里总要在花园里走动一番。顾老太太也说,多动一动,生产的时候便会轻松一些。

  这天天气晴好,温氏带着阿琇在园子里头逛着。满园子的柳树绽开新叶,海棠花也都开的正好,阿琇看着这样的景致,再被暖和的春风一吹,舒服得眯起了眼睛。

  国公府极大,经过这几代的主人修缮,园子里头不说美轮美奂,也是极佳的赏春之处了。

  温氏走了一会儿,就觉得腿有些酸胀,想先行回去歇着。阿琇还不想走,温氏便叫夏竹几个人好生地看着她,“别叫她自己跑,仔细别跌了牙去。”

  阿琇一捂嘴,她正长牙哪。

  夏竹几个答应了。

  阿琇哪儿是坐得住的性子?等温氏身影消失了,立刻就在夏竹怀里扭动着下了地。夏竹也不拦着她,和春雨笑眯眯地紧跟在阿琇身后,准备看她站不稳了,随时伸手接着。

  “风筝,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