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妾之女 第6章

作者:君子迁 标签: 穿越重生

  阿瑶的大丫鬟忙给二太太倒了茶,笑道:“姑娘给老爷做鞋呢。”

  国公府里有女红房,哪里用得着千金小姐们做这些?二太太才要诧异,转念一想,下个月可不就是二老爷的生日了么?不用说,阿瑶这是给她父亲预备寿礼呢。

  “你也是的,这些个白日里做就算了,哪儿还用得着黑天点灯熬油的?”

  阿瑶放下了鞋帮,亲手接过茶来捧给二太太,不好意思地说道,“正是不想叫人看见呢。母亲您知道,我的女红做得又不好,怕人家笑话呢。”

  二太太心里头大感欣慰,抚摸着阿瑶的发丝笑着说道,“我瑶儿孝顺得很。”

  别说阿瑶还小呢,就算是大些的阿珎,这么多年了,靖国公生日的时候可曾见到她送过一针半线的?

  又叮嘱阿瑶,“别熬的太晚,你还小呢,眼睛熬坏了可不是闹着玩的。再一个,冬夜里寒凉,加件儿厚衣裳。”

  见阿瑶温顺地点了头,才起身,临走的时候又命丫鬟各处当心着些,这才放心离开了。

  回了自己的屋子,见只有通房喜儿在铺床。

  “二老爷呢?”

  喜儿手里没停,回了一句,“那会儿我打发人去问了,说是跟国公爷三老爷一同喝酒呢。现下还没过来,想是在外头书房里歇了吧。”

  二太太闻言,没有说话,只坐到了妆台前,自己卸着钗环。

  用力大了些,凤嘴儿金钗扯到了头发,二太太痛呼了一声。

  “我来吧。”喜儿整理好了床铺,走到二太太身后,边给她摘头面,边看了看菱花镜里头映出来的面容。

  “太太这是怎么了?”

  喜儿是二太太的陪嫁丫鬟,怀着阿瑶的时候,为了拢住丈夫的心,二太太才给喜儿开了脸放在放里头。这些年了,也没见喜儿有个一男半女的,倒也没好就把她抬成了姨娘。

  想了一下,小声问道,“可是为了大太太?”

  一同相伴着长大的,喜儿很是了解二太太。

  二太太在这个心腹陪嫁面前,倒也不用再掩饰什么,叹了口气,也没有否认。

  喜儿知道她的心思。

  这几年,府里头接连出生了好几位姑娘。四个房头,就只他们二房有个安哥儿。若是国公爷一直没有子嗣,往后,这偌大的国公府,又会交给谁呢?

  从前还没什么,二太太也就是在妯娌们面前多少有些个小小的炫耀之心。随着安哥儿一天天大了,又懂事又聪慧,如今都跟着二老爷开蒙了。二太太的心思,就再也压抑不住了。

  九姑娘还在白姨娘肚子里爹的时候,二太太就很是忧心。直到九姑娘出生后,二太太背地里还念了好几回佛……

  “其实太太也不必担心什么。这子女上的缘分,谁也说不清楚不是?”喜儿只能这么安慰二太太了。

  二太太又是一声叹息,接过喜儿送过来的温热的布巾擦了擦手,“我何曾不知道这些。”

  只不过,终究是还抱有希望不是?

  比起温氏,甚至是靖国公原配王氏,自己也不差什么了。出身虽然比不得,但样貌,品性只有更好的不是?

  她家老爷,也是国公的同胞兄弟。论起能为,论起行事果决,哪一样不比国公强些?

  就因为晚出生了一年,就只能干看着这么大的家业落在别人手上,往后分家,也只能拿个两成?

  甚至,就连她的女儿阿瑶,在外边说一声是国公府的二姑娘。可认真算起来,谁不知道,她只是国公府二房的姑娘?

  身份上,就差了很多了,甚至还不如只是记名嫡女的九丫头阿琇呢。

  想起丈夫前段时间在自己面前一直提着某个同僚家里有个和阿瑶年纪相当的的哥儿,书念得极好,二太太心里头就堵得慌。一个六品的翰林院侍讲,也敢妄想跟自家来做亲吗?

  不能不说,阿琇这一年在国公府里的待遇,狠狠地刺激了一把二太太。

  觑着她的脸色逐渐变得深沉起来,喜儿知道这是二太太的左性又犯了。不敢多说什么,只好恭敬地侍立在一旁。

  “你也是,跟了二老爷这些年,我也没有拦着你们亲近,怎么就不见怀个一儿半女呢?”

  喜儿低下头去。

  当年跟着二太太陪嫁进来的丫鬟有四个,她长得虽然还算不错,但是性子比较沉闷,尤其是不像另外三个那样伶牙俐齿。可二太太不就是看中了她这一点,才放心地给她开了脸吗?

  余下那三个,像平儿被配了府里的人还算好的,乐儿秋儿都因为办事不利,得了责罚,如今还不知道在哪里呢。

  二太太唠唠叨叨又埋怨了喜儿一通,终于说得累了,躺下闭目,西西琢磨代管家事这几个月,自己到底该从何处安插点自己的人手——范氏那个蠢货,不能指望!

  一直辗转反侧了半夜,才算是沉沉地睡了过去。

  阿琇这一夜却是睡得极好,梦里头,温氏一手拉着她,一手领了个小萝卜头,看着天上放风筝。

  “姑娘,姑娘……醒醒了。”

  夏竹的声音在耳畔响了半天,阿琇才迷迷瞪瞪地睁开了眼。

  夏竹瞧着她醒了,忙拿着在熏笼上烤着的衣裳,一边给阿琇穿上,一边笑着问道:“姑娘这是梦着什么好事了?竟是笑了一宿呢。”

  “小弟弟!”阿琇拍着手,等衣裳穿好了,自己爬下床,踢踏着两只鞋,就摇摇晃晃往温氏的屋子里走。

  夏竹觉得好笑,在阿琇身后,张开了两只手,护着她别摔着。

  温氏昨天睡得早,醒得也早,这会儿已经梳洗好了,正端了一碗燕窝粥喝着。

  “娘!”阿琇两条小腿有力极了,噔噔蹬蹬过去了,“想娘。”

  温氏看她只穿了一身儿浅红色的小棉衣,连头发都是乱蓬蓬的,嗔怪道:“让你留下和我睡,你不肯,这么一大早就跑来。看凉着。”

  捏了捏阿琇的手,觉得还挺热乎,这才放了心。让长歌把阿琇抱起来发,放在了自己身边,又用自己的被子裹住了阿琇。

  阿琇整个儿人都被裹住了,露出个小脑袋,摇来晃去地笑。

  温氏知道阿琇最是不禁饿,每每醒来了就要吃东西,连忙让人去把熬了半夜的粥端来喂阿琇,又看着她吃了一个圆乎乎的小包子。觉得阿琇吃的香甜,温氏觉得自己也饿了,索性叫人摆了饭上来,自己也跟着吃了不少。

  饭后,温氏让人把府里的账册和对牌给二太太三太太送过去。正忙活着,外头温氏的乳母进来了。

  “太太,大好事啊!”

  温氏的乳母并没有随着她进国公府,而是一直留在侯府里。听到消息说温氏有了孩子,要不是天色晚了,昨天就跑进来贺喜了。老人家念了半宿的佛,这天一亮,就忍不住来了。

  “妈妈,快坐!”温氏出身定康侯府。定康侯,也堪称是本朝的擎天白玉柱了,在西北苦寒之地戍守多年。夫妻两个都是武将,侯夫人也曾上马杀敌。温氏,就是从战场上出生的。

  她出生后不久,侯夫人就过世了。老侯爷也无心再娶,就这么又当爹又当娘地把个女儿带大了。

  温氏从小就是这位乳母赵妈妈照管,彼此间情分,比亲生母女也不差啥什么了。

  “不坐了不坐了,快让我看看!”

  赵妈妈上下打量了一番温氏,见她面庞红润,眼角眉梢都带着即将为人母的温色,顿时心头一酸,“可算是盼来了这一天了。”

  她老人家的想法,没有孩子,温氏在这么大的国公府里,就不能算是真正站住了脚。

  温氏好笑道,“妈妈何苦这样。”

  亲自起身,为赵妈妈擦了擦眼泪。

  “我这是高兴的!”赵妈妈也觉得自己这会儿哭,不大像话,忙又按住温氏让她坐好,自己用袖子拭了拭眼角。“看我,老糊涂了,只顾着高兴。还有件好事,要回太太呢。”

  赵妈妈一拍双手,“侯爷要回京了呢。”

  戎马一生,定康侯这几年一直说要解甲归田,回京来守着闺女过几年清闲的日子。

  “真的?”温氏又惊又喜。

  “自然,昨儿才接到你奶兄弟送回来的信儿呢,说是叫赶紧着收拾好侯府呢。”

  “这真是太好了,父亲要回京了!”温氏喜得站了起来,踱了两步。转身就抱住阿琇,在她脸蛋上狠狠亲了一口。

  “好闺女,果然是有福气的!”

  阿琇被亲懵了。这事儿,也要记到她身上呀?

第9章 定康侯温澜

  提起定康侯温澜,整个儿大凤朝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亦是出身高门,曾祖曾经受封定国公。曾祖母更是他太祖皇帝的胞妹安国大长公主。算起来,定康侯身上还有着皇室的血脉。

  温老侯爷一生戎马,京城侯府形同虚设。这次赶在过年前,终于卸下了军中重任,回到了京城里。

  老侯爷到京的那一天,靖国公特特地告了假,陪着温氏一同在侯府里迎接。

  阿琇自然也跟随着,这还是她头一次见到名声赫赫的外公。

  从陈妈妈和温氏的谈话中,阿琇知道定康侯的祖父比较作死,卷进了皇位之争,偏还站错了队。新帝登基后,安国大长公主颤颤巍巍地进宫为儿子求情,看在她的面上,新帝没有杀了那位糊涂的表哥,只是将爵位一撸到底。如今这个侯爵,是温澜同他的父亲两代血海中拼杀出来的。

  阿琇就觉得吧,外公应该是位身形高大,满脸络腮胡子,老骥伏枥那种壮汉形象。没想到,一见之下,老侯爷竟然和她的想象是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天哪,她外公竟然有一双特别特别好看的丹凤眼!

  哪怕是上了年纪,那也丝毫没有损害那双眼睛的半分风采!相反,那眼睛里还带着经年沉淀过的特有的沉静与睿智!

  再加上那颀长挺拔的身姿,如松如竹的体态……宽袍大袖的衣裳穿在老侯爷身上,说一句龙章凤姿也不为过啦!

  阿琇的小心肝儿就忍不住扑腾扑腾地跳的更快了些。

  “外公!”也不等人催促行礼,阿琇从丫鬟怀里就挣扎着自己下了地,扑倒在了老侯爷跟前,行了个标准的五体投地大礼。

  温老侯爷一怔,随后哈哈大笑起来。笑声爽朗,“这就是阿琇吧?这大礼,外公受了!”

  一探身身,竟然亲手把阿琇抱了起来。

  “这孩子……”温氏气笑不得,地上连个垫子都没有,阿琇怎么就趴下去了?

  有人忙摆好了两只垫子,靖国公与温氏就要下拜。

  老侯爷把个小小的阿琇抱在怀里,一摆手,“罢了,一家人,不必讲究这些虚礼。”

  再看看温氏,“我刚回府,就听你的乳母说,你如今已经有了身子。更不必如此了。”

  温氏知道父亲的性子,便只对着温老侯爷盈盈一福身,“是。”

  靖国公也正经拜见了岳父,然后夫妻俩方才坐下了。

  “这小丫头,倒是机灵得很。”

  温老侯爷这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军营里度过。就连温氏小时候,他都没有什么机会去抱一抱。如今怀里的小阿琇香香软软的,穿着一身儿的鹅黄色衣裳,显得稚嫩又可爱,尤其是还用双手捧着小脸蛋,两只眼睛亮晶晶地看着自己,那张小脸儿上竟然还能看出些崇拜的意思来,就叫温老侯爷顿时心里头发软。

  捏了捏阿琇的鼻子,“这一年里头,光是看你母亲的信里头提起你了。”

  顿了一顿,老侯爷从腰间解下了一枚玉佩,在阿琇面前晃悠,“想要么?”

  阿琇一时半会也没看出来玉佩上雕的到底是什么,只见那玉晶莹洁白,细腻温润,就知道是好东西了,立刻把个小脑袋点得像鸡啄米。

  “那再叫几声外公来听听。”

  如果不知道温老侯爷的人,只一看他的外表,定会以为这是个彬彬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