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妾之女 第193章

作者:君子迁 标签: 穿越重生

  顾唯便是定南侯夫人的前夫,徐宁的生父。原本,顾唯乃是一州的父母官,却因私收贿赂丢了官。他是顾家这一辈中出仕最早官阶最高的,这丢官的缘由又很是不能说出口,西南也并非只有顾家一户大族,这此消彼长,顾家其势,已经低了不少。

  再者徐宁母亲和离,再嫁定南侯,顾家被人嘲笑了许久。

  尤其是当初定南侯夫人离开的时候,一半嫁妆虽然留下了,但顾家老夫人扣下的多是出息丰厚的店铺,店铺里的掌柜伙计,却没有留下,全都换上了顾家的心腹下人。不过一半年中,外行加上贪墨,出息连从前的一般都没剩下。

  再想从前如过去那样清高,视金银如粪土,却还要锦衣玉食地过日子,是不能了。

  这主意,就打到了徐宁的身上来了。

  就算当初和离徐宁被带走了,可这血脉亲缘是断不了的。阿宁是顾家的孩子,怎么会因为要做侯府千金,就不要了生父祖母家族是不是呢?

  传出去,这名声还不得臭到了满大凤?

  定南侯夫人再如何强悍,也是有软肋的。徐宁,就是她的软肋。

  接到了顾老夫人书信的定南侯夫人满心的火气,只觉得心头堵得难受,与霍昀说道,“这人哪,但凡不要了脸面,就没什么做不出的了。”

  从来没有对阿宁有过半分慈爱的顾老太太,这会儿倒是想起了阿宁来了?什么她的侄孙,如今在西南最大的白鹤,很得山长看重,已经有了秀才的功名,前程就在眼前,什么亲上做亲,也并不会嫌弃阿宁如今的名声云云。

  瞅着,字里行间竟是将阿宁的亲事,要拿捏在了手里。

  “哪怕我养着阿宁一辈子,也不会叫她得意了去。”

  定南侯夫人冷笑,“吸了我半辈子的血,如今血没了,就把主意打到了阿宁身上。也不看看,我怕过什么!”

  真要是顾忌名声,她也不会和离,更不会再嫁了!

  霍昀劝道:“既然你能想明白,何必再生气呢?”

  “想明白是一回事,气不气的,不又是另外一回事么?”

  想到了徐宁,霍昀心中一动。之前婆婆想为沈安求娶徐宁,她是知道的。可是沈安父亲不愿意,这件事儿,也就没再提起。此时又与定南侯夫人提起阿宁,便想到了娘家的侄子。

  她大哥膝下二子,长子已经成亲,次子却是尚未议亲。

  不是霍昀夸口,论起人物品行能为,侄子绝对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地方。论起家世来,也般配。

  若说有什么不合意的地方,约莫也就是若成了姻缘,定南侯夫人与阿宁相隔太远。

  心中掂量了一回,霍昀遗憾地放弃了。定南侯夫人只有这一女,大概是不愿意叫她嫁得离自己远了的。

  又劝了一回定南侯夫人,霍昀才告辞离开。

  她前脚才走,后脚徐宁便回来了。定南侯夫人并不隐瞒,将顾家的信拿出来叫徐宁看了,原本心情很好的徐宁忍不住冷笑,“老太太越发糊涂了。”

  “咱们又不是没见过,就她那个娘家的侄孙,看着人模人样的,也不过是个绣花枕头。那秀才怎么来的,打量着谁不知道呢?”徐宁本想把信撕碎,想了想,又折好了塞进了信封里,“这个留着些。”

  她看够了顾家人的嘴脸,嘴上抹蜜背后插刀子。这次不能如愿,定是会有后手,留下这些个说不定还有用处。

  定南侯夫人点了点头,问起她这一日出去如何。徐宁想起沈安当街买人闹出的笑话,讲给了定南侯夫人听,“……再没想到的,阿琇妹妹那样的伶俐,她亲兄弟初一也是聪明绝顶的孩子。我还以为沈家人多是如此,结果沈大公子……”

  边说,边笑得不行,“真是读书读呆了。”

  “不许背后说道人。”定南侯夫人也撑不住笑。她在霍昀口中也听说过沈安的名字,只知道那也是个斯文的人,从小就爱读书的。

  听说沈安年纪轻轻春闱得中,如今正在翰林院里学习,想来是打算走做学问的路了。

  定南侯夫人摇了摇头,可见人也不是什么都通的,学问做得好,庶务就不大明白了。

  于徐宁来说,沈安不过是阿琇的兄长而已。可在沈安这边,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沈安活了二十来岁,身边虽然也有丫鬟,甚至二太太也曾说过,既然亲事未定,就先给两个丫鬟开了脸放到他屋里服侍他。

  但沈安没答应。

  他经过的人和事不多,只从自家里来看,大房和他们二房都有过吵吵闹闹的时候,唯有三房和谐。三叔身边只有三婶一人,一夫一妻相守着,和和美美的,日子过得不知多舒心。

  而且他母亲如今在府中难过,说到底无非还是因嫡庶纷争?若四妹妹阿珏同样是母亲亲生,当年舅母还敢说出送阿珏去给人做妾的话?

  沈安嘴上不说,心中未尝对父亲没有不满。

  在沈安认得的有数儿的女孩儿中,徐宁实在是个很不同的姑娘。

  她看着温婉端庄,说话却很通透,且能看出,那是个外柔内刚的女子。与霸道的贺长安,娇娇软软的阿琇都不一样。

  沈安觉得,自己似乎忽然就明白了什么叫做一见倾心。

  初一神神秘秘地与阿琇说:“大哥哥八成是有了心上人。”

  话没说完就被阿琇一巴掌拍在脑门上。

  “干嘛又打我!”初一揉着脑袋敢怒不敢反抗。

  “小孩子家家的,知道什么是心上人?不要学坏!”阿琇振振有词,晃了晃拳头,“替爹娘教训你!”

  初一感到冤枉,“姐,你在我这个年纪都定亲啦!”

  阿琇顿时语塞。

  好在初一也没在这个上边纠缠,只小声告诉阿琇,“昨儿晚上我在祖母那里蹭的饭,回去时候就说顺路去看大哥哥,结果你猜我看见了什么?连我进门都不知道,正在那里画东西哪!”

  “画的什么?”阿琇八卦之火瞬间燃起。

  “是个红衣美人!上头他还自己题诗了!”想起沈安题的那两句酸诗,初一觉得自己都起了鸡皮疙瘩啦!

  阿琇眨巴眨巴眼睛,她约莫能猜出那姑娘是谁了。

第243章 哭了?

  阿琇掰着手指头,算阿珠还有多少的日子才生产。

  这一算,就算到了春暖花开。赶到了五月份,没等来阿珠的喜讯,先等来了沈安与徐宁亲事定下的消息。

  乍一听闻,阿琇都要惊呆了。她知道沈安大概是把这辈子的勇气都拿出来了,但凡她约了徐宁出来的时候,沈安准能跑来“偶遇”,真心倒是可鉴。可是,她二叔不是不愿意么?大堂兄这是做了什么,竟然能说通了二叔啊?

  还是温氏告诉了她,“是你大哥哥自己的意思,也有你二婶的功劳。”

  沈安看着闷,可也有执拗的时候。

  他的亲事,原本二老爷是想做主来着。奈何他一个爷们儿,谁家的姑娘好不好的,也只有全听人家一张嘴说,想要相看,还是要女眷出面的。

  顾老太太是放了话出来不管,也只好叫二太太看了两回。

  这一次,二太太倒是打起了十分的精神来为儿子挑媳妇。她从来都是心气儿高的,在她眼里,除了高门贵女外,谁还能堪配沈安呢?

  看来看去的,也还是都没个合意的。再者,二太太心里也有个小算盘,之前老太太属意的徐宁,不管之前如何,现下可是实打实的定南侯府千金。她也见过徐宁一次,那姑娘言谈举止不卑不亢,柔和中透着刚强,长得也好,人物品行上二太太再满意不过了。至于丈夫顾虑的那些,二太太反而以为是好事——出身的不足,徐宁自己怕也是心知肚明。便是嫁了人,也不好仗着身份与婆母相争不是?

  徐宁,简直就是为了沈安量身打造的合意妻子。

  当然这些都是二太太自己的小心思,不能宣之于口——虽然这点心思,无论是顾老太太还是温氏,甚至是阿琇,都能猜到几分。

  对于二老爷一门心思总要寻个“闺誉佳出身正”的儿媳妇的想法,沈安很是不满。在二老爷又一次说起看中了某门风清正人家的姑娘时候,沈安终于忍不住了,“父亲的意思,我虽不敢反驳。只有一句话问您,您觉得,二妹妹的姻缘可是好的?”

  不是他菲薄自己的父亲,可二老爷在看人这一点上,真的没有什么可夸口的。当初如果不是他一意孤行将阿瑶嫁入了陈家,阿瑶又怎么离开繁华富贵的京城,亲人不得相见?

  即使妹夫陈昭带着阿瑶离家外任去了,可难道就能抵消了阿瑶受过的那些委屈,弥补得了她没能见到天日的那个孩子?

  “你……”二老爷语塞。想要反驳,又不知从何驳起,只能拂袖而去,临走留下一句,“随你!”

  说通了二老爷,二太太便又抹着眼泪往春晖堂里走了一遭,也不知道与顾老太太是怎么说的,顾老太太也还是叹息着请了温氏和霍昀,只说是往定南侯府一试。

  虽然严格说来,沈安只是靖国公府二房的长子,但尚未分家,叫他一声国公府大爷也不算错。定南侯夫人与霍昀细细问了沈安的为人行事,又旁敲侧击地打听了一回二太太。霍昀自然是知无不言。

  其实,二太太在京中名声还是不错的。之前被禁足在府中,对外也是说身体染恙。靖国公府两代女眷,从顾老太太起,到温氏,再到二太太三太太,不管脾气秉性如何,外人却也不能不说,沈家女子们都是明事理懂规矩的人。

  霍昀悄悄告诉定南侯夫人,“虽我到得晚了些,并不知道从前发生了什么,但这一阵子看下来,二嫂对孩子是没话说的。至于旁的,谁家里也不是十全十美的。阿宁的能为,想必您比我更清楚些。别的我不敢保证,只能对嫂子说,有我们老太太在,大嫂在,阿宁绝不至于受了委屈。”

  定南侯夫人仔细想了两日,又问了徐宁的意思,也便应了亲事。

  顾老太太十分的欢喜。她本来就喜欢徐宁这样的女孩儿,沉静不软弱,看着便是能够撑起门户的。沈安心愿得偿,更是难得的笑容多了起来。

  可以说,这桩婚事,除了还觉有些遗憾的二老爷外,无人不满意。

  因此上,哪怕只是小定,靖国公府也做足了礼数,阖府女眷全部亲到了定南侯府,就连阿珎阿珏等人也没落下。

  定南侯夫人只有徐宁一个孩子,在这亲事上也很看重,将小定礼办得很是热闹。

  小定礼上,阿琇笑眯眯地与一身茜红色衣裙的徐宁说道,“从前叫你阿宁姐姐,今后就要叫嫂子了呢。”

  徐宁被打趣了,也不着恼,面上只有微微的红晕,挑起眉头,捏着阿琇的手,“长嫂如母,往后再敢淘气,我便可以教训你。”

  阿琇:“……”

  这,这和阿宁姐姐一向示人的温婉稳重的人设不大相符合啊!

  小定宴后,靖国公府的女眷们齐齐告辞。阿琇坐在马车上,小声跟温氏说道,“往后二婶的打算,怕是要落空呢。”

  “哦?”温氏微笑,“这话怎么说?”

  阿琇窝在她身边,撇嘴道,“娘莫非不知道二婶的打算吗?”

  话音未落,被温氏一指头弹在了脑门上。

  “好好说话。”

  揉着脑门,阿琇叹道,“我怎么觉得,年纪大了,娘就不喜欢我了呢?”

  从前,都只有爱,哪里有这样动手的时候呢?

  感慨了一回后,扒着温氏的肩膀,凑在她耳边小声说了几句话,然后双手一摊,露出白生生的手心,“我能明白几分二婶的意思,只是平日里看阿宁姐姐,绝不是那种能够被人拿捏的。”

  真算起来,徐宁嫁给沈安,那是低嫁了。

  无论是家世,还是人物儿。

  温氏只笑着摇了摇头,“求仁得仁。”

  以徐宁手段,二太太想要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在她面前指手画脚,怕还真是差些火候。不过就温氏看来,徐宁既有身份,又有丰厚的嫁妆,更难得通晓俗务,精明干练,与只知道苦读诗书做学问的沈安,也算是一对儿互补的良配了。

  “只看以后吧。”

  俗话说喜事成双,才回了国公府,嗯哼。女眷们都凑在春晖堂里与顾老太太说话,便有林沉特意从北境打发了人回来送信儿,四月中的时候,阿珠顺利诞下一女。

  顾老太太喜得见牙不见眼,双手一合喜道,“先前等了多少天都听不到信儿,叫我这心里急的什么似的。赶情是在这等着哪,双喜临门!”

  “外甥女外甥女外甥女!”阿琇满屋子里转着叫。

  她有一溜儿的外甥了,外甥女还是头一个呢。

  还是阿珠的孩子!

  顾老太太又问来人阿珠母女可好,来的是阿珠的陪嫁,原先服侍顾老太太的。三十多岁的媳妇子一身儿鲜亮的衣裳,脸上带了些疲色,精神儿却好,人也喜气洋洋的,陪着笑脸回道,“夫人和大姑娘都好!大姑娘落地儿的时候,足足有八斤重!夫人还嫌弃说孩子红,半点儿不随她。结果才三天,就白白胖胖了的,那壮实啊,哭一嗓子半边府里都能听见!洗三儿也热闹,伯爷摆了整日的流水席,又请了那边最是德高望重的老夫人给大姑娘洗三唱祝。就连荣王殿下,也都亲来道贺了,还说要认了咱们家大姑娘做义女……哎呦呦那体面啊,奴婢一时半会儿,都说不出来了,只能干替着大姑娘欢喜罢了!”

  她人长得喜气,又十分的会说话,很是懂得如何顺着老太太的心思说下去。这一番话说下来,顾老太太笑得眼睛越发地看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