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妾之女 第18章

作者:君子迁 标签: 穿越重生

  一样一样地将东西摆在自己母亲面前。

  二太太见她眉目清明的,好像完全没领会自己的意思,笑了一下,也就不再提安王府的话了。

  阿琇也正在给温氏展示自己带回来的东西呢。

  “梨花糕好吃得很,娘尝一尝。”先塞进了温氏嘴里一块儿。

  温氏平时不大爱吃这些东西,却还是不愿扫了女儿的兴致,咀嚼了几下,笑道,“香甜得很。”

  阿琇得意,“当然啦。还有哦……”

  让丫鬟倒了茶来,自己亲自打开了一只青瓷小罐儿,挑出些蜂蜜来兑在水里,捧到温氏嘴边,“母亲尝尝这个。”

  温氏同样笑着喝了。

  “这平安符是请人开了光的,母亲带上一个。”阿琇又拿出平安符来给温氏挂在了身上。

  “这是父亲的,这是给外公的,这是给赵嬷嬷的……”阿琇一样一样地分派着。

  “我的阿琇就是懂事,这么小想的就这样周到啦。”温氏摸着阿琇的头发,笑得欣慰。

  初一不甘心地在旁边大叫,“我也有给娘和外公带了梨花糕哪。”

  就是回来的马车上都给吃了。

  温氏搂着儿子笑个不停。

  晚间,在顾老太太的春晖堂里一同吃了饭。等二太太等人都走了,温氏和靖国公又留了下来。

  “可是有事儿?”顾老太太怕夜里睡不着,晚间是不吃茶的。翡翠倒了温水来,温氏亲自端给了顾老太太。

  然后坐下了,方才笑着说道:“并没有什么大事,只是几个丫头都大了,这不是正在相看人家么。就想问问母亲,可有中意的人家?”

  顾老太太也笑,“一转眼孩子都大了。我这几年都没怎么出去过,倒是你们做父母的看了才好。就是一样,都是丫头,在家里千好万好,有什么错处咱们也都能包容着。可是嫁了人,各种规矩就得立起来了,哪儿还有松快的时候?所以我想着,什么门第啊家世啊这都不重要,看着孩子人品好,家里门风清正才好。”

  “我们也是这么想着。”听到婆母这么说,温氏心里头也暗暗点头,老太太是个明白人。

  顾老太太看儿子和媳妇的神色,温言问道:“可是看中了哪个人家儿?”

  温氏看了看丈夫,才缓缓说道,“倒是有户部李侍郎的夫人向我打听过,我听着那个意思,是看中了三丫头。只是咱们家跟李家素无来往,我也正在打听着。三弟妹娘家有个姑姑嫁入了李家,虽然已经出了五服,也多少还知道点儿。李侍郎家的长子,如今十七岁了,亦是庶出的,因出生后没了姨娘,李夫人膝下又没有孩子,便把这孩子当做嫡子一样的养大了。我听三弟妹说,这李公子倒也是个上进的孩子,已经中了秀才的。”

  六部侍郎,也是正三品的官儿了。

  “确实不错。”

  顾老太太沉吟。别的不说,李家的门第已经是相当不错了,特别是大公子还有了功名,十七岁就是秀才了,可见书读的也不错。等个几年文章老道了,秋闱中举怕也不是什么难事,前程不愁,是否庶出也并不重要。

  就只一样,“这李家怎么会看中了阿珠的?”

  要知道,她生怕阿珠也随了白姨娘,弄出什么才子佳人的事儿来,轻易都不会叫阿珠出去走动的。

  “正是这个也叫我心里头疑惑呢。因此上,我也没当时就应了李夫人。若是母亲觉得还好,不如找个由头出来,咱们见见那个孩子?”

  温氏不是个苛刻的人,阿珠虽然是国公府的姑娘,可说到底是庶出的。这年头儿做亲,多少的人家在给儿孙们相看姑娘的时候,先要问一声嫡庶的。李家,对阿珠来说实在是一个太好的机会了。

  “难为你为了三丫头如此费心。”顾老太太欠身过去,拍了拍温氏的手。

  “还有一样。”温氏续道,“阿珠是妹妹,也并没有越过阿珎去的道理。只是……”

  顾老太太就看她。

  温氏有点儿为难,“王家那边,有意为他们家的二公子聘娶阿珎。”

  王家,阿珎的外家。

  阿珎外祖父身居一部尚书,已经是入了阁的。按说,本就是姻亲,阿珎又从小在王家长大,表兄妹做亲,算是再好不过的了。

  温氏有温氏的顾虑,顾老太太很明白。从她这里说,也并不愿意阿珎再嫁入王家。

  王家老太太虽然一直以书香人家自居,但是从她来讲,真不是什么明白人,从她一直不肯叫阿珎回到国公府就能知道。

  顾老太太也得承认,这个亲家对阿珎是真心疼爱的。顾老太太一直都明白亲家的心思,却并不想回应。王尚书有子二人,都是从读书上搏了功名出来的。王家大爷外放一州知府,除了长子长女外阖家都在外地。王家二爷如今在四夷馆里,不大不小是个正六品。

  要是王家为长房的大公子求娶阿珎,顾老太太或许还有几分乐意。但王大公子已经娶妻,二房的长子王二,也并不是说有多么不好。顾老太太不喜的,是王家的二太太。

  说起这位二太太,那真是一言难尽。因就只有王二一个儿子,一直就把儿子看的比眼珠子还重。当初阿珎在王家住着的时候,王二太太生怕公婆生出亲上做亲的想法来,忙忙地把自家的侄女也接到了身边儿,可是把顾老太太给膈应坏了。

  她孙女堂堂的国公府嫡女哪,难道上赶着去亲近你一个六品官的儿子么?

  还有一点,王二被他娘宠得有点儿过了,前程还不知道在哪里,身边已经被王二太太放了一个又一个的丫头。

  就这一点,顾老太太也是看不上王家的。

  “你的意思呢?”顾老太太就问儿子。

  靖国公摇头,“门不当户不对的不说,儿子就想着,阿珎王家的那个表哥,实在不是什么良配。”

  小小年纪就有通房了,他那会儿也是成亲以后才由着妻子给安排的好不好?

  “那就再看看吧,京城里也不是只有王家。”

  顾老太太对儿子的话还是很满意的。她也看不中王家。

  “那下次若是王家再提起来,我便回绝了。”温氏点头。

  按说,这儿女结亲,谁家乐意不乐意的也是正常。温氏这一回绝王家,却气坏了王老太太婆媳两个。

  “真是岂有此理!”王老太太跟丈夫抱怨着,“阿珎从小在我身边长大,我疼她,跟在咱们家几个丫头有什么不同?莫非阿珎的终身大事,我说不得半句吗?”

  王尚书年届六旬,头发都花白了。他出身寒门,早年间苦读,如今身子骨就不大好了。因此,就生出了致仕之心。只是两个儿子尚且不能撑起家门,他又只能苦苦熬着,想着等到儿子们更进一步后,再说致仕之事。

  比起妻子来,王尚书能做到如今的位子,自然是更加精明。

  “阿松配不上阿珎。”王松,就是他那个二房的孙儿。

  他虽是阁臣了,可说到底,二儿子不过六品,门第对不上。

  王老太太一拍椅子,“一个是我的亲孙子,一个是亲外孙女,怎么就配不上了?”

  说着就抹起了眼泪,“我为了什么?当初阿珎母亲嫁给了沈家,我不乐意,你非得攀高儿。女儿没福气,早早就去了,我心疼孩子,怕她受了委屈才接到身边的。眼瞅着她一天天大了,如今也是要嫁人的年纪了,我更是舍不得了。”

  “老二虽然官不大,那也是自己考出来的。往后,谁能说不能走到你这步儿啊?”

  王尚书心说,这还真不能。他的儿子他清楚,长子尚可,次子能够入仕已经是幸运。在礼部里头这么多年,又有他看顾着,也没能有过什么大的成绩出来,这都三十多岁的人了,前程也就这样了。王尚书倒也不求别的,儿子平平安安地当个六品官,也就罢了。

  “算啦,沈家不乐意,咱们再去求别家也是一样的。京城里闺秀这么多,难道还能找不到你可心的孙媳妇?”

  “我就看中了阿珎!”王老太太固执极了。她跟王尚书是贫贱夫妻,这么多年了,虽是脾气秉性不同,但夫妻间关系却融洽。她执拗性子一犯起来,声音也高了,“你以为我是为了门第哪?你想想,做媳妇的哪个不受磋磨?难道你就舍得阿珎去别人家里立规矩?到咱们家就不同了,我是她亲外祖母,莫非还能给她立规矩?只有疼的!”

  王尚书少不得将老妻劝了又劝。

  王老太太脸色十分的难看,也不知道到底听进去没有。

  温氏这边了解了婆婆和丈夫的意思,也放下心来,重新给阿珎相看人家。

  好在到了春天里,今日一个赏花会,明日一个踏青宴,京城贵妇圈子里热闹极了。大房二房都有适龄的女孩儿,温氏和二太太也都带着几个丫头走动了起来。

  这天,温氏歇晌才起来,三太太就匆匆地来找了她。

  “什么事这样的急?”温氏见三太太脸上都渗出汗珠儿来了,十分地诧异。

  三太太哎呀了一声,“正有事问嫂子呢。”

  一扭身坐在了椅子上,连茶都没让上,就挥挥手叫丫鬟们出去。

  温氏见她面色焦急,忙问,“怎么了?”

  “我问嫂子,大丫头的亲事定了王家?”

  温氏就愣了。

  “这是哪儿的话?王家虽然有这个意思,同我说过,只是老太太和我们老爷都不乐意啊。”

  且不说她已经回绝了王家,就算是还在考虑之中,也没有往外传的道理呀。

  天气渐渐热了,三太太用帕子扇着风,“我今儿不是去了我小姑姑家里么,小姑姑说,王家那个二太太,这几天是见人就夸咱们家大丫头,什么模样也好,自小在他家里读书识字的,也明事理,还时常做了针线送过去孝敬她婆婆和她。她是时时刻刻都想着把大丫头再接到身边儿呢。”

  温氏气得浑身发抖,“这话怎么说的?”

  她这儿成日里带着阿珎出门走动,结果阿珎亲舅妈说些这样语焉不详的话?

  这都不是拆台,这是一盆脏水泼到了沈家身上。

  “那嫂子怎么办?”三太太也气。

  王二太太这事儿做的实在膈应人。

  她是阿珎亲舅妈,如果真想做亲,被拒了一次,摆出真诚的样子来,好好与老太太和大嫂说,直说亲上加亲再不会委屈了阿珎,成不成的都还是亲戚呢。这么四处说道是怎么个意思?

  你要是跟她去计较,她还得喊声冤枉,说自己没别的意思,完全是夸赞外甥女呢。

  “要不,告诉老太太一声?”三太太就出主意。

  温氏冷笑,“等我先问问阿珎。”

  阿珎正在上课呢,温氏让人叫了阿珎来,温氏没半分婉转,劈头就问阿珎:“到底孝敬了王家多少的针线?”

  阿珎的脸顿时就红了。

  “并没有多少。就只上回,给外祖母做了两条抹额。”阿珎低下头,嗫嚅着出声。眼看着温氏脸色不好,忙又补充,“我也孝顺了祖母两条。”

  三太太实在不知道说这孩子什么好了,这会儿难道是在计较给谁没给谁做针线的事儿么?

  “还有么?”温氏倒是没有那么愤怒了,“难道没给你二舅母一些孝敬?”

  阿珎头更低,不吭声了。

  “叫沉香进来。”

  沉香,阿珎的贴身丫鬟。原本,这是国公府里买来的,因生得干净,人也伶俐,顾老太太特意给阿珎使唤的。阿珎住在王家那几年,都是沉香在身边服侍的。

  阿珎听见叫沉香进来,忙抬头说道:“太太……”

  “闭嘴!”温氏怒道,“问你的时候再说!”

  她面容温婉,平日里当家管事也是和风细雨,从未发过火。阿珎头一次见到温氏如此动怒,一时间就吓到了。

  沉香早在外头候着了,听见温氏的厉喝,腿都要软了,战战兢兢地走进了屋子里,低头含胸,等着迎接温氏的雷霆之怒。

  没想到,等了半晌,也没有听到动静。

  偷偷抬起头看了一眼温氏,见她脸上没什么表情,只一双眼睛雪亮,正盯着自己。心里一慌,就跪了下去。

  “看这个样子,你知道我为什么叫你过来。”温氏终于开口了。

  “奴婢,不,不知道。”沉香声音很低,没勇气再抬头看一眼温氏。

  温氏冷笑,“那好,我问你,你实话实说。大姑娘平日里可有什么东西往王亲家家里孝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