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第159章

作者:番茄菜菜 标签: 种田文 打脸 年代文 穿越重生

  夫人笑着说道:“所以大胆的说,我听说你们这个漂亮的湖泊上有很多传奇故事。”

  “有啊,最著名的应该是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了。”南雁笑着说起了白蛇的故事,不过她稍稍改变了一些,“白娘子为了让许仙放心这才喝了那雄黄酒,但事先却又没做安排,以至于不小心现了原形将人吓死过去。这倒是应了我们一句老话。”

  第一夫人饶有兴致的听故事,十分配合的问道:“什么?”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机事不密则害成。”南雁知道美方的翻译很难把这句名言警句翻译好,所以她很是贴心的用通俗的英语翻译过去。

  那是一个英国歌谣——少了一枚铁钉,掉了一只马掌。掉了一只马掌,失去一匹战马。失去一匹战马,失去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毁了一个王朝。

  总统很快就反应过来,“理查三世的故事?”

  “是的,我觉得中西文化也有共通之处,细节很重要,您觉得呢总统先生?”

  总统笑着点头,觉得这像是在跟自己说什么。

  什么是自己的那一枚铁钉呢?

  这个问题在当天晚上,就得到了答案。

  理查三世与亨利伯爵,不正是他与民主党竞选人的写照吗?

  而他的那枚铁钉……

  总统先生要去上海,但是在离开杭州前,委托夫人送给了南雁另一份礼物。

  他之前库存的礼物送的都差不多了,这会儿送的是自己签名的名片。

  好家伙,主席同款!

  倒是夫人觉得这份礼物有些过于简单,在去灵隐寺后,将得到的一串念珠送给了南雁,“希望你们的上帝能保佑你。”

  这一天,两国领导人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南雁也结束了自己的工作安排,回首都汇报工作。

  就是按照流程来汇报,虽然有其他工作人员可能先一步汇报过了。

  但该走的流程还要走。

  至于离别的礼物——

  签名的名片。

  希望自己有机会去美国能用得上。

  你可真的想明白,知道啥叫君不密则失国啊。

  交代清楚后,南雁也收拾东西打算回去。

  她这次又出来半个月,眼下已经三月份,倒是差不多该工程施工了。

  只是离开外交部这边,已经有人在等着了。

  孙副部请南雁过去开个会,与会的还有老熟人。

  工业部的江副部长也在,说起了与美国贸易的事情。

  南雁觉得自己还有点状况外,关键是她没闹明白——

  你们讨论的这不挺好吗?需要我做什么呢?

  总不可能安排她去开拓新市场吧?

  怎么可能,自己还得会沧城搞化肥厂呢。

  “你觉得褚怀良同志怎么样?”

  褚怀良?

  被询问了的人反应过来,钟厂长年纪稍微大了点,又在苏联留学过不合适,华厂长年纪更大也不合适。

  刨除这俩不合适的,可不就是褚怀良更合适?

  年轻,大学学历会英语,而且性格也很外向,非常适合当一个游走的花蝴蝶。

  “我觉得挺好。”

  孙副部又多说了句,“这么一来可能就要四处跑,更不顾家了。”

  完全不是问题啊,南雁觉得这根本不是事,“他单身青年一个,一个人吃饱了全家不愁,正合适。”

  孙副部闻言若有所思的看了眼南雁,“成,那你休息一天再回去,最近也辛苦了。”

  南雁赶着回去,她离开沧城这段时间,偶尔有空还能打电话问问情况,但显然她更想回去亲自主持大局。

  看着南雁离开会议室,孙副部摇头,“就没这根筋。”

  江副部长一语道破天机,“这就是个奋斗事业的人,你给她找对象倒不如给她找几本化工方面的书合适。”

  “那成啊,回头把那些书都给她送过去,下半辈子跟书过去吧。”

  作者有话说:

  南雁:谢谢,书比人强多了。

  二更啦

第80章 和肉联厂的交易

  南雁回去的路上才反应过来为什么跟她说顾家不顾家。

  这是觉得她跟褚怀良……

  南雁冷不丁的哆嗦了下, 想啥呢。

  要跟美国展开贸易往来了还不够您忙的?

  咋还这么八卦呢。

  不过褚怀良在陵县窝了那么久,总算要蹦跶出去了。

  好事。

  她替褚怀良高兴,认真做事的人总会得到好的结果, 这不是天大的好事吗?

  看了眼那张总统签名的名片,南雁忍不住笑了起来, 她也做了点事, 就是不知道效果如何。

  等年中看新闻就知道了, 事件被揭露是在今年六月份, 而发酵到总统辞职,则是在连任后,74年那会儿。

  尽管从曝光到辞职有两年时间, 但这个过程中很多事情推动的都不太顺利。

  包括建交之事。

  中美关系的缓和究其历史, 原因极为复杂。

  彼时美国深陷越战泥潭,养肥了日本这个却是让本国财政出现了问题。

  再加上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让美国在世界经济的掌控方面也不复往日。

  国内的反战游行、经济危机的出现,这些莫不是影响民生, 从根本上动摇总统的统治。

  美国暂时不会分崩离析,但总统可能会受到影响。

  比如最直接的影响,在接下来的大选中无法连任。

  这对于任何一个有政治诉求的人而言,都是不能接受的结果。

  内部无法寻求解决的办法, 所以总统和他的智囊团一直都在寻求外部契机。

  对抗苏联,缓解国内矛盾。

  而这个契机, 刚巧落在了和苏联交恶的古老东方国度。

  没有永远的敌人, 国与国之间利益显然更重要。

  南雁这几天一直在思考这件事,总统的破冰之旅效果显著, 很快就日本就访华, 并且迅速建交。

  血海深仇暂时搁置到一边, 国家利益永远高于一切。

  相较于日本方面,美国需要完成建交,那还得说服国内,毕竟彼时的美国对华情绪抵触严重,即便是总统本人原本的政治立场也是反对新中国。

  如果没有那个天大的丑.闻,这事不会搁置,起码不会搁置将近七年之久。

  该做的已经做了,南雁不可能打跨洋电话,毕竟只有首都,而且少数的几个机关单位才能跨越太平洋打电话。

  等待结果吧。

  她已然尽力而为。

  南雁深呼吸了一口气,看着熟悉的城市迎面而来,她拎着自己的东西从车上下来。

  她的副手,仝远开着吉普车过来接人。

  车上还坐着办公室主任孙国兴,先捡重要的说,谈起了过去半个多月这边的一些情况。

  其实也没啥大问题,只不过化工部那边来消息说,要派人常驻海外,对接设施设备相关问题。

  和其他几个化肥厂沟通了下,他们大部分还处于选址阶段,化肥厂的总图还没出来,暂时还不用派人过去,但显然大家都少不了这一环节。

  “那你们怎么想的?”

  孙国兴怎么想的不重要,这事基本上就是总指挥和副总指挥商量决定。

  仝远并非技术派,对这事有些拿不定,“你说呢?”

  南雁想了想,“让任雪松去吧,看看他什么想法,尊重个人意见。”

  如果任雪松不太方便,再选择别人也不是不行。

  但第一选择,还是这位副总工程师。

  仝远瞥了一眼——

  这话说的,任雪松还有得选吗?

  工作需要,个人服从组织,这没有丝毫选择的余地。

  但南雁不这么觉得,“我们不讲人情,但对自己的同志也得有人情味。”

  实际上,除了任雪松,南雁也找不到更合适的人,总不能自己去吧?

  她去那边当然能把这衔接做好,但是工地这边怎么办?

  任雪松是不二之选,他也没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