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犯太岁,唯有嫡女福星高照 第64章

作者:檀晓 标签: 玄幻仙侠

  沈冰还是个孩子,她是真的想去,沈凌其实是有些害怕的,但是她是大姐,两个妹妹要去,她这个当大姐的,当然也要一起去。

  沈凝见沈凌神情紧张,便猜到她想多了。

  早前那个老鬼被她从府里轰出去之后,这附近的大鬼小鬼便全都知道沈家有天师了,除非是像跟着吴春芳和蔡英来的那两只鬼一样,外来的,不知深浅,否则哪个鬼没事往天师家里钻,这是有多想不开啊。

  沈凝之所以要过来打扫,是因为阳为动,阴为静。房子是固定不动的,当属于阴,而活着的人是要出出进进走动的,当属于阳。

  房子只有与活人朝夕相处,才能阴阳和谐,让家宅兴旺。

  若是屋子一直空着,又担心刮风下雨来不及关窗户,因此即使家里有丫鬟下仆,长期无人居住的屋子平日里还是会门窗紧闭,这便使得阳光照不进去,室内光线昏暗阴沉,加之又无人居住,没有了活人的阳气,导致室内阴气加重。

  这样一来,即使没有鬼怪住进来,也会有阴邪晦气凝结于此,若是贸然住进去,便会霉运缠身,招灾致祸。

  而老年人身体本就虚弱,阳气不足,若是直接住进这种地方,身体撑不住,轻则生病,重则便一命呜呼了。

  东跨院是正房三间,厢房两间,沈凝让沈凌和沈冰留在外面,她打开堂屋正门,走了进去。

  正如她猜想的那样,刚刚跨进门槛,便是一股霉味扑面而来。

  沈凝眉头都没有动,她到东西次间看了看,心里便有数了。

  这里现在没有脏东西,但并不代表以前没有。

  空置已久的屋子都会有点味道,但这屋子的味道有些特别,这里以前经常有大鬼小鬼来此落脚。

  没错,是落脚,把这里当成不用花钱的客栈了。

第185章 他是奸细

  沈凝把各屋门窗打开透气,过了一个时辰,这才让丫鬟婆子们在屋里各个角落均点上檀香,太阳落山前给各屋多点几盏灯,这灯要点上整夜,直到次日天光大亮才能熄灭,在保证十二个时辰里,屋里都是亮的。

  这样一来,老太太还要在她的院子里多住一晚。

  不过老太太很高兴,只要住着安心,她不着急。

  直到过了晌午,沈大老爷和沈二老爷才回来,兄弟二人毕竟不是年轻小伙子了,这一来一回俱是疲惫不堪。

  老太太问起时,两人都是心有余悸。

  沈大老爷四下看了看,二太太和三太太便借口还有事,先行告退,沈梨花和沈凌沈冰t也走了,沈凝也要跟着一起走,老太太却叫住了她。

  “二丫头也一起听听吧。”老太太说道。

  沈大老爷一怔,沈二老爷却欢喜道:“是啊,凝儿也听听。”

  若是没有这个侄女,他死了也是个糊涂鬼,所以现在,在沈二老爷心里,沈凝就是福星,大福星。

  沈大老爷原本觉得老太太对沈凝溺爱得不管不顾了,这种事,哪是一个小姑娘能听的?

  可是见母亲和二弟都让沈凝留下,他若是反对,显然也没用。

  沈大老爷只好讷讷说道:“原本我们把那骗子主仆送到锦衣卫的百户所,便要打道回府的,可没想到,锦衣卫指挥使长平侯恰好也在百户所。”

  沈凝心中一怔,不是吧,这么巧?上次在河边见到那位大首领时,他不是说路过吗?

  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老太太则是好奇:“你是说京城里的锦衣卫指挥使吗?他也在这里?”

  “是啊,锦衣卫是给圣上办差的,据说这位大首领平时神龙见首不见尾,除了当今圣上以外,谁也不知道他的具体行踪,他经常忽然出现,又忽然消失,这次也是凑巧了,他刚好就在百户所里。

  听说我们抓住了一个骗子,他便过来询问,我和二弟便将那骗子的行径一一讲了,大首领便让人将那骗子收监了。

  我当时多嘴问了一句,我问他这骗子究竟是何许人也。

  话一出口,我便后悔了。

  锦衣卫的事,岂是我们能够过问的?

  可是没有想到,这位大首领虽然冷着一张脸,可是却并未因为我的话而动怒。

  只是他说出来的话......唉!”

  老太太忙问:“那位大首领究竟说了什么?”

  沈大老爷又叹了口气:“大首领问我,当年令尊在银风口做过生意吧。接着他又说,那人便是从银风口过来的。”

  大首领的这两句话只对沈大老爷一人说了,沈二老爷当时并没有在场。

  沈二老爷也只是察觉出兄长从屋里出来后,脸色很不好看,在路上时他问过沈大老爷出了什么事,沈大老爷只是摇摇头,说回去再说。

  只是沈二老爷万万没有想到,大首领竟然问起了老太爷在银风口做生意的事。

  老太太神情肃穆,沉声说道:“那骗子居然是从银风口过来的。”

  沈凝一头雾水,既然老太太让她留下,那她就不能装做什么也没有听到。

  沈凝问道:“祖母,银风口是什么地方?”

  老太太闭了闭眼睛,重又睁开,叹了口气:“银风口便是银风关,出了银风口便是胡国了,早年我朝与胡国通商,我朝的商人持有通关文书便可去胡国做生意,胡国的商人也能来我朝经商,可是自从先帝被俘之后,两国便中断了来往,如今还能从银风口过来的,只有细作了。

  唉,难怪那骗子会被锦衣卫盯上,他是细作啊。”

  沈大老爷也是心有余悸,如果没有昨天晚上的事,今天那骗子便会让媒人过来请期,四个月后,那骗子便是沈家女婿了。

  到时沈家就成了内奸,成了那骗子的同党!

  那可真的是要家破人亡了。

  沈凝之前也猜到,能被锦衣卫盯上的,若没有当官的,那么十有八九便是奸细了。

  只是猜测变成事实,沈凝还是有些惊讶。

  她想起刚刚沈大老爷说的话,又问道:“祖父以前在银风口做过生意?”

  沈老太爷以前是商人,这在白凤城不是秘密,沈家世代行商,虽然挣下万贯家财,可商人地位低,即使有钱也被那些书香门第看不起。

  因此,到了沈老太爷这一代,便开始培养子弟读书。

  沈大老爷不负厚望,考中了进士,沈家也从此改换了门庭。

  老太太点点头:“当年你祖父组了商队,每年都会到口外做生意,直到他去世的前一年,他还去过银风口。”

  沈凝一怔,她一直都以为,自从沈大老爷出仕之后,沈老太爷便哪里也不去在家做老太爷享清福了。

  沈凝想起大首领问沈大老爷的那句话,便问道:“那一年银风口出了什么事?”

  原身只是一个被拘在院子里的小姑娘,于朝廷大事一无所知,沈凝在记忆里什么也找不到。

  老太太又是一声叹息:“那一年胡国人兴兵讨伐我朝,先帝御驾亲征,在银风口被俘。”

  沈凝大吃一惊,啥?先帝被胡国抓走了?

  “那先帝后来被解救回来了吗?”

  老太太摇摇头:“没有,先帝被俘之后,先太子体弱多病,不久便去世了,龙椅不能一直空着,于是众臣子力推楚王登基,楚王是先帝一母同胞的亲弟弟,于是便由他承继大统,登基为帝,当今便是以前的楚王。”

  沈凝明白了,除非楚王脑子进水,否则绝不会去把先帝接回来。

  再说,都已经是先帝了,那也就是说,无论他是生是死,在新皇帝新朝廷看来,他都是死了,否则会称为某某皇帝,而非先帝。

  “那这位先帝现在还活着吗?”沈凝问道。

  沈大老爷说道:“不知道,自那之后,我朝便与胡国水火不容,虽然没有兴起大规模的战争,但十几年来,小冲突也没有断过,不过,胡国只是番邦小国,与我朝不能相提并论。”

  沈凝撇嘴,你就吹吧,番邦小国把你家皇帝都抓走了,还不能相提并论,开啥玩笑呢。

第119章 命运悲惨的先帝

  沈凝大致上搞清楚了,先帝御驾亲征,原本是想威风八面,流芳千古,没想到却马失前蹄,被胡国掳走做了俘虏。

  而先太子原就体弱多病,惊闻噩耗便一命呜呼了。

  于是皇位便到了先帝的同胞兄弟楚王手里,楚王便是当今天子。

  “先帝只有先太子一个儿子吗?”

  这很奇怪啊,皇帝三宫六院,怎么可能只有一个儿子呢?

  老太太叹了口气:“先帝原本有五位皇子,可惜后宫内斗不断,另外四位全都夭折了,先太子之所以体弱多病,也是因为幼年时落入湖中,落下了病根。”

  老太太之所以知道后宫里的事,是因为当年先帝的宠妃冯贵妃,便是白凤城人氏,皇后生下太子便去世了,后宫无主,这位宠妃的地位等同副后。

  冯贵妃自己膝下无出,便也不让别人生孩子,宫人落胎都是常事,侥幸出生的四位小皇子,也全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夭折。

  皇帝对她信任有加,一直没有怀疑过她,直到年仅五岁的小太子意外落水,皇帝这才对冯贵妃起了疑心。

  皇帝设下圈套,让冯贵妃露出马脚,皇帝这才知道,自己宠爱之人是个毒妇。

  冯贵妃赐了三尺白绫,冯家被满门抄斩,四十年前,这件事在白凤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但这毕竟是皇室丑闻,白凤城的人三缄其口,以至于到了沈凝这一代,便对此事一无所知。

  沈凝问道:“冯贵妃死后,先帝也没有和其他妃嫔生下孩子吗?”

  老太太摇摇头:“倒是也生了几个,可全都是公主,因此,先帝膝下便只有先太子一个儿子。”

  沈凝恍然,原来当皇帝的,也能这么倒霉啊。

  这位先帝,儿子死了一个又一个,最后自己还被抓去做了俘虏,生死未卜。

  “先帝被俘时,先太子应该已经长大了吧,有没有孙子啊?”沈凝问道。

  老太太点点头:“先太子当年已经大婚,太子妃是先皇后的表外甥女,朱家的嫡长女,次年便生下一位小皇孙,先帝龙颜大悦,小皇孙刚满周岁,便封了皇太孙,年纪这么小便被封为皇太孙的,这还是头一位。”

  “那后来呢,先太子薨逝之后,皇太孙如何了?”

  话虽是这样问,但是沈凝心里已经有了猜测,若是皇太孙还好好活着,也轮不到楚王登基。

  老太太又是一声叹息:“先太子薨逝之后,太子妃伤心过度,不小心打翻灯烛,东宫走水,大火烧了整整一夜,直到天亮才熄灭,太子妃和皇太孙全部葬身火海。”

  沈凝怔了怔,没想到这对母子死得这般凄惨。

  “皇太孙就这么死了,朝中大臣就没有人表示怀疑?”沈凝忍不住问道。

  没等老太太开口,沈大老爷便喝斥:“凝儿,你懂什么,休得胡言。”

  沈凝从沈大老爷的语气里便听出来了,怀疑了,就是不敢说,没人敢说而已。

  沈凝换了一个角度,又问:“朱家呢?就是太子妃的娘家,现在还要朝中为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