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犯太岁,唯有嫡女福星高照 第225章

作者:檀晓 标签: 玄幻仙侠

  他带着那女子悄悄见了父亲,后来的事,便如沈凝猜测的那样,车家的那位叔父成功激起了绿云的愤怒,让她以为她是车家的姑娘,本应是千金小姐,可她却被父母遗弃了,车氏的一切,原本也应是她的,可是车氏什么都有,而她什么都没有,只能从一个男人手上,转到另一个手上。

  再后来,在叔父的精心安排下,绿云在车家自己的酒楼里,当着乳娘的面,堂而皇之地带走了车承宗。

  族兄招供,叔父便知道大势已去,他终究是没能等到过继的那一天。

  按照原定计划,叔父是准备把车承宗掐死的,可是当时车家发动了一切力量寻找孩子,当地衙门倾巢而出,车家更是重金悬赏,黑白两道,就连普通老百姓也全都加入到寻找孩子的阵容之中。

  因此,叔父没敢在这个节骨眼上把孩子弄死,毕竟,弃尸也是一件麻烦事,他这个自在乎风水运道,他可不想把孩子的尸体埋在自家院子里影响风水。

  好在小孩子长得快,过不了多久,就会随着高矮胖瘦而发生变化。

  他家里有个仆妇有个女儿,那仆妇是卖的死契,最是可信,于是他便让那仆妇把车承宗养在身边,并且带去了庄子里,就是对庄子里的人,也说是自家的侄儿,父母双亡,没人照顾,她这个当姑姑的把孩子接了过来。

  叔父t原本是想等风声过去,再把车承宗弄死,或者找个人牙子卖掉,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有一天,庄子里传来消息,车承宗不见了。

  绿云不知从哪里打听到了消息,她来到庄子里,把车承宗带走了。

  叔父差点给活活吓死,绿云和车氏长得太像了,他已经让儿子把绿云藏起来了,怎么又让她出来了呢,不仅让她出来,还让她带走了车承宗。

  当然,事后一问,原来是绿云把儿子灌醉套出来的。

  绿云的目标可比车承宗大多了,好在绿云没走多远,就让他们追了回来,原是想把绿云弄死的,可就像对车承宗那样,外面查得太紧,他们不能下手。

第435章 没人让她帮着养孩子

  他们将绿云和那个孩子关了一阵子,见车家其他人根本没有怀疑到他们,他们便放松了警惕,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绿云趁着他们疏忽,又一次带着车承宗逃走了,这一次,他们再也没能把这两人找回来。

  因为担心绿云利用车承宗向车氏勒索,继而牵扯出他们,且,痛失爱子之后的车氏越发强大,叔父生怕被车氏发现端倪,这些年来循规蹈矩,静待时机,每当有族人质疑车氏以女子之身掌管生意时,他还要挺身而出为车氏说话,因此,十几年来,车氏从未怀疑过他,若非是沈凝,车氏直到现在还被蒙在鼓里。

  虽然罪魁祸首被抓,但是绿云和车承宗仍是下落不明,无论是车氏这个做母亲的,还是崔恭人和秦正义,就是沈凝也同样心中不安。

  叔父为了抢占财产,偷走侄孙一事,迅速传遍大街小巷,车氏的族老们心急火燎,让车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没想到车氏还未开口,站在他身后的一个青年摘下腰间佩剑,啪的一声拍在桌子上。

  “车大娘子乃我家老夫人的金兰姐妹,来此之前,我家将军便曾说过,车志兴胆大包天,决非一人而为,族中定然还有他的同伙,想要知道谁是同伙并不难,就看说出言如若包庇了,现在看来,车志兴的同伙已经呼之欲出了。”

  族老们......你怎么不干脆报出我们的姓名呢?

  亲卫,我如果知道你们姓甚名谁我早就指名道姓了。

  不过,族老们还是非常震惊,难怪捉拿车志兴的不是当地衙门,而是驻军,却原来车氏攀上了一次诰命夫人。

  族老们明知车叔父残害同族,有钱在先,可还是出言维护,说穿了,就是因为车氏乃是女子,又已没有亲人照拂罢了。

  如果此次的害人者和受害人反过来,他们早就换了一副嘴脸。

  就像现在,亲卫这番话一说出来,族老们翻脸比翻书还要快,一起痛骂车叔父失德,理应严惩,其中一位族老灵光一闪,说道:“除族,必须除族!”

  于是,车氏一族连夜开祠堂,将车叔父一家的名字从族谱中去掉,赶出了宗族。

  车叔父和他的儿子各挨了五十大板,一家充入军户,迁往边关,车叔父和儿子重伤未愈便长途跋涉,双双死在路上。

  车氏毫不留情,雇了说书人和街上的乞丐,沿街叫唱车叔父之事,以及他们所受的报应,以至于周围的几个县城,就连乡下的村子里也传遍了此事。

  忽有一日,一个满脸是疤的中年女人带着一个青年来到车家门前,门子见那妇人丑陋,吓了一跳,忙问他们要找谁。

  青年笑容灿烂:“我们是来走亲戚的,这里住的是我表姨。”

  门子莫名其妙,只能进去通报。

  崔恭人下个月就要跟随儿子去边城了,儿子不能离京,她却是可以的,因此,她便出京来了车氏这里小住,一是为了能和姐妹多相处几日,二来也是想给车氏撑腰,免得那些族人以后还敢再动坏心思。

  得知外面有个亲戚带着儿子前来,车氏一怔,忽然想到什么,又听门子说起那位母亲满脸是疤,甚是可怖,车氏心潮激动,亲自迎了出去。

  那位疤脸妇人便是绿云,她身边的青年就是失踪二十年的车承宗。

  在此之前,车承宗名叫阿诚,他被拐时只有两岁,还没有记事,又因绿云与车氏容貌还似,因此,幼年的他从来没有离开母亲的痛苦,他自然而然地接受了绿云,以为她就是自己的亲生母亲。

  后来,在他稍微记事时,绿云用热油毁去了自己的容貌,车承宗便也接受了母亲毁容的事实,每当别的小孩叫绿云鬼婆子时,小车承宗会挺身而出保护母亲。

  因为绿云的容貌变了,车承宗也渐渐长大,他们又一直隐姓埋名住在乡下,所以即使车家人一直都在寻找,甚至也去他们隐居的村子里找过,可是却没有人怀疑过他们。

  直到前不久,车承宗听说了车叔父做的坏事,当成奇闻轶事讲给很少出门的母亲听,绿云便知道,她该把人家的孩子还回去了。

  她告诉车承宗要去走亲戚,车承宗很高兴,这些年来,他一直以为自家没有亲戚。

  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他来的不是亲戚家,而是他自己的家。

  绿云跪下,给车氏磕了三个头:“是我错了,当年我钻了牛角尖,以为是你抢走了我的一切,这么多年了,我也终于想明白了,是我的就是我的,不是我的,我不该拿走,这是你的儿子,我还给你,是我对不起你,你把我送去坐牢吧。”

  这时,崔恭人闻讯走了过来,看到几乎一模一样的两个人,绿云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崔恭人苦笑:“吃惊了?你不是已经想通了吗?我告诉你,现在我姓崔,可崔这个姓氏也只是买走我的那家人的,我真正姓什么,我不知道,她也不知道,我们也不想去打听,现在,你还当你是车家的女儿吗?”

  绿云呆呆地看着她们,忽然笑了,她居然还以为自己想通了,放下了,却原来根本就是那么回事,她压根就不是车家人,她和她们一样,她们和她一样,都是被人收养的,只不过,她们比自己幸运,遇到了好人,而自己,却被卖来卖去,卖给养瘦马的人家,养到一家年纪,被人买走,当成礼物送来送去,最后还被人教唆,去偷了亲生姐妹的儿子,害得人家母子失散二十年。

  在来此之前,她觉得她做得很好,她把车承宗养得健健康康,也没有养歪,她是在替车氏养儿子。

  可是现在,她终于明白,她是大错特错了。

  车氏家大业大,她哪里就用得着她给养儿子了?

  再说,车氏能给车承宗的,她却给不了。

  如果车承宗养在车氏身边,可以去最好的学堂读书,不想读书,也可以像崔恭人儿子那样去习武,考不了进士,就去当大将军,即使两样都做不了,也可以跟着车氏学做生意,大不了就是在外面一事无成,只能回家继承祖业,做个普通的有钱人。

第435章 狐狸也会累

  可是车承宗跟着她,却要从小过着东躲西藏的生活,甚至没有读过几天书,二十多了还没有娶媳妇,因为他们穷,他们太穷了,她的一张鬼脸总会惹人嘲笑,所以她不敢出门,家里的生计全落在车承宗一人身上,车承宗从十五岁便是自己养活自己和她,就连识字,也是站在村里学堂窗户外面偷学的。

  次日一早,丫鬟来给绿云送热水,却发现绿云已不知去向,床上放着一封信,在信里,她真诚地向车氏忏悔,并且告诉了车承宗当年的一切。

  她让车承宗不要再找她了,她从未把车承宗当成自己的儿子,她只是想报复,报复车氏,报复车家,即使把车承宗交还给车家,也是因为她不想再过这种暗无天日的生活了,可直到现在,她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可笑。

  她只是一个小偷,偷走别人孩子的小偷。

  车承宗已经二十二岁,绿云千错万错,便有一件事没有做错,她没把车承宗养歪,车承宗是一个勤劳正直的青年。

  当车氏和车承宗,崔恭人和秦正义,一起来向沈凝道谢时,几点功德落入沈凝的识海,沈凝笑了,这一次,没有渡鬼,也没有惊动鬼差,她还是拿到了几点功德,虽然不多,但相对于上一次和杨商王硬碰硬,这一次的功德来得不费吹灰之力。

  回到府里,提前回来的沈二老爷,已经把这件事告诉了老太太,老太太很高兴,整个晚上都在和钱妈妈讨论这件事,别看孙女说这件事上她没出多少力,可是在老太太看来,孙女的作用可太大了。

  如果没有孙女,崔恭人和车氏早就出事了,能不能活着看到儿子都不一样。

  还有,如果没有孙女,崔恭人和车氏也不会相认啊。

  最重要的,如果不是孙女打听到有个和车氏长得一样的女子去过车家祖坟,谁能怀疑到车叔父头上呢,挖不出车t叔父,就更没人知道还有绿云这个人了,车叔父不除,绿云就不敢露面,车叔父一家认罪了,绿云这才带着车承宗出现,母子团圆,所以自家孙女的作用可还大了。

  沈凝听说老太太和钱妈妈你一句我一句的称赞,感觉现在有人吹口气,她一准儿就能飘起来,与阿飘们肩并肩。

  这件事情办妥,算算日子,还有两个月便是沈凌成亲的日子了,沈家一行也该动身回白凤城了。

  别看还有两个月,可是老太太也要回去,所以就要好好做准备,路上也要走走停停,所以现在做准备,时间刚刚好。

  沈二老爷要安排酒楼的事,老太太则每天都让沈凝三个陪着,整个京城的逛铺子,除了给沈凌添嫁妆,还要给女眷们选礼物,不仅是家里的女眷,还有老太太的手帕交,以及早食铺子里的话搭子们,每人都有礼物,京城的礼物啊。

  以前沈凝也挺喜欢逛街的,她以为逛街是不会累的,可是跟着老太太连逛三天,沈凝累了,就连精力无限的秦时月也累了。

  可老太太不累,老太太的兴致好得很。

  今天,老太太去了花鸟市,看到几块硕大的溪流石,对沈凝说道:“去把那块石头买下来。”

  沈凝:“买这个干嘛?”

  “老李婆子养了两只乌龟,乌龟趴在这些石头上晒太阳刚刚好,哎哟,没有比这块石头更合适的了。”

  这些石头,每块至少有四五斤重,总共五块,就是二十多斤......

  接着,老太太又看上几块松皮石:“这石头好看,放到你三婶的金鱼缸里一准好看,买了!”

  沈凝无语,她指着一块巨大的太湖石,问道:“您不觉得咱家在白凤城的宅子里还缺这么一块石头吗?”

  她是在开玩笑,没想到老太太当真了,围着那块石头转了两圈:“买!”

  最后这块石头被送到寻味楼,放到河边,偶尔在上面晒晒鱼干什么的。

  沈凝趴在床上,歪着脑袋对胡巧巧说道:“我祖母喜欢你,明天你陪她老人家逛街吧,我和老秦全都累了。”

  胡巧巧:“你们累,我难道就不累吗?”

  沈凝:“我们是人,你是狐狸啊。”

  胡巧巧:“狐狸也会累。”

  沈凝:“你要把逛街当成另一种修炼,这样你就不累了。”

  胡巧巧......这是什么虎狼之词?

  次日,三个姑娘还是垂头丧气跟着老太太去逛街了,今天逛的是银楼,这几天,老太太已经逛了五六家银楼了。

  老太太给三个姑娘每人买了两根簪子,三个姑娘终于来了精神,屁颠屁颠地帮着老太太挑款式,祖孙四人其乐融融。

  正在这时,一个女子尖厉的声音传了过来,老太太吓了一跳,手里拿着一对珍珠耳坠子掉到柜台上。

  大家齐齐转身看过去,却见另一组柜台前,一个年轻妇人正在训斥丫鬟,原来,妇人是拿着旧首饰来银楼里换款的,没想到进了银楼才发现,有一对赤金实心的镯子,不知为何变成了金包银!

  “你说不是你换的,谁信?昨天晚上我才清点好装进匣子里的,除了你,没人碰过这只匣子。”

  丫鬟急得直掉眼泪:“太太,不是奴婢,真的不是,如果是奴婢给换的,奴婢今天哪里还敢跟着您一起来啊。”

  围观众人纷纷点头,的确如此,首饰匣子是这丫鬟保管,今天又是这丫鬟陪着一起来,镯子被换,第一个被怀疑的人就是她,这么明显的事,除非她傻了。

  年轻妇人一想也是,她急得跺脚:“可如果不是你偷换的,还能是谁啊。”

  沈凝仔细打量这妇人,衣裳的衣料虽然不便宜,可却不是这两年的款式,还有她拿来的首饰,全都是金的,可是款式都很老旧,除了那对金镯子,其他的看上去就很单薄,显然都是空芯的。

  这些首饰,最值钱的就是那对镯子,可惜被人调换了。

  有个妇人忍不住说道:“这位妹子,不如回去问问你家相公,或者你家婆婆,看看是不是他们拿错了。”

第435章 丫鬟上吊了

  年轻媳妇脸上一怔,冲着那妇人不悦地说道:“这位太太,我那婆母和夫君虽非大富大贵,可也家道小康,又怎会拿我的首饰呢,定是这贱婢仗着我对她的信任,悄悄把东西替换了。”

  丫鬟吓得脸色发白,跪在地上不住求饶,说她是冤枉的。

  见年轻媳妇不为所动,丫鬟咬咬牙,说道:“其实昨天老太太屋里的风荷姐姐来过奴婢屋里,她让奴婢帮忙画个花样子,在奴婢屋里待了小半个时辰才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