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犯太岁,唯有嫡女福星高照 第173章

作者:檀晓 标签: 玄幻仙侠

  无念子做梦也没有想到,有朝一日,这邪物竟然撞到他手上了。

  此处应有沈天师的画外音:早知道会惊动八方,当初拍死双头怪时,我就应该卖门票,来个当众表演,一百两一张票,凑不够一千个观众,咱就不开锣!

  无念子自幼入道门,年少时跟着师父和师兄们也经历过大场面,后来他独当一面收了徒弟,大场面没有遇到过,但是小场面却也不少,无论是理论经验,还是实践经验,无念子全都不缺,用他的话说,他和筑基也就差那么一点机遇一点功德,以及几十年的修为而已。

  现在机遇来了,功德就在眼前,至于修为,修道之人本就活得比寻常人要久,只要他活得久,修为肯定也会有,所以,筑基还远吗?

  无念子从怀里摸出一根香,用火折子点燃,他拿着那根香,一步步向台阶下走去。

  沈凝便是这个时候赶到的,她看着无念子走下石阶,哈,来了来了,精彩的环节就要来了!

  别问沈凝是怎么混进武家庄子的,反正她就是进来了,且,这会儿庄子里正在进行一场大规模械斗,她顺便又给扇了扇风,点了点火,让这场械斗更加淋漓尽致。

  此时,无念子已经完全消失在沈凝的视线中了,沈凝在心里默默数数,她数到九十九,看看无念子能不能坚持。

  刚刚数到六十六,她便听到一声闷响从洞里传来,接着,两条人影几乎是一起从那个洞里窜了出来。

  一个是无念子,此时他身上的道袍,好吧,那已经不能称为道袍了,那是布条,他披着一身布条子,头上的道髻散开,长发披散,现在这打扮,这气势,放在大街上,丐帮帮主见了也要退位让贤。

  而另一个,则是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如果不是脸色铁青,倒是也能称得上一句鹤发童颜,可惜他的脸,连同他露出来的手和半截手腕,全都是铁青色,就像是一具刚从地底下挖出来的尸体。

  无念子手里的桃木剑被老人手中的拂尘缠住,无念子挣脱不得,索性破口大骂:“邪祟,快快松手!”

  老人冷笑:“你敢闯进本道禁地,本道今日定然不会放你离去!”

  无念子骂道:“你也敢称本道,你算什么道,你就是个妖道!”

  别看这老人一副长寿的模样,头上还梳着道髻,可无念子能够察觉出来,这老人身上的气息,压根就不是凛然正气。

  骗骗无知百姓还行,往他这种名门正派的道士面前一站,谁正谁邪,立刻便有定论。

  别看无念子偶尔也会做点装神弄鬼的勾当,可是在他心里,正邪分明,遇到邪的,就要除去。

  可是无念子也有自知之明,刚一交手他就知道,他根本就不是眼前这个老邪道的对手。

  莫非他要在这里身死道消吗?

  无念子暗暗默念,祖师爷,你老人家快点显灵吧!

  噗的一声,一个东西飞了过来,不偏不倚,正打在老邪道的脑袋上!

  老邪道的注意力都在无念子身上,也是他被反噬后功力大减的缘故,那东西飞过来时,他竟然没有察觉。

第332章 无量天尊,祖师爷也帮他

  这个老邪道正是武家的老祖宗,道号出尘子!

  这些年来,出尘子呕心沥血才炼成那只双头怪婴,他之所以会把双头怪婴养在寒桂山,让静虚观的道士们供养,一来是因为那东西的邪性越来越强,必须要以生人精血喂养,身为武家老祖宗,出尘子可不想给武家添麻烦;

  二来,现在的静虚观是由他出钱重建的,他还让乌衣观的那些穷得叮当响的道士们搬进静虚观,摇身一变,成了大道观的真人,所以他便是那些人的大恩人,他把双头怪婴养在那里,静虚观里的道士们也能得到好处,自是求之不得。

  这几年风平浪静,双头怪婴的凶性越来越强,只要再过上一年半载,双头怪婴就要成魔了,到了那时,双头怪婴只听他一人调遣。

  一魔在手,这天下之事,还有什么,是他做不成的?

  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一夜之间,所有的一切全都变了。

  静虚观被锦衣卫给挑了,那些真真假假的道士们全都被抓了,供养双头婴的山洞被毁,静虚观的观主清静据说遭到反噬,先是疯了,后来自焚而亡。

  而那只双头怪婴,肯定也是死了,因为出尘子自己也受到反噬,就在他狂吐鲜血的那一刻,他便知道,双头怪婴肯定死了。

  双头怪婴原本就是个死物,若是他再死,便不是肉体的死亡,而是精神上的,双头怪婴魂飞魄散了。

  这些天来,出尘子心力交瘁,强撑着一口真气,最近几日,他好不容易渡过难关,保住了性命,原本以为接下来只要按部就班地修炼,便能慢慢恢复过来,可是没有想到,今天竟然有个不知所谓的野道人闯了进来,他受到惊吓,差t一点就身死道消了。

  出尘子现在恨不得把无念子撕成渣渣,可他老人家还没来得及大展神威,脑袋上便挨了一记。

  可不要小看这一记,正打在他的百会穴上,于是乎,出尘子听到啪的一声,老祖宗的脑袋挨了重重一击,那东西正打在他的百会穴上!

  刹那之间,出尘子感到百会穴像是被打开了,有什么东西从里面泻了出来。

  刚开始,他还以为是穴道打通,可是下一刻,他全知道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别人通了,是把外面的灵气引入自己体内,而他这一通,却是把体内原就所余不多的真气向外倾泄!

  说得形象一点,那就是漏气了。

  出尘子大惊失色,顾不上旁边还有一个虎视耽耽的无念子,这个野道人,没什么本事,他老人家不费力气就能捻死他,

  现在当务之急,是不能再漏气了。

  出尘子撑着最后一点气力,便想回密室,可是无念子也不傻,他看出来了,这老邪道要完!

  无念子已经看清楚了,那个不知道从哪里飞过来,正砸在老邪道脑袋上的东西,并非什么惊世神兵,而是一只鞋!

  他觉得这鞋有点眼熟,刚刚被他打晕的那两个保镖,好像都是穿的这样的鞋。

  所以老邪道是被一只臭鞋巴子给砸到脑袋的?

  活该!

  无量天尊,就连祖师爷也帮他。

  无念子沾沾自喜,他感觉自己已经窥到一丝天机,哎呀呀,不得了,他离筑基又近了一步!

  见出尘子要跑,无念子大喊:“老邪道,休得逃走,吃俺一剑!”

  无念子手中的桃木剑,向着出尘子便刺了过来,若是方才,无念子压根就不是出尘子的对手,可是现在,出尘子已经浑浑噩噩,身上的真气正在源源不绝向外倾泄,别说要还击了,他现在就连走路都在打晃!

  无念子的这一剑,结结实实刺在出尘子的后心上。无念子虽然法力平平,可是他这柄桃木剑,却是上百年的东西,虽然不是稀世奇珍,可也是一件不错的法器。

  出尘子的心思都在百会穴上,桃木剑刺在他的后心上,他没有感觉到疼,却有了一种奇怪的感觉。

  就像是自己家里,原本只有一道门,可是不知是谁,又在院墙上再开一道门。

  对于出尘子而言,百会穴就是原本的那道门,那道门正在往外面漏气,忽然旁边又多了一道门,帮着一起漏气。

  出尘子原本就是强弩之末,现在又挨一剑,他彻底支撑不住,头朝下趴在地上。

  无念子大喜,他这一剑果真奏效了。

  他立刻扑上来,在出尘子身上又补了几剑。

  出尘子勉强抬起头来,目光呆滞地看了无念子一眼,眼角、鼻孔和嘴巴,便渗出血来。

  无念子怔了怔,这人是中毒了?

  他是冲着邪物来的,可现在这个老头子,怎么看着像是人呢。

  见他傻乎乎地站在那里,沈凝大喊:“你杀人了,你杀了人家的老祖宗,别傻站着了,带上你徒弟快跑吧!”

  无念子恍然大悟,撒丫子就跑,跑出老远才觉得有哪里不对,刚刚那声音是哪里来的,当时在场的还有其他人?他怎么不知道?

  不过,无念子也没有再回去察看,他已经反应过来了,此地不能久留。

  见无念子走了,沈凝这才现出身形,她走到出尘子身边,看着那个七窍出血的老者。

  其实以无念子的道行,根本就伤不了出尘子,无奈出尘子刚从生死线上挣脱出来,元气大伤,又被沈凝一鞋巴子打得真气外泄,这才让无念子捡了大漏。

  看着奄奄一息的出尘子,沈凝笑了笑,这老东西身上的秘密多得很,可不能就让他轻易死了。

  不对,死了也要把他的魂魄带走。

  沈凝在心里飞快地做出选择,那双头怪婴就是这老东西养出来的,老东西为了养那东西,害死了那么多人,哪怕碎尸万段也是应该的。

  沈凝不再犹豫,拔下头上的桃木簪,朝着出尘子的百会穴刺了下去。

  下一刻,沈凝便看到出尘子的魂魄从躯壳里脱离出来,迷迷离离,魂识不清,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沈凝默念咒语,将魂魄收进瓷瓶。

  她把出尘子的尸身,连同那两个被无念子打晕的保镖,一起扔下石阶,重又封上洞口,将那块太湖石移回原处。

第333章 事成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做好这一切,沈凝走出假山,听到有杂乱的脚步声传来,沈凝连忙隐身在一片花木之中。

  几个人从她面前跑过去,他们跑出假山附近看了看,其中一个管事模样的,松了口气,说道:“还好,这里不像是有人来过,老祖宗可千万不能被打扰啊。”

  这时,又有一个家丁跑过来,对那个像是管事的人说道:“刘头儿,那三个道士跑得比兔子还要快,咱们的人没有追上,让他们逃了。”

  刘头儿皱眉:“不能逃,还得追,能抓一个是一个,否则今日之事被三老爷知道,咱们可一个也跑不了,都能挨罚!”

  这些人一阵风跑过来,又一阵风地跑走了,见他们走远了,沈凝这才出来,神不知鬼不觉地离开了武家的庄子。

  事成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至于武家老祖宗的尸身,也不知要到猴年马月,才能被武家人发现。

  谁让武家对老祖宗那般尊敬呢,老祖宗在闭关,他们这些孝子贤孙,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去闯关,说不定看到老祖宗迟迟没有出关,他们还以为老祖宗神功大成,羽化成仙了。

  事实确实如此,之后武家走私的事情败露,天翻地覆,武家子孙们来到庄子里,在那假山外面哭爹喊娘,老祖宗也没有现身,那个时候,子孙们真的以为老祖宗是升仙去了,嗯,到天上继续保护他们。

  这个案子查了三四个月,牵扯出多名官员,有位高权重的京官,也有手握实权的边官守将,甚至还从中找出了几名胡国细作,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沈凝回到客栈,眼底眉梢都是兴奋,霍明睿已经走了,给她留下一封书信,所谓书信,也只有几行字而已,就是说此案重大,保州府要乱上一阵子了,叮嘱她忙完此间之事,便回白凤城。

  沈凝想到被她装在瓷瓶里的出尘子,得意洋洋。

  忽然,她想起一件事来,让秦时月去请了白枫的小姨过来。

  她交给小姨一张平安符,让小姨给孩子戴上,沈凝在小姨脸上看到子伤之相,小姨只有一个孩子,这子伤便要落在那孩子身上。

  沈凝虽然没有多言,但是小姨却已是惴惴不安,这平安符为何只给孩子?莫非孩子要出事?

  小姨向沈凝道谢,便要离开,沈凝又想起什么,对小姨说道:“你和单美琪交好,若是能劝她和离那是最好,这天底下三条腿的蛤蟆没有,两条腿的男人,那不是有的是?”

  这话是从一个刚刚及笄的黄花闺女嘴里说出来,小姨听得一愣一愣的,不过,她和沈凝打过两次交道了,她知道沈凝不是多嘴多舌的人,沈凝说的每一句话,定然是有深意。

  沈凝把这些事情交代清楚,次日便带着胡巧巧一起回了时县,接上沈二老爷,叔侄二人回了白凤城。

  而在他们走后,保州府便来了很多锦衣卫,这些锦衣卫看上去也不是在办案,只是每天在府衙里面出出进进,搞得人心惶惶。

  而武家更是气氛压抑,就连没在权力中心的单美琪也有所察觉,她和小姨抱怨:“三老爷阴晴不定,喜怒无常,昨天为了一点小事,就把相公给骂了一通,对了,还要送三公子去游学,明明三公子明年就要下场了,这个时候,怎么就想起去游学了呢。”

  小姨想起沈凝临走前对她说的话,咬了咬牙,对单美琪说道:“这武家看着不地道,你那婆婆更不是省油的灯,你还真想和他们耗下去?”

  上次的事情出了之后,单美琪便已经对丈夫武大公子死心了,可是她能怎么样?

  “你也知道我爹的为人,他最是看重规矩礼法,绝不会让我和离的。”

  小姨叹了口气,她当然知道单家的情况,心中越发庆幸自己娘家没有这般迂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