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犯太岁,唯有嫡女福星高照 第149章

作者:檀晓 标签: 玄幻仙侠

  白老太太冷哼一声:“当时我们这一组是在一个叫白鸟坡的地方堵截的,我们接到消息,这才知道柳家和白家的孩子出了事,这当中就有柳三春的小儿子和十九姑的几个孙子。

  我们悲愤交加,恰好这时,苏允之到了白鸟坡!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在那之前,我也只是在灵识之中见过苏允之t,那次才是第一次见到真人,没想到竟然是这样一个姿容绝世的美少年,可惜了这副好相貌啊!

  那苏允之手里的桃木剑乃是一件灵物,极是厉害......”

  听到桃木剑三字,沈凝怔了怔,出声打断:“您说苏允之手里的桃木剑很厉害?有多厉害,比起我的七星剑又如何?”

  白老太太见过沈凝的七星剑,鬼怕七星剑,白老太太不怕的,所以沈凝去老宅时,显摆过自己的七星剑。

  白老太太的神情中终于有了一丝愉悦,虽然不是同一族类,但是白老太太很喜欢沈凝。

  “二姑娘的七星剑乃是有木精灵气的雷击木炼制而成,世间少有,苏允之的桃木剑虽然也是难得一见的法器,但是比起七星剑来终是差了一些。”

  沈凝高兴了,比那桃木剑厉害就行,有朝一日和那静虚观的道士们对上,至少在兵器上先胜了一轮。

  白老太太继续说道:“苏允之不是只有一个人,他身边还有一个女子,那女子虽然年轻,可却是禁术的高手,不过,他们虽然不弱,可毕竟双拳难敌四手,苏允之重伤,眼看就是不行了,那女子将他救走,不过,他中了黄八郎的法术,失了心智。”

第255章 鼠鼠我呀,没想到还有这待遇

  “不瞒您说,不久之前,我曾经让人打听过静虚观,也曾听到苏允之这个名字,只是当时打听到的说法,有些不一样。”

  沈凝便把老色鬼打听到的消息讲了一遍,尤其是讲了苏允之与苗疆巫女的事,问道:“将苏允之救走的那个女子,是不是就是那个苗女?”

  白老太太想了想,道:“你讲的这些,和后来我们听说的是一样的,当年静虚观招来天火,化成灰烬,静虚观里幸存下来的道士们,全都说是因为苏允之修习童阳真人的功法,滥杀无辜,招来天谴。

  不过,我们却是知道,那静虚观被上天惩罚,的确有苏允之的原因,可是更主要的,则是他们自己乱杀无辜,失了功德!

  我们五家,日日夜夜在天尊老爷面前,控诉静虚观的所作所为,我们只是家仙,而他们则是名门正派,我们既然动不了他们,那就让天尊老爷给个说法吧,谁是谁非,有天尊老爷定夺。

  至于那个救走苏允之的女子,她穿的是汉家女子的衣饰,单从穿著打扮看不出是个苗女,不过,她修的是禁术,我们之后也讨论过这个问题,她应该就是后来传说中的那个苗女。

  后来我听说苏允之面目全非,如同恶鬼,死在他手里的无辜之人不计其数,有人找到静虚观,想请静虚观出面,大家一起联手灭了他,可是都那样了,那静虚观竟然还在一味偏袒,从始至终,也没有将苏允之逐出师门,这已经不是名门正派的作法了,让人不得不怀疑,苏允之从童阳真人墓中得来的心法,静虚观里还有人在修习。

  所以,那场天罚,静虚观不冤!”

  沈凝同意,没错,静虚观不冤。

  “那么现在这个静虚观,您了解吗?听说是从那什么乌衣观里搬过来的?”

  白老太太摇摇头,当年苏允之绝迹江湖,静虚观化为灰烬,他们五仙家与静虚观和苏允之的恩怨,也随着那场天火而了却。

  从那以后,五大家仙绝口不提静虚观之事,不是真的定下了规矩,而是不想提,不愿提。

  若不是今天沈凝开口相问,白老太太也不会主动说起,那是这百余年来,五大家仙与人类发生的最大的一场冲突。

  这一次与白老太太的一番长谈,沈凝收获颇丰,她就说嘛,天道啥时候学会不打孩子打家长了,从来就不会好吗?

  静虚观的那场天火,根本就是五大仙家一起发力,天天在天尊老爷面前碎碎念,一念就是好几年,天尊老爷烦了,一把天火把静虚观烧成灰烬,我让你们天天念叨,现在烧了,总能让你们闭嘴了吧。

  沈凝呵呵干笑,抬头看向浩瀚蓝天:“原来你也不是什么都不怕啊,行了,我知道了。”

  轰隆一声,一道旱雷,沈凝抱头鼠窜,听到吴春芳在身后抱怨:“这又不是春天,咋还大晴天里打雷呢。”

  沈凝想说:这不是打雷,这是骂街呢!

  转眼便到了动身去时县的日子,沈凝终于还是把昔年静虚观与五家仙的恩怨讲了出来,听得秦家兄妹心旌摇荡,只恨自己没能早生上一百年,错过了一场人妖,不对,道妖大战。

  而沈二老爷则是嘴巴大张着,好半天没有闭上,他要一起来时县,沈凝原本不同意,毕竟二太太有孕在身,可是沈二老爷坚持,沈凝这才同意。

  现在,沈二老爷觉得他是来对了!

  马车一进时县,他便下车,亲自去买了各式各样的糕饼点心和干鲜果子,外加十几只大烧鸡。

  沈凝大喜:“二叔父,你可太客气了,以后这些我自己去买就行了。”

  沈二老爷有些尴尬:“侄女啊,你想吃的话,二叔再去给你买,这些不是买给你的,是给......嘿嘿,说不定能碰上小刺猬小狐狸的,总不能偌大个时县,就连只老鼠也没有吧。”

  沈凝懂了,沈二老爷是怀着一颗关爱小动物的善心,来时县送温暖了。

  “柳家和白家一准儿是看不到了,其他三家或许还有,尤其是老鼠,不过也肯定只是普通的老鼠,不会有成精的。”

  沈二老爷连忙说道:“就是要给这些没成精的,想当年,被那些道士们杀害的,也都是些没有成精的,成精的那些,他们也杀不死啊,所以就给这些,唉,都是些小可怜儿。”

  沈二老爷曾经在时县住过两三个月,对这里还是很熟悉的,轻车熟路,大家找了一家客栈住了下来,恰好就是上次沈凝和沈大老爷来时县时住的那一家。

  只不过上次,他们只住一晚就走了,这一次,显然是要多住几天了。

  沈二老爷没有闲着,一住下来便向小二打听,可曾见过蛇和刺猬。

  小二眨巴着眼睛,缓缓摇头:“客官问起,我这一想,好像从小到大,还真没有见过蛇和刺猬,嘿嘿,赶庙会的时候,有卖假蛇的,还有过年的时候,家家都要蒸上几个面做的小刺猬。”

  果然让二侄女说对了,蛇和刺猬在时县都绝迹了。

  而狐狸和黄仙原本在城里就难得一见,更不用问了。

  “老鼠总有吧,你们客栈里有老鼠吗?”沈二老爷满怀希翼。

  小二不明白这位客官为何要打听这些,是担心客栈里不够干净有老鼠吗?

  嗯,肯定是这样。

  “没有,我们客栈里一个老鼠也没有,您就放心吧,只管安心住下,夜里保证没有老鼠闹腾烦着您。”

  沈二老爷失望了:“真的没有吗?你知道哪里有吗?”

  小二从沈二老爷的眼里看到了无奈和不甘,这是几个意思,莫非这位爷是卖老鼠药的,因为没有老鼠,所以没有生意可做?

  嗯,肯定是这样。

  “有,后面那条街上就闹老鼠,我听人说了,一到夜里就有老鼠跑出来。”

  因此,到了傍晚时分,沈凝几人在客栈里,久久等待,沈二老爷却直到天色全黑了才回来。

  一问才知,沈二老爷去了那条据说闹老鼠的街上,在每个可能会有老鼠洞的地方,摆上了糕点水果......

第257章 沈二老爷是个好人

  次日,沈二老爷便带着平安出门了,买了些礼品,便去了位于百织胡同的梁家。

  这里是梁忠用在沈家坑来的银子置办的,沈家的官司打赢之后,梁家的财产全部折成银子还给了沈家,沈二老爷可怜梁悦孤儿寡母,便将梁家居住多年的这处宅子,连同县城里的一家铺子,送给了梁悦。

  不过,看到梁悦时,沈二老爷还是吃了一惊。他以为的梁悦,愁眉苦脸,目光呆滞,抱着小枕头坐在门边自言自语。

  而实际的梁悦,一身男人穿的裋褐短打,袖子挽得高高的,露出一截丰腴强壮的手臂,俐落地爬上梯子,把晒在屋顶的菜干装进箩筐里,再背着箩筐哼着小曲,踩着梯子稳稳当当下来。

  看到沈二老爷,梁悦一怔,接着便笑呵呵地说道:“沈二叔,您啥时候来的,咋没提前说一声......”

  话只说了一半,便快步走到门口,冲着正在这里经过的一个小孩喊道:“小五子,告诉你娘,让她给我收拾一条大草鱼,要最大的,我家有客!”

  小五子答应一声:“好哩,一会儿我给您送过来!”

  说完,飞快地跑了,显然,这孩子的娘是菜市上卖鱼的。

  看到这样的梁悦,沈二老爷很欣慰,连忙说道:“不用不用,我还要在时县住些日子,改天再来吃你做的鱼。”

  梁悦笑道:“我呀,干啥都不行,就这做鱼还算拿手,您今天可一定要尝尝。”

  大t门敞开着,这时,一个汉子挑着一担柴禾走进来,冲着梁悦说道:“梁大姐,我把柴禾放在这里了,你先用着,过两日我得闲再去砍些过来。”

  梁悦连忙说道:“阿辉,你等等,我刚蒸了一锅馒头,给你拿几个带回去给孩子们吃。”

  “欸,好嘞。”

  汉子爽快答应,没往院子里面走,而是站在了墙根处。

  沈二老爷也留意到那个汉子,便也多看了几眼,见那汉子瘦小枯干,眼睛小小,下巴尖尖,几根稀疏的胡子。

  沈二老爷皱起眉头,这人看上去有些猥琐,不像是个好人啊。

  嗯,等会儿要对梁悦叮嘱几句,她带着孩子孤儿寡母的,可千万不能让人骗了。

  毕竟,梁悦以前的夫君,不但是个骗子,而且还是白眼狼。

  沈二老爷在打量那汉子,那汉子也看向了沈二老爷。

  “阿辉,你把这些拿上,这里是馒头,这是我自己炒的瓜子,我记得你家那几个娃子都喜欢吃瓜子,你带回去给他们吃吧。”

  梁悦拿了一大包东西出来,塞到阿辉手中,阿辉向梁悦道谢,梁悦笑道:“谢啥,我还要谢你帮我砍柴呢。”

  阿辉转身向外走,快到门口时,忽然又折回来,绕过影壁,对沈二老爷说道:“这位老爷,多谢您,您是好心人,一定善有善报。”

  目送阿辉离开,沈二老爷一头雾水,这个阿辉认识他吗?不认识吧,为何要谢谢他?

  他问梁悦:“这个阿辉是邻居?”

  “阿辉没在这条胡同里住着,算不上邻居,他砍柴卖柴,做生意最是公道,给钱也行,给吃食也行,或者拿几件自家娃子不穿的衣裳给他也行,他家娃子多,都靠他砍柴养活着,遇到像我这样家里没有壮劳力的人家,他就把柴禾送过来,隔几天送一次,不论多累都给送过来,是个好人呢。”梁悦说道。

  沈二老爷连连点头,真是人不可貌相,像那苏允之,白瞎了一副神仙相貌,做的却是灭绝人性的勾当,而这个叫阿辉的汉子,虽然生得面目可憎,可却是古道热肠,宅心仁厚。

  “嗯,不错,是个好人。”沈二老爷由衷称赞。

  “沈二叔,您也是好人呐,想当初,我爹......可您不计前嫌,不但帮我打官司,严惩了那个畜生,还把宅子和铺子给了我,让我们母子能够有瓦遮头,安居乐业,我一辈子感激您。”

  沈二老爷可没有觉得自己有多么伟大,对不起自己的是梁忠,梁忠既然已经死了,那这恩怨也就此了结,他不欠梁忠的,梁悦替父亲把家财全都赔给他,那么梁忠就也不欠他的了,就此扯平,多好!

  从梁家出来,沈二老爷决定再到街上逛逛,侄女是来办大事的,他这个当二叔的没有本事,帮不上忙,但是打听点消息还是可以的。

  在梁家时,沈二老爷问过梁悦关于静虚观的事,不过正如之前老色鬼打听到的那样,因为现在的静虚观是在乱葬岗上重建的,外地人可能不知道那里原本是什么地方,可是时县本地人都知道,因此,不但大户人家的太太小姐不会去,就连梁悦这种小门小户的女眷也不去,不但不去,若是偶尔出门要经过那里宁可绕道走远路,也不要从静虚观门前经过。

  她们忌讳的不是静虚观,而是静虚观所在的那片地方,谁让那里以前曾经是乱葬岗呢。

  因此,这座重建的静虚观,这些年来是真的没有什么香火,也不知道那些道士们靠什么养活自己。

  所以沈二老爷觉得,他能打听的就是这个,静虚观日常靠什么来维持。

  沈二老爷去了时县最大的茶楼,前阵子来时县打官司时,沈二老爷便常来这座茶楼,小二还认识他,当时梁家的案子轰动一时,小二对这位从白凤城来的有钱人记忆深刻。

  沈二老爷拿出一两银子,塞到小二手里,片刻之后,沈二老爷便打听到静虚观不少消息。

  静虚观虽然没有香火,但是他们却有一座山。

  就是静虚观后面的寒桂山,那座山属于静虚观所有,寒桂山下有几十亩药田,也是静虚观的,每年能产不少的药材。

  沈二老爷挺意外的,真没想到,静虚观居然还有整整一座山。

  不过,这个消息或许有用,当然,不管有用没用,马上回去告诉二侄女。

  沈二老爷带着平安出了茶楼,没走几步,忽然一个人飞奔而来,撞了沈二老爷一下,沈二老爷猝不及防,被撞得踉跄一下,险些摔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