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儿翻 第123章

作者:容溶月 标签: 强强 天作之合 青梅竹马 市井生活 玄幻仙侠

  厉天应了,他想来想去,还是劝了句:“银子送进坎西港衙门府库,那就挂了朝廷的名儿,咱们与朝廷的账就已算明了,这笔银子使得顺不顺,那就要看骊王的本事,您何苦蹚这趟浑水?”

  银子从南域到坎西港,这是第一段路,是龙可羡时刻挂心的要事。

  银子从衙门府库提出来,到坎西港撒出去,这是第二段路,成与不成要看骊王。

  只要银子安安稳稳进了坎西港衙门府库,这就和她没有关系了。

  骊王近来动作频繁,先是再度启用了涪州学府,把数年前因为先皇与士族相斗而殃及的池鱼悉数捞回来,只做了简单的背调便安插进各地衙门里,此举让他捞了个任人唯贤的好名声。

  涪州学府在荀王时期开设,它打破了士族对朝堂的严密把控,自上而下地撕开了僵化的选官制度,虽然只是很不起眼的一道,但足够令阵风涌入,于是天下间那微弱却执着的星芒重新亮了起来,寒窗苦读却报国无门的学子们再度看到了希望。

  后来因为荀王病逝,在权势更迭里,涪州学府沦为了牺牲品,士族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小心翼翼地把刚刚亮起来的微光压了下去。

  他们也不敢堂而皇之地阻拦寒门入仕。

  士族之所以能屹立不倒,名声是重中之重,真正的高门世家,并不像戏本子里所说那般鱼肉乡里欺行霸市,这种浅层里给家族丢面儿的事很少发生,相反地,他们常常接济乡邻,开设善堂,贴补书塾。散出去钱财,收回来名望,一本万利。  他们只要占住了道德层面,就敢在某些事件上和王庭叫板,譬如宁贵妃一事,譬如中宫子嗣一事,但要士族明面上去打压寒门士子,这和他们一贯以来的主张相悖,真掀桌子去干了,祖宗的棺材板都得压不住。

  骊王是抓着这点,明面上吸走士族的部分目光,暗地里借着秋收去清查地方田赋,把涪州学府的学生零零散散地塞进衙门,但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坎西衙门。

  这手准备着实做得好,伏先生接连几日都在给龙可羡分析局势。

  她听得十分认真,还乖乖写了心得,虽说不像策论那般正式,但伏先生捎给阿勒看时,大伙儿都以为龙可羡能安安生生置身事外。

  谁能想到今日起来,龙可羡背了皮囊袋,挎上弯刀,就要起舶去坎西港。

  尤副将点兵去了,厉天和伏先生对视一眼。

  “姑娘即便北上,性命之忧总是不至于有,我跟着便是。您手里有三山军令牌,便镇守在岛上,届时若是出了什么岔子,公子留的两万人要越境北上还需这道令牌。”

  伏先生颔首:“只能如此,我即刻给公子去信,你万事当心。”

  ***

  通了航道之后,南北缩短了三四日行程。

  起舶三日后,龙可羡给阿勒去信,把北上的事儿讲了,但阿勒迟迟没有回信,龙可羡便日日待在舷窗边等,等到厉天忍不住说:“我……启程前已将此事告知公子,公子当是早早便知晓了。”

  “……”龙可羡半晌才反应过来,“啊?”

  “所以您这会儿坦白,在公子那儿就是延时呈报,”厉天没敢直视龙可羡,“在我们军中是要挨板子的。”

  啊!?龙可羡下意识地捂住后腰,“他知道?”

  “知道。”

  “我这两日……”龙可羡懊恼地扯扯辫子,“我还以为掩得很好呢。”

  厉天心说那是公子配合着您。  龙可羡在舱里踱来踱去,看着厉天欲言又止。

  “您是担心公子生气?”厉天想了想,“公子若当您是北境王,那倒没什么好置气的,但公子若当您是自家人,确实是要有脾气。”

  “不是,”龙可羡摆摆手,掏出本子来记,“你们公子喜欢用什么打板子?打哪里?给歇口气吗?要打几板子才够?”

  “……”厉天无力扶额,“属下,属下去探探口风。”

  碧鳞岛在身后降下去,坎西城群山从眼前升起,龙可羡在次港登岸时,余蔚亲自来接,他们轻车简从前往三山军驻地。

  新驻地龙可羡还没有来过,设在临港城郊,原先是一片庄子,庄稼地保留了三成,其余改作兵营和演武场,连船坞都在修建了。

  “官府怎么会给这么大片地?咱们可是三山军呐,”哨兵觉得不可思议,“没盘剥咱们就谢天谢地了,这么大一片地儿,岂不是捅了官老爷的肺管子了!”

  余蔚拍他一下,笑说:“咱们正经按流程办事,捅什么肺管子?”

  哨兵嘿嘿笑:“三万亩地呐,姐真能耐。”

  “到她是姐,到我这儿是叔,我打量你是欠抽了!”尤副将这就上手要揍了。

  哨兵抱头四处乱窜,边跑边嚷嚷:“你还让我喊你爷爷!我喊的时候怎么不嫌老了?”

  龙可羡歪了下头:“喊爷爷?”

  “少君别搭理,”余蔚引龙可羡进院子,“此次可是为坎西港之乱来的?”

  “城里境况如何了?”

  余蔚抬臂注水,熟稔地冲洗茶具:“少君进城时也见着了,人挤人,货压货,有点儿门路的全部都在外面走动,人心浮动,满城风雨。”

  龙可羡听着,看余蔚拆了团茶,慢慢煮着。

  “这些货就是千家万户的命根子。不在各家商行挂靠,仅靠自家跑货的那些小商户已经有撑不住的了,早些日子就散了货,低价卖给了商行,商行一开始还乐呢,着实趁着那波退堂鼓收了不少东西,但王都里的消息传出来,大伙儿便都知道航道暂封了,这下可好,商行掌柜日日挂在三尺白绫上边抹眼泪。”

  茶烟逸出来,被龙可羡的手指头梳开,她安静听着。

  “早些日子,都有问上军营里来的,都教我给捆了!就跟那萝卜似的怼进地里,等主家来一个个拔走。”

  龙可羡想到那景儿就笑起来:“乱不了多少日子了,萝卜坑填了吧。”

  入夜时分,龙可羡往衙门和港口走了一趟,她一来一回,融在暗夜里连鸦都觉不出来,回到院里时,那黑乎乎的一团影子将余蔚吓了一跳。

  “少君!”

  龙可羡抬手止住她:“见着我的鸟了吗?”

  “什么……”

  龙可羡摸黑换了外衫:“把厉天叫过来。”

  余蔚抚了抚胸口,把惊压下去,而后摸出点了两盏灯:“是与您一道来的那青年?”

  “是他。”

  余蔚对哥舒公子的身份适应良好,她应了声便去了。龙可羡净手出来,就眼巴巴地等在窗口,看风喧闹在枝叶间,不知道那点白影什么时候从半空俯冲而来。

  厉天进屋时两手空空,龙可羡一看就明白了:“没有我的信。”

  “公子兴许是忙忘了。”厉天知道这话站不住脚,但自来要讲安慰的话就是越站不住脚的越好,在乎的人自会从中摘出他们想信的。

  龙可羡就很相信,她心里有无数理由为阿勒开脱,兴许是忘了吧,兴许海鹞子半途孵蛋去了吧。

  她把几枚空竹筒握在手心里,风漫进来,月色薄薄的,在窗台落了层清霜,她无端地感到点熟悉,仿佛从前也这样焦急地等过一个人的信。

  那种等待时的焦灼期冀,那种久候不至时隐约的失落。

  哪怕这次没有收到信,下次还是信心十足地狂奔过来。

  这种情绪并不陌生,她怔怔的,觉得心口有点儿酸,连指头都发麻。

  “少君?”

  厉天见她出神,不由唤了一声。

  “啊……”龙可羡胡乱地拨着桌上的纸,灌了两盏茶才把那种情绪驱走,而后翻了翻坎西城地图,提笔圈出两片地方,“恤商令明日就要提上朝堂了,你带二十个生面孔,把衙门府库看起来,不要让闲杂人等靠近。”

  龙可羡为什么会北上?就是为封殊临走前说的那句话——秋燥风寒,小心烛火。

  烛火。

  这两个字一直烫着龙可羡,哪里来的烛火呢?她思来想去,只有衙门府库,北上的银子全数囤在府库里,靠那几个差役哪儿镇得住?若是一把火放下去,这些日子的安排全要化为飞灰。她有试错的资本,但她不想让阿勒的银子打水漂,这一仗要打得漂亮才行。

  恤商令明日在朝堂上提出来,这是龙可羡和骊王谈好的日子。

  一项政令的推行需要商议、核定,通过之后还得缮写、经各方会签,再传到地方少说也要半月。但明日衙门府库的银子便会动起来,开始购进囤积在坎西港的货物,王都里的大老爷们传信传得再快也不可能当日抵达坎西,她要打的就是一个时间差。

  厉天走后,龙可羡重新倒在床上,把枕下的信摸出来,正着念了遍,倒着念了遍,念到昏昏欲睡,那信纸轻飘飘的,打了个旋儿往下落。

  阿勒接住了。

  他手肘抵着膝盖,把一团信纸上下抛着,说:“把火油柜点起来,再提速。”

  在他身后,舷窗外的粼粼波光迅速后退着,拉出了混乱的光潮。

第127章 吉凶

  卯时, 天色昏黑,朝会的长鼓逡巡在重重宫门间,长阶上殿门紧闭, 宫卫垂手肃立。

  直到卯时中, 侧门稍稍开了一角, 早早候在侧旁的内宦提着食盒、拎着铜壶鱼贯而入。换过一轮茶水, 再出来时,匆促的脚步悄悄地延向了深宫内苑。

  “朝会还在开着呢, ”小太监隔着帘子低声道,“三州旱情议了半日,几位大人把赈灾抚恤的银子都拨得痛快,还议了些修筑宫苑和加固护城河河堤的事儿。”

  帘子静静地垂着,里边没有声响, 小太监心有惴惴,没敢抬头, 半晌才看到帘子脚轻轻磕了磕。

  宫女从里边出来, 扶起了小太监, 往他手里塞了把茶果子:“公公辛劳,先用些果子吧。”

  没给赏钱, 却给了茶果子,这就是要再探的意思, 小太监意会,应了声“是”便退了下去。

  ***

  日轮抬升,天已大亮,散朝的鼓声荡开了云潮, 曦光从观天台碧瓦淌下来,从前殿一路淌到后宫。

  又是个把时辰, 小太监步伐匆匆地来,进屋就磕头:“朝会已散,陛下留了三位阁老和孟东巡抚,并户部吏部两位大人。陛下重提三州旱情,再讲了秋收和赋税,孟东巡抚李澶便上奏,提出了恤商法令。谁知刚提出来,还没议呢,徐阁老便犯了咳疾,这会儿正传太医。”

  李澶是皇后族叔,而皇后是骊王在封地时所娶正妻,骊王即位后要搭自己的班子,先提拔起来的就是李氏,中宫无子,所谓外戚就构不成多大威胁。而李氏偏居封地已久,往上跟真正的世家大族搭不上边,往下也看不起那些末流小户,自然想借着骊王登基彻底把家族打进权力中枢,便只能依附骊王,甘愿把自己当作新王手中刀。

  故而在骊王的安排中,三州旱情、秋收、赋税都只是投石问路,他就是要几位阁老痛痛快快拨出赈灾银子,再由李澶提出恤商令,这般,就不会被那些老狐狸以国库空虚的理由给否了。

  李澶提出来后,骊王采纳并抛出去,这就能正式地把事儿摆到台面上来议,只要提上日程,这项政令就能推及坎西城。

  谁知道这当口,徐顷奏这老狐狸竟当庭犯了“病”,硬生生打断了庭议。

  宫女掀帘而出,搀人的时候往小太监袖里塞了只钱袋:“这天儿骤变,眼看要落雨了,贵妃娘娘忧心陛下身子,偏殿里温着药茶,劳烦公公端了给陛下用了才是。”

  小太监悄悄掂了把钱袋分量,顿时喜笑颜开,接连磕了两个头才退。

  屋里侍候的人一走,帘子便乱了,石述玉抱着臂,从屏风后折进去:“恤商令,骊王胃口还不小,拿什么去恤商?国库里边的银子他调不了,就凭在封地里攒的那点家底儿?连坎西港一间商行都吃不下吧。”

  龙清宁姿态娴静,正在绣一块帕子:“用私库来行政令,石统领今儿没睡醒来的吧?”

  那针线就在她指间来回穿梭,石述玉看着就晃了神,觉着哪是没睡醒,简直还在梦里!他咳了声,才看到帕子上那团黑乎乎的球:“什么丑东西,也值当你来回绣。”

  龙清宁没接这话,她把尾针收掉,平铺开来,就是一块猫扑绣球的帕子,龙可羡前些日子传信,次次都要提那只小黑猫,还要画下来给姐姐看,龙清宁便绣了块帕子,帕子轻,夹在信纸里不碍事,正好能捎给她。

  “除了私库,骊王还能从哪儿调集银子,那些小门小户只能造点势,真到要掏钱的时候他们顶个屁用,是龙可羡?”石述玉刚坐下来,忽然福至心灵似的,一个接一个地串了起来,“还是哥舒策?!”

  他蹭地一下站起来,不可置信道:“南边的银子你们也敢用!”

  龙清宁侧了头,揉了揉弯得僵硬的颈子,微微笑着说:“与南边有什么干系?这银子从北境来,干干净净。”

  明面上自然这样算账,里边的门道谁不清楚,石述玉冷哼。

  “骗鬼吧,北境早被战事拖垮了,少说还兵归田休养生息个五六年才能缓过来,哪儿来的银子。”

  他越想越不对劲:“你当他哥舒策是什么大善人么?先不论此事成败,这银子你们用一分,就要偿他三分,我看此事成比不成更可怕,若当真成了,骊王拿什么偿他,拿半壁江山吗?引狼入室,引狼入室!他昏了头,竟不知道那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凶邪?”

  “凶邪也好,善人也罢,这是前朝之事,后宫不能干政啊,”龙清宁侧了头,挑起眼,就这么轻悠悠地说,“即便他是个凶邪呢,吃得到我头上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