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继承博物馆 第187章

作者:春溪笛晓 标签: 爽文 时代奇缘 玄幻仙侠

  有田齐几代国君的推崇,稷下学宫迅速聚拢了各方人才,也成了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根据地,各家学说在这个地方进行了一次次热闹的交流、辩论与传延,涌现出许多受人推崇的名师名家。

  吴普重点给孔丘介绍了他们儒家的后生荀况,这人很多人想把他踢出儒家行列,一直到后世都还有不少人骂那些暗搓搓学他学说的家伙“皆乡愿也”。

  乡愿这词,还是孔丘自己提的,说的是那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看似满嘴仁义道德,实际上底线特别低,特别爱趋炎附势!

  乡愿,德之贼也!

  荀况:“………………”

  能不能说点好的?虽然大伙暗搓搓学“荀学”让他挺欣慰,但是把“乡愿”的锅全推给他就有点过分了啊,他只不过是讲了点性恶论、研究了下唯物主义思想什么的而已!

  治国嘛,难能有“天下都是好人”这种天真想法,先做最坏的打算才是正理!

  他如今读了不少史书,历朝历代不少统治阶级都是这么干的,嘴上说着天人合一、人性本善,实际上心里怎么想大伙都知道的。这些家伙怎么能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呢?

  使不得,使不得!

  吴普又给孔丘讲了讲,儒学到了汉武帝时期就成“儒术”了,口号喊得贼响,叫什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后来的千百年里头,大伙学的基本都是“术”了。

  既然是“术”,必然避免不了被有心人利用,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孔丘当年不也辗转各国、艰难求职吗?谁都希望自己能出人头地,这是人之常情!

  很快地,群里的几个人看到一个系统提醒——

  “你的好友孔丘已退出群聊。”

  目前在现代兼职教育者的朱元璋:“馆长你是不是说得有点过分了?”

  吴普只能叹气:“他是有理想有追求的人,一时半会接受不了也是很正常的事。等他想明白了就会走出来了!”

  要知道一本《论语》记录到最后,孔子的心态是越来越失望、越来越寂寥,既失望于纷乱的世道,也失落于永远无法实现自己由衷推崇的理念。在《论语》后期,孔子寻隐者不遇,叹息着感慨:“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意思是“我们现在出来谋求任用,只是为了贯行君臣之义而已;至于我们那些虚无缥缈的追求与理想(‘道’),我早就知道是行不通的”。

  再直白点,那大概就是“承认吧咱就是负责哼哧哼哧干活的社畜,别瞎谈什么理想追求了”。

  可见经过周游列国期间遭遇的种种波折之后,孔子就已经不再是最开始那个斗志昂然、自信满满的孔仲尼。

  吴普没急着去找含恨退群的孔丘聊人生聊理想,而是和刚冒头的朱元璋讲起齐威王和他的志同道合之处:齐威王决定励精图治后也开始大杀贪官,和朱元璋的剥皮不同,他对贪官污吏处以烹刑。

  所谓的烹刑,就是把人煮了!

  残忍不残忍,冷酷不冷酷!

  朱元璋沉吟片刻,对此表示不同意见:“费铁,还费柴火!”

  要煮人,得用多大的锅啊!

  要把人烹熟,那得烧多少柴火!

  花在贪官污吏身上,着实浪费!

  吴普没想到朱元璋角度如此清奇,不愧是穷人家出身的贫农皇帝。他忍不住说道:“剥皮虽然省钱,但是容易给动手的人留下心理阴影,长此以往不利于官吏身心健康,他们的心态容易扭曲,不能好好地为人民服务!”

  朱元璋:“…………”

  是有那么点道理,不过用残忍手段不就是为了震慑底下的官吏吗?

  鱼与熊掌,不可得兼!

  吴普知道大多数能在历史上留下姓名的人都有自己的想法,等闲不会听旁人的劝,也就没再多说。

  反正朱元璋回去打天下以后又记不得现在这些事,想剥皮就剥皮,随他去吧!

  吴普把“百家争鸣”新地图活动的事给朱元璋他们讲了讲,朱元璋现在是混在村干部里的人民教师,现在新手村建设得差不多了,他可以去稷下学宫那边打杂了!

  荀况这个稷下学宫优秀教师自然也要去那边坐镇。

  就是终于被吴普逮了过来的壶丘子进群后一直没吱声,也不知道愿不愿意过去玩儿。

  关于壶丘子的记录很少,流传下来也是忽悠徒弟列御寇的几段记载,吴普想反忽悠他也一时没找着下嘴的地方。

  这是个不小的挑战啊!

  吴普思来想去,还是艾特壶丘子出来聊聊人生:@壶丘子大佬,您愿不愿意去稷下学宫展示一下您打击封建迷信的过程?

  壶丘子其实一直在看群里的对话,他对现代的交流方式还不是很理解,不过有系统在旁辅助,勉强也能理解个七七八八。

  看到吴普突如其来的艾特,壶丘子回了个“?”。

  这是他在这边学习到新鲜事物:标点符号!

  这个东西好啊,简简单单的结构,就能表示很多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想法。

  比如此时此刻,他不太明白什么吴普说的打击封建迷信是怎么回事。

  吴普就给他解释了一下,说当初有个神巫到处招摇撞骗,见到人就能报出对方几年几月几日死,特别玄乎,弄得当地人害怕极了,见到他转头就跑。他那个老是被忽悠的徒弟列御寇听说了这事儿,惊为天人,跑去找壶丘子感慨:“您虽然很厉害,但是有个神巫比你还厉害!”

  壶丘子一听,不乐意了。

  我的傻徒弟我自己能忽悠,你个招摇撞骗的家伙怎么能忽悠?!

  真是岂有此理!

  必须打击封建迷信!

  是时候展示真正的大忽悠实力了!

  于是壶丘子就让傻徒弟把神巫喊过来,通过精湛的演技让神巫几次报错他的死期,狠狠地砸了神巫的招牌。所谓料事如神牛逼神巫,不过是观察对方气色得出大差不差的结论罢了!

  这么好的走近科学反迷信宣传片,必须拍出来让大伙观摩学习!

  壶丘子:“…………”

  事件好像是他知道的事件,听吴普这么一讲却总觉得不太对味。

  他帮傻徒弟认清骗子而已,怎么就成了“我的傻徒弟只能我自己忽悠”?!

第180章

  对于“百家争鸣”这个新活动,玩家们和云玩家们都非常期待,因为《华夏Online》公布消息,只要玩家们建设好稷下学宫,云玩家们就可以通过入学考试获得内测资格。

  入学考试的内容很简单,考的就是诸子百家之学,你可以专攻某家学问,也可以选择当个全才。

  这个考试除了疯狂刷题,还可以采用拍摄讲解视频、演绎视频等等方式提高自己的贡献值,同等分数下贡献值高者得!

  还有一个刷分捷径,那就是自己往题库添加新题目。

  只要题库里没有重复的题目,你出的原创题就会被题库采纳。从此以后,别人刷你的题得一分,你这个出题人也可以得一分!

  这次考试截止日期到玩家们建设好稷下学宫为止。

  所以具体哪天截止官方也不知道,全看玩家们够不够努力。而在那之前,每一分每一秒都可以用来提分!

  就是这么刺激。

  不到最后一刻,你都不知道自己是输是赢!

  《华夏Online》还放出几个演绎范例。

  首先放出的当然是壶丘子破除封建迷信的过程。

  这儿介绍的东西就多了,比如当时有些地方流行的巫术,比如壶丘子和列御寇这对神奇的师徒。

  里头骗子所用的骗术一直到后世都还有许多算命先生在沿用,很多信息只需要稍加观察以及言语诱导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反诈骗APP当即把它加入宣传计划之中大力推广,告诉广大群众不要相信这些说得天花乱坠的骗子!

  接着《华夏Online》又陆续放出《讳疾忌医》《一鸣惊人》《田忌赛马》《邹忌比美》等宣传片,拍得都十分还原,看着跟大片似的。

  胡大导演看了都十分过瘾,跑去追问吴普上哪找来这么牛逼的服化道。土是土了点,可拍出来简直考据极了,每一个细节都没有毛病!

  对此吴普只能说:“我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朋友提供的帮助。”

  那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朋友正是每天忙忙碌碌的系统。

  系统以稷下学宫为锚点,把稷下学宫前前后后那段时期的人物和事件给捋了捋,挑拣了最适合的角度裁剪出几段广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里头涉及的田齐桓公、扁鹊、齐威王、淳于髡、邹忌、田忌、孙膑,几乎都是同一个时期的人物。

  其中田齐桓公和扁鹊出演的《讳疾忌医》被医学协会领走了。

  甚至还因为自带的多语翻译而被选作中医推广宣传片,希望让大伙对扁鹊这位神医以及中医里的望闻问切有一定的了解!

  有齐威王和淳于髡出演的《一鸣惊人》被教育协会领走了。

  这里头两个人物都很积极向上、很有教育意义,比如齐威王混账了好几年,被淳于髡劝说后就表示自己“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淳于髡就更牛逼了,据说他是个赘婿,还是个矮子,结果他不仅凭实力当上稷下学宫的优秀讲师,后来还成了出色的外交官。

  淳于髡经常在国家危及时刻出使他国,甚至还曾借来许多兵马解国家之困!

  这样的人物,难道不该树立为优秀榜样吗?

  推广,必须推广!

  值得一提的是,“一鸣惊人”这个词出自《史记》,在更久之前的《韩非子》里面就已经提到过类似的典故。

  只不过那对应的是另一个有名的春秋霸主楚庄王。

  楚庄王底下的官员同样用“这鸟咋三年不飞不叫”来迂回地劝谏他,当时楚庄王回了对方一句“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两段对话极其相近,要么是两个人都遇上了差不多的事,要么是司马迁进行了再创作。

  后来可能是齐威王与淳于髡的对话更加励志且司马迁这个作者名气更大,所以专家们把《史记》里的“一鸣惊人”选入教材。

  如果真的是司马迁根据《韩非子》搞二次创作,那这就是个同人逼死官方的悲伤故事了!

  第四天官方发布的《田忌赛马》就更牛逼了。

  那可是孙膑啊,非常有名的军事家,孙武(写《孙子兵法》)的子孙。

  孙膑的“膑”字取自膑刑,也就是他被非常残忍地剜掉了膝盖骨,而设计他据说是他的同窗庞涓。

  可能战国时期的师兄弟都会妒忌对方(比如荀子的弟子李斯韩非),庞涓也是怕孙膑抢了他饭碗,想方设法把他的腿给弄断。

  孙膑也是个牛逼人物,他断了腿也没放弃挣扎,甚至把膑字挪到自己名字里。

  记仇.jpg

  孙膑找机会投奔了隔壁齐国,找上了齐国的田忌,为田忌主导了一出“田忌赛马”。

  田忌大喜过望,把他推荐给齐威王。孙膑接下来又跟着田忌去打仗,来了次赫赫有名的“围魏救赵”,获得了齐威王和田忌的全心信赖。

  剩下的就是动手干翻庞涓了。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孙膑最后在战场上让庞涓输到自尽了,自己则凭着这一战名扬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