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继承博物馆 第156章

作者:春溪笛晓 标签: 爽文 时代奇缘 玄幻仙侠

  一听到“大唐诗圣”,武则天两人都来了兴致。

  李治自不必说,武则天也是爱才之人。

  当初骆宾王写了篇《为李敬业讨武曌檄》,听名字就知道干嘛用的。

  结果武则天读完之后大为赞叹,表示这个骆宾王简直是个宰相之才!

  武则天对待杜审言、宋之问这些文采过人的写诗人才,她也是礼遇有加,经常给他们加官进爵。

  吴普就给她们介绍了一下老杜其人。

  说来也是缘分,老杜的祖父就是武则天提拔过的杜审言。

  可惜中宗复辟上位后搞清算,先把媚宠武则天的张易之兄弟弄死,又把杜审言这些走过张易之兄弟后门的官员流放到峰州(越南那边)去!

  好在没过多久,杜审言又被召回来到国子监教书去。

  要不然老杜也没法潇洒游玩到三十几岁,并娶到出身弘农杨氏的老婆……

  李治听着杜甫的出身,本来也觉得很有意思,直到吴普脱口说出“媚宠”两字时他突然像是被定住了似的。

  他与武则天交握的手又开始松了紧,紧了松,松了又紧,紧了又松。

  吴普余光扫见李治变来变去的表情,稍作回忆,发现自己说漏嘴,不由微微停顿。

  不慌,小意思!

  现在是法治社会!

  吴普语重心长地对李治说:“那时候你都死了,想开点!你早年后宫里还有好些个女人来着,自己都不在了还不许老婆找点乐子?”

  更别提武则天从感业寺入宫给他当昭仪,本来就是下岗嫔妃再就业啊!

  你老爹都受得了,你怎么就受不了了?

  李治:“………………”

  武则天觉得吧,这位吴馆长最好别落单,要不然迟早会被人弄死。

第146章

  吴普眼看事情一发不可收拾,决定结束这个话题,领着他们去见见杜甫。不过没等他动身,又被系统提醒还有另一张特殊技能卡他没翻。

  吴普这才发现刚才他被龙凤翻飞的特效迷了眼,都没注意看剩下几张卡。他又给武则天两人满了杯茶,说是要给他们表演个大变活人。

  武则天和李治又对视了一眼,对吴普身上的奇遇都十分感兴趣。他们不动声色地坐下,等着看吴普怎么给他们变出个人来。

  吴普把剩下几张卡翻过来,普通卡都很平静,特殊技能卡倒是有张泛着青绿色光芒的。他翻过来一看,这张卡附带的特殊技能居然是“金碧辉映”!

  这个词讲的是一种特殊的绘画技巧。

  要是用大众点的例子来举例,那就是北宋那位少年天才王希孟所画的《千里江山图》。

  “金碧辉映”技能拥有者并不是北宋众多青绿山水画画家,而是传说中的画坛“北宗”始祖李思训。

  北宋时期很多人造假古画,都会假托李思训父子之名!

  这父子俩可是武则天到唐玄宗时期的著名画家,尤其是李思训,他的着色山水画“金碧辉映,为一家法”!

  这人是李唐宗室,在武则天当政时怕被弄死,早早弃官躲起来潜心画画,后来在武则天死后起复,最终官至大将军,所以大伙把他称为“大李将军”。

  吴普瞅着这人,就想起出身赵宋宗室的赵孟睢�

  果然,越是早期,绘画这种风雅事越是富贵人家、权贵人士的专利,没点权势地位的人根本玩不转!

  吴普又瞅了瞅李思训目前所处的时期,不错,正好就是他躲起来画画、憋出“金碧辉映”技能那段日子!

  来得巧啊!

  吴普麻溜把李思训召唤出来。

  李思训走出来时瞧见了李治和武则天,顿时呆了呆。他是麟德年间考的进士、得的官职,当时他见过李治这位隔得不怎么近的堂兄,也见过已经开始替李治处理朝政的武则天。

  现在这两个人就站在他面前,可是比他要年轻许多!

  李思训过来时已经草签过雇佣合同,对这边的情况也大致有了点了解,可骤然看到活生生的“二圣”时还是有点吃惊。

  君臣相见,心情都万般复杂。

  尤其是李治夫妻俩风华正茂,自己却已经年近四十。

  只是千载已过、世事已迁,李思训于此时此地,也只能恭恭敬敬地给他们两人行了一礼,称了一声“圣人”。

  唐时臣子都这样称呼皇帝。

  既然两边是老熟人,吴普就不多给他们介绍了,只拉着李思训疯狂暗示:咱博物馆缺一副青绿山水画啊!

  青绿山水画,用色金碧辉映,非常引人注目,绝对是非常棒的室内挂饰!

  北宗始祖的亲笔画,不留一幅实在可惜了!

  大李将军李思训见吴普这般热情,看了眼旁边的武则天夫妻俩,点了点头说道:“就是颜料可能得费点功夫。”

  吴普说道:“没问题,包在我身上,就算找不到原汁原味的,也保证给您找到适合的替代品。”

  李思训道:“那就没问题了。”

  吴普领着他们三人去找杜甫这位大唐诗圣聚餐。

  杜甫不认得李思训,他出生没几年李思训就没了。

  不过他认得给李思训写神道碑的书法名家李邕。

  当年杜甫和李白携手同游齐鲁之地,李邕正好在当地当官,很热情地招待他们,叫他们题几首诗吹捧吹捧齐鲁宝地!

  当时杜甫对李邕的书法印象深刻,专门写诗猛夸过一轮。

  《李思训碑》正是李邕的名作之一。

  这位李邕也是个妙人,他曾经说过一句挺有名的话——

  似吾者俗,学我者死。

  吴普一点都不觉得当着本人的面提起神道碑由谁来写有什么不妥。

  人固有一死!

  没什么可避讳的!

  李思训听得心情挺复杂,不过得知自己的神道碑有这么一个不错的后生来写,他心里也挺满意,笑着说道:“确实是个妙人。”

  不管书法到底写得怎么样,至少能说出“似吾者俗,学我者死”这种狂傲之言的人必然不俗!

  武则天和李治看着李思训那变来变去的复杂表情,已经确定了一件事:吴普这位不靠谱的馆长不是针对他们,而是针对遇见的所有人!

  吴普当然也不会冷落了武则天两人。

  他给武则天两人讲起他们合葬的乾陵。

  那可是唐代保存得最为完好的帝陵。

  提到乾陵,当然得介绍赫赫有名的无字碑。

  那碑可气派了,升龙图雕刻得活灵活现!

  由于上头没有刻字,后人对此有过诸多理解,比如有认为是武则天觉得“我的功绩不是言语能表达的”才命人这么搞的,也有认为是中宗不知道该怎么称呼武则天这个亲娘只得空着。

  各种说法没十种也有八种!

  反正众人的看法五花八门,传来传去整得玄之又玄,以至于它在宋时就已经很受瞩目!

  武则天听到自己死后立的碑竟也这样独特,心里也挺高兴,微笑着听吴普继续往下讲。

  吴普就真的继续给她讲了。

  都说人怕出名猪怕壮,无字碑也一样,自从宋人发现这么个游览胜地,顿时兴致盎然地跑去遛弯。

  文人嘛,最爱干的事就是到处题诗写个“到此一游”。

  于是在宋金之际,跑去围观无字碑的文人墨客往来不断,无字碑从原本的恢弘霸气、无人敢近变成了人人都能写两笔的地方!

  上面题的诗文还乱七八糟,叫人不忍直视。

  这种惨无人道的题字行为,一直到清朝都还有无数人在干。

  走近一瞧,上头那个字哟,密密麻麻的数都数不清!

  唉,这哪还能算无字碑了,分明是谁路过都能提几个字啊!

  武则天:“…………”

  武则天幽幽地看着吴普,很疑惑这么个人是怎么活蹦乱跳长到这么大的。

  吴普接收到武皇的凝视,又宽慰起武则天来:无字碑上汇聚了历朝历代的文字,简直可以当一本巨型的宋元明清文字发展史来看。

  听听,事情顿时就变得有意义了,不比让冷冰冰的石碑孤苦伶仃杵在那儿强得多?

  上头不仅有汉字,还有失传的少数民族文字来着!

  研究价值颇高!

  武则天:“…………”

  总觉得并没有被安慰到。

  李治悄悄牵住武则天的手,让武则天别和吴普计较。他们如今还得靠着吴普才能在后世见识见识一千多年后的光景,先熟悉熟悉环境再说。

  四人抵达餐厅,才发现人来得还挺齐,大伙都是来看女皇武则天的!

  毕竟,皇帝常有,女皇帝不常有,只要不是出在自己这一朝,大家都很有兴趣围观!

  两边一见面,吴普就给他们相互介绍了一下。

  先着重介绍同是大唐人的杜甫。

  武则天和李治已经听吴普介绍过这是杜审言的孙子,还听了杜甫几首成名作,对杜甫的诗极为欣赏。他们都感慨道:“你若是早生几十年,我们定会像礼遇你祖父一样礼遇你。”

  吴普笑道:“后世评价得好,‘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若是没后来那些坎坷,老杜兴许也就不是后来的杜工部了。”人要是官运亨通、事事顺遂,那还能写出那些发自肺腑、沉郁顿挫的诗文?

  杜甫挺看得开:“祖父蒙受圣恩,已然足够了。”

  杜甫对武则天感情复杂,写诗时大多是赞誉居多,按他的诗来讲就是“吾祖诗冠古,同年蒙主恩”。

  杜甫祖父杜审言因为诗才被武则天提拔,他这个当孙子的当然以此为傲!同时他也非常怀念武则天时期的唯才是用,直言说“当时上紫殿,不独卿相尊”,颇有些恨不得生在当时的味道。

  既然介绍了杜甫,吴普就顺便把苏轼也给介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