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农家子的科举攻略 第62章

作者:八月的四方天 标签: 现代言情

  “哎。”仝歌轻轻的应了一声,方弛远现在的身份, 如果说亲,高不成低不就,一般的大户人家可能看不上方弛远, 而给方弛远找个平门小户的姑娘, 仝歌又怕委屈了他,所以在方弛远的婚事上,仝歌虽然上心, 但是却不敢多说。

  在一旁听了半天的方弛远心里却不觉得说个亲有什么困难,他虽然在这里生活了十几年, 但也从来没有指望着靠老婆飞黄腾达, 所以只要女方脾气好, 两个人性格合的来,就算是个教书先生的女儿他也不会介意, 不过现在看着楚正则和仝歌忧心的样子, 他还是抿抿嘴唇道:“麻烦师兄一直替我分心了。”

  “没有的事。”楚正则摆摆手,“现在老师家人都不在, 在京中就我们几个师兄弟最亲近, 我不帮你考虑着, 等回了家老师还不得收拾我?”

  “可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伯父伯母不在这边……”楚正则说完之后,仝歌又轻声接口道:“无论是大户人家还是小门小户,只要是个正经的女孩,礼节总是不能少的吧,现在……”

  “也是。”楚正则听完仝歌的担忧,转头看向方弛远:“伯父伯母是怎么考虑的?当时为什么没跟着你一起来。”

  方弛远听后只是轻轻说了句:“爷爷年龄大了。”楚正则便不在问下去了,家中有老人,有宗族亲人,根在那里,老一辈的人怎么能离的开,当年他初入上京,家人又是何等的不放心,可是因为家里老人都在泷兴,他也得只留个孩子在家,只带了仝歌一个来了上京,好在呆了一年之后,仝歌就又给他生了个儿子。

  “把伯父伯母请到京中来吧,也不多待,先把你的婚事给定了再说吧。”

  叹了口气楚正则又接着说:“他们留在家中估计也放心不下你,来这里呆个一年,等看到你成亲,他们回去之后对你的担心多少也能少一点。”

  “是。”方弛远点点头,“等我这几天就给家里写一封信寄过去。”

  “先不急着写,已经十月了,水上天冷,等开春再让他们来吧。”

  “嗯。”方弛远又应了一声,等三人吃完饭,仝歌两人也没有多留方弛远,只说了写闲话,方弛远就回去休息了

  十月末,在京任职大半个月后,方弛远逐渐习惯起了在京城的生活,除了每日回到家中只有他自己一个人之外,其他的一切都让他感觉还不错。

  此时,他的婚事还是遥遥无期,但《解九章算术经注》和《追踪练习》却已经在京中的书店大火了起来,趁着这段时间,他准备以“三味”这个笔名再写一本算学书出来,一来可以趁着《解九章算术经注》的余温赚些银两,第二也是他最近没有什么事可以做。

  要写算学书,就需要先确定一个书写的方向,他上次写的《解九章算术经注》和《追踪练习》,还是占了自己经过系统学习的便宜,知识点都是前人留下的,他只是把知识点总结系统化,所以这边的人接受起来比较容易,也怀疑不到别的地方上去。

  这一次,他依然没有想要把坐标系,方程,微积分之类的东西写出去的打算,这次他依旧稳扎稳打,以《算学十书》中的《海岛算经》为蓝本,像写《解九章算术经注》那样,写一本《解海岛算经经注》。《海岛算经》本为《九章算术注》之第十卷 ,题为《重差》,是中国学者编撰的最早一部测量数学著作。

  在测量上方弛远本来没有多少擅长,但是好在《海岛算经》中提到了三角法的概念,虽然其中还未涉及正余玄函数,但是其中能让方弛远发挥的地方已经足够比其他人多的多了。

  他是在熟悉了翰林院工作之后才开始打算写《解海岛算经经注》的,自打算写《解海岛算经经注》之后,到如今也不过仅用去六天时间,六天里他挖空心思也没想明白自己应该把重点放在什么地方,他有心想把正余玄函数写出来,又怕超出纲线太多惹人怀疑,但是不写正余弦函数他相比于京中算学大家又没什么长处,因此他一直没有开始动笔。

  除了这些正常生活外,因为买来的一批小厮侍女如今也懂得了一些规矩,方弛远就专门挑了两个少年帮他跑腿,让他们去打探寻找风大夫的消息。

  自从下了船,如今近一个月过去,钱大夫好像就人间蒸发了一样,再也见不到一点痕迹,方弛远心里虽然觉的风大夫对他所说的承恩侯府的事八九成应该是真的,但是他也不想只听钱大方的一面之辞,这两天他让人打听了一下当年那位千夫长,大概是因为对方仗着家里权势坏事做出了名,所以石头没话费多少力气就探听到了那人的信息。

  千夫长本名马家瑞,是承恩侯最小的儿子,承恩侯老来得子对他宠爱异常,加上他前面八个哥哥要么不学无术要么体弱多病,竟然没有一个能被老侯爷看上眼的,因此他就对马家瑞寄予厚望,从小严格培养,更是在马家瑞十六岁成年的时候把他送去了军中赚取军功。

  但是马家瑞本来就被一家人宠的性格乖张,表面上在老侯爷面前表现的乖巧懂事,背地里却欺男霸女,处事非常嚣张。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后来的马家瑞因为在京中一家小商户的新婚典礼上,强抢了人家新娘回去做妾,新郎一族虽然没有什么权势,但是新婚妻子被抢,心里还是憋着一口气的,几经三番去衙门状告,在京中闹的沸沸扬扬,虽然这时候还有候府夫人包庇着,但还是被老侯爷发现了,他把马家瑞暴打一顿之后赶出了候府,如今马家瑞在京中是个无权无职的闲人。

  看了石头拿回来的消息,方弛远对风大夫的话又信了三分,从这些年马家瑞做的事情上来看,他在军中能做出让人墙保护自己的做法也不足为奇,只是现在方弛远还是有一点不太明白的事情,从船上风大夫的表现,他应该对马家瑞恨之入骨,如今马家瑞没有住在候府,身边也无保护的人,至少在方弛远看来,是有很多杀了他的机会的,他不明白,为什么风大夫到现在还没有动静。

第106章 在京日常(2)

  “老爷, 晚饭已经备下了, 您现在要不要吃点?”

  “嗯。”方弛远放下了手中的毛笔,抬头看着石头问:“现在什么时辰了?”

  “已经戌时了老爷。”石头站在方弛远身边, 低头抿了抿唇,方弛远在翰林院任职, 十天可休沐一次,一次休息一天或者两天,本来休沐放松是好事, 但是方弛远在家中却一坐就是一整天, 从早上卯时一坐就是晚上辰时,除了吃饭的时间,方弛远鲜少活动, 比在翰林院工作还要辛苦。

  “把饭给我端到书房来吧,就我一个人也不用去饭厅那么麻烦, 将就一下也就行了。”

  “老爷都半天没动了, 这样对腿不好。”石头低着头小声的说:“老爷还是去饭厅用饭吧, 这一来一回也能放松放松。”

  方弛远没答话,石头等了片刻, 抬头小心的看了看方弛远的脸色, 见他没有什么表情,就老老实实的退下去让石云把饭菜端到书房这来。

  算上方弛远会试那会, 石头跟着方弛远也有半年的时间了, 这半年多的时间里, 他也大概了解了方弛远的性格, 表面上方弛远对所有人都很温和,做事也好商量,但是他骨子里却有着一股倔劲,只要是他自己觉得正常的事情,别人就别想给他改了。

  吃完晚饭,方弛远又拿起了毛笔,身为现代人的他自然知道做事要劳逸结合,但是自他进入翰林,时间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再此期间他只是负责整理整理书籍,熟悉熟悉书籍的摆放位置,但是前天彭泽突然给他分配了任务下来,当今皇帝重视算学,从五六年前算学就开始被大范围运用在科考当中,只是这些年在算学书上却没能推陈出新,得出新的教学课本,一直沿用着《算学十书》和相关的注释。

  今年皇帝不知怎的,突然要整理算学资料,这是以前都未曾有过的工作,翰林院内藏书百万,但是翰林院里当差的人员却不过刚刚过百,这其中还有一部分人要维持翰林院的日常工作,因此这整理算学书的任务就交到了他们这些新晋进士手里。

  方弛远是本次新晋进士的榜眼,状元直接去了六部,因此他就是这些进士中考的最好的,所以被彭泽留在身边做了副手,和林夕道一起负责完成彭泽交代下来的任务。

  窗外夜已经深了,十一月的天已经渐渐转凉,石头站在门外,看着里面灯光下依旧坐在案前的方弛远,焦躁的走了两圈,最终还是伸手敲了敲房门:“老爷,已经子时了,该休息了。”

  “嗯,我知道了。”

  看着依旧燃起的烛火,石头摇了摇头,转身去屋里拿了一件外衣披在身上。

  “方管家,您先去休息吧,我在这看着就行了。”石头披上外衣回来的时候,石云凑到他跟前道。

  “已经子时了,再不劝老爷不知道他几点能休息,明天还要去翰林院值班,这么熬下去不是办法。”石头想了想,低声在石云耳边说了两句,石云抬头看着石头:“这样可以吗?老爷会不会生气?”

  “不会,明天就去办吧。”

  “哎。”石云低声应了下来。

  长夜还在继续,终于,子时快尽了的时候,书房里的人影晃动了一下站了起来,石头赶忙过去敲门说:“老爷,已经丑时了,您可要去休息?”

  “你们还没睡?”方弛远略带疲惫的问。

  “小的们什么时候睡不打紧,只是老爷您明天辰时还要值班,现在赶紧躺下吧。”

  “嗯。”方弛远揉了揉发胀的眉心,虽然熬了两天,但是整理算学书的安排他也算整理了大半,只等明天分配一下任务,所有的工作也就可以开展了。想到这里方弛远带了些许笑意,一边对里间走一边说:

  “我这里不用你们问了,都下去休息吧。”

  第二天一早,虽然只休息了两个多时辰,但是困扰了自己半个月的心事能被解决,精神上方弛远也没有觉得不适,吃了早饭,把书房里自己计划的手稿带着,方弛远就被石云驾着车送去了翰林院。

  翰林院的主职工作之一就是整理翰林院的藏书,可供需要之时随时查备,这时让编纂整理的算学书是以往没有做过的工作,虽然整理耗时耗力,但是若做的好,必然会得到皇上的赏赐,因此这件事在翰林院内部也是一块香饽饽,方弛远能以新晋进士的名义参与进来并且担任副官,自然有人怨念不满,盼着方弛远出错。

  刚进翰林院,从六品的史官修撰吕力和看着方弛远怀里厚厚的一叠稿纸,眼睛微眯的拱了拱手道:“方大人来的好早,近些天修撰算学书怕是忙坏了吧?”

  “吕大人。”方弛远比吕力和低了半个职位,因此态度比吕力和更恭敬的行了一礼才道:“为皇家效力,不觉得辛苦。”

  “呵呵。”吕力和笑着对方弛远道了恭喜,贺量就冷哼一声从他们面前走了过去,“算学本就是上不了台面的东西,就算当今圣上一时兴重视起了算学,又有何用?上不了台面就是上不了台面,有那个工夫,不如多看看儒家经典了!”

  贺量今年近四十岁,和彭泽他并列侍讲,这些年学士大人年龄大了,学士致仕之后,翰林院学士的位置只有一个,但是侍读侍讲却足足有四人,这些年他们明争暗斗的弄出了不少事故,但是谁都不愿意服谁,丝毫没有放手的打算。

  “贺侍讲早。”即使被贺量训斥,方弛远和吕力和还是老老实实的给贺量行了礼,看到贺量转身离开,吕力和才咧了咧嘴说:“论资历他来翰林院也才六年多,而何侍读和张侍读可都是呆了十几年的老人了,就算是彭侍讲,那也是高大人的嫡传弟子,也就他成为学士的几率最小,却什么事都管的宽。”

  吕力和说完看向方弛远,“这次彭大人要能完美的完成圣上布置下来的任务,以后竞争学士之位肯定如虎添翼,三十多岁的大学士,这可是我们琼朝开国以来的头一位。”

  “呵呵。”方弛远尴尬的笑笑,看着吕力和投过来献好的眼神也只当没看见,他和彭泽的关系是稍微亲近了一些,但是那也只是看在楚正则和李云长的面子,他和彭泽的关系,现在只能勉强算是朋友,更多的还是上下级的关系,在彭泽竞选学士的这个关键时期,他可不想给彭泽乱招惹麻烦。

  抱着自己的手稿进了翰林院,彭泽还没到,他就先把手稿放在了自己的桌子上。

  因为要编纂整理算学书,所以高学士专门给他们安排了一间屋子用于他们办公,屋子分内外两间,方弛远和彭泽、林夕道在里间负责任务的安排传达等统筹工作,一人有一张两米多长的桌案,至于另外那些新晋进士则只能二十多个人挤在外面,一人只有一张一米多长的小桌子。

  林夕道只比方弛远来的稍微完了一点点,他放好自己的东西之后,看到放在方弛远桌子上的稿纸就似有意似无意的凑过去说:“弛远这两天熬了不少夜吧,你看看自己的眼圈,都青成什么样了?”

  林夕道一边说着一边随意的拿起了方弛远放在桌子上的稿纸,只随意瞥了两眼,他就收住了露出来的心慌,假笑着说:“林兄弟还真是能给人带来惊喜啊,这是彭侍读休沐前说的整理算学书的规划吧?”

  “嗯。”方弛远点点头,这些都还只是开始,稿纸上写的东西虽然简便易懂,但是关于人员的安排全都要看彭泽的意思,二十多个人的调配管理,相信就算他已经把工作都分组分工完毕,没有两天,彭泽也不能把人员确定下来。想到这里,方弛远端起了自己刚磨好的墨汁,人员调动的安排整理好之后,他准备在抄写一本关于算学书的总录,方便他接下来的分类和管理。

  谁知他刚站起来,林夕道就猛的一个转身对着门外道:“彭大人今天来的好早啊!”

  “呵呵。”彭泽只是笑了一下,刚要点点头算是打个招呼,就看见了站在林夕道后面黑着脸的方弛远,彭泽眉头皱了皱,对着方弛远问:“弛远怎么了,遇到什么事情了?”

  “哎呦!”这个时候林夕道却反而很惊讶一样转身对方弛远说:“你的稿纸怎么都浸上墨了,都怪我不小心。”林夕道把方弛远桌子上的稿纸拿起了看了看,发现即使是最后一页都被浸上了墨,林夕道的表情更加悔恨了。

  “这上面什么?”彭泽不清楚的问。

  “是我写的关于整理算学书的规划,花了我两天的时间。”

  方弛远喘了口气,压着火气,回头语气放缓了三分对林夕道说:“没关系,也不能全怪你。”

  “你的坏了,林夕道的呢?”彭泽听后本来就微皱的眉头皱的更紧了,“皇上给的时间不多,我们得尽快讨论出来一个章程。”

  听到彭泽的问话,林夕道的嘴角露出了一个一闪而逝的微笑:“我的在我桌子上,这就拿过来给大人您看。”

第107章 在京日常(3)

  等林夕道把自己写的算学书整理计划拿出来的时候, 方弛远心里猛然间就明悟了过来, 平时林夕道虽然目中无人了一些,但是对于方弛远, 他的面上工夫还是能做到的,只是如今为了和方弛远抢修撰算学书的功劳, 他的狐狸尾巴立马就露了出来。

  “大人,沐修两天我一时都没闲过。”林夕道把自己的稿纸递给了彭泽,觍着脸笑道:“这两天熬夜熬的, 这眼圈都黑了一圈。”

  “辛苦了。”彭泽接过稿纸, 微笑着夸奖了林夕道一句,他拿着稿纸刚要回到座位上研读,转头看到了面色复杂的方弛远, 心里知道他应该也为这修撰算学书的事情费了不少心力,就又笑着对方弛远道:“你也写了计划书, 想必心里对修撰整理算学书有很多想法, 你过来我们一起商讨商讨林夕道的方法。”

  “是大人。”方弛远微微点头应是, 虽然心里憋着气,但木已成舟, 现在不是他任性的时候。

  彭泽是本次修撰整理算学书的主持人, 桌子比林夕道与方弛远的还要大一些,摆在他们俩座位的上面。彭泽拿到稿纸就摊开了放在桌子上, 一边拿起稿子一边对方弛远道:“弛远你也来看看, 林夕道的计划书, 估计你还没看过吧?”

  “还没看过。”方弛远闻言就上前两步拿起其中一张稿子看了起来, 林夕道站在边上表情微妙,虽然他使计弄坏了方弛远的文稿,但是从他刚才看方弛远计划书的短短几眼,也能看出来方弛远计划的详密,虽然还没看到具体的实施方案,但是能避免一些麻烦总算是值得的。

  想到这里林夕道露出了一个笑脸,他也上前两步走到了方弛远身边略带炫耀的说:“我这份计划书,是按照先整理后编撰的顺序来写的,我们先把算学书的书籍都整理出来,然后再按部按目,一条条整合,前人对算学方法书写的已经很详尽了,想必只要把整理工作做完,新编算学书也就出来了。”

  彭泽此时正在看着第一页的部分,闻言眉头就聚在了一起,“皇上让我们新编一份算学书,是想要推陈出新,一味借鉴古人,不可取。”

  彭泽说完停顿了一下,“不过你的思路还是有一些可取的地方。”

  林夕道表情一愣,他没想到自己辛苦整理两天的思路彭泽仅听了一句就给全盘否决,他看了看旁边的方弛远一眼,又靠近了彭泽一点说:“彭学士再看看可好,我这份计划写了两夜,我相信学士看完肯定会赞同我的观点。”

  “嗯。”彭泽表情淡淡的点了点头。

  几乎可以用一目十行来形容,不到一盏茶的工夫,彭泽就把二十几页的稿纸全部浏览完毕。

  “怎么样彭学士?”林夕道笑意渐渐爬上了脸颊。

  “嗯,不错。”彭泽转头看向方弛远:“弛远,你觉得呢?”

  不得不说,能考上探花林夕道还是有几分真才实学的,仅仅粗略的浏览一遍就能让彭泽对这份计划的态度有如此大的转变,说明林夕道的计划书还是有很多优胜之处的。

  仔细看过内容之后,方弛远发现林夕道的计划书比他的计划书优胜在“稳”。整个计划一步一步把事情安排的合理有度,但是在方弛远看来,计划完成之后,即使没有大错也不会多出彩就是了。

  “林大人计划周密,安排也得当。”方弛远笑笑对彭泽回道:“只是……”

  “只是什么?”

  看到彭泽追问,方弛远眼里笑意一闪而过,若是没有先前泼墨汁的行为,方弛远自然会借鉴林夕道计划书的长处对自己的计划书进行修改,最后计划书做成就算是他和林夕道两人合力完成,但是现在既然林夕道做了初一,自然不能怪他做了十五。

  “只是时移世易,当初编撰算学书的先人估计也想不到有一天算学能在科考中占如此大的比例吧?皇上既然让修撰算学书,肯定不是希望看到老书穿新衣,林大人的想法好是好,只怕到时候皇上不满意,我们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如此你认为当如何?”彭泽开口问道。方弛远还未回答,林夕道就率先开口说:“方大人想的是正确,但是古往今来多少年了,算学书哪能说做就做?怕就是当朝大儒也不敢随意夸口吧?方大人年少,还是经历太少了。”

  “和林大人相比确实小了几岁,不及林大人人情通透。”

  “说算学书的事,斗的什么嘴?”看林夕道还想还嘴,彭泽立刻出口阻止道。

  “实践出真知。”方弛远笑着看了林夕道一眼,继《解九章算术经注》和《追踪练习》之后,三味的这个笔名在算学圈子也算小有名气,相信彭泽既然接了皇上颁布的命令,自然会对最近新出的算学书有所耳闻,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措辞问:“不知彭大人可听过三味这个名字?”

  彭泽一愣,不明白他为什么突然问这个,想了一会也没什么印象,这时候林夕道出言讪讪的道:“是那个写了《解九章算术经注》和《追踪联系》的三味先生?”

  “对。”

  经林夕道一提,彭泽也就反应了过来,他虽然对三味这个作者不太熟悉,但是对于最近京中盛传的两本书,心里还是清楚的,因此他又问:“弛远现在提他干什么?莫非你认识三味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