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农家子的科举攻略 第47章

作者:八月的四方天 标签: 现代言情

  “现在不是乡试的时候,咱村也没有去应试的秀才了。”

  越是临近,赵青春的心里就越是像蚂蚁爬一样,痒痒的很心急。

  此时做在村头的只有四个七八岁的孩子,看见乌压压一群人走过来,面面相觑的不敢说话。

  “你们是谁家的孩子啊?”

  开头的一个穿着长袍的人说。

  “俺是山坡家的。”

  “俺是枣树家的。”

  “俺是……”

  “停停停。”来人伸手制止住了四个孩子的七嘴八舌,“你们可知道方弛远方老爷家住哪里?”

  几个孩子又是面面相觑了一会。

  “我知道!”有个小孩子伸着手说,“就在那边。”

  我要修文了,你们以后看到的第一次更新是我的更新,其他的都是修文,不用再点了,么么哒

第79章 回家(2)

  “大嫂, 你听这是啥声?”方弛远的小婶子李玉和大伯娘方喜晴两个人坐在院子里洗菜, 李玉听到外面的声响就对方喜晴问道。

  “咱村里也没人婚嫁啊?”方喜晴也是迷迷糊糊的还没说完, 就好像忽然想起来什么一样猛然站了起来,“你说会不会是三弟家的弛远中了?这声和前年弛林弛远考中举人的时候多像啊?”

  “他可是考进士哟!哪有那么容易!”李玉不相信的摆摆手继续低头摘菜, 她虽然不知道进士是多大的官,但是她知道她们溪山县的县太爷就是一个进士。

  “你说如果仔细算算时间,弛远是不是也快回来了?”方喜晴越想越觉得可能,慌忙的扯掉搭在腿上的毡布, 自家地里种的辣椒小白菜撒了一地。

  “嫂子你干啥一惊一乍的。”李玉被方喜晴的行为吓了一跳。

  “咱出去看看,反正也不碍事,万一要是真的呢。”方喜晴神神叨叨的说着就率先出了门。

  “哎,嫂子!”李玉一见方喜晴走了,赶忙收拾了边上的蔬菜, 扯着毡布也跟着追了出去。

  此时整个张家村都已经被吵的振动了起来, 现在不是农忙,整个村子没有多少可娱乐的东西,一有点风吹草动就都围了过来。

  “这是干啥呢?”村里的一帮七大姑八大姨跟在后面七嘴八舌的说。

  “谁知道呢?总归是有热闹看。”

  跟在人群中的小刘氏眉头不自在的皱了皱:“这才多久,不会是方弛远那小子又考中了吧!”

  “考中了又咋样?”人群中的富贵婶子听了不开心的道:“恁家都把人赶出来了,还能沾到人家的光?”他又拉了赵青春到前面说:“现在这才是弛远的娘, 即使弛远考不中青春也是举人老爷的娘, 你在这里酸什么酸?”

  富贵婶子和赵青春玩的好,自然要为赵青春说话。

  小刘氏对着周围看了看, 无论别人什么表情, 都觉得是在笑话自己, 她恨恨的看了赵青春一眼,扭头跑回家找老张氏去了。

  “你和她斗什么嘴?”赵青春拉住了富贵婶子的衣服,“这样的人纠缠不清,你别理她不就什么事都没有了。”

  “我就看不得她那一副嘴酸的样子。”富贵婶子撇撇嘴,“咱去前面看看,是不是弛远真的考中了。”

  “好。”赵青春点点头。

  方喜晴和李玉出来的时候,外面早已比老宅里热闹了许多,有几个好事的认出带头敲锣打鼓的竟然是溪山县的师爷,一时间奉承起哄的更热闹了。

  “师爷整日那么忙,什么事还能让您辛苦,你让人捎个信,小老儿还能不亲自过去弄?”

  “你也有这个福分?”师爷扇着脑袋上的汗,嘴角笑笑,偏头瞥了一眼张家村的村长,虽然他什么也没拿,但走了这么长一段路也让他累坏了,“给方老爷办事是我的福分,我哪里会辛苦。”

  “是哪个方老爷?”村长讪笑着问。

  师爷拍拍身后写着“榜眼府第”的匾额,“就是你们村的方弛远,现在他可是皇上钦点的榜眼老爷了。”

  此时跑到边上的赵青春耳朵里听了个清清楚楚,她看了看跟上来的方喜晴和李玉不禁喊了出来:“你是说我们家弛远考中了?”

  师爷听到声音停了一会,他上下打量了方喜晴片刻,“你是?”

  “她是方弛远的娘。”村长在一边插嘴道。

  师爷对方喜晴的态度一瞬间亲热了起来,连忙凑上钱说:“方榜眼中了,皇上钦点的殿试第二名,是榜眼大老爷呐!”

  “皇上?方弛远还见到皇上了?”周围的人听了也开始小声嘀咕起来,在古代皇上就是天,对他们来说是遥不可及的人物。

  “榜眼那可是和状元爷一样的人物啊,得骑马游上京城呢!”又有人小声嘀咕道,私语声响成一片。

  赵青春听了脑袋一阵眩晕,她一边按耐住心中的喜悦跟着师爷往家走,一边让李玉赶快跑回去给他老娘说。

  “娘早上起来就去地里了。”李玉在人群中看了看,然后指着方弛空说:“你快去地里叫你奶奶!”

  “哎!”方弛空答应一声就赶忙往地里跑,现在不是农忙时节,老刘氏去地里也只是看看庄稼的长势。

  来到方家老宅,方安山听到响声跟着方喜楼方喜进两兄弟一起出了屋门。

  “那乌乌压压一群人是向咱们这来的吗?”方安山年龄大了,眼神有些不好使。

  “好像是的爹。”方喜进和方喜楼两兄弟点头应到。

  “啥事能到咱这里。”方安山刚说完,方喜进的大孙子,也是方安山的重孙子就对着人群喊到:“是奶奶,二奶奶和三奶奶也在里边!”

  众人皆是一愣。

  另一边,方弛远和方喜云两个人行了大半月的船,因为这次是楚正则帮着买的船票,所以无论是房间大小还是行船速度,都比他们来前好很多。

  “弛远。”一早上方喜云就敲响了方弛远的房门。现在会试已过,方弛远也不在一直抱着四书五经之类的书籍不放,而是捡一些史书或者游记之类的东西看看。

  “爹,门没锁。”

  方喜云应声推门而入:“该吃早饭了。”

  “爹你先去。”方弛远对着方喜云笑笑,然后把自己的书本放好。

  早饭是船上每日免费提供的,但是只有简单的粥和馒头,这船上的富贵人家一般都会在船上买别的东西吃。

  方喜云和方弛远在位子上做好,喝了粥,方喜云道:“就快要到家了,这次出来好几个月,就像做梦一样。”

  “是啊,现在都六月了,也不知道娘和妹妹在家过的怎么样。”

  “家里有你爷爷和大伯在,咱家人也不少,总不会被人欺负了去。”

  方弛远听了笑笑:“爹,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觉得娘和妹妹两个人在家会冷清一些,时间久了,我也想她们了。”

  方喜云嘴角笑笑,没有答话,眼神明暗着看不出是高兴还是伤心。

  方弛远以后如果做官,只怕会一两年都见不到一次,所以方喜云和方弛远很少会谈这样的话题。

  行船又过了小半个月,方喜云和方弛远回到了溪山县,让人帮着把东西都从船上搬下来,码头风大,两人等了一会儿,就有楚正则家的仆人找了过来。

  “请问您可是方弛远方少爷?”

  六子是楚正则家的家养奴才,前几天楚家接到楚正则的来信,他就在这码头等着,如今也等了三天了。

  “我是。”方弛远看着并不认识的六子,转念一想就问道:“你是楚家的人?”

  六子咧嘴笑了起来:“真是方少爷啊?我是楚家跑腿的,您先等我一会,我这就去把老爷找来。”

  六子说完也不等方弛远反应,拔腿就跑了出去,方弛远看着六子离去的背影,摇头笑了笑。

  楚父年近五十,是个儒雅严肃的中年人,码头风大,他自然不可能在这样的地方等着,六子一离去就是小半个时辰才回来,在他身后,是同样匆匆忙忙的楚父和楚夫人。

  “让贤侄久等了!”离的还远,方弛远就听到楚父的招呼声。

  “伯父言重了,没等多久。”

  楚父离近了之后,又向方喜云打了一个招呼后才开口道:“这里风大,贤侄别在这吹坏了身子,我带来了马车,先让六子他们帮着把东西装上,我们先在一旁说说话。”

  “好”,方弛远点头应允,等四人找了个避风的地方站定,楚母一脸焦急的站上前来:“正则和歌儿两个在上京过的可好?你见到他们可是瘦了?”

  “没有。”方弛远答道:“师兄和嫂子过的很好。”

  “那就好。”楚母心里有了一点点慰藉,然后又问方弛远道:“那宝儿可还好?”

  “都好。”方弛远笑着回复楚母,然后掏出楚正则写给他们的信,“这是师兄托我给你们的家书,他让我交给你们的时候,告诉你们他一切都好,请你们不要挂怀。”

  “哪能不挂怀啊。”楚母抚摸着信,暂时没有拆开,楚父咳了一声上前说道:“今日时间短暂,有些事也不能问的清楚,方贤侄这几日可能抽个时间到我楚家来?我有些关于正则的事,还想问问你。”

  “有时间,我后天来看完老师就去伯父家叨扰。”

  “哪能说叨扰。”楚母拉住了方弛远的手:“求之不得,求之不得呢。”

  方弛远笑笑,其后,楚父母又问了方弛远一些楚正则的日常生活,不一会,六子那边就把东西装好了。

  楚家是溪山县有名的大户,这次前来竟然开了四辆马车,马匹高大俊美,两辆马车装饰精美,两辆马车朴素些。

  “贤侄让六子他们为你赶车,六子做事机敏,路上应该出不了差错。”

  方弛远本不是矫情的人,看到装好的马车也没有推辞,只是对楚父道谢一声说:“如此就多谢伯父了。”

  “无妨,一路顺风。”

  “一路顺风。”上车前方弛远也答道。

  “你咋不让弛远留下来住两天。”方弛远走后,楚母对楚父抱怨道,正则的事我还没问个所以然呢,他现在走了,又得等两天才能见了。”

  “弛远离家赶考已经几个月了,现在想回家肯定是心急如焚,怎么好留人下来?”楚父边说边推着楚母的肩膀:“先回去吧,早晚也就这两天了。”

  现在还是上午,还是上午,还是上午……(碎碎念)

第80章 礼物

  从溪山县离开后, 六子和一位楚家仆人一起架车, 方弛远和方喜云坐在装饰华丽一些的马车上, 东西放在朴素的马车上,下午未时刚到,马车就驶进了张家村。

  刚刚未时, 还未到吃晚饭的时间,方家经历了师爷报喜的事情后, 家里欢腾了几天, 只是左等右等不见方弛远回来, 就慢慢又恢复了平静。

  这天,老张氏像往常一样坐在床沿子边上和几个老妇人一起说着闲话,天不热, 她扣了扣手里的铜皮罐子。

  “喏。”他掏出几个黄澄澄的糖果递给了几个老妇人。

  “这是什么东西?”几个老妇人认不得这种糖果, 她们吃的都是杏仁糖或者花生糖,而且在古代糖还是比较贵的,她们买了也都是给小孙子吃。

  “这个叫水果糖, 橘子味的。”老张氏脸上神采奕奕的, 她也填了一个放在嘴里,看着几个老妇人不明所以的表情, 她心里觉得特有面子。

  这几年方家的生活好了许多,方弛远养小鸡的法子可以让家里一年多挣上五六两银子, 但是方家也不算富裕, 这糖是方弛林给老张氏的。

  “这得不少钱吧!”几个老太太把糖放在嘴里就看向老张氏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