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你什么时候瞎的? 第44章

作者:茂林修竹 标签: 甜文 现代言情

  “在你加入之前, 追影的游戏里倒满眼都是野心。一眼就能看出是一群打《拳皇》长大的八零后街机宅男, 想用自己手里的技术炸一下业界, 宣发上动不动就号称‘第一款’、‘革命’、‘纯粹的游戏’, 宣传片上全是各种渲染过度的斩击跳跃动作。把自己标榜得特别有理想, 实际上做出来的也就只是个高配版网游化的拳皇。没达到预期, 就说是自己不够媚宅,因为女角色没乳摇——你都不知道他是在侮辱谁。”

  “不过倒是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家技术主导的游戏公司。根本就没给策划和脚本师发够工资。”

  孟周翰:……

  “你入职后主导的第一款游戏, 是那个跟风的农场经营游戏吧?”

  孟周翰胡乱点了点头——他有在时小凡的日志里读到过这款游戏。当时追影的技术人员集体离职,公司面临生死存亡危机。旧游戏已经注定会死,必须赶紧上新留住玩家,拯救现金流。

  时小凡其实更想借鉴魔塔游戏的模式,做一款敲地砖考古的小游戏——随机敲开邻近的地板砖,可以得到过图钥匙、道具、奖励或者会攻击玩家的僵尸毒虫……通过角色技能和所得道具设法过图,一层层往下探索,最终通关一个小古墓关卡。①

  不同角色有不同的专属技能,不同技能配套组合,可以玩出许多套路。玩家可以自行探索,灵活搭配。

  并且不同的古墓可以讲述不同的故事。不同的通关角色,可以解锁古墓里不同的细节——也可以被相关古墓解锁角色自己的背景故事。

  ……这个游戏不太需要繁琐的、工作量巨大的编程。入门门槛低,工作室里所有玩过游戏的人,都可以参与进来提供细节、玩法,完善游戏的世界观和厚度。以孟周翰的眼光来看,着实比当时泛滥成灾的农场游戏可玩得多。

  但是,这个游戏没什么特别的噱头。并且市场上也没知名的同款,谁都不知道玩家喜不喜欢,盈利能力如何。

  而时小凡的老板,显然既没有这份眼光,也没有这份能拍板的魄力——他认为这个游戏肯定赚不到钱,也不契合他家先期积累的玩家群。当然,以后工作室宽裕了,肯定会让时小凡去做,但当下,还是做正在流行的农场游戏吧。

  在ACGN界,跟风是一种必然——因为读者的审美经常是“被发掘”的,他们经常只知道自己有某方面的需求,却无法精准描述具体是什么样的需求。往往只有当发现了自己喜欢的作品,才会醒悟——我想看这个!然后就会去搜索同款,使得同题材的受众迅速扩张。直到在另一个领域,读者们的新需求被发掘出来。

  不是每一个商人,都有勇气去全新的领域开拓,主动发掘读者的新需求——特别是小商人。

  因为互联网的特性就是,铺天盖地的信息之海能淹没一切读者的感官。

  大多数ACGN作品,都是需要被“搜索”,才能被受众给看到的。

  你进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读者不去搜索,你很可能根本就不会被发现。但你跳进了红海,固然可能竞争激烈,但至少你知道,会有这么一群读者在搜索这个关联词。你是有可能被顺便看到的。

  也正因此——互联网平台实质上掌握了这些“生产者”的生死。他们给你推荐,你的冷题材小作品才可能被受众看到。否则哪管你再优秀,也怕被信息之海彻底淹没。

  ——互联网平台上的生产者,最害怕不被“受众”看到,死得悄无声息。

  总之,时小凡就这么被说服。为了拯救工作室的危机,安抚徘徊不安的同事们——大家一起做一款好玩的农场经营游戏吧。

  “如果不是玩过《镜之旅人》,这种游戏我根本就不会多看一眼。”蒋思为说,“但玩过之后,就只能说——你家运营和宣发太拉胯了。这款游戏如果交给劲游宣发运营,绝对不会像眼下这么默默无闻。”

  孟周翰清了清口,追问,“怎么说?”

  “最首先,我就不会让这款游戏跟风什么农场题材。”蒋思为瞬间愤慨起来。

  在他看来,这款游戏根本就不是“跟风”,纯粹就是蹭热点。它根本就不能被单纯的归类到“农场经营”里。

  为了蹭热点,他们创作了这么一个模式——先开农场种地卖菜。

  然后突然有一天农场里来了个流浪汉,受你接济没有饿死,于是告诉你——附近有迷宫,你要不要去看一看?在迷宫里采到的种子、皮革、肉和道具,也是可以拿到农场里来种、来卖、来烹饪的哦。有一些道具还会加速农场的发展,帮你认识新的人物,解锁新的玩法!

  于是,玩家这个农场主,就被塞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观——他可以雇佣有着不同职业和技能的冒险者、生产者,组队去探索附近的迷宫。而迷宫的玩法,就是孟周翰在时小凡电脑里看到的那个考古小游戏的变种。只不过为了配合农场游戏,场所从古墓改成了森林、湖泊和里面隐藏的遗迹……

  一个休闲小游戏,加入了不算很休闲的副本,本身就有些定位不明。

  但农场机制并没有敷衍,能满足农场玩家的需求。合理的自动探索机制,也让他们不必为了刷材料每天耗时下副本。

  ——虽然确实削减了让玩家去不停研究副本通关套路的动力,但副本本身的趣味性和可玩性,还是让许多玩家开开心心的去探索和发攻略。

  “一开始的宣传定位就搞错了,”蒋思为总结,“让所有玩家都能玩的开心,其实就是让所有玩家玩得都不尽兴。白白浪费了一个好玩的创意。”

  说到这里,孟周翰就不能不替时小凡开脱一句了,“你就没想过这里面有三个子集吗?除了只想玩农场休闲的和只想探索副本的。还有一些就是想玩这种带有副本探索模式的农场的?”

  “当然有这么群受众。”蒋思为敲了敲桌子,“但是你总得知道,这三个子集里,有两个的核心诉求都是副本探索吧。总得知道自己真正的特色卖点是这个副本,而不是烂大街的种植和经营吧!”

  追影的问题在于——他们一直都是技术主导。技术团队集体跳槽之后,其他成员虽然一时还没走,但对这个工作室并无什么归属感和忠诚心。策划随之跳槽,运营也离心离德。

  而延续追影的传统,时小凡在这个工作室里得到了很大的话语权。他凭借谦逊和热情,很快就跟美术和脚本师们建立了良好、正常的合作关系,并实质上兼职了主策划——至少是集体策划的主持者和统合者——以及总架构师。但策划离职之后,名义上担当主策划的是他们老板。所以就形成了两套策划体系。

  当然,运营是老板一手去抓的——并且没有专业人士辅佐他。

  而时小凡偏偏没有他才是实质上的策划架构师的自觉,他还在学着去做。谦逊的本性和“我不是策划,只是个技术人员”的自觉,也让他无法以专业的、不容外行质疑的态度,去坚持自己的主张,否决老板不合理的干涉,要求他配合自己的步调。

  他带着开发团队,开发了一个带有副本的农场游戏。这个游戏的初始玩家天生就分两类——更喜欢副本的,和更喜欢农场的。

  但运营根本就没意识到,前者才是他们的核心玩家,是他们需要去扩容和争取的对象。而后者——后者的盘子里,这个游戏的竞品太多了,本身就是轻易来、轻易去的。

  只要宣发跟上去,留住前者,精准营销,形成口碑效应。度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期后,很快就能迎来核心用户数量的增长期。如果后续运营开发妥当,他们的心脏起搏不但能成功,还能就此一跃而起,得到一款可以长期开发运营的品牌主打游戏。

  但是,谁叫追影的宣发运营们没什么主观能动性,而偏偏这俩部门的主抓人还有颗策划心。偏偏这颗策划心,还跟实际策划者的主张不一致。而偏偏,他们又身处困难期,资源有限,势必有所取舍呢?

  那些本来就不可能被留住的玩家的弃游,就成了这个外行“主策划”拿来说服另一个外行“真策划”的依据。

  ——就蒋思为看来,追影一系列运营宣发,根本就是在给他家的开发团队疯狂扯后腿。

  幸而这个“带副本的农场游戏”的可玩性是有保障的。故而硬是在被扯后腿中,以“不冷不热刚刚好”的成绩,完成了它的“心脏起搏”使命。

  鉴于他们身在红海,没有被惨烈的淘汰掉,有名有姓的活下来,其实就是“大成功”了。

  于是,追影这一大群外行,根本就没意识到这里面有一系列拉胯的操作。也没意识到这款游戏原本的潜力。

  还为此而欢呼庆祝呢!

  这款“不冷不热”的游戏,完成使命之后当然也就不会得到更多开发和投入。就这么维持着基本的玩法,“不冷不热”的持续存活了三年。

  “你都不知道我看数据报表时有多惋惜,”蒋思为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说,“你知道特别可恨的是什么吗?”

  孟周翰心不在焉的吃着东西——蒋思为跟他分析时小凡工作室里这些门门道道,确实非常冲击他的价值观。

  不可能不被冲击吧!

  他是真的一直都认为,一个人能发财,哪怕他是只蠢猪呢,肯定也有其原因——比如碰巧站到了风口上。

  但是如果蒋思为说的是真,那么哪怕这头猪功勋卓著的领域是“扯后腿”——只要一开始是他出资和组建了这个工作室,并且其他创始人都出走了,并且他碰巧笼络住了一个能帮他整合起团队的技术天才和权谋赤子——只要他能在恰当的时机把工作室卖掉,他就能发财?还有没有天理啊!

  尤其令人感到心烦的是——时小凡发不了财的理由一目了然。而偏偏这种只知做事,不懂得亲自握住财富密码的人,孟周翰其实见过不少。

  ——一个人怎么可能在会见多了后者的情况下,不相信有前者存在呢?

  可见他其实也不是不知道前者存在,只不过,他天生就不会对前者的存在感到敏感和愤慨罢了。

  ——因为他肯定不会成为前者的受害者。他甚至有可能……就是前者本身。

  “特别可恨的是什么?”他尽量平静的问道。

  “是你们做的下一个游戏,确实比这个游戏好玩。”蒋思为狂敲桌子,“‘你家宣发运营烂得跟屎一样’都已经成为玩家的共识了——他们还有脸拿这来玩梗营销!你们研发团队做得好,倒成了他们这群拉胯货的功劳了!你知道他们在报告里说什么吗?说他们成功引出了‘自来水’去游戏论坛替你们宣传啊!——我就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宣发!”

  孟周翰:……

  孟周翰心想那是你见得少了——这种特别擅长讲故事,揽功劳的人他见得多了。或者该说,职场成功人士就没有不擅长争功的。只会做事不懂争功讲故事的,时小凡不就是个典型例子吗?

  “还有更可气的。”蒋思为再度凑上前来,“——你猜是什么?”

  孟周翰淡定的吃了口肉,“《镜之旅人》?”

  “没错,《镜之旅人》。”蒋思为厚颜无耻的说,“他为什么就不能把《镜之旅人》纯洁无瑕的移交给我?毁了《一起来异世界建农场吧》和《我有一间妖怪屋》还不满足?他还有脸抢开《镜之旅人》?前两个游戏还不够他糟蹋的?为什么这个游戏不是我家做的?我怎么就偏偏慢了一步!”

  孟周翰:……

  “《镜之旅人》公测后,好像也没引起特别的反响吧。”

  “那当然。”蒋思为说,“《镜之旅人》要是爆了,收购怎么可能还会这么顺利?”他倒也实诚,直接就说,“所以我得到消息后,就抢发了《原野》的宣传片和试玩版。他本来就不舍得在宣发上花钱,风头被我抢走,公测的消息连主板首页都没混上——他们宣发不是擅长策动‘自来水’吗?就等自来水替他宣传去吧!”

  孟周翰:……

  “而且,你家技术团队确实不行——你一住院,他们修个bug直接修得停服一天,运营公告又跟不上,延期补偿也发得抠抠搜搜。公测玩家直接跑光。抢着公测《镜之旅人》,估计是想跟我抬价,谁知这一公测直接把自家给拖垮了。”蒋思为幸灾乐祸的笑着,“不到一个月,就灰溜溜的签字了。”随即又愤恨,“就是可恨献祭了我的旅人。”

  “我的团队也没那么不行吧,”孟周翰就说,“《镜之旅人》不就是我带着他们做出来的?”

  “你对自己有点信心吧,”蒋思为就笑道,“他们跟着你行,不跟着你就不行。是因为你架构做得好,分到他们手上的都是细化的分解任务。当然也不是说他们都差劲,只不过他们跟着你容易超水平发挥,误以为自己技术很牛,可以独当一面。”

  孟周翰就顿了顿——他当然相信蒋思为的识人之明。这厮情商这么低,若不是他自己水平够高,又有识人之明和容人之量,让大家愿意惯着他,劲游早解散了。但他说时小凡的技术团队差劲……

  蒋思为想了一会儿,“不过,如果你真的就是想带他们——可以把他们一起带来。开发团队里的其他人,你也可以一起带着。我说真的,你到我这里来吧。你这种人我看得明白——有理想但没野心。哪怕让你做个跟风农场游戏,你也能把它做好玩了,是个天生的游戏人。但理想唯有野心才能支撑,这世道只知道埋头做好东西没用。你得遇到自己的伯乐,得有一支专门的队伍发掘出你作品中最闪光的点,把它推向市场,让最多的人看到你喜欢你。你的理想才能有以为继——而我就是那个懂你的人。”

  “而且,我都亲自来跟你谈了。”蒋思为眯着小眼睛笑嘻嘻的看着他,“——你连许肥这种废物都能跟,要是不跟我,我非和你结仇不可。”

  孟周翰:……

  孟周翰说,“我出了场车祸,这个你知道吧。”

  “知道。”

  “所以我不是不跟你,”他淡定的说,“只不过——我失忆了,现在我已经不会做游戏了。”

第45章 变形记(七) ——敢情他要是没钱,就……

  蒋思为说, “你逗我?”

  孟周翰随他坐立不安,只镇静的吃东西。

  蒋思为要挖时小凡他没意见,他当初为了把蒋思为拐回国也同样没少费口舌。“谈理想要到高处谈”这句话最初还是他说给蒋思为听的, 里面包含着两重意思——人在高处, 胸中自有激荡意气,就格外容易蛊惑。就算蛊惑不成, 也还有后文,叫“上屋抽梯”——你不答应今天就别想下去了。是个死缠烂打的策略, 只适用于志在必得的人才。

  孟周翰目前为止, 也就只对蒋思为这老贼用过。但用意也不是为了让他跟自己做手游, 而是为了把他拐回国——给自己的“自平台”野心添砖加瓦。

  谁知道他会拿来对付时小凡呢?

  孟周翰承认, 自己现在心里稍微有些恼火。

  这个也时小凡,那个也时小凡。

  就没有人需要他吗?他就算不是蒋思为的伯乐, 好歹也是他的好友兼股东吧,他还昏迷在病床上呢!蒋思为就没觉得少了些什么……就没觉得,有点没他不行的意思?

  “你不会是为了拒绝我瞎编借口吧。”

  孟周翰说, “我没这么无聊——真失忆了,真不会做游戏了, 据说连性格都变成了另一个人。不过医生说是心因性失忆, 不定哪天就恢复了。所以我们还是有机会搭伙儿的。”

  蒋思为犹豫了片刻, “……不定哪天是什么意思?”

  “就是毫无征兆的就恢复了。可能明天, 也可能十年八年。”

  “我认识不少医生——”

  “没用。”孟周翰说, “不是病理性的, 只能顺其自然。”

  蒋思为一脸心烦, 徒劳的调整了几次坐姿之后,“真没骗我?”

  “我有什么理由骗你?”

  “比如说别家开价比较高之类?”

  “……”

  业内薪酬解构蒋思为一清二楚,就不可能有人开价比他高。当然入职之后实际到手收入, 视职位而言鹊厂可能有那么几个位置确实比他家同岗拿得多。但他从私人渠道得知,时小凡已经把鹊厂给拒了。要不然他也不会亲自跑来争取。难道他真的……

  片刻后蒋思为终于认命,闷头大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