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 第76章

作者:金波滟滟 标签: 情有独钟 因缘邂逅 现代言情

  “我不放!我要去杀了吴强!”

  如果自己一松手,蔡颖真有可能杀了吴强吧。鲁盼儿紧紧地拉住她,“孩子的话未必当真,你冷静一下。”

  “小豆儿说的是真的!”蔡颖浑身颤抖着,“她受了伤之后就特别害怕爸爸,而吴强也不愿意留在家里……只是我怎么也没想到,虎毒还不食子呢!”

  其实鲁盼儿也相信小豆儿,这孩子已经三周岁多了,懂事早,说话很清楚很明白,且她又不会撒谎……但是,“就算孩子说的是真的,你也赶紧把刀放下!杀人偿命,难道你想让小豆儿没了爸又没了妈?”

  蔡颖的身子就软了下来,鲁盼儿赶紧又劝,“吴家一向重男轻女,小豆儿要是没了妈,不知道会过得多苦呢。”

  如果没有自己,大壮并不会受多大的影响,他可是公公婆婆的心头肉,反倒是自己想抱也抱不着的,但小豆儿却只有自己一个人疼爱。蔡颖想到这里,悲从心中来,放声大哭,“我好后悔……”

  鲁盼儿趁此机会抢下菜刀,再想相劝,却不知说什么,不论是嫁给吴强,还是在分手后重新回到吴家,蔡颖的选择的确都是错的。

  正在为难之际,小豆儿光着小脚丫跑了出来,抬起没有受伤的那只小手擦掉蔡颖的眼泪,“妈妈,不哭,小豆儿听话。”

  “小豆儿可真懂事,”鲁盼儿抱起孩子,交给蔡颖,“你是妈妈,为了孩子,你也不能再哭了。”

  蔡颖接过女儿竟然很快平静下来,“我是不该再哭了。鲁老师,你上课去吧,别担心,我没事儿的。”

  的确就到上课的时间了,鲁盼儿略一思忖,“你先休息休息,中午我再过来看你。”

  鲁盼儿并没有直接去学校,匆忙先绕到吴九爷家里,简单向小春婶儿说了方才的事,“队长,学校就要上课了,我又担心蔡颖姐……”

  “你去上课吧,我去看看她。”

第126章 死不承认

  上午的课结束了, 鲁盼儿便先去看蔡颖,却见她家锁着门, 心里疑惑着去了九爷家,结果在这里看到了蔡颖和小豆儿。

  小豆儿正和梓恒、九奶奶家的几个孩子一起在炕上玩儿,九奶坐在一旁瞧着他们,又拉着蔡颖说着什么。

  梓恒见了妈妈早扑了上来,鲁盼儿抱起儿子亲了亲,也坐在她们身边,“几个孩子在一起倒是热闹。”

  “可不是,”九奶奶喜欢孩子, 眼里都是笑,“刚刚梓恒教他们背诗, 我们正说,果然是杨老师和鲁老师的孩子。”

  鲁盼儿见蔡颖的眼睛虽然有些肿, 可神情却是开朗的,还跟着九奶奶一起笑,便将心放了下来,笑着说:“我和杨老师没事儿的时候就教他几首, 没想到他倒是记住了不少, 只是根本不懂得什么意思。”

  正说着, 小春婶儿端了温水进来, “先给孩子们洗手, 就开饭了。”

  几个人便摆了桌子,带着孩子们吃了饭, 饭后大家又说了一阵闲话,几个孩子闹了一玩儿也都困了。鲁盼儿哄着梓恒睡了便起身,“我回学校了。”

  “我去队部看看,我们一起走,”小春婶儿说着随鲁盼儿一起出门,压低声说:“事情是真的,吴强先是死不承认,后来被我公公诈了出来。”

  “唉!”鲁盼儿叹了一声气,果然是这样的结果。

  “是蔡颖婆婆出的主意,只怕蔡颖考上大学与儿子离婚,就教唆儿子表面不反对,却悄悄打伤孙女儿,再将蔡颖从考场叫出来——吴强那个蠢货竟然也肯听,动手将小豆儿打骨折了……”

  这里面的原因,鲁盼儿也早猜到了,便点点头。

  “蔡颖气得怎么也不肯跟吴强再过下去,要赶吴强走,可是房子是老吴家的,吴强赖在家里不动,蔡颖只得抱着小豆儿出来,我便先将她们娘俩儿接到我家住些日子。”

  吴九爷家房子大,可人口更多,平时住着就很紧张了,鲁盼儿就说:“不如让蔡颖到我们家住吧,我们家房子有宽余,就跟丰美一个屋,倒也方便。”

  “还是住我家。”小春婶儿摇摇头,“我看蔡颖这次是铁了心要离婚,吴强一家肯定会闹,蔡颖住在哪里都不会安宁,你和杨老师又上班又要带孩子,哪里有空跟他们歪缠?我是队长,公公也是吴家本家的长辈,还能压得住他们。”

  “过去蔡颖的公公当队长,总还要些面子,现在恐怕撕破脸皮更浑不讲理,小春婶儿还是要小心一些。”

  “我不怕!”小春婶儿走到队部门前与鲁盼儿分了手,“只要是生产队里的事儿我就要管到底!”

  小春婶儿一向说到做到,鲁盼儿果然放了心。回家之后与杨瑾提了几句,两个都感慨不已。

  原以为蔡颖总会等小豆儿的伤好了才能去办离婚,没想到第二天鲁盼儿晚上去接梓恒便得知,吴强和蔡颖已经离婚了——陈大为、钱进、赵新月等知青见蔡颖决心离婚,便借了一辆牛车,接了蔡颖和小豆儿,又抓了吴强一起去公社办理离婚手续。

  这一次没有万书记从中阻挠,且吴强把女儿打伤,的确够恶劣,手续很快就办完了。

  蔡颖如释重负,脸上竟有淡淡的笑意,“我现在觉得一身轻松。大壮判给他们家,小豆儿跟着我过,我们娘俩儿清清静静的,什么也不用担心了。”

  “最近我们多接些毛活儿,你和小豆儿也就不缺钱用了。”鲁盼儿也笑着安慰她。

  “我也这么想。”

  “车到山前必有路,先不要急,眼下把小豆儿的伤养好是最重要的。”小春婶儿进来笑着说,又向鲁盼儿悄悄使了个眼色。

  鲁盼儿又劝了几句,便带着梓恒起身,“我要回家做饭了呢,先走了。”

  没一会儿小春婶儿追了上来,“先前我以为吴强和蔡颖离婚总要磨上几个月,没想到今天一天就办了。七队的几个知青也是好心,可是都太年轻太冲动,只知道压着吴强去离婚,却没细想接下来蔡颖娘俩儿怎么办。”

  陈大为、赵新月几个是有些毛糙,不过,“我也赞同他们离婚。”

  “上一次吴强动手,我是劝合不劝分,现在我也不反对他们离婚了。”小春婶儿摇摇头说:“只是日子还是得过,蔡颖带着小豆以后难着呢。”

  “我也是女人,从来都与男人一样挣工分,可是在农村家里没个男人,女人担起一个家,再带着孩子,的确不容易。”

  “眼下只说住处,蔡颖娘家远在北京,想回也回不了;如今知青点儿住了许多人,她和小豆也住不进;公社干部倒是判她可以继续住在吴家,可她也不能住,万一再有一个孩子,还得复婚。”

  鲁盼儿点点头,“队里不能给她划一处宅基地吗?”当初杨瑾和自己结婚,吴队长虽然处处为难,可还是同意划出了一片宅基地,蔡颖离婚后也算是自立门户,完全可以自己盖房住。

  “农村宅基地是按男方划的,杨老师落户在我们红旗九队、吴强分家出去单过才能划新宅基地,蔡颖就不能划。”

  先前鲁盼儿并没有想过,现在一思量,队里果然一直如此,严格来说自家的宅基地也是划给杨谨的,“早就讲男女平等,可生产队里还是这样不公平!”

  “各生产队都这样,就比如我自己娘家,三个女儿都没有宅基地,倒是我哥哥和弟弟结婚分家就划了宅基地。”小春婶儿当了队长,对这些事都认真琢磨了,“蔡颖除非再嫁人,否则还是分不到宅基地。”

  “既然是不对的,就应该改过来。”鲁盼儿说。

  “别看我是生产队长,可这些规矩却不是我一个人能改的,这里面又牵连许多事儿,生产队是集体经济,要大多数人都同意才能改规矩呢……”小春婶儿摇了摇头,“陈知青提议蔡颖把户口迁到七队,既能远离吴强,还可以住进知青点儿,与他们在一起还能有个照应,还说自从水渠挖成了,七队改了几十亩水田,工分也比过去高了。”

  “七队就是改了水田也比不了九队,毕竟九队人口少,当初又是将荒地改的水田,而七队就没有这么好的条件了。”鲁盼儿的同学中便有七队的,对情况自然了解。

  “正是这样,我也拦着蔡颖。”小春婶儿就说:“所以才要找你商量。你娘家的旧房子能不能先借蔡颖住些时候?”

  鲁盼儿早就邀蔡颖到自家住,不过,不管是九爷家还是自家,蔡颖都不可能一直住着,借住到自家的老房子里还真是眼下最好的办法。老房子空着,借给蔡颖自然可以,但是方才说了半日宅基地的话,鲁盼儿突然意识到自家的老房子要算跃进和丰收的,便点头道:“我给跃进写一封信,想来他不会反对的。”

  “一定要鲁跃进同意才行。”小春婶儿就说:“我这样想的,丰收还小,又跟着你们住;跃进正在部队,这两年不能回来,兄弟俩儿一时都用不上老房子,就借蔡颖先住着,我再想办法帮她批宅基地,她正好攒些钱好盖房。”

  “小春婶儿,你可真是个好队长,为队员们想得这么细致。”鲁盼儿笑着说:“我回家就给跃进写信。”

  “我就知道你们家的人心肠都好,一定会答应。”小春婶儿也很高兴,“你给跃进写信时也要说清楚,生产队出面帮着蔡颖借房子,是要写字据的,将来跃进回家,随时可以收回去。”

  自己都没有想这么多,鲁盼儿不禁刮目相看,“小春婶儿,你可真有水平!”

  “我是想帮蔡颖,可也不想你们家吃亏,所以开口前想了许久呢。”

  “你可真是把心思都用在生产队里了。”

  “那是当然,你们选我当队长,我怎么也不能让大家白白信任我呀!”小春婶儿笑着又嘱咐道:“这些事儿我们先不要告诉蔡颖,等跃进的信回来了,事情都商量妥当,我们再一起对她说。”

  “好,就这样。”鲁盼儿当晚就写了信,第二天一早交给小春婶儿,邮递员会将红旗九队的信件送到队部,小春婶儿替大家收了再交给队员们,邮信自然也是一样。

  跃进的信回得很快,他自然同意,甚至还有些“埋怨”姐姐,这样的事姐姐直接作主就行了,根本不必特别写信问他。除了借房之外,他还在信里写了一段,用最坚决的语气宣布,不管生产队怎么分,队员们怎么以为,鲁家的老房子不只是他和丰收的,而是姐弟四人的,永远是四个人的家。

  鲁盼儿成了家,盖了新房子,自然不会去分老房子,可是跃进的话却让她从心底里温暖,自己的弟弟,就是这样正直善良,又充满侠义心肠的好小伙子。

第127章 熬不下去

  蔡颖带着小豆儿搬进了鲁家的老房子。

  说是老房子, 但其实翻盖成砖房还不到十年,一向保养得也精心, 里面还留着许多家常用品,日常生活倒还便捷。

  春队长又为蔡颖和小豆儿调换了自留地,娘俩儿便与吴家完全分开了。

  吴家自是不甘心,吴强也闹了几次,只是上有公社判离婚的文书,中间有队长弹压着,下有整个生产队社员的支持,吴家还真翻不出什么浪花——不比上次, 队里劝和的多,这一次差不多所有的人都骂吴家公婆黑心, 吴强不是人,觉得蔡颖就应该离婚。

  正是农闲, 小春婶儿又安排队里的妇女到鲁家的老房子陪陪蔡颖,大家也都情愿去——蔡颖毛活儿织得好,大家跟着她一起织毛衣毛裤,有不会的地方正可以请教。

  织毛衣还是鲁盼儿从上海带回来的风尚, 只是毛线不便宜, 先前喜欢的人虽然多, 可到底还是织的不多, 最近却又不一样, 差不多家家都买了毛线,女人们都在织。今年收成好, 各家都有些余钱是自然的,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二龙帮着队员们从化工厂弄来了一些便宜的处理品毛线。

  商店、供销社卖的毛线都是一根长线卷得整整齐齐,处理品却是乱糟糟的一大团,需要慢慢理出来,虽然要多费些工夫,不过理出的线其实是一样的,最重要的是处理毛线要便宜一半儿!

  只要能省钱,毛线乱些又算什么呢?冬天里女人们凑在一起一边理毛线,一边说话儿,这点儿活儿还不是很快做好了?

  理好的毛线织成毛衣,与买来的好线并没有什么不一样的,所以社员们对这些处理毛线趋之若鹜,连带着对万彩凤也热情起来。

  二龙在化工厂上班,把处理毛线带回红旗九队的自然是他的奶奶了。

  说起来万彩凤已经很少在红旗九队住了,据说二龙把几个工人挤了出去,独占了化工厂的一间宿舍,于是奶奶和孙子俩儿过上了好日子。二龙每月有工资,万彩凤有抚恤金,再加上生产队的一部分口粮,自留地的一些土产品,生活很是宽裕。

  自己过得好了,难得万彩凤又发了善心,特别将化工厂的处理毛线带回红旗九队卖给社员们。

  得了这么大的好处,社员们果真感谢她,先前满芬一直在化工厂,却从没有帮大家买过处理毛线。这样一比,大家也就忘记了万彩凤和二龙先前的不好,再听说满芬容不下娘和侄子住在家里,反而觉得是满芬的错了。

  “再过些天,万彩凤还能带毛线过来,说是年前最后一次了,我帮你买一斤吧。”小春婶儿笑着对鲁盼儿说。她着实感谢鲁盼儿,先前队里也有借房子的,可哪一次都没有鲁盼儿这样痛快答应的,真是帮了她这个队长的大忙,她便也想帮帮鲁盼儿。

  “我后奶不是说处理毛线不卖我吗?”鲁盼儿抿嘴一笑。

  万彩凤是说过,她特别把便宜的处理毛线带回红旗九队,自然底气十足,与社员们说话从来都得意洋洋的。小春婶儿也笑,“谁告诉你的?”知道鲁盼儿不会说,便又道:“我买了再给你,她也管不着。”

  “多谢你想着我,只是不必了——我最近活儿多,没空儿整理毛线。”因为复习,先前鲁盼儿推了不少缝纫活儿,如今刘南等人都知道高考结束,又纷纷找上门来,恰好就要过年了,她的确忙着呢。

  小春婶儿自然是诚心的,“那我替你买了线,再理好送来怎么样?”

  鲁盼儿自然知道,便打开炕柜取出一套腈纶线织的小毛衣小毛裤,“梓恒的新衣服都织好了,你瞧着怎么样?”

  “呀,好漂亮的图案呀!”小春婶儿便惊叹了一声,拿了毛活儿细看,深绿色的毛裤十分合体,两侧各有一排花纹,毛衣更是用了心思,下半是深绿色,上半变成湖绿,交界处用两种颜色织出了新芽的样式,又精神又大气,最让小春婶儿心动的是,“这领子织得太好了,冷的时候可以系上扣子,热的时候打开些,我也要给孩子织这样式的。”

  鲁盼儿就笑着把小毛衣递过去,“你拿去按样子织吧。”

  “无怪蔡颖一直说她虽然毛衣织得还不错,但是根本没法儿与你比——她是用手织,你是用脑子织!”小春婶儿拿了毛衣细看,越发喜欢,“真不知你怎么想出来的这么多新花样!”

  “我就是喜欢弄这些东西。”鲁盼儿说着又拿出一件毛衣,“这是给杨老师新织的。”

  烟色的毛线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这是真正的毛线,颜色又稳重又耐看,后背是一色的上针,平平展展,前胸则是一排排的□□花纹,十分大气,“这毛衣还真是配杨老师!”又说:“赶紧把你自己的,还有丰收丰美的都拿出来,让我都瞧一瞧。”

  “跃进的第一个织完,已经邮走了。再只织好了他们父子的,其余的等着学校放假才空儿弄呢。”鲁盼儿笑笑,“不过线都买好了。”便将线也指给小春婶儿看。

  湖蓝、天青、嫩黄,一色的纯羊毛线,小春婶摸一摸,“你可真舍得花钱。”纯羊毛线贵着呢。

  “其实纯毛线看着贵,但用的时间也长,织好毛衣穿上一两年拆洗后与新的差不多,再穿几年拆了还可以织毛裤,腈纶线就不行了。”鲁盼儿笑着说:“不过,腈纶线也有好处,特别软,颜色也鲜亮,最适合给孩子穿。”

  原来春队长只怕鲁盼儿买不到便宜的线,如今知道她根本不在意,便笑着站了起来,“我拿着梓恒的小衣服去蔡颖那边,估计大家都要按你这样式给孩子织过年的新毛衣呢。”

  是啊,又是一年春节要到了。这天杨瑾、鲁盼儿带着丰收丰美和梓恒去供销社,才出生产队就看到了万彩凤——大龙骑着自行车载着她,车上还挂了两个巨大的包袱。

  后奶应该是来卖毛线了。

  不过,两边一向不说话的,鲁盼儿停也没停地继续向前走。

  万彩凤一向看前房儿子家里人过得好心中就不舒服,眼下这一家五口人个个穿得体面,人人脸上带着笑,她不由得就哼了一声,便指了自行车上的包袱,“这都是毛线,你们再买不到这样便宜的好毛线!”

  “我们不想买。”鲁盼儿说着蹬起自行车,离后奶越来越远了。

上一篇:与你千般好

下一篇:季太太宠夫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