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 第27章

作者:金波滟滟 标签: 情有独钟 因缘邂逅 现代言情

  “不用了。”杨老师就笑着说:“这笔劳务费就是意外之财,见者有份儿。”

  杨老师的语气又幽默又轻松,鲁盼儿也就跟着笑了,“那今天吃饭我请!”

  鲁盼儿的神情特别认真,杨瑾觉得特别有趣,便也认真地点头,“好。”

  这时候他们回到了小人书摊前,跃进三个还在看书,竟没发现他们到了。鲁盼儿就奇怪了,“怎么还没看完?”小人书很小,上面又以连环画为主,每页只有一两行字,看起来应该很快的。

  跃进就抬起头,“杨老师,姐,你们出来了——我们早看完了,又重新看了一遍,回家就再看不到了。”

  鲁家的孩子都是懂事好学的好孩子,杨老师就拍着自己的书包,“我替你们选了几套小人书,回家慢慢看,还可以收藏起来。”

  “书怎么收藏啊?”丰美就问。

  “买来的书认真看过,在扉页上写了‘鲁丰美藏书’,好好地收着别弄坏了,就是收藏了。”

  “那我将来要收藏好多好多小人书!”

  鲁盼儿就笑了,“哪有专门收藏小人书的?”

  “这些小人书的连环画非常传神,印刷也很精美,不必说他们,就是我也很喜欢看,丰美喜欢收藏就让她收藏吧。”

  其实鲁盼儿也喜欢看连环画,只是她觉得自己既然已经是大人了,就不好意思再跟着跃进他们坐在书摊儿旁看书,没想到杨老师也说喜欢小人书,就告诉丰美,“那你以后的压岁钱不要再乱花了,都买小人书收藏起来吧。”

  丰美犹豫了一下,她很喜欢吃零食的。丰收在一旁就说:“我也收藏小人书!”他一向比丰美能存得住钱。丰美也就下了决心,“以后再不买零食了。”

  把租来的小人书还了,鲁盼儿看看天,太阳已经到了天空正中,将暖暖的光照下来,“我们先吃午饭吧。”

  “看书时间过得还真快,不知不觉一上午就过去了!”杨老师也说:“现在才觉得肚子饿了。”

  “我也是。”丰收和丰美跟着说。

  早晨大家一起吃的元宵,杨老师把他的一份也带到了鲁家一锅煮的——虽然是难得美食,份量也足,可吃得早,又过了这么久,当然饿了。

  鲁盼儿用手一指,“国营饭店就在不远处了。”

  今天饭店里的人还真不少,只有靠近门口的桌子还空着,鲁盼儿让跃进带着丰收和丰美先坐下,自己到了窗口,心里却踌躇了一下。

  如果没有杨老师,她就会要四碗阳春面,又好吃又不贵。但是刚刚已经答应请杨老师吃饭,就不能只要阳春面了。可是她在国营饭店里从没点过菜,一时竟有点慌。

  杨瑾看出鲁盼儿的窘意,笑着走过来,“既然请我,我就点菜了。”说着就报出一串菜名,“红烧肉、煎带鱼、北京粉肠、烧茄子,菠菜氽丸子汤;主食要三个韭菜虾仁馅饼、三个猪肉芹菜馅饼,三个牛肉洋葱馅饼,馅饼都从中间切开,加上两碗阳春面,再请多拿三只空碗和一个公筷。”

  杨老师的菜点得真好!

  鲁盼儿心里想着,赶紧把杨老师推到一旁,“说好了我请客的,我来付钱!”看着窗口上边牌子上的价钱默默计算,“阳春面两毛四分,馅饼一毛二分一个……一共五块六毛五分,一斤五两粮票,对吧?”

  收款员也算好了,“对。”接过钱和粮票,找了钱,又扔给她一堆牌子。

  鲁盼儿接过牌子,心里也塌实了,才觉得饭店里很热,解下围巾笑着说:“杨老师,你先坐着吧,我在这里等着菜,一会儿叫跃进他们帮忙端。”

  “我陪你吧。”

第45章 五花三层

  就是过年的时候, 鲁家也没吃这么好过。

  有鱼有肉有虾,有这时候很少见的新鲜蔬菜, 还有大家从没见过的北京粉肠。

  杨瑾看出大家有点拘束,就笑着说:“今天你们姐姐请客, 大家一定要多吃!”说着拿起公筷先给大家每人分一片粉肠,“我小时候最爱吃粉肠了,到了这边发现国营饭店也有卖,每次来都点这个菜。”

  粉肠白白的, 皮薄薄的,吃起来软软糯糯,可又有十分浓郁的香味, 鲁盼儿细细地品了品, 越发奇怪, “这是用什么做的呢?”

  “应该是淀粉吧, ”杨瑾也不是很确定, “我只知道里面没有肉。”

  丰美就说:“不过比肉好吃。”

  “我也这样觉得。”杨老师赞同, 又帮大家挟了红烧肉。

  虽然刚说过粉肠比肉好吃, 但是这个红烧肉更好吃!饭店的肉与家里做的不同,肉切成了一寸见方的大块, 五花三层的肥肉和瘦肉还带着皮, 烧得油红发亮, 又甜又香, 吃到口中就软得化了,让人忍不住想要再吃一块。

  鲁家姐弟们第一次吃到带鱼, 这种鱼果然扁扁的像一条带子一样,当然现在它们被切成一段段,煎得黄灿灿。杨老师先吃了一块,“带鱼的刺最好摘掉了,中间有一根,两旁各有一排。”

  大家马上学会了,因为很少吃到鱼,尤其是海鱼,所以就觉得,“鱼肉比红烧肉更好吃。”

  可是菠菜氽丸子也好吃极了呀!绿绿的菠菜,滑嫩嫩的丸子,鲜鲜的汤,真不知道怎么形容好了。

  就连夏天里常吃的茄子,让他们一样赞叹不已。毕竟是国营饭店,能把茄子烧得这样有滋有味,简直比肉都香了呢。

  馅饼、阳春面这些主食也都不同寻常。

  大家吃得饱饱的。

  杨老师放下碗说:“我下午还有点儿事,不如天黑的时候我们在商店门前见面。”

  鲁盼儿刚刚在书店听了几句,似乎小郭的父亲找杨老师有事,就赶紧说:“杨老师,你有事就去忙,我先带他们几个看电影,再买点东西。”

  看着杨老师骑上自行车走了,鲁盼儿和跃进带着丰收丰美骑车到了电影院,下车就见售票窗口上面高高的牌子上写着今天放映的影片——大闹天宫,这个动画片前年在红旗九队放映过,当时家里人都看过了,鲁盼儿就迟疑一下,“要么我们不看了?”

  丰收和丰美都答应了,“那就不看了吧。”他们都懂得,既然已经看过大闹天宫了,就不应该再花钱看了。不过,虽然道理很明白,可他们还是很失望,眼睛的神采都黯淡了下来。

  鲁盼儿心里一疼,马上改了口,“既然来了,我们还是看一场电影吧。”

  跃进就说:“姐,你带他们俩看吧,上学期学校组织我们看电影了,我就不看了。”

  鲁盼儿锁上自行车,“来襄平县一次不容易,我们一定一起看一场电影!”丰收和丰美还是第一次到襄平县,不看一场电影会遗憾,而跃进其实也没有多少机会去电影院看电影。

  四张电影票四角钱,自己多做几块抹布就挣到了。

  虽然是看过的电影,故事也是早熟悉的,但是在电影院里,完全隔绝了灯光的环境下,与在生产队场院里看的电影完全不一样,动画片的美仑美奂简直动人心魄,大家屏住呼吸看着美猴王上天入海,翻天覆地。

  出了电影院,鲁盼儿觉得这几角钱没白花,听跃进在一旁说:“在电影院里看电影就是不一样!”马上赞同地点了点头。

  丰收和丰美也说:“在电影院看电影就是比在队里好看!”

  姐弟几个说说笑笑,推着车转到一旁的大马路上,就见许多人正在路两边摆放灯笼,鲁盼儿一眼就看到几个高高的灯架,“那就是化工厂的灯。”正说着,巨大的“化工厂”几个字已经被安在高高的架子上,远远地就看得很清楚,丰收和丰美都着急了,“是不是灯会就要开始了?”

  “还早,总要天黑了才能看灯,”鲁盼儿就说,“我们先去买东西,出来的时候正好杨老师也来了。”

  商店就在大马路一旁,鲁盼儿带着弟弟妹妹们看了一圈,认识了好多东西,再买了缝纫机专用的针、线、机油和一些日常用品,这里的东西比公社供销社种类多、样式新。

  走出商店的时候,天色已经变暗了,“化工厂”三个大字里的电灯亮了起来,而马路两旁也增加了许多灯笼,红彤彤的一大片。

  “外面冷,每人先吃一块烤地瓜吧。”杨老师突然就出现在大家面前,把手里的地瓜分给大家。

  鲁盼儿接过来,从手心一直暖到心里,她咬了一口地瓜,又软又甜又热,“杨老师,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我也刚到,见你们还没出来,就买了烤地瓜。”

  中午吃得太好太饱,大家都不饿,不过吃块烤地瓜暖暖还真舒服,又可以边走边看灯,化工厂的灯架最高,上面的字也最大,下面又挂了无数的红灯笼,比襄平县其它工厂的都有气势;武装部则用冰雕出了□□,里面还安了彩灯,一闪一闪的,非同凡响;襄平商店楼上楼下都是花灯,刚刚身在其间还不觉得怎么样,从远处看整座楼都在发亮,好像仙境一样……

  忽然一阵欢声雷动,一盏盏灯从远处飘了过来,原来又有许多人抬着灯□□,各色花灯打头,后面是扭秧歌的队伍。

  锣鼓宣天,唢呐声声,这些抬着□□的灯也许没有化工厂那么大,没有武装部的那样特别,没有商店那么多,但特别有生机,引得大家跺着脚鼓着掌跟着他们。

  “看!那是我们红旗公社的灯!”鲁跃进惊喜地指给大家看。

  果然是红旗公社的!最前面的红旗上面绣着红旗公社四个金色的大字,在灯光闪烁的夜晚很是醒目,

  红旗后面灯架上的几盏灯很特别,迎着风一直在转,里面的画着的马扬起四蹄奔腾,丰美看呆了,指着灯问:“里面的马怎么会跑?”

  “这是走马灯。”杨老师笑着告诉大家,“灯里有好几张画,风一吹画一张张地快速转动,马就像跑起来一样。”

  “我们红旗公社的灯最好看了!”

  红旗公社的跑马灯很别致,真不知是谁想出的好办法?

  跑马灯走得近了,鲁盼儿就看到了罗书记,他手挥一面小旗,指挥队伍或停或走,那灯上的马也跑得忽快忽慢,越发生动。当然,公社的干部们也都来了,有的抬花灯,有的扛着旗子,万红英的父亲紧跟在罗书记的一旁,一会回过头说些什么。

  “果然是你们!”万红英从红旗公社的队伍后面跑过来,上下打量着鲁盼儿,退学之后她依旧还像女学生一样文雅干净,身上的蓝绿格子衣服与许琴的一样,若是不认识,只怕会以为她是襄平县里人。

  无怪爸去一次九队,回来就问自己,又替堂哥看上她了呢。

  鲁盼儿感觉到万红英的嫉妒,还在公社中学时她就这样,自己穿了新衣服她总要生几天气。但现在自己已经是老师了,总要大度,就笑着招呼,“好久不见了。今天开学返校,你也顺便来看灯的吧。”

  万红英与鲁盼儿同岁,高中生涯让她又长大了不少,也懂得了不能再随便发小脾气,更何况鲁盼儿将来会是自己的堂嫂了呢,于是她努力收起了心中的不快,欢快地说:“我不是顺便来的,我是跟着公社的车一起来的!”又向红旗公社的队伍里用力招手,“哥!哥!你过来一下!”

  队伍里走出一个胖胖的年青人,眉眼与万红英有两三分相似,不耐烦地说:“又有什么事?”

  万红英将他拉过来,“这是我同学鲁盼儿,我爸过年的时候跟伯父伯母提过的。”

  “你同学?”万红英的哥哥也上下打量了一回鲁盼儿,然后就变得热情了,伸出手来,“你好,我叫万红宇,在县委当司机。”

  万红英只有两个弟弟,与她年纪差很多,这位哥哥应该是她的堂哥,对了,以前她常在自己面前提的,鲁盼儿就与他握了手,“我是鲁盼儿,是红旗九队的民办教师。”

  “我刚刚的话还没说完呢,”万红英很兴奋地告诉鲁盼儿,“今年上面有指示,各县可以举办灯会,只是通知的时候已经很晚了,只有两三天的时间,我爸就带着公社的干部加紧做出几盏走马灯——可是红旗公社那么远,怎么能把灯运到县城呢?拖拉机太小了,放不下,我爸就找了大伯,从县委借了一辆卡车,是我哥开过来的,帮我们红旗公社把灯送来了,我也就跟着车一起来了!”

  鲁盼儿就顺着万红英的话说了声,“谢谢你来帮忙,万红宇。”然后用力把手抽了出来,他一直握着自己的手不放,十分讨厌。

  对于叔叔要给自己介绍对象,万红宇当时是不以为然的,一个村姑,能出色到哪里?可是因为过去的那些事,爸爸妈妈打算尽快在偏僻的农村给自己找个媳妇,还商量着过了正月带自己去红旗九队相看。

  没想到今天自己提前遇到了鲁盼儿——更没想到会是个高挑漂亮的姑娘——嗯,还不止长得好看,还有一种特别的感觉,万红宇想了想,对了,应该叫文雅的气质,果然县城里许多姑娘都比不上。

  万红宇越看越满意,于是他就热情地说:“灯会结束后,我会把红旗公社的灯送回去,到时候你也坐我的车回去吧。”

  “不了。”鲁盼儿摇摇头,“我跟家里人和朋友一起来的,大家总要一起回去。”

  “有多少人?我看看车子能不能装下。”

  “谢谢,不用了,我们骑自行车回去。”鲁盼儿向万红英摆了摆手,“我先走了,以后再见!”

第46章 挺牛气的

  看着鲁盼儿转身与身边的几个同伴走入入流中, 连头也没回一下,万红宇吹了一声口哨, “还挺牛气的呢!”

  “鲁盼儿从小一直当班长,初中毕业时还是襄平县的第一名, 校长和老师都特别喜欢她,信任她。”万红英说着,心里十分复杂,既想让堂哥知道爸爸用心为他挑了好对象, 又不愿意十分表扬鲁盼儿,还担心堂哥也像别人一样觉得鲁盼儿比自己好,“可惜鲁家出事了, 她不得不辍学回家, 虽然当上了民办老师, 可只有初中学历。”

  万红宇就不高兴了, “读个高中有什么了不起的?毕业还不是要回农村参加劳动!”

  万红英猛地醒悟过来, 堂哥不喜欢读书, 初中时就不上学了, 天天在外面混,大伯找了学校才拿到初中毕业证, 又托关系让他进了县委的车队。自己怎么揭了他短处?将来自己保送大学还不是要大伯帮忙, 堂哥是绝不能得罪的, 便赶紧陪笑说:“农村和城里怎么能比?就是高中毕业, 也要回生产队种地——其实就是城里,能进县委工作也特别难得呀!”

  万红宇最引以为傲的就是自己的工作, 县委大院的司机,说出去立即就会引来无数羡慕的目光。每一次陪着县里的领导到下面的公社检查工作,万红宇都体会着高高在上的感觉——各局的领导、公社的干部,都要好吃好喝地招待,有的还会送土特产品,完全与县领导一样的待遇。

  凭着这样好的工作,很多姑娘都愿意跟自己来往,所以万红宇年纪轻轻的,早就处过好几个对象了。那个鲁盼儿是个农村姑娘,不懂得这些事儿,万红宇早认定了,只要自己开车让她看到自己的威风,再带着她坐上轿车,她马上就会心甘情愿跟自己处对象了。

  万红宇这样想着,心情也就好转了,便问堂妹,“你什么时候回家,我送你,顺便看看你同学。”

  明天才开学,总要月底回家,但是显然堂哥想自己早点儿回家陪他去见鲁盼儿,于是万红英就说:“半个月之后吧?”看着堂哥的脸色,她赶紧改了口,“提前点儿也行,下周。”

  “那好,下周六我到高中门口接你。”

  鲁盼儿离开万家兄妹后继续与大家一起看灯,跃进拉着她的衣服,在她耳边小声说:“我讨厌万红英的哥哥。”

上一篇:与你千般好

下一篇:季太太宠夫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