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 第229章

作者:金波滟滟 标签: 情有独钟 因缘邂逅 现代言情

  “我要房子干什么呀?”

  鲁盼儿笑着推了回去,“等你的房子大卖,直接还我钱吧。”

  宁林一定让自己带来的,目的是说服鲁盼儿借钱,现在钱已经借到,建国还是坚持留下合约,“老班长,收着吧,我们在商言商。”

  似乎很有道理,鲁盼儿就笑着接了过来,“先放在我这里,你随时可以取走。”

  建国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又道:

  “都怪我只想跟着白赚一笔,结果把年前要付的款项都投了进去。”

  不过,“我亏的还有限,宁林这次损失大了。

  他不只把我们这个项目的钱都投了进去,还额外投了很多钱……”

  前两天宁林与自己打电话时还意气风发,如今不知怎么样了呢。

  鲁盼儿说不上是什么心情。

  跟杨瑾和家里人招呼一声,鲁盼儿打电话找了公司财务,带着建国去了银行,将款项转了过去。

  过了年,鲁盼儿就听了新消息,江南丝绸易主了。

  接手江南丝绸的是陈大为和宁雪雅。

  很快,两位老朋友前来拜访了。

  “宁林因为炒股欠下了巨额债务,为了还清材料款,完成手头的工程,他只能卖掉名下的产业,可除了江南丝绸,别的生意都卖不上价,权衡再三,最终只能舍弃最早创业的项目……”

  陈大为讲了许多内情,“就是这样,许多人见他急着用钱,还拼命地压价,后来他找到我们。”

  “恰好我们做设计院做得还不错,想收一家丝绸厂生产自己的产品,就给了一个合理的价格,也算帮了他。”

  陈大为和宁雪雅都是学设计的,他们学历高,水平也高,设计了不少丝绸作品,很有名气,夫妻二人开了一家设计院,与宁林先前常有合作,便是鲁盼儿也与他们有过业务往来,听了这样的消息,“我替江南丝绸庆幸,到你们手里,总不至于没落了。”

  “其实堂弟最舍不得的就是江南丝绸,不过他没有办法。

  如果不能按期完成项目,引发的结果太严重了,甚至可能破产,他唯有壮士断腕,才能保住江南集团。”

  宁雪雅轻轻一叹,“办手续那天,张宁哭得眼睛红通通的,嗓子哑得说不出话来——这些年,她连孩子都没空儿管,把心血都用在江南丝绸上了。”

  宁林与张宁有一个儿子,差不多七八岁了,因为夫妻二人都忙,便托在舅舅家里,一家人平常分成三处,见面的时候并不多,“经了这一次,堂弟便让弟妹留在家里照顾孩子。

  上小学的孩子,很依赖父母的。”

  “张宁歇一歇也很好,她平日太忙了。”

  鲁盼儿点头赞同,但心里却觉得她未必闲得住。

  宁雪雅又说起自家的打算,“我们收购江南丝绸之后,打算把设计院也迁到北京,以后就在北京安家落户了,孩子也带过来上学。”

  “太好了,这批老同学里只有你们离得最远,如今回了北京,大家见面方便多了。”

  鲁盼儿笑着告诉他们,“现在北京有了新的落户政策,投资企业纳税达到一定数额就可以办理,”陈大为详细问过,突然笑了起来,“以前章丽雯最常提到你的农村户口,现在她终于没话说了吧?”

  霓裳羽衣的规模在北京的企业里颇得数得上,自己早符合条件落户条件,但是,“我的户口一直没迁,小春婶儿他们不放我走,我也舍不得。”

  鲁盼儿也笑,“老家那边儿还有我家的房子和土地呢。”

  “原来你还没把户口迁到北京?”

  陈大为吃了一惊。

  “我和你们这些知青不一样,你们来自城市,回到城市是很自然的。

  我出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对那里的感情比你们深。”

  “也对,现在情况早不一样了,户口留在那边也没关系,反正现在早没了粮票、布票,出门也不用开介绍信了。”

  大家闲聊一会儿,又谈到生意,“原本堂弟夫妻要陪我们一起过来拜访,偏偏临时有事没能过来。

  不过据说两边账目一直都很清楚,没有什么问题。”

  宁林和张宁恐怕是不想见自己,鲁盼儿点头,“合同、账目都没问题,我们有时间核对一下,以后还可以继续合作。”

  陈大为和宁雪雅就笑了,“若是没有你这个大合作商,我们也许不敢拿出全部家身,又贷款买下江南丝绸呢。”

  陈大为和宁雪雅把江南丝绸的名字改为雪雅真丝,依旧生产高档丝绸,当然,他们的经营风格与宁林也有许多不同,更注重面料的设计感,还增加了雪纺、棉布等新产品。

  鲁盼儿很欣赏他们的设计理念,霓裳羽衣最大的供货商依旧为雪雅真丝。

  这一年的富豪榜再出来的时候,鲁盼儿前进了两名,而宁林已经掉落在榜外。

  不过,比起许多从此一蹶不振的,甚至跳楼自杀的李老板,他已经算不错的了,至少生意没垮。

  再见到宁林,是在磁器口商场重新开业的典礼上,他恰好站得很近,“鲁姐,生意很不错呀。”

  “还行吧,”鲁盼儿一笑,“没有你发展的快。”

  一年时间,他又重新上了富豪榜,而且前进的速度很猛,不像自己,每年变化不大。

  “在鲁姐面前,我不敢再夸口了。”

  宁林也笑。

  不敢说出来,不等于没有,鲁盼儿明白,“你重新振作了。”

  “应该说,我从来没颓废过。”

  “不错,你就是那样的人。”

  “鲁姐,快来尝尝我们的普洱茶。”

  张宁用托盘端了茶过来,“这茶跟我们平时常喝的龙井、碧螺春都不一样,采下来用特殊的工艺发酵,又放了几十年,味道特别醇厚。”

  鲁盼儿尝了尝,“味道确实不错。”

  “我家在磁器口留了一个店面,专门做普洱茶,以后常过来呀。”

  看来张宁并没有留在家里,而是接了茶叶生意,又做得风生水起了。

  生意场上,就是这样沉沉浮浮。

  鲁盼儿挺佩服他们的,也从他们的经历中有所领悟。

  经历这一次风波,宁林之所以没有倒,也得益于他的多种经营。

  霓裳羽衣经营品种的确太单一了。

  虽有好几个系列,但全部是服装,应该增加一些新项目,不如从鞋子、皮包等服装配饰开始。

  启动的资金也是现成的,磁器口回迁工程结束了,建国不但还了借款,还加了利息,说是抵押的房产卖了高价,利润两人平分。

  ※※※※※※※※※※※※※※※※※※※※滟滟的新文,求预收!

第282章 梓嫣的信

  梓恒在高中毕业前就被推荐保送到小舅所在的学校, 也是一样的计算机专业。

  作为学校排名第一, 北京有名的小计算机迷,高中高中生计算机比赛冠军, 杨梓恒提前收到录取通知书就是顺理成章。

  同学们在为高考冲刺时,他提前去了大学跟着小舅搞科研。

  两年后梓嫣考大学, 家里却先不平静起来。

  小女儿喜欢美术, 高中就读于央美附中, 杨瑾和鲁盼儿自然赞成她继续走艺术之路, 但是这么早就出国嘛,还不大合适。

  夫妻俩便与女儿谈心,“国外有很多先进的东西,值得我们学习, 你哥哥本科毕业后准备出国读研, 我们都赞同。”

  梓恒在大学期间参加过几次世界计算比赛, 现在正为申请国际顶尖名校做准备。

  “我去国外学油画,也是差不多的道理。”

  梓嫣马上接了一句。

  那怎么一样呢?

  “可你若是本科毕业后出国, 我们也不会反对。

  但你现在太小,而异国他乡, 人文风俗都与我们不同, 会遇到许多困难……”

  “我哪里还小, 已经高中毕业了, ”梓嫣不服气, “爸爸, 你初中还没毕业就下乡插队了;妈妈, 你高中就辍学工作供两个舅舅和小姨上学,那时候你们岂不比我现在还小?”

  “你们不怕困难,我也不怕!”

  家里的那些旧事,也不知一个小孩子怎么弄得这么清楚?

  鲁盼儿便道:

  “那时候跟现在可不一样,条件很艰苦,大家都不上学……”

  “正因为现在条件好了,所以我更要去国外读书。”

  “我们不是反对你出国读书,是希望你再过几年,那时候你的思想会更成熟,形成更稳定的世界观……”

  杨瑾循循善诱。

  “是啊,你现在才十七岁,爸爸妈妈不放心……”

  鲁盼儿苦口婆心。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讲道理,于大姐进来了,“梓嫣的信——还是国外来的呢。”

  梓嫣接过信急忙打开,笑容很快在她的脸上绽放,“不管你们怎么说,我出国读书已经成定局了!”

  她将信纸递给父母,“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就读的通知书,你们就是不同意也没办法!”

  巴黎国立美术学院是一所有几百年历史的名校,一向很难申请,鲁盼儿接过来材料细看,梓嫣果然被录取了。

  更意料不到的是,自己和杨瑾一直被蒙在鼓里,“你什么时候申请的?”

  “上次送作品参赛作品时,遇到了巴黎国立美术学院的老师,然后就顺便申请了。”

  梓嫣摊摊手,笑嘻嘻地承认。

  “顺便申请就能成功,看来还满有本事的呢。”

  鲁盼儿神情复杂。

  梓嫣只当全是表扬了,“那是当然的,我可是杨梓嫣,爸爸妈妈最优秀的女儿!”

  “这孩子,竟搞个先斩后奏。”

  杨瑾嘴角满是笑意,又无奈地摇摇头。

上一篇:与你千般好

下一篇:季太太宠夫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