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 第201章

作者:金波滟滟 标签: 情有独钟 因缘邂逅 现代言情

  小伙子狐疑地看着他们,从柜台里取出一串粉红的手链,“希腊神话里,爱神阿佛洛狄忒就是给了帕里斯一串粉晶手链,然后他才能娶到最美丽的海伦,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粉水晶上面有着爱情预言。”

  鲁盼儿也看过希腊神话,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传说,“这一定是杜撰?”

  “绝对是真的!”

  小伙子很肯定,“这串粉水晶是我们店里品质最好的,要不是你们俩说正是水晶婚,我还舍不得拿出来呢。”

  “在西方,很多珠宝都附加一个引人入胜的传说。”

  杨瑾哈哈笑了,接过粉水晶手链,“是挺好看的,何况又有如此动人的故事,你就留着吧。”

  芙蓉色的水晶色泽娇嫩,晶莹透亮,戴在手腕上十分漂亮,鲁盼儿越看越喜欢,“好吧,我也相信粉水晶上有爱情预言了。”

  买了东西回家,把扇子和书签分给孩子们,也就到了休息的时候。

  鲁盼儿躺在床上,想起说了一半的话,“办户口只能通过周华,你要去找他?”

  从外面散步回来,杨瑾笑着熄了灯,“现在是我们的时间,不许再谈外人了。”

  鲁盼儿便被他又哄了过去。

  第二天她在公司靠在椅子又想了半晌,杨瑾能有什么办法呢?

  不管怎么样,户口都是绕不过的坎。

  鲁盼儿犹豫半晌,将法国朋友刚刚送来的柯达相机放在包里,出门去了燕京大学。

  她决定去找周华。

  周华收礼办事的名声早传出来了,而花点儿钱对自己来说不算什么。

  这台柯达照相机是美国的最新产品,只有巴掌大小,拍摄的时候既不用调光圈也不用调焦距,只要对准画面按下快门就可以拍出清晰的照片,特别好用,价格也相当贵。

  眼下国内还没有销售,就是友谊商店也没有货呢。

  周华收到了一定会很满意的。

  自己向他低头送礼了,他应该不再从中作梗,那么梓恒和梓嫣的户口也就能调到北京了。

  燕京大学里老建筑很多,楼里有些阴暗,后勤处依旧如故,周华也没变,见到鲁盼儿热情地站起来,“唉哟,鲁老板来了,真是稀客!

  快请坐!”

  又指挥手下的年轻人,“赶紧泡杯最好的龙井新茶,这可是历史系破格聘任的教授、也是我们学校最年轻的教授杨瑾的爱人,我们要好好招待呀。”

  鲁盼儿做了近十年的生意,什么样的人没见过?

  但她肯定,在虚伪方面,周华若是排第二,那就没有人能排在第一位。

  明明他恨杨瑾和自己,可是却能笑得这样真诚。

  鲁盼儿无奈地笑着摇了摇头,“周处长,我来只是想问问两个孩子的户口,能不能近期转到北京?

  我家的大儿子就要上高中了,如果户口不能转过来,他只能回老家上学。”

  “噢,梓恒要上高中了?”

  周华放下茶杯略一沉思,“不对呀,他只比晓琳大四岁,现在晓琳才上四年级,他怎么就上高中了呢?”

  “梓恒直接上的二年级,比别的孩子早一年。”

  “对了,对了,我竟忘记了。

  后勤处事情太多,没办法,没办法呀!”

  周华叹了一声,“虽然这样,可是我也没办法。

  前两天我还亲自带着后勤处的员工跑了主管户籍的几个部门,帮你们申请,只是依旧没办下来。”

  “这事我已经让人通知杨老师了。

  怎么?

  他没告诉你?”

  鲁盼儿当然知道了,她还知道赵老师、刘师傅等七八家都批准了,“为什么只有我们家没办下来呢?”

  “原因有很多。

  每年进北京的名额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放开批准,要考虑家庭情况、工龄很多因素……”

  其实不论从哪个角度,自家的条件都足够了,但是周华永远有理由。

  鲁盼儿明白自己完全没有必要跟他争论,不,自己也不是来与他争的,现在应该拿出相机,说两句服软的话,请周华帮忙。

  周华应该一直在等这一刻的到来。

  这正是鲁盼儿来之前决定的,她的手正放在手提包上,能触到那台相机——泡茶的年轻人走了,屋子里只有周华和自己,现在拿出来正是好时机。

  但是,鲁盼儿怎么也做不出。

  尽管她受过别人轻视的目光,遇到过许多挫折,她也曾经请求过别人帮忙,可向周华低头与先前所有的情况都不一样。

  一台柯达相机不算什么,却能让自己失去人格和自尊。

  这是鲁盼儿无法容忍的。

第256章 怒目金刚

  鲁盼儿犹豫了片刻, 提起包站了起来, “周处长, 不必再解释了,我可以肯定,你一直压着我们的材料没有去办!”

  “没有证据可不能乱说话呀!”

  周华严肃地说:

  “我一直指示后勤部的员工积极为你们办理户口的事项, 但是主管部门不批准,我又有什么办法?”

  他唱罢了白脸, 又立即改成红脸, 将茶杯重新端起送得更近些, “小鲁啊,坐下喝点儿茶消消火,政策就是这样的……”

  尽管鲁盼儿有十分的肯定, 但还真没有证据, 她差一点儿就把茶杯抓起来扔到周华脸上,最后才勉强忍住。

  鲁盼儿出了后勤处,便向历史系的办公楼走去。

  杨瑾就快下班了, 自己与他一起去接孩子放学, 顺便再商量孩子们升学的问题。

  外面的阳光很刺眼,晒得鲁盼儿没精打采, 垂着头走路,差一点撞到人, “噢, 对不起——高校长。”

  高校长见了她不像平时一般笑着招呼, 却生气地挥着手上的一页纸, “杨瑾为什么要申请调动?”

  “申请调动?”

  鲁盼儿一时摸不着头脑,“我不知道啊。”

  高校长便将那页纸递过来,“我刚刚出差回来,就看到他的请调报告——不行,我不批准!”

  信纸上正是杨瑾的字,他申请调到北京的另一大学工作。

  鲁盼儿一下子明白了,这就是他的办法。

  到了另一所学校,也就能替自己和孩子们办理户口了。

  “原来我想错了。”

  “什么错了?”

  高校长追问。

  “我以为他也只能来找周华沟通,就抢先过来了。

  没想到他宁肯离开燕京大学也不愿意。”

  鲁盼儿将那页纸折起收到包中,“高校长,杨瑾的请调报告我替他收回!”

  “他的父母是燕京大学的老师,他从小在这里长大;高考的时候,他只报了燕京大学这一所学校;在国外留学后,他没有接受H大学的邀请回到母校;现在,他三十七岁便学校破格聘请为教授,负责重要的科研工作……

  他对燕京大学的感情特别深,哪里能愿意离开呢?”

  高校长也这样觉得,但是请调报告却是真的,所以也让他特别生气。

  现在看来,里面另有隐情,“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与周华有什么关系?”

  “是因为孩子的学业,”鲁盼儿便将最近的事都告诉了高校长,“明明杨瑾不论资历、工龄、还是实际情况都符合要求,可是,我们两个孩子的户口一直没能调到北京,只能在老家上高中……”

  “我刚去了后勤处,周处长说了一堆理由,总之我们家的问题还是解决不了!”

  “杨瑾要是调到别的学校,户口一定就能解决了,所以,他只能离开燕京大学,放弃自己的工作和科研。”

  告状的感觉还真不错,鲁盼儿心里畅快多了。

  虽然自己抓不到周华故意拖延的证据,但是告状是不需要证据的。

  最后,鲁盼儿还是安慰了高校长,“哪怕我带着孩子们回襄平读书,也不会同意杨瑾离开燕京大学!”

  “原来是这样!”

  高校长一转身,“小鲁,你跟我去后勤处。”

  高校长走得很快,鲁盼儿几步小跑才跟上,侧过头去看他的脸,臭得像一块大石头,便将要说的话压了下来。

  论理,周华是应该被批评批评了,但是批评周华又有什么用呢?

  他还是会有很多办法拖上一段时间,而梓恒和梓嫣的学业却拖不起了。

  走进办公室,鲁盼儿就见周华正坐在办公桌前跷着二郎腿凝视着面前茶杯,新泡的龙井茶水碧绿澄清,一片片嫩芽神奇般地舒展开,在水中沉沉浮浮——他心里不知道又在转什么坏主意。

  就在这时,高校长几步上前将鲁盼儿一直想做的事情做了——他拿起茶杯,将茶水泼到周华的脸上,“你这个后勤处处长怎么当的!

  重要的事情不做,倒有闲心喝茶!”

  顺手又扔了茶杯。

  一杯热水将周华的头脸淋得湿透,几片黄绿色的茶叶挂在他的头发和肩膀上,透明的玻璃茶杯落在地上发出了清脆的破裂声,再加上高校长雷鸣般的吼声,一层楼的人都跑了过来,“怎么了?

  怎么了?”

  “怎么了!”

  高校长瞪着大家,“你们说!

  我们学校最宝贵的是什么!”

上一篇:与你千般好

下一篇:季太太宠夫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