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 第18章

作者:金波滟滟 标签: 情有独钟 因缘邂逅 现代言情

  “我可以学的,”许琴不甘心,“班长,你说过不会的都可以学!”

  “好吧,我是说过,”鲁盼儿就点了头,“那好,你就帮着万红英烧火。”

  “那我们呢?”胡一民和赵剑赶紧凑上来。

  “你们跟着建国,挑水、抱秸杆、下窖取菜。”鲁盼儿又悄悄叫过跃进,“你去找大龙和二龙过来。”同学们到自己家时,二龙并没有过来,鲁盼儿想了想,还是觉得应该找了他们。

  “想起他跟着二姑到家里抢自行车,我就恨他,”鲁跃进就说:“在学校我们已经不说话了。”

  抢自行车的那一幕鲁盼儿也永远忘不了,但是她还是说:“跃进,我也恨大龙和二龙,但是今天同学们来了,他们不知道我们家里的矛盾,我们还是把他们请来,只当成普通的同学。”

  正说着,胡一民抱了秸杆回来,就大咧咧地问:“鲁二龙说带哥哥过来,怎么还没来呢?”

  “跃进正要去叫他,不如你陪着他去吧。”鲁盼儿就推了一把跃进,见他与胡一民去了那边找来了大龙和二龙。

  没一会儿,丰收和丰美放学回家了,许琴就惊奇地问:“你们真是双胞胎?怎么能一个是女生一个是男生呢?”

  “双胞胎也有不一样的,”鲁二龙就说:“我大姑和二姑也是双胞胎,可是她们就长得就不一样。”

  鲁大龙和二龙是双胞胎,丰收和丰美也是双胞胎,再听说大龙和二龙的姑姑也是双胞胎,大家都惊奇地说:“你们家双胞胎可真多呀!”

  鲁二龙就笑了起来,“听我奶说鲁家每一辈都有双胞胎。”

  鲁盼儿看着鲁二龙,大龙脸上尚且有些羞愧之色,可他到了自己家里神情自若,跟同学们说说笑笑的,不露出一点儿别扭,仿佛几天前他并没有跟着二姑到自己家抢自行车一样。他真是坏得不可救药了。

  一大群学生们在鲁盼儿的指挥下很快就做出一桌子菜,大家围在炕桌边吃边聊,到了晚上就鲁家住了下来,男生一个屋子,女生一个屋子。

  鲁盼儿睡前又去抱秸杆,她要多放进灶里一些,把炕烧得暖暖的。

  “姐,我什么都不如你。我们家应该你继续上学,我回家挣工分。”跃进不知什么时候也跟着出来了,“正好因为许琴拦着,我还没有给你办退学,不如……”

  “什么你不如我,我不如你的,”鲁盼儿担心跃进再犯倔劲儿,“你比过去懂事多了,就说今天回家之前幸亏你在公社买了肉,才能做出像样的饭菜来;还有陈建国的退学手续、那些行李物品,从食堂退回剩下的粮食、菜金……你都办得很好。”

  “如果你比我大,一定会是你退学,我继续读高中;但是我比你大,只能我退学,你读高中。这都是生下来就定好的顺序,谁也改变不了。”

  “跃进,姐知道你长大了,以后还会更加能干有出息,也能帮着姐把家支撑起来。”

  “姐再提醒你一句,二龙不是好人,可是你也不能什么都摆在脸上,将来会吃亏的。”鲁盼儿就推了推他,“外面冷,赶紧回去睡觉吧,明天还得返校呢。”

  回到屋里,挨着鲁盼儿的许琴就小声问:“你真不回学校了吗?”

  “当然是真的,”鲁盼儿就说:“我已经想好了。”

  “我真不舍得你啊。”

  “我们又不是以后不见面了。”

  “我要向你道歉,”许琴半晌鼓足了勇气,“过去我嘲笑过你,还……”

  鲁盼儿就拦住她,“其实你帮我的更多——班级的工作你最积极,提的建议也都很好,最主要的是你为人正直,能坚持正义。”

  “许琴,不要再为我不能回学校遗憾,而是要把心思放在我们班级上,协助老师把班级管好,让同学们不要虚度高中的光阴。”

  “回去后不要再拦着鲁跃进给我办退学手续了。我还要委托你帮我整理宿舍的东西,跃进不方便进女生宿舍……”

  两人聊到了半夜,不知什么时候才睡着。

  鲁跃进再回家时,不只把姐姐的东西带回来了,还有杜老师和许琴等许多同学送的纪念品。鲁盼儿收下这些东西,心里无比地平静,她经历了美好的高中生活,无怨无悔。

  在九队参加劳动,她也会一样做得很好。

第31章 民办教师

  鲁盼儿还没来得及上工,罗书记和吴队长派人找她去队部,“现在九队小学学生太多了,杨老师一个人有些忙不过来,早应该再加一个老师。先前队里和公社都疏忽了,如今你退学,正好到队里当民办老师。”

  这真是鲁盼儿怎么也没有想到的,自己竟要做老师了?

  可是几天前自己还是学生呢。

  罗书记看出鲁盼儿的犹豫,就笑着说:

  “盼儿,你是高中生,比杨老师读的书都多。”

  “那可不对,”鲁盼儿赶紧摆手,“我现在有不会的还要请教杨老师呢。”

  “那你就继续跟着杨老师学怎么当老师,”罗书记就告诉她,“杨老师说你能行,也会帮助你。”

  鲁盼儿一下子明白了,一定是杨老师找罗书记推荐自己当民办老师的。既然杨老师觉得自己能行,她也就不觉得担心了,自己一定能当好老师,就郑重地点了点头,“你们放心吧,我一定认真跟着杨老师学习,当一名合格的老师。”

  万彩凤听了消息,急忙找了过来,“罗书记,吴队长,我们家大龙也从高中退学了,应该让他也当民办老师!”

  罗书记就说:“生产队小学最多有两个民办老师,再多队里负担不起,上面也不能批准。”

  “你们可不应该偏心满堂家的孩子,满仓也是为了修水渠牺牲的呀!”鲁老太太有心打滚哭闹一回,但在队里总要顾及颜面,就忍住了,可说起话来却一点也不客气,“你们当干部的,可要公平啊!”

  如果没有那天万老太太胡搅蛮缠,鲁盼儿几个孩子都吃了亏,罗书记并不会一下子就同意给九队增加一个民办教师资格。虽然九队的确缺一个老师,但这种局面已经很久了,也没有必要改。

  但是想到满堂的四个儿女们还没有成年,却被亲人抢去一个抚恤的名额,罗书记心里就十分过意不去。他与满堂在一起工作好几年了,知道他家里的情况,听了杨老师的建议立即就同意让鲁盼儿当民办老师。

  确实是有些偏心的。

  但是与万老太太打过交道的罗书记,却不会承认自己的偏心,而且,他的确有道理,“公社九个生产队,每个队都有小学,六个只有三年初小的,只一个老师,三个有高小的,都是两个老师。现在红旗九队的民办老师的确有一个缺口,早应该增加了。”

  “恰好,鲁盼儿也很合适,在公社初中时她就是最优秀的学生,品德好,劳动好,学习好,年年都是三好学生,就没有人不知道。”

  “初中升高中的考试,鲁盼儿是全县第一名,让襄平高中的老师们都知道了我们红旗公社。而且在高中的几个月里,鲁盼儿表现也特别出色,甚至校长在全校大会上表扬过她。”

  “不必说大龙,就是整个襄平高中的学生,也没有一个比得过鲁盼儿的!”

  鲁老太太立即又想出了理由,“盼儿和大龙都是一家的,大龙是男的,盼儿是女的,女的就得让着男的。”

  “谁说女的就得让男的?那襄平高中咋没让大龙当班长?,”罗书记早有准备,“你们要是不服气,今天就把九队的社员们都请到学校去,让大家看一看大龙和盼儿谁更合适当老师。”

  吴队长就说:“也把陈建国叫来,免得将来大家觉得我们不公平。”

  陈婶儿和陈建国听了原委,都摇头说:“我们可比不了鲁盼儿,她可是全县考第一的,又是班长,就应该让鲁盼儿当民办老师。”

  杨老师就出了一道语文题,一道数学题,鲁盼儿立即就答了出来,大龙却都不会,罗书记就说:“当老师总得有文化,否则不就是误人子弟?”

  鲁老太太再没有办法,想躺在地上打个滚,可看到社员们瞧着她的目光,只得老老实实地回家了。当初就因为自己,满仓娶媳妇十分艰难,现在大龙和二龙眼见着也要说亲了,乡亲们面前总不能再闹了。

  民办老师的手续很简单,填表后由队里盖了章报到公社就行了,至于老师的工资,由生产队负责,与杨老师一样,每月二十八元,每年发十个月。

  鲁盼儿再走进红旗九队小学时,心情难免有些忐忑。

  以前她曾经不知多少次来到小学,但都是以学生的身份,现在她却是老师了。

  迎面正好遇到杨老师,笑着向她点头,“鲁老师好。”

  鲁盼儿觉得脸上有发发热,拍了拍丰收和丰美,“你们先去教室吧,我跟杨老师说话。”然后就说:“杨老师,我……”

  “有点紧张,是吗?”

  “是。”

  “我第一次走进学校教你们的时候,心里也很紧张。”

  那时候鲁盼儿刚升四年级,她想了想,“我怎么不知道杨老师很紧张啊?”似乎她第一次见到杨老师时就觉得他非常有学问,非常令人景仰。

  “当然不能让你们知道,”杨老师就笑了,“你要显得什么都懂得,一点也不紧张才行。”

  鲁盼儿差一点笑了,原来杨老师也曾经紧张过,只不过在学生面前他没有露出来而已!

  “而且,你这位小班长可是帮了我不少的忙,替我弥补了许多想不到的事,我一直欠你一句道谢呢。”

  杨老师为了安慰自己才这么说的,不过不知不觉间,鲁盼儿已经不紧张了,她笑着问:“杨老师,我要怎么做呢?”

  “现在小学有五个年级,初小和高小各一个教室,你就负责低年级吧。”杨老师告诉她,“这几天你不用着急讲课,只帮着管理学生,就像你过去当班长时做的。先听我讲,然后我再带你练习几次,再给学生们讲课时就容易多了。”

  “老师好!”几个学生在校门口高声地问候。

  杨老师从容而温和地点了点头,“大家好!”

  “大家好!”鲁盼儿也跟着杨老师点了点头,“我明白了,似乎并不难。”

  事实上也不难,鲁盼儿没想到自己竟然能这么快地融入到民办老师的工作中。她听杨老师讲了几次课,认真琢磨杨老师的每一句话,悄悄备好了课,一次就通过了。

  然后她就正式接手了初小三个班。

  鲁盼儿本来就是好学生,初小三个年级的知识她当然胸有成竹,班级的学生们都是九队的孩子,她全部认识,加上她又当了好多年班长,对于管理班级很有办法,很平稳地就度过了最开始的几天。

  最大的一次问题是鲁丰美一时口误,在教室里叫了她“姐”,引得同学们都笑了起来,鲁盼儿有点儿尴尬,就也笑笑说:“在家里叫姐,在学校要叫老师。”还算轻松地平息了事端。

  杨老师见她把三个班带得很稳,便很快放手了。

  鲁盼儿每天给三个班各上一节数学,一节语文课,这就是六节,再加上音乐、美术、体育、劳动等课,从早到晚少有空闲时间,她才真正体会到杨老师的辛苦。

  表面看初小的班级多一些,老师的任务也重,但其实正相反,红旗九队的初小只有本生产队的学生,一个年级几个学生到十几个不等,加起来不过三十多人,就是分三班上课,也好管一些。

  可是高小却有八队的学生,每个年级的学生都过二十人了,特别是四年级新转到九队上学的学生,他们不是杨老师从小带大的,课堂纪律不好,学业参差不齐,管理这些孩子们就很不容易,课程更不必说比初小要难得多。

  鲁盼儿都想不出过去杨老师怎么一个人带这么多的班,有一天看着八队最淘气的几个孩子放学走了,忍不住说:“九队小学早应该增加一个老师了,杨老师为什么过去没有提过?”

  杨老师微微一笑,“我过去要是提了,这一次你不是没有机会当民办老师?”

  虽然自己很幸运地当上了民办教师,但杨老师绝不可能算到自己今年退学回家,鲁盼儿就摇头笑着说:“杨老师骗我!”

  杨瑾便略略仰头哈哈笑了,“并不是骗你,我果真不想遇到一个合不来的同事,所以宁愿自己多教几个班。”

  同事,而且还是合得来的同事,鲁盼儿听了从心里向外地高兴,过去自己是杨老师最喜欢的学生,现在是他合得来的同事。

  果然,自己跟杨老师很合得来,两人一起工作,却从来没有一点点的矛盾。

第32章 留校察看

  上了几天课之后,鲁盼儿与杨老师商量,“高小的两个年级太难带了,以后体育、音乐、劳动课我一个人上吧,就是美术课还要杨老师教,我不太会画画呢。”

  红旗九队小学的这些课程都是五个年级一起上的,杨瑾每次上课,鲁盼儿就可以休息了,最初她还以为自己不能胜任,后来才懂得杨老师是在照顾自己。可杨老师比自己忙,不能让他再继续承担太多了。

  鲁盼儿还是很小的小姑娘时就这样,能干、大度、会照顾人。杨瑾特别心疼这个可爱的小姑娘,当然她现在变成了大姑娘,但依旧很可爱,“你才当老师多久?又比我小,就不要跟我争着多上课了。”

  “我只比杨老师小三岁多一点儿!”前几天公社让民办教师填表,鲁盼儿特别看了一下,杨老师生日小,自己生日大,只看年份两人差四岁,但按月算起来并没有那么多,“而且我们是同事!”

  过去在鲁盼儿的心里,一直把杨老师当成父母一样的长辈尊重的,现在不知不觉已经修正了,杨老师是自己的同辈呢,只差三岁多一点儿的同辈。

  当然,鲁盼儿还像过去一样尊重杨老师。

  “好了,鲁老师同事,为了公平,我们每人负责两门课,我教体育和美术,你教劳动和音乐——我唱歌不如你好听。”

  自己唱歌是挺好听的,鲁盼儿更开心了,见学生们都走出教室,检查后把门锁好,笑着说:“杨老师,那我就先回家了。”

上一篇:与你千般好

下一篇:季太太宠夫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