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村致富日常 第50章

作者:曲流水 标签: 现代言情

“该打,谁让你随口乱说,都这么大,当上老师了,以后怎么为人师表?”杜善琳一副幸灾乐祸的模样,丝毫没有姐弟之情。

“阿玮不如去考特岗教师,三年后就能转正有编制。”说起这个,旁观的杜庆国就有话说,“在市二中教书好是好,就是没有编制,总觉得没有保障。”

“爷爷,你们老一辈的是这样,现在的年轻人不一样了,得看他们自己喜不喜欢。”杜善薇笑道,“做特岗教师一般要到乡下的小学教书,生活单调枯燥,就算转正了,能回到县城已经很不错了。现在小玮在市二中,以后还能应聘到一中,前途同样光明。”

“就是就是,我可不想到乡下去教书,如果被分到咱们镇还好,到其他镇我不乐意。”杜善玮慌忙点头,“而且现在老师都是同工同酬,不管有没有编制,待遇都一样,五险一金齐全,我去哪不行?说不定有一天我还能应聘到省城的中学呢。”

“就凭你?以前读书不努力,只能在本省读二本的师范大学,我看你不如去考研,反正刚毕业没有一年,说不定能考上一本,就算不是一本,读完硕士研究生也有利于你将来找工作。”杜善琳冷笑,“不过你的心都玩野了,想再叫你读书,我看很难。”

“姐——”杜善玮委屈极了,“我已经很努力了。”

杜善薇见自家弟弟在旁边听得认真,忍不住想笑,就拍拍他的手背,低声说道:“别跟你玮哥学,你继续保持成绩,将来喜欢的话,继续读研读博,跟表哥一样,做自己想做的事。反正本科之前的费用,家里都有准备的,至于读研,到时我相信你自己能解决。”不能解决再说。

只要他乐意,她希望自己的弟弟能越飞越高。

“我知道的。”杜善茂挽着杜善薇的手臂,脑袋亲密地靠在她的胳膊上,轻声问道,“我怕我走得太远,万一在外地安家怎么办?”他喜欢物理,以后有很大几率不会回到这个小城市。

“你能凭自己的努力在外地安家,那我们高兴还来不及呢。”杜善薇想了想,就捏了一下他的手,“是不是怕爷爷他们不肯跟你去住?哈哈,你想得太远了!以后的事谁知道呢?再说了,养老不单是儿子的事,女儿也有份的,我将来估摸着就在本地安家,最远不会超过市区,本村是常住的,到时爷爷他们想去你那里住也行,留在村里有我在呢。”

说到这里,她忍不住摸摸手腕上的手串,大概是手串的缘故,她待在村里,全身感到最舒服。上个月她去医院体验,发现自己的各项指标都非常健康,连眼睛的轻微近视都不药而愈,完全不是两年前的亚健康状态。

南山村是她的“福地”,她不会轻易离开这里。身体健康的感觉实在是太舒服了!

“我就是说说而已。”杜善茂的脸有点红,先前杜善薇买房的事让他意识到,钱真的很重要,将来想在外地安家,钱必不可少,他自己还不知道到底能不能凭自己的努力在城市里站稳脚跟呢。

现在想这些太远,目前他最重要的事还是发奋读书,把成绩再提高一点。想到这次期末考试,自己才考了第三名,他就握了握拳头,暗下决心。

和杜善茂说完话,眼看着气氛正好,杜善薇就开口说起建客栈的事。

“你想在晒谷场那边建房?”杜积明早就听杜善薇说过要建客栈的事,可他没想到侄女会选在晒谷场那边。

“是啊,大伯,咱们村近几年种水稻的人都变少了,就算是种,也只种晚稻,都是在自家的前院或大榕树边上晾晒,如果盖了楼房,比如九爷家里,就是在屋顶晒粮,晒谷场已经很久没有人去用过,地上都长满了野草,变成停车场。而且我没有占用晒谷场,我就是想要旁边的那一块地,就是先前种有竹子的。”

“那里?”在场的人纷纷被杜善薇的话吸引了注意力。

“是的,就是二级路路口下坡,左拐弯,那里有一小片坡地,和后山挨着,现在种满了竹子,我去测过,差不多有半亩的面积。”杜善薇抿嘴一笑,继续道,“我认为以后咱们村发展起来,总要盖商铺吧?除了把村委和学校这边的山推掉,唯一有大块面积盖房的就是晒谷场那边,我只是提前想去占个位置。”

“那块地是属于咱们这一房的,老爷子三兄弟都有份,不像晒谷场,分到每家每户。”杜积明下意识地摸摸了口袋,意识到自己说戒烟两年了,忙从桌子上拿花生来剥,沉吟道,“先前从来没想过要用来建房,又是坡地,干脆就种了竹子。”

“你跟阿太说了没?”他又问。

“阿太答应了,说让咱们自己商量,她不参与。”今晚守夜,老人家困了,现在早已回房睡觉。

杜善海仔细回想了下小竹林的位置,拍手道:“薇薇这个想法不错啊,那个位置好,背后靠山,前面几十米处有一条小溪流过,我记得后面还有一窝泉眼,足够用水了。”

他们南山村别的不多,就是山多水多。尽管如此,想找到好的泉眼也是不容易。

“就是要推平,要不然建不了房。”杜善琳笑道,“咱们每年吃的竹笋有部分是从那里来的,不过就算砍了也没关系,竹林咱们村多的是。”

杜庆国低咳一声,沉声道:“薇薇就看中那里了,想问问你们有没有意见,是咱们三兄弟平分呢,还是你们把地卖给薇薇?你们自己拿主意。”

难得过年大家都在家,杜善薇和杜庆国商量过,打算借此机会问清楚。

“薇薇想盖旅馆,起码要盖三层楼吧,面积太小了不好,三兄弟平分,一人一百平米,能干得了什么?”三爷爷杜庆民率先开口。

“我回去再琢磨琢磨。”他本人是没意见的,但总要和老婆孩子商量一下。

他和二哥关系好,而且他和老婆都有退休金,如今又在家建了一栋乡村别墅,心里满足,也没想过做什么生意。再说了,他们在晒谷场还有一份地,到时就算真的开发那边,也有得赚。

就目前来看,要等到有投资,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呢。

“是啊,一百平米不能干啥。”住惯了乡下这种宽敞的大屋,杜积明对儿子杜善海在县城买的房子也不适应,觉得太小了。

“你们再好好商量,如果肯卖的话,薇薇就用比市价高一点的价格买下来,另有用途的话,我们再去别的地方看看。”杜庆国有些烦恼,“其实还有地方合适建房的,可那是本村生产队的地,不好卖给私人建房,这样的手续违法。”

杜积明点点头,他就算是支书,也不能轻易干这种事,毕竟群众都是有眼睛的。特别是在南山村,大家又不傻,而且都有血缘关系,一个弄不好就被指责“偏心”,到时两头不讨好,坏了村里和谐的关系,得不偿失。

这个话题略过不提,总要给人商量的时间。长辈们又开始谈起其他事情,比如喜乐见闻的催婚大业。

杜善琳悄悄拉着杜善薇到房间,问她:“你和那个覃承毅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怎么看都觉得不对劲,这次年底的总结大会,你和他走在一起,上台阶时人太多,差点摔倒,他在旁边很紧张,后来一直暗暗护着你。别,你别否认,我在下面看得真真的,我眼睛又不瞎。”

杜善琳觉得自己的感情被欺骗了:“先前是谁说不跟比自己年纪小的男人谈恋爱的?我原先还以为你嫌弃他,毕竟之前的一年多时间,你们都没什么进展。”

“咳咳,琳姐,你先不要急,我们又没正式确定关系。”杜善薇觉得自己很无辜,就解释道,“不过这段时间接触得多,关系是比以前好。你是知道的,他就住在三爷爷家里,我家隔壁,抬头不见低头见,人家又长成那副模样,时间久了,我哪能不动心?不过现在不急,我们还处于相互了解的阶段呢。”

她觉得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他们能有时间谈一段缓慢的恋爱,真的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

“好吧,那我先不逼问你。”杜善琳犹豫了一下,又道,“从外表来看,覃承毅是比谢安榆好太多,但谢安榆吧,咱们家知根知底……算了,这种事情不能勉强,你喜欢哪个就哪个吧,记得保护好自己。”

她决定托人去侧面了解一下覃承毅的为人,看看他的家庭情况如何,起码不要是个妈宝男或者有什么暴力倾向吧?当然,还有以前的感情历史。

当然,这种事就先不要和薇薇说了。

“我当然会保护好自己,你想太多了,这是南山村,我们能干啥?”杜善薇翻翻白眼,突然灵机一动,笑着问道,“琳姐,你和那个周海,有戏吗?”

周海和覃承毅是同一个单位的同事,办公室主任,比杜善琳大两岁,未婚,之前来支援南山村时,和杜善琳认识,两人似乎看对眼了。

“还在谈呢,唉,我今年29岁,再不谈我妈就该压着我去相亲了。”杜善琳有些怅然。

“所以我才说嘛,你们就不该回到这个小地方,在我工作的城市,女人三十多岁不结婚是常见的事,可没见别人叽叽歪歪。”杜善洋悄悄跟着她们姐妹出来,早已听完全程,此时就自动现身说话。

杜善薇自然早就察觉到她的动作,笑道:“不一样的,大姐,我可适应不了那种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单是想到每天上下班都要花几个小时,我就觉得难受。”

……

等过完年,大家在离开村子前,关于那块坡地的事解决了,大房和三房都一致同意把地让给她。

作者有话要说:下午那更在六点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