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花下客 第31章

作者:墨宝非宝 标签: 现代言情

  但没想到并不是宜居的新别墅区,看着倒像是最早一批的,小区内的车道都坑坑洼洼的,路过的几幢小楼有明显的空置的。

  既然他两次盛情邀约,这地方一定有特别的地方。

  沈问埕见她一直等在进门的台阶下,把车钥匙揣进兜里,指台阶上的木门:“上去吧,你又不是客人。”

  他都这么说了,姜桡就没按门铃,推开了暗红木门的铜把手。

  一进去,玄关处堆满了杂物,不乱,只是像过日子的地方。

  “是姜小姐吧?”门厅里走出来一个五六十岁的阿姨,发型梳得整洁,正戴着清洁手套,笑吟吟地瞅着她。

  “是。”沈问埕轻推了她一把,省得她不进不退地尴尬。

  阿姨早准备好新拖鞋,摆在门口,她笑着说:“你们忙你们的,我忙我的。”言罢,对姜桡又是亲和一笑,转身就进去了。这一看就是家里用很久的阿姨,有眼色,不打扰不占用正主的时间。

  “这是我过去创业的地方,第一个公司的租住地,”沈问埕为她解惑,“后来搬去市里了,这里一直留到现在。曾姐从三十岁出头就帮看着这房子,现在也住这儿。”

  姜桡恍悟。

  上次他说请自己过来吃饭,应该就是要来看这里。

  一楼是办公区,还有当初的两排办公桌和老台式电脑,工位还在。姜桡换了拖鞋,进去绕过了第一排,到第二排最靠里边的桌子,看到了沈问埕曾经的工牌。她躬身,仔细看上头打印出来的‘001 沈问埕’,像突然跟着这个小楼退回到了那年。

  他一开始创业大学没毕业,那她还在高中。

  桌上有一张照片,里边没有任何人,近景是学士帽,远景是他毕业大学的风景。

  “能拿起来吗?”她问。

  沈问埕的手越过她的肩,替她拿起那个相框,递到她手里。

  “你毕业那年照的?”

  “对。”

  姜桡看着这学士帽,回忆自己的,记不清了,也是毕业好久了。

  不过说起他的大学,都是颇有好感。

  “我一直喜欢你们学校。”她说。

  “为什么?”

  “有一年我去你们学校,迷路了,碰上特别热情的在校生,不光给我们指路,还带我去了一个学院的联欢晚会,”她想想就笑,“元旦联欢,好像就是你们学院的。后来我每次想都觉得好笑,碰上了一群大好人。再后来每次见到你们学校毕业的人,都特亲切。”

  姜桡说完,把相框摆回原位,细节控的她,还特地一定要角度都放得一模一样。

  “我们院?”沈问埕在她耳后问。

  细细微微的热意,还有他呼吸间的力度,都突然变得清晰。

  “是吧。”她回答得心不在焉,像在说悄悄说似的。

  好多年前了,细节早记不清了。

  就记得他们人挺好的,还给了水,给了吃的。

  沈问埕握着她的肩,让她调转身,两人面朝着面。姜桡微一抬头,下巴碰到他衬衫领,细微一划,像在心上划过去了。

  “我就记得,是从楼侧面上的铁楼梯,进去了,一条走廊里都是学生,再进去是个大教室一样的,挂着过元旦的彩带。那是我第一次见大学的元旦联欢,还想,怎么和高中差不多。”

  不过也不一样。高中时,联欢都是教室通明,那晚,大教室里倒是暗的。

  “你们院的氛围挺好的。”她轻声说。

  沈问埕的目光挺深的,眼仁黑得很沉,让人想到深潜时看到的黑礁石。

  她见他不言语,不知他在想什么。

  “你为什么没往下读?”她问。

  “那时候,”沈问埕终于出声,慢慢地说,“想早挣钱,早出校园早走这一步。”

  这话换旁人,不一定能感同身受。

  姜桡没来由地心软又心疼,轻声说:“都说人一辈子的福是守恒的,早好了,晚年就弱,小时候吃多了苦,晚年福气就多。”

  “你觉得我现在算早算晚?”他压低声音回。

  挺普通的话,他带着笑音问的。平白添了几分烟火气。

  “算……”

  “我三十四。”他说。

  她知道。姜桡想到陪沈问埕逛南京商业区前,不知他的年龄,从言谈举止来看猜他至少有四十开外。现在人保养得好,三十到四五十之间都像被划了个年龄盲区,猜不准的。

  后来算出他的年纪,总是和这个人对不上。

  沈问埕没给她发散思维的机会。

  他的手从她肩上滑到腰上,往他身上带了带,本来就靠着他当年的办公桌,没什么多余的空隙,被他带到胸前时,更觉得空间窄。

  他想亲她。

  姜桡抬头,直直望到他眼睛里,轻声说:“那次你说请我来吃饭,就是来这儿?”

  沈问埕点了下头,等着她说。

  “那么早就想带我过来?”来他初创业的地方。

  好像太早了,那才认识几天。

  “姜桡。”他低声叫她。

  她没吭声。明明连名带姓叫的,却像被唤小名似的。

  “不是什么事都要讲逻辑。”沈问埕说。

  她知道他指得什么。

  一个常年做老板的人,面试过的人成百上千,他早该看出她总想给这段感情找出一个逻辑支撑点。不管是经历还是身边人的言论,她似乎从一开始相信到了现在,理所当然地认为真爱也许存在,但自己没这个运气能碰上。或者,那只是属于没成熟的小孩的,成年人有成年人的感情逻辑……“我一开始就挺喜欢你的,”沈问埕说,“喜欢和你说话,找你说话。你说什么,我都觉得有意思,喜欢琢磨你话里什么意思。”

  姜桡感觉到他的下巴碰到自己额前的头发,心跳得一下比一下重。

  “后来你有几次不理我,我就想算了,也不能上赶着。”沈问埕笑着说。

  他没往下说。……“那你怎么没算了?”她问。

  “算不了。”他笑着说。

  沈问埕低下头,碰到她的鼻梁,慢慢到了鼻尖。

  他不像她,想亲的时候还有点儿羞涩的意味在,那天感觉到这一层,他没主动,一切以她为主……姜桡被亲得昏沉沉的,感觉他手臂箍在她腰上,断断续续地,又感觉他在摸自己的头发。沈问埕亲了会儿,稍稍离开,下巴颏上微微刺人的胡茬从她的耳边擦过去。

  “路上过来的时候,”他低声在她耳边问,“有心事?”

  她被问得心跳了下:“不是什么大事。”

  过去的事,她都不愿和朋友多讨论,更不想让他知道。

  沈问埕不喜欢刨根问底,没再问。

  他低头,瞧着她的眉眼,转而问:“那天,我们院的晚会上,他们都招待你什么了?让你这么念念不忘的?”

  忽然这么问,她不是很有印象:“拿了水,还有点心。那种一小包一小包的,过年常在家里招待客人的那种。”

  “糖山楂?”

  好像真有。

  “一包一个?”

  好像真是。

  “你们院每年都准备这个吗?年年不变?”她问。

  “也许吧。”沈问埕笑着松开她,随手把一旁的窗户打开,让风能吹进这个陈设未变的普通办公室。他让姜桡随便逛逛,进了厨房,一直忙活的曾姐悄悄问,菜准备的差不多了,她喜欢的主食是面还是米?

  沈问埕先想到她是北方人,猜是面。

  但一想到姜桡在南京吃鸭血粉丝汤都要点份米饭,又说:米饭吧,她喜欢。

  姜桡踱到二楼,见到许多富有年代感的摆设,听到身后脚步声上楼。她拿起一个他曾获奖的奖杯:“要能早认识你就好了。”能见到他的大学时代。

  沈问埕靠在楼梯扶手上,说:“早认识没什么好,那时候我配不上你。”

第三十八章 一花一世界?

  姜桡踱步到他跟前,和他对视了几秒,揶揄说:“配得上配不上是成年人考虑的。你大学的时候我才高中,咱俩那时候认识,最多——算早恋违反校规。”

  沈问埕没回话。

  在无声里,他替她将一小撮挡着额头的碎发理到了一旁。姜桡没预料到这个,眼前的光被他手挡了一霎,随后,看到他目光。

  他发现还有几根碎发,想再抬手,见楼梯下曾姐端着菜路过,停了下来。

  从她过往的交流点滴,还有在公司里对他唯恐避之不及的态度,他差不多清楚姜桡不是个喜欢在人前动作太亲密的人。

  “还挺不好弄的。”沈问埕说着,手插到长裤口袋里。

  “还好你没说——”姜桡本想开玩笑说,还好你没说,没帮女孩理过头发,才不会弄,这种老套哄人的话过时了。

  但话到嘴边上,没说出来,她意外发现竟然有点儿想回避,对于那些他的过去。

  还是早恋好,早恋时候谁都没过去。

  “没说什么?”沈问埕问。

  “没什么。”姜桡笑笑,绕过他下了楼,走两步,她回身再上来,“欸,问你个事儿。”

  沈问埕等着她问。

  “我们第一天见,在南京的时候,”心里的问题很多,有些困扰她许久,有些或许一直都不打算问了,“我不小心听到你打电话了,在楼下你拿红酒的时候。”

  沈问埕记性一贯好,稍许停了两三秒说:“一个女同事打过来的?”

  不愧是他,一句话就解决了最重点,是女同事。

  沈问埕接着道:“她和另一个同事有矛盾,那个同事升了副总,外边传是因为我的关系。”他言简意赅,虽不记得对方每句话了,但姜桡如此问,内容必然有让人误会的地方,“你听到的是什么?”

  “祝你……”她目光促狭,提醒他。

  沈问埕记起来了,无奈说:“人生气时说的话,都没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