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工具人男配觉醒了 第39章

作者: 夹心棉花糖 标签: 种田文 现代架空 现代言情

  三台收音机,这?就是一百五了?,另外,我?们还说好了?,要是再有组装好的,只要质量不下降,他依旧愿意用这?个价格收。”

  说着,林东正?也从兜里掏出了?那十五张大团结来?,递给了?徐元。

  一百五十块钱是不少,但是,最让他高?兴的还是,给他们的收音机找到了?一条长久的销路,试想一下,要是他们能组装出二十台呢,这?不就有一千块钱入账了??

  四?位数啊,一想到这?个数字,林东正?就有些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

  “先前说好了?,刨除咱们花出去的,剩下的钱,咱们三个平分。

  截止目前,最主要的花销,还是家瑞去回收站淘零件的钱,以?及给回收员塞的买烟钱。

  至于东正?从票贩子那里买的票证,他结婚办酒席的时候都花了?,也就不用给他报销了?。

  这?部分钱,家瑞已经计算过了?,总共是花了?二十四?块六毛三分,就凑个整,按二十五块来?算吧。

  剩下的钱,咱们仨,一人拿四?十,还多了?五块钱,就留到下一次再分配吧,暂时就搁在家瑞这?里。”

  徐元一边说着,一边数了?七张大团结递给田家瑞,自个儿和林东正?则是各拿了?四?张。

第64章 买车

  也就是说, 仅仅忙活了这几?天,他?们仨就拿到了将近一个月的工资,虽然是比下班后就能回家躺着的人累了点儿, 但是,有钱拿,这点儿累,又?算得了什么呢?

  当然, 如果单干的话, 卖三台收音机能落到手里?的钱肯定会更?多,但是,合伙自然也有合伙的好处, 最起?码, 能给自己省不少事儿呢。

  所以, 虽然一百五十块钱平分之后, 每个人只分到了四十块,但是, 三人心里?都没有丝毫不满。

  毕竟,这段时间,每个人做了哪些事情,他?们心里?也都跟明镜儿似的, 能赚到这笔钱, 是跟每个人的勤劳努力都分不开的。

  今个儿, 林东正?从黑市回来,也都挺晚的了, 三人就没打?算继续组装收音机了, 等明个儿再继续吧。

  况且,拿到了这第一笔的“分红”, 估计林东正?和田家瑞早就想回去跟自家媳妇儿一起?分享这份喜悦了,徐元自然不会当那个没眼色的人。

  等他?们俩走了以后,想了想,徐元也坐下来,开始给自己对象写?这个礼拜的信了。

  说起?来,从他?们俩上回出去看电影,一直到现在,不是徐元礼拜天有事,就是曾书瑶礼拜天约了人,以至于俩人明明已经是“对象”的关系了,这几?个礼拜却只能靠写?信来交流。

  虽然说,以这种方式交流,对于认识时间不长的两人来说,反而要?更?加自在一些,可是,这到底不是长久之计,所以,徐元觉得,攒一辆自行车,势在必行。  信里?除了最近的生活琐事,还写?了他?想攒一辆自行车的打?算,末尾,徐元问了曾书瑶有没有时间,这个礼拜天一起?去旧货市场。

  这封信很快就被送到了曾书瑶的手上,看到徐元在信上写?着,有了自行车以后,他?们俩见面?的种种便利之处,她脸上流露出一抹笑?意来,这样诚意满满的邀请,她自然是会答应下来的。

  礼拜天一大早,徐元先是走回到了钢厂家属院,跟爸妈打?了声招呼,这才?骑着家里?的自行车往纺织厂赶,等他?到老地方的时候,曾书瑶已经站在那儿等着了。

  “书瑶!”自行车停在曾书瑶面?前,徐元拍拍后座,喊了她一声,示意她坐上来,一边往旧货市场的方向骑着,一边问道:

  “你吃早饭了没?要?是没吃的话,咱们先去饭店一趟?反正?,旧货市场要?开一天呢,今天时间够用的。”

  “那就先去饭店吧,垫垫肚子,咱们就可以踏实地慢慢逛旧货市场了。”

  哪怕是礼拜天,刘爱香也是跟往常一样,做一日三餐的,所以,曾书瑶早上其实是喝了碗稀饭的,这会儿也并?不饿。

  之所以会同意徐元的提议,也是估摸着他?应该是没来得及吃早饭就过来了,这才?顺着徐元的话应了下来。

  徐元在前面?骑着自行车,应了一声,心里?却是为她说的是“咱们”而高兴了好一会儿,具体就表现在,蹬起?自行车来越发有劲儿了。

  国营饭店里?供应的早点也就那几?样,但总归是比家里?和职工食堂的花样要?多的,徐元和曾书瑶两个人,点了三根油条,两碗都是二两的阳春面?,不算粮票的话,总共是花了三毛钱。

  对于要?养活一大家子的工人来说,这样一份儿早点,或许只能偶尔吃上一次,但是,对于徐元和曾书瑶这样没多少负担的年轻人来说,三毛钱可就算不得什么了。

  特别是徐元,他?一个大男人,除了给家里?人买点儿礼物,以及要?交给家里?的伙食费,平时也没有太多花销。

  所以,工龄三年多,徐元硬是攒下来了小一千块钱,相比之下,这一顿早点的花销,也就是个零头中的零头罢了。

  曾书瑶是吃过了早饭的,再来一根油条和二两阳春面?,她是真的吃不下了,最后剩下的,都被徐元毫不客气地“包揽”过去了。

  吃别人的“剩饭”对这个年代?的人来说,其实并?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可是,想到他?们俩是“对象”关系,曾书瑶面?上淡然,心里?却是有些别扭,或者说,叫羞涩更?合适一些。

  从国营饭店出来,距离旧货市场也就是几?步路的事情了,两人没再继续骑自行车,干脆推着车子进去了。

  旧货市场算是除了供销社以外,另一个能摆在明面?上交易的地方了,先前,徐元和曾书瑶也只是听说过有这么一个地方,却从没来过。

  今天过来一看,果然是开了眼界,旧货市场摊店里?摆着的东西?种类很是丰富,两人往前走着,看到有人在卖旧的大衣橱和写?字台,还有人在卖旧缝纫机和旧自行车。

  像是三转一响这样的大件儿,重实惠的人还真不介意买旧的,反正?,能使就成,所以,自行车和缝纫机旁边都围着好几?个人。

  徐元眼前一亮,把自行车交给曾书瑶暂时推着,自个儿则是挤了过去,凑近看了看成色,又?问了车主价格,听了下周围几?个人的议论声,这才?从人群中退了出来。

  “怎么样?那辆旧自行车能买吗?”曾书瑶可没有“旧自行车骑着没面?子”的那种想法,不过,相比起?徐元自个儿攒一辆,她其实是更?想让徐元直接买一辆旧自行车的。

  毕竟,拼装自行车的事情,不是没人做过,但是,那是个纯粹的技术活儿,不是把两个轮子安上去那么简单的,还要?用到专门?的工具。

  与其这样费时又?费力,还不如直接买一辆现成的旧自行车呢,当然,前提是价格得合适。

  这件事情,在来旧货市场的路上,曾书瑶就跟徐元商量过了,也算是让徐元打?开了思路。

  因为组装收音机的事情,正?好缺一辆自行车的时候,徐元的第一反应就是自个儿攒一辆,但是,他?没有攒车的经验,也不认识有这份儿本事的人。

  跟个蹒跚学步的小孩儿似的,自己慢慢摸索着该怎么拼装自行车,也不是不行,就是费事儿了些。

  而且,拼装好以后,还得去办牌证、打?钢印、交税,这零零总总的算下来,花的钱其实也不少了。

  更?何况,徐元没经验,拼装的自行车万一出现问题呢?白忙活一场都是小事,最怕的是人从车上摔下来受伤。

  所以,综合考虑过后,两人一致认为,还是直接买一辆旧自行车更?划算些。

  “是永久牌的自行车,能有个五成新,要?价一百,稍微高了点儿,咱们俩再转转吧。”

  徐元是带够了钱,可这并?不代?表,他?愿意当一个多掏钱的冤大头。

  反正?,这旧货市场大着呢,他?们完全可以再转一转,看看其他?的旧自行车,了解一下这旧货市场的“定价规则”。

  曾书瑶没意见,去百货大楼买一辆全新的永久牌自行车是145元,外加一张自行车票,五成新的车,开出三位数的价来,是有些高了。

  两人继续往前走,还看到了两个主要?卖自行车零件的摊店,那都是有上面?点头、才?能开起?来的,里?面?卖的大都是从工厂车间退下来的残次零件。

  看到有个摊店门?口竖着一块写?着“回收、出售旧手表”牌子的摊店时,徐元来了兴趣,把自行车锁好,跟着曾书瑶一起?走了进去。

  也是在搬到食品厂以后,徐元才?越发体会到,没有手表是一件多么不方便的事情了,今个儿既然来了旧货市场,要?是能淘到一块儿合心意的手表,徐元也并?不介意买一块旧的先用着。

  只不过,两人进去逛了一圈,却是有些失望地又?走了出来,无他?,手表是非常耐用,就算指针不灵了,去修一修也能接着用。

  所以,这摊店里?出售的手表,成色都不怎么样,就算徐元再不挑剔,也没打?算买一块儿用不了几?天就得去修一次的手表回去啊。

  “诶,那儿还有辆自行车,应该是要?卖的,走,咱们过去问问价格。”

  曾书瑶刚一抬眼,就看见了这家摊店对面?儿的那辆自行车,旁边已经有两个人站着,似乎是在问价了,她伸手扯了扯徐元的袖子,提醒道。

  还别说,被曾书瑶一眼看到的这辆旧自行车,看上去还很“鲜亮”,不知道是重新刷了漆,还是用的次数少。

  徐元从兜里?掏出一包烟来,取了一根递给车主,问道:“同志,你这车怎么卖啊?”

  对方接过烟,却没抽,而是别在了耳朵上,看了正?在仔细瞧自行车的曾书瑶一眼,见他?们“两口子”是推着自行车过来的,心里?有了底儿,冲着徐元说道:

  “一百一,我这车是前年才?买的,这不是要?结婚了吗?就想换一辆凤凰牌的,但是,总得先把这一辆飞鸽卖掉,才?有钱换。”

  三个牌子的自行车也是有区别的,凤凰牌最好,当然也最贵,所以,把旧车倒腾一番换成新车的操作?,并?不怎么少见。

  “行,就一百一,那咱们现在就去自行车管理部门?办手续?”自行车能有八成新,这价格也算实诚了,徐元就没再继续讨价还价,一口应了下来。

  男同志其实都已经做好了还价的心理准备,却没想到徐元会这么爽快,愣了一下,这才?反应过来,笑?道:“成,现在就去。”

  旧货市场距离自行车管理部门?有些远,徐元骑了快二十分钟才?到了目的地,曾书瑶主动说她在外面?守着自行车,就不进去了。

  徐元也没勉强,让她去找个阴凉地儿等一会儿,他?自己则是跟着男同志进去办了自行车的“过户”。

  除了牌照登记要?做变更?以外,徐元还交了两块钱的“过户税”。

  至于每年下半年都要?交的自行车税,这位姓李的男同志也把上次交税开具的税证给了徐元,这张税证得好好保存着,下次过来的时候是要?交验的。

第65章 约定

  从车管部门?出?来?, 因?着时间还早,两人肚子也不?饿,徐元和曾书瑶便各骑着一辆自行?车, 往市中心的方向去了?。

  省城历史悠久,曾经有十余个王朝在此设立都城,时至今日,依旧有不?少标志性的古建筑物被完好保存了?下来?, 只是, 对于务实的人来?说,这些个建筑物的吸引力并不?大。

  炎炎夏日,徐元也没打?算带着曾书瑶去爬城墙, 之所以去市中心, 是因?为这里有一条街, 不?仅卖牛、鸡、鸭等?牲畜和家禽, 还是整个省城的“文化区”。

  五一剧团、木偶剧团、解放剧团等?等?,虽然两人都不?是戏曲爱好者, 但是,受到长?辈们的影响,耳濡目染之下,还是不?介意占用一点?儿礼拜天的休息时间, 来?剧团逛一逛的。

  这条步行?街的入口, 有专门?的人负责看着, 所以,徐元和曾书瑶很是放心地把自行?车锁在了?车棚, 往里面走去。  整个省城能逛的地方也就?那么?几个, 礼拜天,工人们放假, 学生也不?用上课,这条步行?街的人如此之多,也就?不?足为奇了?。

  两人往前走着,看到剧团门?口列着的木牌子上面写的剧目,便会开口讨论几句,只不?过,倘若叫他们俩进去,坐上那么?长?的时间,认真听戏,那还真是有些令人作难了?。

  所以,讨论归讨论,两个人却是极有默契,谁也没说要买票进去。

  临近中午,气温愈发升高,出?汗是在所难免的事情,街道并不?算宽阔,街上的人又?多,偶尔有一两人挤到曾书瑶身边。

  虽然撞了?她一下,却也没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这是人,又?不?是玻璃,怎么?着,还能一碰就?碎啊?仅仅是斜眼瞧了?曾书瑶一下,便直接抬脚离开了?。

  注意到这样的事情以后,想到她是在医务室上班的,肯定爱干净,徐元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拽了?拽曾书瑶的袖子,跟她换了?个位置,把她护在了?靠近路边的那一侧。

  不?得不?说,能够注意到这样的细节,徐元的这份体贴,的确很是让人受用。

  两人也并未在步行?街逛太长?时间,走到卖家禽、牲畜的地方,便止步折返了?。

  取了?自行?车后,两人去了?离得最近的国营饭店,吃了?午饭,徐元这才?把曾书瑶送回纺织厂。

  原本,徐元是打?算依旧在他们见?面的地方停下的,谁成想,曾书瑶却是继续往前骑着,他也就?只好骑车跟在了?后面。

  这一次,两人是站在了?纺织厂的正?门?口的,曾书瑶从自行?车上下来?,骑了?这么?长?时间的车,她的头发已经有些松散了?,还有几绺不?听话的碎发,悄悄地跑了?出?来?。

  “徐元同志,我们俩认识的时间也不?算短了?,我的父母对你挺好奇的,就?是不?知道,你什么?时候有空,可以来?纺织厂满足一下他们的好奇心了??”

  曾书瑶所站的位置,正?好可以看见?,纺织厂的门?卫室有两颗脑袋探了?出?来?,毕竟,“厂花”和一个脸生的男同志在厂子门?口说话,他们自然会好奇,俩人是不?是在处对象了?。

  曾书瑶并不?介意被厂里人知道徐元的存在,经过这段时间的书信来?往,以及两次约会的感受,她认为,徐元虽然比她小了?两岁,做事却很成熟。

  再结合徐元本人的工作情况以及家庭条件,曾书瑶觉得,她对这位男同志还是很满意的,哪怕以后对方暴露出?了?一些小缺点?,只要不?是实在令人难以容忍,她应该不?会考虑换人了?。  反正?,总归是要结婚的嘛,与其跟厂里的大娘介绍的人相亲,还不?如找一个自己看得顺眼、也有几分喜欢自个儿的人呢,主动权这种东西,她向来?是更习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

  基于此,曾书瑶这才?对着徐元发出?了?“见?家长?”的邀请。

  至于徐元?在呆愣过两秒钟以后,深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个道理的他,自然是忙不?迭地答应了?下来?:

  “下个礼拜天中午吧,我得做些准备,好好问问老?林他们,该拿什么?东西,才?能讨未来?老?丈人和丈母娘欢心。”

  这称呼,弄得曾书瑶“扑哧”一笑,羞涩也有一点?儿吧,但更多的还是因?为第一次听到自己爸妈被这样称呼。

  “行?,那就?这么?说定了?。”

  徐元自个儿也有了?一辆自行?车,总算不?用等?着家里那辆自行?车的空档期才?能用了?,自然,俩人也不?用一个礼拜只能见?一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