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工具人男配觉醒了 第20章

作者: 夹心棉花糖 标签: 种田文 现代架空 现代言情

  还别?说,以张婆子?的无耻,是真的能干出来这种事情的,一想到要?被张家人反咬一口,罗美玲顿时偃旗息鼓了。

  事实上,另外一边,张家也正?讨论?着?于家人呢,张家儿?媳妇对婆婆吃了亏并没?有多大反应,反正?,婆婆是个没?理都要?争三分的性子?,被于家人收拾一顿,要?是能消停一阵子?,也算是件好事儿?了。

  当然?,这也不代表在她心里,于家就都是什么好人,轻轻地摩挲着?儿?子?手背上淡得几乎看不出来的红印子?,那叫一个心疼,时不时地吹两口气,似乎是想借此减轻儿?子?的痛感似的,不知道的,见她这样郑重其事,恐怕还得以为小孩儿?的手断了呢。

  “行了,妈,我?都被人打了,你要?是真心疼我?,就给我?开瓶罐头去,我?想吃罐头了。”小孩儿?有些不耐烦了,十分理直气壮地吩咐道。

  张家也就张宝根这一个挣工资的人,要?养活这一家四口,罐头这么金贵的东西,自然?是不常买的,哪怕逢年过节买上一瓶,也都是进了孩子?的肚子?里。

  至于张婆子?和她儿?媳妇,最多也就分几口糖水罢了,就这,她们还觉得自家孩子?懂事、孝顺得不行,哪怕嘴馋了,也依旧知道把长辈放在前头呢。

  对于儿?子?石头的态度,张宝根媳妇儿?全然?不在意,也没?等婆婆的反应,起身就去给儿?子?拿了罐头,她知道,石头想吃,婆婆肯定会答应的。

  又是先让了让长辈,他奶和他妈只喝了两口糖水,就摸着?他的脑袋,笑呵呵地让他快吃,石头其实早就等不及了。

  只是,他本能地认为,如果谦让一下,他奶和他妈高兴了,就会给他买更多的罐头吃罢了。

  一口苹果罐头下肚,总算是让石头心里被打的愤怒平复了些许,听着?他奶坐在那儿?低声咒骂着?于家人,特别?是刚才多管闲事的那个年轻人,他心里的火又有些被引上来了,点头附和道:

  “于家,还有他们家的亲戚,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明?明?有那么多肉呢,分我?几块又怎么了?

  还有那个打我?的老头儿?,心可真是硬,一大把年纪,都快死的人了,还跟我?一个小孩子?计较,这样的人,早晚都会遭报应的。”

  石头跟在张大娘身边,耳濡目染之下,多少也学会了几分他奶的“强盗逻辑”,明?明?是他的不对,却并不认为自己有错。

  这孩子?已经满十岁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年纪,也该懂事儿?了,但他却没?有丝毫愧疚,可见,这孩子?早就在婆媳俩的溺爱当中长歪了,又或者,其实,张家的根儿?从一开始就是歪的呢。

  收拾完饭桌,一家人正?坐在一块儿?说话呢,徐元突然?不做声了,顿了顿,紧接着?便一连打了两个喷嚏。

  “一想二骂三念叨”的这个说法,现在大家已经不怎么提了,生怕连这样的话都被归到“四旧”里面去,但是对于老一辈儿?人来说,这个说法依旧管用?着?呢。

  无须多言,用?脚趾头都能想到,会骂徐元的,除了张家人,也没?有别?人了。

  当然?,打个喷嚏而已,权当是巧合了,徐元也并不在乎,张婆子?在家有没?有骂他,管天管地,他还能管到人家里去?反正?,只要?别?当着?他的面儿?骂,几句话而已,不痛不痒的,他无所谓。

  现在天黑得越来越早,怕路上不安全,于晚菊跟徐来福也不打算等到上班的三个孩子?回?家了,反正?,下一次有空再来,或者过年的时候,他们肯定是在家的。

  “大哥,那我?们就先走了,外面冷,不用?送,你快回?屋去吧!”于晚菊站在门口,冲着?自家大哥说道。

  “知道了,你们路上也别?耽搁,省得到家都要?天黑了。”于志全应声道,随即,拍了拍徐元的肩膀,夸赞道:

  “今天的事儿?,做得好!果然?,元元开始上班了,也确实是长大了呀!”语气里不无感慨。

  说实话,要?不是于晚菊和徐来福亲眼所见,也很难相?信,一直在他们眼皮子?底下长大的孙子?,竟然?成长得这么快,听听今天他说过的话,一套又一套的大道理,把张婆子?吓唬得一愣一愣的。

  要?不是徐元开始上班以后、也是天天回?家,他们险些都要?以为自己的亲孙子?被人“掉包”了呢。

  于志全的话让徐元心下一软,没?忍住上前抱了抱自家舅爷:“是呀,我?已经长大了,可以保护亲人了,舅爷放心吧,等我?有空了,再来家里看您!”

  徐元做过的那个梦,虽然?是以旁观者的角度来观看所有“剧情”的,但由于赵如茵是女主角,整本书大多还是从她的视角出发来描写。

  跟徐家是亲戚的于家怎么样,赵如茵并不关心,徐元也就无从知晓,但是,想来肯定是不好过的,亲近的小辈先是被送去劳改,之后又英年早逝,妹子?的头发白了大半,徐家从人人羡慕,到人人都想踩一脚,处境的改变,似乎只在一夕之间?。

  对于舅爷他老人家来说,这样的打击,无疑是非常沉重的。

  好在,人生并非一成不变,任何一个选择,都有可能使你走上另一条岔路,而这一次,他也一定会竭尽全力,保护好身边人的!

第38章 过年

  入冬以后, 各家各户先前囤的冬储菜,就派上了大?用场,不过, 食品厂的职工食堂虽然也腌了许多咸菜,还?准备了不少干菜,但是,张嘴吃饭的人也多啊。

  要是天?天?给大?家伙儿?换着花样做, 还?不等过年, 只怕这些腌菜就要被吃完了,所谓“细水长流”,这才是句实在话呢。

  所以, 食堂那边, 顶多也就是每个礼拜挑一天?, 给大?家换换口味, 其他时间,还?是萝卜白菜换着来。

  不像于晚菊, 先前就囤了些晒好的黄瓜干儿?、豆角干儿?、茄子干儿?,还?买了好些粉条,又?把徐元拿回来的副食品票,去商店全换了。

  其中, 黄豆、绿豆, 是于晚菊打算用来发豆芽的, 另外,她还?买了三斤腐竹, 虽然不多, 但也能给家里添个菜。

  家里的事情,都由于晚菊操持着, 剩下?四个上班的人,主要任务自然就是好好工作了。

  当然,对于他们来说,手头上的工作都是早就做惯了的,熟能生?巧,不可能会出什么差错,至于徐元,他已经在杨科长的点头下?,免了被林东正抽查的这一道?程序了。

  转眼间,也快要过年了,附近的这些厂子,最近都在忙着采购的事情。

  这是个物资供应严重短缺的年代,手里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东西,所以,每到劳动节、中秋节、春节这样的大?节日,都是厂里的采购员最头疼的时候。

  毕竟,东郊这一片儿?,国营厂子几乎可以用“扎堆儿?”来形容了,谁家都有?个当工人的亲朋好友,走亲戚的时候,大?家聚在一块儿?,难免要聊聊厂里发的过年福利。

  一攀比起来,哪家厂子好、哪家厂子不太?行,这不就是一目了然的事情吗?压力就这样给到了采购员身上,得是对工人同志们来说实惠的东西,还?不能跟去年的重复,种种要求罗列出来,可不就让人头疼得紧吗?

  这件事情,跟财务科其实没多大?关系,顶多是采购科派人来支取费用,他们做账的时候,能够通过票据,提前知道?会发什么过年福利罢了。

  食品厂今年的效益其实是相当不错的,饼干系列创造的利润依旧可观,水果?罐头在省里其他城市的供销社?卖得也相当不错。

  只是,八月份的时候厂里开会商议,最终花大?价钱拉回来了一条生?产线,九月份招新职工经过在其他车间的培养,总算有?了一定的经验,那个修建完成?的车间,也终于亮相了。

  三车间,是专门生?产点心类产品的,目前专攻的是酥皮类,据说,这是储厂长从本地一个老字号点心品牌上得到的灵感?。

  根据馅料的不同,已经开发出了四款点心了,前不久,销售科跟省城的好几家供销社?谈成?了合作,虽然目前,点心的销量只能说是不温不火,跟一部分人的期待有?所出入,但毕竟,已经开始慢慢回本儿?了。

  总而言之?,因为三车间的修建和新产线的引入,在账面上,厂里的效益其实是不如?去年的。

  不过,听说,储厂长在开会的时候已经发话了:“工人同志们辛苦工作,这过年福利,是对他们一年工作的肯定与赞赏,还?能够让咱们厂子更加团结,为新一年的生?产计划积蓄力量,所以,福利标准,绝不能降!”

  这事儿?在车间工人中传得是最广泛的,都在交口称赞储厂长为工人同志着想?呢,徐元自然也听说了,叫他来看,这一次的“宣传工作”做得还?真是妙呐,就是不知道?,是不是储厂长本人的手笔了。

  也正因为中间有?这么个小插曲,采购科的人前脚来了财务科,后脚,在食堂吃饭的时候,就有?人跟财务科的人打听,过年会发什么东西了。

  连后勤部的洪刚也不例外,他正好跟林东正和徐元在食堂碰上了,就顺嘴问了一句,这又?不是什么秘密,林东正就如?实说了:

  “跟去年差不多,两斤白面,半斤豆油,四个苹果?,还?有?一瓶罐头。”

  听起来东西不少,但是,食品厂是从面粉厂分出来的,多少有?几分香火情在,从面粉厂采购白面,并不是什么大?事儿?,同理,其他三样东西不是食品厂自己生?产的,就是跟别?的厂子换的。

  总之?,花大?价钱跑到外地去采购过年福利,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竖起耳朵来听林东正说话的人不少,好歹福利标准没下?降,大?家伙儿?已经心满意足了。

  到了发放福利的这一日,后勤部门口排起了长队,一直排到了楼下?去,哪怕天?寒地冻,但是,心却是火热的。

  家里真的缺这些东西的人是少数,更多的人,还?是被这股“马上要过年了”的氛围所感?染,忍不住有?些兴奋罢了。

  林东正、徐元和田家瑞也排在队伍里,他们三个都是正年轻的小伙子,力气也大?,正好可以把财务科的东西都领回去了,也省得让他们再?来跑一趟。

  下?班的时候,徐元把这四样东西都装在早上带来的网兜里,回到了家。

  国营厂子发过年福利的时间基本上也就是在这两天?了,钢厂还?没动静,黄卫英所在的百货公司倒是也发了福利。

  百货公司采购东西,可比国营厂子要方便不少,只是,领导们向来都是急人所需,也不搞些花里胡哨的,发的要么是布料,要么是粮食。

  人的生?活,总归是离不开衣食住行这四个字的,所以,直接发这两样东西,才是刚好发到了许多人的心坎儿?上呢。

  看见食品厂发的福利,黄卫英也没嫌弃,毕竟,蚊子再?小也是肉呢,她们单位今年发的是大?米,正好,家里的米面这下?总算是能富余了那么丁点儿?。

  年关越来越近,各个厂子的放假安排也都出来了,每个厂子,根据生?产计划和产量的不同,给工人们放假的时长也不尽相同。

  像是百货公司,过年期间,终于有?时间来买东西的人会多一些,所以,关门歇业,那是不可能的,负责柜台的售货员可以轮流着放假,只是,大?年三十和初一那两天?,还?在岗位上的售货员会有?额外的一点儿?补贴。

  忙忙碌碌一整年了,黄卫英更想?跟一家人在一块儿?过年,就选了大?年初四开始上班,正好,初二还?能带着徐元回一趟娘家呢。

  至于钢厂和食品厂,都是放了五天?假的,从大?年三十开始,初五开始上班。

  临放假的前一天?,杨科长也关起门儿?来,跟财务科的人开了个短会,总结了一下?,就是肯定了大?家这一年的表现,希望大?家来年继续努力工作,最后,跟家里人好好过节,休息几天?。

  林东正在宿舍里也没放什么东西,下?班后跟徐元一起往厂子外面走着,快到厂子门口的时候,遇见了正在巡逻的王二成?。

  他们俩跟王家叔侄俩刚好碰面的次数并不多,但好歹有?着一顿饭的交情呢,多少也算是朋友了,既然遇见了,不可能不打声招呼。

  “二成?哥!你还?不放假回家?是被科里安排了过年期间值班的活儿??”徐元冲着王二成?挥挥手,问道?。

  见王二成?遇上了认识的人,肯定是得停下?来说两句话的,另外两个人也没打算呆站在这里等着,干脆跟王二成?说了句话,就先走一步了。

  王二成?这才小跑了两步,到了徐元跟林东正面前,抬手摸了摸后脑勺,讪讪一笑道?:

  “我叔说,在家过年也就那样,没多少意思,还?不如?留在厂里值班呢,能多拿点儿?补贴,还?能给我们科长留个好印象,所以,放假的这五天?,我都会在厂里的,你们要是有?个什么急事儿?,来门卫室找我就行。”

  叔侄俩家在城郊的农村地区,要不是王友强去报名参军,在战场上立了功,恐怕也捞不到保卫科的这份好工作,更别?提连同侄子一起带进厂了。

  转业以后,王友强也成?了家,然而,食品厂只有?职工宿舍,暂时还?没有?福利房呢,他媳妇儿?和孩子都只能继续留在农村,一年到头,能跟家人相处的时间寥寥无几。

  他肯定是得回去跟家里人一块儿?过年的,反倒是王二成?,他还?没谈对象呢,回去也是跟爸妈还?有?哥哥弟弟一起过,还?有?可能生?一肚子闷气。

  所以,王友强说的话,其实是替王二成?找了个借口,能不用回去面对不想?见的人,哪怕厂里加班不给补贴,他也是乐意至极呢。

  “行,那二成?哥你继续忙吧,我和林哥就先走了,辛苦你们保卫科的同志,大?过年还?要巡逻了。”

  看着林东正和徐元渐渐走远,王二成?这才加快了脚步,去找他的同事们了,只是,任凭他怎么想?,却都没能想?到,大?过年的,徐元居然还?惦记着他呢,又?往厂子里跑了一趟。

  事情是这样的,大?年三十晚上,徐家人围着煤炉子烤火说话的时候,徐来福说着说着,就提到了还?得在厂里值班的人。

  “过年期间,就属保卫科的人最辛苦了,工人们都回家过年了,只留下?那些个贵重的机器,冷天?里,巡逻也不敢有?半点儿?马虎,生?怕厂里被偷了什么东西。

  而且,食堂的大?师傅也都回家过年去了,顶多给他们提供粥、馒头,就着清炒白菜,这补贴,可不是那么好拿的。”

  徐元听着,心神微微一动,想?到了得在食品厂值班巡逻的王二成?,估摸着所有?厂子的食堂,过年期间都是这样的,便抬眼看向他奶,询问道?:

  “奶,咱们家明天?中午包什么馅儿?的饺子啊?我有?个朋友,明天?还?得巡逻呢,也没办法回家,我想?着,咱们家白面要是还?够用的话,能不能多包几个,我明天?中午去厂里,给他送点儿?饺子尝一尝?”

  这年头,粮食金贵,徐元还?真不能保证,他奶会答应下?来,只不过,要是他不知道?王二成?还?在厂里也就算了,既然知道?了,作为朋友,他还?住得这么近,无动于衷就显得有?些冷漠了,不像林东正,哪怕想?送,等走到厂子里,饺子也早就该凉透了。

  于晚菊可没徐元想?象得那么抠搜,老头子刚才都说了,过年这两天?,食堂的菜色只能用清汤寡水来形容了,这可是过年呐,一年到头来最值得重视的节日了,哪儿?能这么凑活着过呢?

  所以,听徐元这么一说,她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就答应了下?来:“成?,这事儿?简单,明天?中午咱们家就多包些饺子,吃萝卜肉馅儿?的。

  留在保卫科值班的肯定不是一个人,咱们家不可能把剩下?那些人的一顿伙食全给负责了,但是,多带几个饺子,让他们尝一尝,算是感?受过年的氛围了,这倒是没什么问题。

  至于白面,你是不是忘了,过年的时候你们厂子还?发了两斤白面呢?我再?多少掺点儿?玉米面,肯定是够吃了的。”

  “没事,咱们家的面粉够用,等初五上班,没几天?就该发工资了,到时候,家里不就又?有?粮票了吗?”

  显然,不止是于晚菊,徐来福、徐进生?两口子,同样没有?反对徐元的做法,这要是搁在别?家,好好的肉馅儿?饺子,非得拿给一个外人吃,这算什么事儿?啊?

  但是,因着徐家人对徐元的“纵容”,在他们家,这倒不算是什么大?事儿?了,最近这几个月,徐元的成?长被他们看在眼里,也明白,该怎么和朋友相处,孩子都是有?分寸的。

  大?年初一,按照老一辈人的说法,年初懒惰,接下?来的一年,人都是懒的;年初勤快,这一年都会是个勤快人。

  这说法有?没有?经过考证,无从得知,但是很显然,于晚菊是深信不疑的,早上六点多,她就起床开始做饭了,待满屋都飘着肉臊子的香气时,她把面条也擀好了,开始挨个儿?去叫人起床。

  老头子是不用她催的,进生?两口子敲一次门也就自觉起来了,唯独让于晚菊发愁的,莫过于“起床困难户”徐元了。

  在徐元看来,连着工作了这么长时间,好不容易过年有?了五天?的假期,终于能睡个懒觉了,吃早饭又?算得了什么呢?

  所以,当于晚菊来敲门的时候,他要么迷迷糊糊地应个声,要么就是说“你们先吃,等我起来,我自己下?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