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亿万美元保姆 第145章

作者:米迦乐 标签: 豪门世家 重生 励志人生 年代文 现代言情

  周日早上,凡妮莎来了酒店,邀请她共进早餐。

  酒店服务生推进来好几个移动餐车,早餐丰盛得过了头。

  “亲爱的,让我看看你。你该睡个好觉,瞧你,都有了黑眼圈啦。”凡妮莎仔细打量她的脸。

  张文雅紧张起来,“啊,真的吗?”

  谢谢,不要黑眼圈。

  “亲爱的,别担心,你还年轻,等下次我带你做美容。要知道一个漂亮女人一定要尽可能的维持自己的美貌,这是对上帝赐予我们的天赋的最大尊重。”

  这句话一下子逗笑她,她连连点头,“对,你说的对极了!”

  凡妮莎可真有意思!

  “有时间的话,你该到我家来看看,把你的时间表给我,我来为你举办一场宴会。洛杉矶不缺美人,但缺乏有头脑的美人。亲爱的,我要让所有的人都羡慕你羡慕得要命、妒忌你妒忌得发疯。”

  张文雅不解的问:“怎么了?有人说我什么吗?”

  “还不就是那些!你是个外国人,亲爱的,他们总觉得美国人就天生高人一等,多么可笑啊!”

  这个“他们”不知道是谁,是昨晚的那些人吗?

  也许。

  这些自命不凡的臭白人!谁稀罕呢?谁在乎呢?不遭人妒是庸才呀,不带怕的!就是凡妮莎看起来十分气恼,打定主意要为她扳回一城。

  作者有话说:

  *吃瓜群众在线吃瓜。

  *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Chinese Scholarship Consul隶属教育部,1996年6月成立。要拿CSC的奖学金出国实习,一般是一年,也有半年的,算是公派出国,实习回来后要为国家服务24个月。

第145章

  ◎奥普拉的邀请◎

  周日的行程是上午去洛杉矶地区的新中国城盖博谷的华人书店签售, 中午跟洛杉矶华裔百人会的干事们吃饭,下午中文电台节目、中文纸媒采访,晚上中文电视台节目、宴会。

  洛杉矶不愧是美国西海岸最繁华的城市, 亚裔很多, 其中以华裔、日裔、韩裔为最多,而这三个国家的人民又是以吃苦耐劳、重视教育为著名,《我在哈佛的日子》在洛杉矶的销量比纽约的销量还要高。

  今天的签售会读者很多, 七百人的会议中心坐的满满的。一直签到快十二点,经纪人才匆匆宣布签售会结束,带着张文雅去赴午餐约会。

  晚上宴会过后,午夜十二点又坐飞机返回波士顿, 凌晨回到波士顿,先去酒店好好睡了一觉, 下午才回宿舍。

  累呀!

  不过看着书的销量节节上升,巡回签售的效果很好, 又觉得累也是值得的。

  年轻人嘛, 累一点没关系。力气是浮财,去了又来,不要吝惜。

  周五缺了两门课, 周一缺了一门课, 找了同学帮她录音。周一晚上拿回录音,开始赶进度。这三门课都是最后一讲了,一般来说都是要划划重点的。

  考试周本周开始,隔几天考一门, 期间抽了一天时间去了一趟纽约, 到联合国面试。

  面试没啥问题, 实习生办公室当场表示她合格了, 五月的最后一周的周一过来入职即可。如果改了主意不来实习,一定要提前至少两周通知。

  懂,实习生岗位也是有限的,她要是不去,他们要面试其他人选。

  苏珊也找好了暑期实习岗位:苏珊的梦幻花园,她准备学以致用,看看要怎么把自己的小产业做大做强。她还年轻,家里提供经济支援,造的起,约等于没有沉没成本,这一点比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普通大学生强了。

  周末被凡妮莎带着参加了一个专门为她举办的庆祝宴会,庆祝她的书登上了《纽约时报》、《出版商周刊》等图书销售榜的前三名,并且在线上书店“亚马逊”网站上高居销售总榜第一名。

  既然是亚马逊的天使投资人,在亚马逊上大量投放自己的书的广告那简直天经地义,亚马逊的销量也达到了喜人的三万册之多。

  图书零售市场的半年榜上,《我在哈佛的日子》占据成人非虚构图书畅销榜首位,目前销售量接近三十万册。美国出版业竞争激烈,每年出版上万种图书,只有百分之五能赚钱。一本书最少要印五千册才能保本,起印一般五千到三万,平装本一般十美元左右,按照版税四个点来计算,每卖出一册,张文雅能拿到四十美分。

  三十万册是十二万美元。

  看起来不多,那是要跟目前美国的平均年薪来比,国会大厦普通职员的年薪不过是三万美元左右,她不到半年就赚了别人四年的年薪。

  出版商很乐观,认为还能再卖出至少三十万册。

  宴会大获成功,以她二十二岁的年龄来说,这份成绩足够傲人,销售数字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不服不行。

  张文雅从此成功进入纽约的“文化圈”。

  *

  另外,已经接到《奥普拉脱口秀》的邀请,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新开设了一个单元“奥普拉书友会”将在下周节目上介绍《我在哈佛的日子》,并将现场采访“著名青年作家”阿妮娅·张。

  预计上了《奥普拉脱口秀》之后,销量将再次激增,至于能增到多少,出版商保守估计至少十万册吧。

  奥普拉书友会上个月刚开设,推荐的第一本书销量猛增,二十多万册,一直销售强劲。据奥普拉的助手说,原本第一本就想上《我在哈佛的日子》,但电视台制片人担心因为张文雅是个外国人,效果不好,于是谨慎的换成了美国本土作家的新书。现在看起来收视率和带货效果都相当不错,奥普拉便迫不及待的想采访张文雅了。

  *

  奥普拉秀的观众有千万之多,宣传效果强大,是美国顶尖日间脱口秀没有之一。能上奥普拉秀的嘉宾一定具有知名度和话题性,精明的奥普拉十分善于选择话题,也很煽情,以“让嘉宾在台上痛哭流涕”著称。

  经纪人让她答应上奥普拉秀,并找了公关来给她恶补奥普拉可能问到的问题。

  最大的问题一定是张文雅的母亲。

  《时代》周刊没有就母亲绑架女儿的事件做深入报道,之后也奇奇怪怪的没有其他媒体去中国进行深挖。以奥普拉的尿性,必定会问到。

  她的恋情也一定会被问到,这一千多万观众必定都很想知道她和美国王子的恋爱进行到哪一步了,这个问题可能跟她母亲的问题一样的棘手,难以回答。

  最完美的回答是,她现在只想好好学习,学业未成,不考虑恋爱。但这个回答很“没劲”,一定会被奥普拉反击。

  更精明的是,小约翰·肯尼思告诉张文雅,奥普拉邀请他上两周后的《奥普拉脱口秀》,他已经答应了。

  这特么是演连续剧吗?!

  *

  奥普拉在芝加哥。

  节目组包了她和经纪人的来回机票、酒店住宿,节目靠广告赚钱,广告商财大气粗,节目的广告费用灵活多变,比如预期收视率大爆的张文雅和小肯尼思,广告报价都提高了至少百分之二十。

  伯利恒环境污染案件经过多次开庭之后,现在还在胶着中,不过据小肯尼思说,对方律师已经在试探赔偿问题以及金额了。他和卡罗琳的目的第一是制止该公司继续倾倒化学废料,第二是让该公司赔偿医药费,好让那些癌症患者能进行治疗。

  能治本吗?他也知道不能够,但要能因此让该公司承受重大的经济损失,也是功在当代了。

  他也想到了奥普拉的尿性,一定会问到张文雅的母亲和绑架案,他十分担心她会现场崩溃,但他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现在就告诉她,他早就知道了吗?

  还是事后假装大惊?

  似乎哪一种都不太好,他因此忧心忡忡。

  作者有话说:

  *不知道奥普拉书友会是1996年几月开始的,反正架空了,作者说了算。

第146章 评论9000加更

  ◎哭吧,我的孩子◎

  这件事情无非只有两个处理方向, 而事后假装“我才知道”压根就不是他处理问题的方法。躲避问题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坦诚才有未来。

  周末,俩人都回了纽约。

  小约翰·肯尼思邀请张文雅过来划划艇。

  他在河畔船库有两艘划艇, 单人双人各一。划艇跟皮划艇形制差不多, 基本原理也差不多,划艇不需要穿泳衣。

  扛着划艇从台阶下到休斯顿河河面,放下划艇, 扶着她先上划艇,他随后登上划艇。

  早晨,晨光初露,路边有一些跑步健身的男男女女。

  很安静, 狗仔队还没来上班。

  张文雅坐在前座,肯尼思坐在后座。双人四桨, 推出、收回,因此后座才是船头。

  *

  划了几公里后, 肯尼思让她停下。

  划艇便停在河水中间。

  她拿了水壶喝了几口水。

  “阿妮娅。”他说。

  回头看他, “你有话说?”

  “是……有件事情要告诉你。奥普拉……”

  “奥普拉怎么了?”她转身坐过来,腿挨着他的腿。

  “她……她肯定会问到你母亲的事情,我是说, 绑架案。”他谨慎的说。

  “嗯, 我知道,公关经理特别给我训练了这个。”张文雅皱眉。他之前从来没有提过,为什么今天忽然提到?“怎么突然想起来这件事情?我以为你不会在乎。”

  “你是不是觉得我从来不问,是不关心你?”

  “不是。那是我的私事, 跟你无关。”

  “那不对, honey, 你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 至少现在我是这么认为的。你如果不认为我有权知道,那么你就不是像你说的那样爱我。Honey,我不要求你对我百分百坦诚,你曾经说过,最好保有一些小秘密,我认为你说的对。”

  “这是两回事。”

  “是两回事,但也是一回事。”他温柔的说:“我去过你的家乡,请你不要责备我,这是我的做事方法,我必须弄清楚你内心的恐惧,这对我很重要。”

  张文雅火了,“谁让你去打听的?你什么时候去的?”

  “就是你搬走之后。你登上了《时代》周刊……我去找你,而你已经回了中国。”

  她气愤不已,“我讨厌你总想打听我的事情!我有打听过你的事情吗?没有!”

  肯尼思冷静的说:“你用不着特地打听我的事情,有关我的一切你几乎都能在报纸杂志上看到。”

  她不忿,“那又不是我的问题!你去打听我的事情,就是你的错!你有没有想过我不希望别人知道吗?哪怕那个人是你,我也不希望你知道!”

  他叹气,“我知道你不愿意别人知道你的痛苦,但是,honey,你想过吗,为什么快两年了,美国媒体上从来没有有关你的母亲的报道?”

  她有点迷惑,“也许因为专门跑一趟中国花费太大了?”

  肯尼思摇摇头,“一则‘好新闻’可以不惜代价。亲生母亲绑架已成年的女儿,即使在美国也不是什么常见的事情。”

  这倒是。

  她抱着膝,下巴搁在膝盖上,闷闷的说:“你什么都知道了?”

  “除了一些细节不知道,大部分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