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曾吻过月亮 第76章

作者:万顷 标签: 豪门世家 励志人生 现代言情

  按理说做这一行的,每天的工作量要比心理咨询师大得多。

  但她永远都是这么精力充沛,哪怕前一天加班到凌晨三点,第二天晚上依然有精力去喝酒跳舞。

  一度让喻婵羡慕不已。

  “别啊,”林安不赞同道,“今晚场子里有帅哥,正儿八经美院毕业,办过画展的知名小画家,还有八块腹肌,我专门给你留的,你不来浪费了。”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喻婵无精打采地跟林安贫,“我现在四大皆空,他就是有十八块腹肌,都吸引不到我了。”

  “十八块腹肌那还是人吗?”林安不赞同道,“别贫,我可没跟你开玩笑,你快来,这种天菜错过了,保不齐要后悔一辈子。”

  “不去,后悔就后悔吧。”

  林安沉默了一会儿,决定祭出自己的杀手锏:“我现在就在你家楼下,你下来,还是我上去?”

  喻婵:……

  最后出现在林安面前的喻婵,素着一张脸,穿着最简单的风衣牛仔裤,浑身上下找不到一丝精心准备过的痕迹。

  这是她对林·霸权主义·安无声的控诉。

  林安倒不在意,只要人来了,妆容发型都可以换。她把喻婵按在副驾驶,系好安全带,开着导航带她去自己以前最常去的那家造型工作室。

  “年轻人就要有朝气,你看你这么萎靡,哪有年轻人的样子。”

  喻婵困得睁不开眼,靠在车窗上闭目养神:“嗯,你说得对。”

  “你现在睡儿也行,我再带你去做个头发,化个妆,换身造型,差不多九点半,刚好赶得上酒吧开门。到时候你可千万别这个样子了,对帅哥要热情点儿,毕竟属于稀缺资源。”

  喻婵微弱地“嗯”了声,修炼陷入沉沉的困倦里。

  再次醒来的时候,林安正在停车。

  喻婵话里带着鼻音:“到了?”

  林安点点头:“从这边坐电梯上去,刚好。”

  去造型工作室之前,两个人先去奶茶店点了杯喝的。

  林安排在喻婵之前,回头问她要不要看菜单。喻婵摇摇头:“不用,给我一杯黑咖啡不加糖就行。”

  话说出口,喻婵愣了下,无奈地叹气,习惯这种东西真是够奇怪,悄无声息就能改变一个人。

  她以前最怕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喝什么都爱点杯黑咖啡的呢?

  太久远了。

  喻婵感觉自己大概记不住原因,也没必要记住。

  “有个事,”做头发的时候,林安忽然开口,“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喻婵了然:“你又换男朋友了?”

  “差不多吧。”林安吸了一口珍珠奶茶,“我家里人给我安排了一门联姻,对方据说也是个玩咖,家世跟我家差不多,门当户对。”

  “那你喜欢他吗?”

  “还行吧,听我爸说那公子哥人还行,父母和睦,也没有兄弟姐妹,各方面来说,都和我很配。”

  喻婵抿着唇,看向镜子里的林安,她说这话的时候表情分明是落寞的,就像是大雨过后挂着水滴的玫瑰,仍旧明艳,却少了些沐浴春光的璀璨。

  她说了很多对方和他合适的点,都爱玩,都是独生子,家境相当,生意上有许多往来,唯独没提及自己的想法。

  喻婵安抚地握住林安放在椅背上的手:“你们见过面吗?”

  “还没,”林安无所谓道,“见不见都不影响,反正这事现在已经是板上钉钉了。我其实从小到大都没有特别喜欢过谁,感觉,和谁结婚都一样,没什么区别。”

  她看着喻婵:“所以,如果你心里有个非他不可的人,那就一定别错过,不然就真的要后悔一辈子了。”

  作者有话说:

  ——

第72章

  ◎你跟程堰,最近是不是有什么苗头?◎

  咖啡的苦涩在嘴巴里迅速蔓延,喻婵拍拍林安的手背,露出个安抚意味的笑容。

  非他不可的谁,她心里,也早就没有了。

  外婆最近一直在催她过年带个男朋友回去,说不定以后,她也会像大多数人选择的那样,到相亲市场上,把自己明码标价地摆进去,找个互相勉强能看得顺眼的男人,步入婚姻的殿堂,平淡无奇地度过这一生。

  轰轰烈烈的爱情是生活无忧的幸运儿才有的特权,作为需要在这座城市奋力生存下去的成年人,她已经分不出任何热情和精力,浪费在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上了。

  从造型工作室出来,时间差不多八点半,夜幕低垂,华灯璀璨,通明的灯火吞没了星光和月色,只剩下一整片沉沉夜空,笼罩在钢铁森林之上。

  走在这样的夜景下,喻婵总是会生出一些巨大的渺小感。这座城市很大,大到能包容这里的每个人。可它又像个巨大的牢笼,将所有人困在这里,汲取他们制造的养料得以运转,循环往复。

  担心被晚高峰堵在路上,林安没开车,跟喻婵边聊天,边散着步子走过去。

  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些最近新出的电影,她们的口味很杂,不管是文艺片还是恐怖片,都能津津有味地看几眼。穿过第二个红绿灯路口的时候,喻婵反应过来:“嗯?我们不是去酒吧街吗?”

  “现在离噪点开门还有半个小时,不着急,”林安挽着她的胳膊,“咱们先去逛逛街。”

  噪点就是那家新开的酒吧,昨晚去了一次,喻婵才知道,他们家不止装修漂亮,所有的服务员和调酒师都是按照男模的标准选出来的,学历、长相、身材都是一等一得好,吸引了不少慕名而来的客人。

  据林安说,这两天的位子格外难订,如果她不是噪点的白金卡会员,可能就得多排一个星期的队了。

  喻婵看着马路对面的红灯,拉着林安向后退了几步:“最近看上什么新款包包了吗?”

  这一带周边有几家很大的奢侈品店,林安是他们几家的常客,心情不好的时候,经常去店里激情消费。

  “包这个东西已经吸引不了我了,”林安帅气地把碎发撩到耳后,“附近新开了一条小吃街,据说那里有家很有名的蒜蓉花蛤,味道非常好,一起尝尝去?”

  蒜蓉花蛤。

  听到这道菜,饶是对食物不感兴趣的喻婵,眼睛都不由自主地亮了几分。

  她从小就很爱吃海鲜。

  这道菜更是小时候记忆里的常客。

  那会儿她还跟着爷爷奶奶住,每次在学校考了第一名,爷爷就会穿上蓑衣和水靴,一手拎着小竹篓,一手牵着喻婵,带她到小河边去摸花蛤和小龙虾。

  夏日傍晚,河里碧波荡漾,一层一层地堆在脚边,冰冰凉凉又带着股酥麻的痒意,偶尔还会有顺着水流游到面前的河鱼,一个摆尾,就能溅她一身的水。

  奶奶最会处理这些小河鲜。

  麻辣小龙虾,蒜蓉花蛤,每道菜还在锅里的时候,香味就已经四溢飘散。

  勾得人馋虫大动,向来懒散的橘猫胖菲都坐不住了,绕在奶奶的腿边,喵喵喵地叫。

  那些菜的味道实在太香了,直到现在,喻婵还记得热气腾腾的盘子端上餐桌的那一刻,围在一起的爷爷奶奶和胖菲脸上的笑容。

  哪怕在很多年后再从记忆里将它们翻出来,柔光滤镜下的画面中,依然会传来袅袅的香味,让人垂涎欲滴。

  “好啊。”

  喻婵笑着点头,眼里闪过几分充盈的期待。

  她已经很久没有主动地想尝一尝哪种食物了。

  由于胃不好,平时喻婵需要注意各种忌口,外卖重油重盐,很多都不能吃。但是她的科研和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没什么时间自己做饭,只能凑合。

  在美国那几年还算正常,毕竟有喻柏陪着,再怎么凑合,饭她还是会坐在餐桌边按时吃。

  去年回国之后,和喻柏分隔两地。每天一到饭点,坐在餐桌边的只剩她一个人,越吃越没胃口。

  时间一久,喻婵对吃饭就更没什么兴趣了。

  对于她来说,摆在餐桌上的东西,不管样式再精美,吃进嘴里,都是一样的味如嚼蜡。

  走进小吃街入口,一阵孜然辣椒油混合在一起的香味便扑面而来。街两侧的小摊边四处弥漫着烟火气,和外面冰冷的钢筋水泥仿佛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地方。

  林安兴奋地在每个摊位点之间穿梭,臭豆腐,鱿鱼卷,烤面筋……每一样都买了一份,捧在手里一口一个。

  喻婵虽然照例没什么胃口,但心情却好了很多。

  说来奇怪,她不爱吃饭,却很喜欢看别人做饭。有的时候实在没胃口,就会打开手机,找几个美食博主的视频,边看边吃。

  “你还记不记得咱们一中后门口的那条小吃街,感觉跟这个一模一样。”林安举着串裹足汁水的关东煮贴过来,递给喻婵。

  喻婵没拒绝,就着签子咬了一口,热腾腾的丸子在嘴巴里汁水四溢,带着股香料和肉的混合香味,味道还算可以。

  “当然记得。”

  作为重点高中,一中的学生不论住宿还是走读,每天晚上都必须上晚自习,十点半统一下课。

  饥肠辘辘的学生们下课之后,最爱做的事,就是三五成群,一起溜出校门,到小吃街买一盒关东煮或者麻辣烫,嘻嘻哈哈地就着滚烫的热气大口吃完,一整天所有的疲惫就都消失殆尽了。

  但大部分一中学生提起那条小吃街,第一个想到的,并不是街上有什么代表性美食,而是一场震惊全校的表白。

  重点班里有个平时一直考第一名的女生,晚自习逃课出去,在整条街上摆了两排彩色烟花,说服了所有的摊位老板帮她点烟花,装彩色灯带,就为了给喜欢的男孩子表白。

  这件事在当时的一中引起了轩然大波,还有人把表白视频拍下来,发到校园论坛里,盖起了几千层的高楼。

  提起这件事,大家的反应很一致,都是直呼牛逼。

  哪怕最后她因为逃课和早恋背了处分。

  至少她在大家都被试卷和考试压得越来越喘不过气的年纪,遵从内心,做了别人想做却从来不敢做的事。

  更何况,她还是个常年位居年级前三,在各大竞赛上拿过名次的好学生。

  种种光环加持在一起,她就变成了无人能超越的传说。

  林安和喻婵对视一眼,明显都想起了小吃街的那件事。

  她们比那个女生小两届,上高一的时候,那个女生已经出国留学去了,人不在一中,一中却到处都有她的故事。

  “对了,”林安咽下最后一口关东煮,拉着喻婵到蒜蓉花蛤的摊位前排队,“说起来还挺巧的,当初那个表白事件的女主角,我后来在美国读书的时候,碰到过她一次。”

  “嗯,她也在那边读书吗?”

  “对,读金融。不愧是校园传说里的人物,她长得确实挺好看的,一看就是那种饱读诗书的类型,”林安侧头看看喻婵,“这么看着,你们两个还挺像的,”她托着下巴沉吟片刻,又说,“不过,仔细一看也不太像,硬要说的话,她有点儿古典美,你不一样,你是那种艺术家的美。”

  “别抬举我了,”喻婵笑道,“我都这么多年没画过画了,哪来的艺术家。”

  “老板,两份蒜蓉花蛤,一份要辣椒,一份不要辣,谢谢。”

  终于排到林安这里,她一边扫码,一边大声地向老板报餐。周围弥漫着油烟机和滚油的轰鸣声,想交流,基本上只能靠吼。

  “不管画没画过画,你在我这里,永远都是大艺术家。”

上一篇:石缝花开

下一篇:灼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