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曾吻过月亮 第67章

作者:万顷 标签: 豪门世家 励志人生 现代言情

  现在,看到他真的采纳了她的意见,喻婵心里充满了一种奇特的甜蜜。那种被人重视的感觉像棉花,充盈进心口,仿佛被扔进一团柔软的云层里。

  程堰,他一直都是能让万众瞩目的焦点,无论站在哪里,无论台下有多少观众,他总能游刃有余,轻盈自若,仿佛这一切本该就是他的囊中之物一般。

  这样的人,生来就是人生的主角。

  思绪迅速飘飞至一个月之前的那个月夜。

  站在时间的洪流中从后向前看,喻婵总觉得,那天晚上的经历,仿佛只是她在酒意正浓时,做的一个虚无缥缈的黄粱美梦。

  她从不觉得自己能有让美梦成真的运气,自己一直都是个运气很不好的人。小时候买饮料没中过再来一瓶,排队买个什么东西,也总是恰好到她这里售罄。

  但如果有人告诉她,人生前十九年里的所有运气,都是为了那晚,那她一定会毫不犹豫地答应,并甘之如饴。

  她自己都没意识到,不知不觉间,程堰在她心里已经这么重要了。只是隔着屏幕隔着时空望他一眼,那颗被表格折磨到木然的心,就能瞬间活过来,窝在胸腔里,噗通噗通地跳个不停。

  这些天,她一直刻意忽略心里那团奇异的情绪,把对程堰的思念压在心底最深处,尽力不去想,不刻意提起。

  她怕自己再多念他一次,就会克制不住内心的冲动,把那些辗转反侧的少女心事一股脑地告诉他。

  想要表白的冲动在心底最柔软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出了能够魅惑人心的艳丽花朵,勾引着喻婵的理智,引她向下沉沦。

  但如果表白失败呢?

  到时候,连朋友都做不成,她就要永远地失去程堰了。

  因为实在太珍之重之,所以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几率会失去他这个朋友,她也不愿尝试。

  自己和自己争吵本身就是一场折磨。

  从早到晚,每天只要一睁开眼睛,这两种想法就会在脑子里打来打去,交替着占据上风,谁也不服谁。

  喻婵不知道该怎么选择,索性强迫自己不去想,摆出自己一贯的鸵鸟心态,逃避固然可耻,但是真的很有用。

  没想到今天在新闻弹窗里,和那个心心念念的人,再次相遇了。

  这张照片就像一个导火索,解开了有关程堰的所有封印,被压抑的思念成百倍地增长,化作遮天蔽日的巨大海浪,咆哮着冲破心里的最后一道防线。

  去试试吧。

  那个蛊惑人心的声音勾着一条长长的线,线的另一端,被牢牢地系在她的心头。

  虽然理智尚存,但她却无法反抗,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心一点一点地向天平的另一端倾斜。

  她不知道该怎么选,心烦意乱地划开手机,微博上这件事的讨论度已经变得很高了,有些知道这比赛含金量的人直呼这群学生牛逼,当场膜拜大神。当然,更多的是来看脸的吃瓜群众。

  在一则评论最多的赛后采访视频里,一堆人对着程堰直呼老公,他被无数盏闪光灯包围着,看向摄影机时,一双带笑的桃花眼深邃清澈,仿佛无底的漩涡,迷人又危险。

  [我的天啊!!这又是哪个小姑娘的青春啊!]

  [原来我来这个世界上,真的是来凑数的,呜呜呜呜……]

  也有嗑cp的:[这个站在队长身边的姐姐气质也太好了,这两个人真的不是一对儿吗?郎才女貌,并肩走向世界巅峰,这是什么言情小说照进现实?]

  有人在下面回复道:[好家伙,吃瓜吃到自己身边了。上面那个大胆点儿,把这位是我的高中学长,从高中时代就已经很牛逼了。他旁边这个跟他好像还是发小,青梅竹马的那种。果然优秀的人都是物以类聚的。]

  [青梅竹马?!我的天,更好嗑了有没有!!!]

  [……]

  这条评论迅速被顶到最上方,就连发布采访的博主也给它点了个赞。

  喻婵急速升温的大脑仿佛被泼了一盆冷水,迅速冷静下来。她到底怎么了,发个烧,就连最基本的判断能力都消失了吗?

  程堰从来都是人海里熠熠生辉的少年郎,他的身边最不缺鲜花掌声,也不缺粉红色的少女心事。他来自人海,最后也会归于人海。

  而她,只是他漫长人生里短暂地路过的一处微不足道的风景。

  采访视频里,他和旁边的女生对记者们的问题对答如流,两个人彼此相视一笑,恰似一对儿璧人。

  只是隔着一个屏幕而已,喻婵却觉得,她和之间,分明是无数个她跨不过去的鸿沟。

  她太普通,又太平凡。

  易地而处一下,她想不到任何程堰可能会对她另眼相待的理由。

  这样的她,拿什么去告白呢?

  喻婵闷闷地喝光杯子里的水,关掉手机,一门心思地扎进那些做不完的表格里。

  这种时刻,忙碌反而成了一种幸福。

  日子就这么不紧不慢地划到十二月月底。

  这段时间,程堰在国外忙比赛,她在北城忙试验,两个人十天半个月都说不上一句话。

  喻婵不是没想过去找程堰,但她总是找不到合理的理由跟他讲话,又怕自己的消息会让他觉得打扰,对她不耐烦。

  她总是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很低,在源源不断的患得患失里迷失自己,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才是正确的选择。

  今天是这一年的最后一天。

  大街小巷的商户们都挂满了跨年的宣传标语,有的还在门楣上挂了个红灯笼,以求在新的一年里能搏个好彩头。

  实验室里的同学们早就没了工作的心思,见缝插针地讨论今晚要去哪里玩。有的说要去电影院看最新上映的喜剧片,有的想去江边看今晚的跨年烟花。

  这种话题喻婵往往都没办法参与进去,她初来北城不久,对学校周边的一草一木都还不熟悉,更不用说这座城市里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通通都不了解。

  况且,她本来就不是爱热闹的性子。

  在她的认知里,看电影,看烟花,吃饭这些事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身边有人陪着一起做。

  重要的不是看了什么电影,也不是烟花漂不漂亮,而是那个一起的人。

  她在这没亲人没朋友,就算是想出去玩,都找不到伴。

  跨年夜对于此时的她来说,跟普通夜晚没什么两样。如果硬要说有什么区别的话,大概就是,普通的晚上不需要加班,而她,跨年夜还在帮杨老师的老婆测数据。

  喻婵望着眼前这些复杂又冗乱的数字,长长地呼出一口浊气。

  今晚可能又要加班到两点多钟了。

  口袋里的手机忽然震动几声。

  听见这个特殊提示音,喻婵的眼睛立马亮了几分,又惊又喜地划开屏幕。

  正上方果然躺着程堰的消息。

  心跳越来越快,几乎要堵在胸腔里。

  他说:[在干嘛呢?]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4-12 23:32:38~2022-04-13 21:39:5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冬日与你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AlwaysKK 15瓶;藏起月亮6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3章

  ◎要不要跟我一起翻墙出去玩,小状元?◎

  触在键盘上的手指,因为过度紧张一直抖个不停,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用了半分钟都没发出去。

  她攥着手机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过载的大脑冷静下来。

  另一边,程堰大概是看她太久没回复,直接拨了个语音电话过来,叮叮咚咚的铃声反复敲击在喻婵紧绷的神经上,平复了半天,她反而更紧张了。

  “学长,”她压着嗓子不让声线颤抖,“是有什么事吗?”

  “没事就不能给你打电话了?”

  许久未见,再次听到心上人的声音,喻婵忽然生出了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她听出他正在电话的另一边轻笑,于是她也跟着笑,讲话的时候,眉眼弯弯像天边的月牙,轻松又惬意。

  “可,可以,”她放下鼠标,起身走到实验室窗边,“就是很意外这个时间点,一般来说……”

  他这两天刚回国,这件事她是知道的。之前刷朋友圈,于洋发过去机场接机的照片。

  窗外的明月挂在梧桐树的树梢枝头,浮光漾影,明净皎洁,偶尔有几只黑影快速从旁边的楼梯角穿过,那是门卫大叔养在院里的猫猫。喻婵握紧手机,眼睛四处望着周围的风景,脑子里却全是程堰的样子。

  她记得很多年以前第一次见他那天的风,也记得和他在一中后墙边重逢那日的云,清风明月,朝霞晚云,它们帮她一起记着,那些和程堰一起经历过的每个瞬间。

  不知道为什么,此时此刻,喻婵忽然很想见他。

  思念一旦破了壳,只会愈演愈烈,细细密密地流淌到心里的每个角落,淹没所有的理智和自制力。

  而后,化作一声声入耳噬心的呐喊。

  “你是不是想说,”程堰顺着她的话继续说,“一般来说,今天这种日子,大家都在忙着跟朋友一起跨年?那你呢?”

  喻婵看了看空无一人的实验室,唇角扯出一抹无奈的苦笑:“加班,有几个样本需要尽快统计出来交上去,”她故作轻松道,“不过,马上就能做完啦。”

  “你一个人?”程堰不解,“裴植老师什么时候也开始压榨学生了,假期还得加班到这么晚?”

  “不是裴老师,”喻婵捂着听筒小声把杨老师的事迹跟程堰吐槽了几句,“我们几个同门前两天还开玩笑,说我们是学术民工来着。”

  “喻婵。”

  程堰忽然叫起她的名字,和以往一样,尾音轻轻蜷着,像是投进她心湖的一枚翠玉石子。

  其实,在以往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喻婵一点儿也不喜欢自己的名字。小时候,父母常年不在家,一直都是爷爷奶奶和家里的保姆照顾她。上小学那年,奶奶带她到学校报名,写错了字,把“婵”写成了“蝉”。

  就这样,喻婵被人叫了两年的小知了。小孩子的恶意总是明显又直接的,他们说她家里人给她起这个名字,就是把她当成泥地里的蝉,又脏又丑,还惹人烦。

  喻婵哭得不行,回家的时候,两只眼睛肿成了核桃。她给妈妈打电话,问为什么要给她起这个名字。

  沈茹的声音在电话里听起来,就像一汪温柔的水,她柔声地安慰嚎啕大哭的喻婵:“我们心心的名字才不是什么知了,是他们没文化,太无知了。”

  “你出生的时候,我和你爸爸因为工作的关系,聚少离多,一家人经常见不到面,所以才从东坡先生的词里摘了一句,给你取了这个名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游子望月思乡,心心就是爸爸妈妈的月亮。不管我们走得再远,都一定会再回到你身边的。”

  后来,再去学校的时候,她叉着腰,把沈茹的话原封不动地讲给那些笑她的小孩们听。那几个调皮捣蛋的小男孩自然听不懂,照旧拿这件事开玩笑。

  但喻婵已经不在意了,她从字典上查到了“婵”这个字,照着上面的字把旁边注释里的那句诗抄在笔记本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从此,每次有人连名带姓地叫她的名字,她都会想到这句词。尤其爱听程堰这么叫她,每听一次,她都觉得有种无端的亲昵。

  程堰低低地笑了几声:“你怎么这么乖啊?”

  这话听着没来由有一种隐约的无奈,落在喻婵的耳朵里,挑得她心口都变得酥酥麻麻,搞不清这到底是什么情绪。

  程堰继续说:“姓杨的又不是你的直系导师,他也不能决定你的毕业论文,干嘛这么听他的话?做个软柿子的话,就会被人一直拿捏。”

上一篇:石缝花开

下一篇:灼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