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有疾奴家有药 第259章

作者:沧海明珠 标签: 古代言情

  但画眉心里可以肯定的是,这一定是跟皇后唱对台戏的一条路。

  对于张瑜颖的心思,忘忧没有功夫去琢磨。一来是因为她从没指望张瑜颖能跟自己一条心,所以她出什么幺蛾子都不意外,另外就是这世上没有千里防贼的道理,没法防,也防不住。所以干脆就不去多想,大不了就是个见招拆招罢了。

  出了正月,天气渐渐的暖和起来。

  虽然还有些春寒料峭,待一场春雨过后,远山如黛,新柳如烟,杏树枝头打了花苞,空气中已经有了淡淡的花香。

  二月十二日,乃花神的生日。且大吉,诸事皆宜。

  忘忧便早早的定于这日去暮云观上香。

  五更天时分,姜兰和白芷二人带着小宫女门进来服侍皇后起床梳洗打扮。王樱和张瑜颖则早早的把自己收拾利索来未央宫点卯。

  忘忧见了二人也挺高兴的,又吩咐灵熙和灵韵的乳母带着两个小女娃一起跟随,一行人乘坐马车从青雀门出宫,一路穿过宽敞的官街,市街,往城外的暮云观去。

  因出行之事早就安顿妥当,一路并无差池。刚过巳时一刻,车队便停在了暮云观门口。

  慧慈道长已经率众人迎候在门口,见皇后下车辇,众人纷纷叩拜行礼。

  忘忧弯腰把慧慈道长拉起来,温和地笑道:“师傅不必多礼。”

  “谢皇后娘娘。大殿里面已经准备妥当,娘娘里面请。”慧慈道长躬身说。

  “好,本宫先去拜真人。”忘忧同慧慈走在前面,身后跟着王樱,张瑜颖,被乳母抱着的灵熙,灵韵,以及何妈妈,袁妈妈,姜兰,白芷,弄墨,画眉等一行人。

  大殿之内早就安排妥当。忘忧率先进去向三清真人像上香,叩拜,默默地许愿之后起身往后面去。

  王樱和张俞颖也先后上前叩拜,许愿,然后方追着忘忧的脚步去。灵熙和灵韵两个小娃娃不懂事,便由乳母代劳。后面袁妈妈,何妈妈以及几位大宫女们也都向三清真人行礼。

  三清大殿之后依旧是供奉神仙真人的殿堂,忘忧等人依次叩拜。十分虔诚。一直把暮云观里供奉的神仙真人都拜过,慧慈道长方躬身道:“后院预备了清茶,请皇后娘娘移步后院稍事歇息,再用素斋。”

  “好,许久没尝到师傅煮的茶了,心里一直想着呢。”忘忧说着,又回头对王樱说:“你怕是没尝过慧慈师傅亲手煮的茶吧?”

  王樱笑道:“臣妾今日就借着皇后娘娘的福泽,尝一口这仙家之茶了。”

312 进香,一夜花开

  慧慈道长亲手烹茶,然后又把茶分为三盏,一盏亲自捧给忘忧。另外两盏则由她身后的两个小道姑捧给了王樱和张俞颖。

  王樱眼看着忘忧喝了一口茶之后方低头品茶,回味之后赞道:“果然与我们平日的茶不同。这茶的不但色泽更好,味道也更醇和。”

  张俞颖笑了笑没有说话,其实她心里很是鄙夷这种非主流的茶道。在她看来,还是当下的点茶手法做出来的茶是最好的,这种煮或者冲泡的手法做出来的茶太过清气,失了醇厚的味道。

  “皇后娘娘,这是贫道新研制的点心,您尝尝可还能入口?”慧慈又把一叠白玉一样的糕点送到忘忧面前。

  忘忧接了旁边姜兰递上的帕子擦了擦手,捏了一块糕点送到嘴里,细细的尝了一口,说:“嗯,这糕点是用大米研磨成细粉再加乳糖做的吗?倒是比我们往常用面粉做的更加松软。”

  “娘娘明鉴。正是用米粉主料做的。”慧慈说着,又朝着王樱和张俞颖抬了抬手,“贵妃,昭仪娘子也请尝尝吧。”

  王樱笑道:“我听说,江南的稻米已经一年两熟了,这可是极大的幸事。”

  “无量天尊!”慧慈道长对天念了一声,微笑道:“这是陛下英明仁慈的善果。愿时间从此再无饥馑!”

  忘忧笑道:“陛下英明仁爱,自然是百姓之福祉,天下之幸事,但也多仰仗臣子们清政爱民,君臣同心,才能开创一朝盛世啊。”

  这边正在闲话,一个小道姑进来回道:“回皇后娘娘,师傅,有一件奇事不得不来回报咱们原本预备清明时节给李太后灵位前供奉的牡丹和芍药今儿竟提前开了,看顾那些花儿的师姐慌了神,在外面请罪呢。”

  张俞颖惊讶的问:“这才二月里,牡丹芍药至少还有一个多月才能开呢!哦莫不是你们一直用碳火焙着,才改了这花开的时期?”

  张俞颖皱眉说:“你也听见了,他们是预备着清明节的时候在太后娘娘灵位前供奉的,怎么可能用碳火烘着令其早开呢。”

  慧慈道长起身朝着忘忧深施一礼,说道:“皇后娘娘,前朝武皇后曾经一声令下让洛阳牡丹尽数开放。说起来,这天下万物皆有灵性,无不应运而生。以贫道愚见,许是这牡丹芍药提前开放,也主什么事儿呢。”

  忘忧微笑道:“师傅说的有道理。既然如此,咱们就去看看再说吧。”

  “好,皇后娘娘请随贫道来。”慧慈道长躬身带路。

  赵祯的生母李宸妃死的早,刘太后为了安慰他,叫人在暮云观设了灵位,一年到头鲜花清水供奉着,香火不断。李宸妃数年来一直以太妃的名位被供奉,直到刘太后仙逝被追封为章献太后之后,李宸妃才以天子生母的名分被追封为太后,然而她终究不是天子嫡母,牌位也一直留在暮云观供奉。

  也因为这样,暮云观和慧慈道长的地位跟着水涨船高,寻常百姓已经不能进来上香叩拜了。

  一行人出了院门,行至一处幽静的所在。进了一个青砖垒砌的月亮门便觉得眼前豁然开朗,原来这里是一大片花圃。这片花圃足有几十亩,一年四季的花卉应有尽有。

  “皇后娘娘,这边请。”慧慈道长引着忘忧等一行人绕过一片石子盆景和两道矮墙,至一片牡丹跟前。

  眼前的景象的确让人震撼数十株牡丹整齐的连成片,叶片尚未舒展,大朵的花儿已经在春寒料峭中争奇斗艳,风吹过,娇嫩的花瓣儿随风颤抖,让人的心都跟着轻颤起来。几十株牡丹的另一边是两排芍药,牡丹属木本花卉倒还罢了,草本的芍药竟然也茁茁成长起来,稍显细长的嫩叶拖着花朵儿随风摇曳,宛如一个个天真娇憨的孩童。

  “这会儿艳阳高照还好些,可到晚间这花儿可是要冻坏的。还请慧慈道长想个办法保全他们吧。”王樱感叹道。

  “今日咱们恰好来上香,这原本给母后清供的牡丹芍药竞相开放,想来也是母后在天有灵,有什么愿望想通过这些花儿传达给咱们。本宫想亲手摘一些花儿送到母后的牌位前叩拜请教,不知慧慈师傅意下如何?”

  慧慈忙躬身说:“娘娘所言极是。太后娘娘若有心愿,必回向皇后娘娘传达。贫道这就预备花签,娘娘可在太后灵前摇一卦。”

  “就依师傅所言。”忘忧说着,又扭头吩咐姜兰:“去取瓷瓶来。记得叫人装好清水。”

  “此事不必劳烦宫中贵人,贫道叫人预备即可。”慧慈回头看了一眼小道姑。

  小道姑立刻躬身领命匆匆离去,不多时果然捧了两只大大的青瓷美人肩来。

  忘忧接了花剪子,选了一朵紫红的牡丹剪下来放入瓷瓶中,又选了一朵娇黄色的放到另一个瓷瓶里。随后把剪刀递给王樱:“你也为太后选两朵吧。”

  王樱领命并双手接了花剪子,选了一朵雪白的金星芙蓉花放入那支供着娇黄色牡丹的花瓶中。随后又选了一朵粉色的牡丹跟那朵紫红的牡丹放到一起。

  “张昭仪也选两朵。”忘忧说。

  张俞颖躬身称是,接了花剪之后犹豫了片刻,方选了一朵黄泛紫的牡丹和一朵白粉相见的芍药分别放入两个花瓶之中。

  去最高处那座小院的路上,张俞颖忽然问慧慈道长:“道长,自古以来牡丹便被称为花中之王,以此花为太后做清供自然是及妥当的,可为何又加上芍药?”

  慧慈道长微笑道:“世人相传,牡丹的元祖跟芍药是分不开的,二者本就是一家人。也曾有杂书说,牡丹为帝王,芍药为宰相。二者不可或缺。这自然是一些旁学杂收者随便说说而已,当不得真。但以贫道这些年的心得,这牡丹跟芍药种在一起,二者的花粉互相传送,来年总有新品生出来,给人无限惊喜。”

  张俞颖微微欠身,说:“听师傅一席话,真是令人茅塞顿开。受教了。”

  忘忧微笑道:“走吧,你们随我一起去给太后磕个头。之前都没有这样的机会,今日也算是略尽孝心了。”

  王樱和张俞颖都齐声答应。一行人跟在忘忧和慧慈道长身后,一路拾级而上,往暮云观后山最高处的那所小院去。

  小院还是之前的样子,二十年来不曾变过。

  忘忧来这里算是熟门熟路,但是许久未来,故地重游,看见这旧日的景致,心里难免感慨,便在院子里多站了一会儿。

  王樱上前轻声劝道:“皇后娘娘,这里乃是高处,风有些寒冷,站得太久了怕是大公主受不住。”

  “好,快进去吧。”忘忧伸手摸了摸灵熙的脸颊,又叹道:“说起来,这还是公主头一次来给她的皇祖母磕头呢。”

  “皇后娘娘,请。”慧慈道长躬身说。

  忘忧深吸了一口气,率先往里走。至门口时,抬手按了按鬓间发髻和簪花,又让姜兰给自己整了整衣领衣襟,方恭敬的入内。

  王樱等人随后跟着进去,忘忧亲手把两只花瓶分别摆放在供案之上,又拈了檀香点燃并拜了三拜,把香交给慧慈道长后便自行跪了下去。跟着忘忧身后朝着李太后的牌位跪拜叩头。叩头完毕,忘忧并不起身。只对慧慈道长说:“取签筒来,本宫借着太后娘娘的宝地向上苍问一卦。”

  “是,娘娘。”慧慈道长转身去旁边的多宝阁里取了一直黑檀木雕花的签筒送到忘忧跟前,说:“皇后娘娘,今日事花神的生日,咱们就用这百花灵签吧。”

  “极好。”忘忧接过签筒,举在额前默默地祷告了一番,然后轻轻地摇晃起来。

  哗啦啦,哗啦啦

  忽然,一支檀木雕刻的灵签从签筒里掉了出来,落在了地上。

  “嬷嬷”一声娇软的呼唤从旁边传来,忘忧愣了一下,回头问:“这是灵熙在说话吗?”

  “奶奶”灵熙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又叫了一声。

  “哎呦,公主这是在叫奶奶?”乳母惊喜的说。

  “好像是了。”忘忧微笑道。

  慧慈道长已经弯腰把掉在地上的那一枚灵签捡了起来,喃喃地念道:“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

  忘忧伸手把灵熙从乳母的怀里接过来,问慧慈道长:“这是什么意思?劳烦师傅帮本宫解一解。”

  “解签倒是不难,只是要知道皇后娘娘心中所问之事是什么?”慧慈道长说。

  忘忧低头亲了亲灵熙洁净饱满的额头,轻声叹道:“如今本宫身为母亲,心中所想自然多是孩子了。这一支签,本宫是为灵熙问的。”

  “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这说的便是牡丹了。大公主乃是皇后娘娘嫡出,又是陛下的第一个孩子,身份尊贵无比,也只有这牡丹花可比拟。”

  “这话说的有道理。”王樱从旁说道。

  “但是”慧慈道长欲言又止,面露为难之色。

  忘忧扫了她一眼,轻笑道:“你有话就直说,这里也没有外人,不必吞吞吐吐的。”

第312章 转圜,贵妃收女

  慧慈道长躬了躬身,说:“世人总是喜欢说,无独有偶。可见世人的愿望总是好事成双。大公主身为天子和皇后的第一个孩子,自然是独占一份富贵,才应了这花王牡丹的谶言。然而贫道要说几句扫兴的话,还请皇后娘娘莫要生气怪罪。”

  忘忧淡淡的笑了笑,把怀里的灵熙交给姜兰,又转身往一旁的茶案跟前走去,并说道:“你是修行了几十年的人,既然有话要说,自然是有道理的。本宫听着就是,就算是不喜欢,也不过是当听几句闲话,怎么会怪罪。”

  “世人喜欢说无独有偶,又常许愿要好事成双。而大公主却独占高枝儿,实际上也有些犯孤煞的意思。”

  “道长慎言!”王樱立刻皱眉打断了慧慈道长的话,“道长虽然是修行之人,但也是我国朝的子民。大公主的命数何等尊贵,岂容你出言诋毁?”

  慧慈道长忙低头认错。忘忧伸手拉了王樱,轻笑道:“无妨。你该不会忘了灵熙原本是双生子,只是因为一些事情,让本宫失去了一个孩儿,灵熙也失去了一个同胞而生的姐妹或者兄弟。俗话说良药苦口。灵熙的身份在这里,有些事情世人皆不敢直言。幸亏师傅是方外之人,才敢说这样的话跟本宫听。本宫和陛下都不会怪罪的。”

  “谢娘娘宽容之恩。”慧慈道长先躬身谢恩,又继续说道:“其实,这世上之事皆有缘法,有来便有往,有白便有黑。有低谷便会有高山。所以说,这孤煞也并不是绝对的,且很容易就能破解。”

  “哦?”忘忧唇角的笑意更浓,忙说:“快请师傅说说这破解之法。”

  “娘娘慧根深种,其实已经找到了破解之法。”慧慈道长说话间,目光落在了灵韵的身上,“不知这个女娃儿是谁?娘娘可否告知她的生辰八字。”

  “纸笔。”忘忧吩咐旁边的姜兰。

  姜兰立刻下去拿了纸笔来,忘忧便把灵韵的生辰八字写了下来。

  “这个孩子是我娘家嫂子收养的孩子,她跟灵韵生于同年同月,本宫觉得甚是有缘。便把她抱养在身边,一来是给灵熙做个伴儿,二来也慰藉一下本宫心中的隐痛。不瞒师傅,自从本宫失了那个孩子,时常会梦到她。自从把这孩子抱进宫中,本宫便再也没做过那样的梦了。”忘忧说着,哀伤地叹了口气。

  慧慈道长又念了一声“无量天尊”,然后把手里那张写了灵韵生辰八字的纸叠起来丢进旁边烧水的红泥小炉里化为了灰烬。方又说:“这位姐儿虽然出身不高但命格清贵,皇后娘娘果然是慧眼识珠。这孩子与大公主正如芍药与牡丹,将来都能花开富丽。而大公主将来命中一劫尚需这位姐儿来解。只是有一点,这孩子虽然命格好,但到底比不得大公主。皇后娘娘不能太过疼她,她会担不住的。”

  王樱何其聪明,此时已经完全明白了忘忧的用意,于是忙顺杆儿往上爬,故作惊讶的问:“哟,这可怎么是好?”

  “难不成还要把她送出宫去?”忘忧也故作为难地问。

  “送出宫自然是不可,否则大公主怎么办呢?”慧慈摇了摇头,又说:“只要这位姐儿不养在皇后娘娘身边,这件事情便算是圆满了。”

  “这”忘忧看向王樱。

  王樱沉思片刻,一撩裙角跪在忘忧跟前,说:“皇后娘娘也知道,太医已经诊断我这身子不能生养,我正觉得膝下寂寞,倒不如把这孩子抱到凝萃宫抚养吧。”

  忘忧颇有些为难地看向慧慈道长,慧慈缓缓点头,说:“这样,一切问题便都迎刃而解了。”

上一篇:皇姐为妻

下一篇:承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