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有疾奴家有药 第241章

作者:沧海明珠 标签: 古代言情

  忘忧拿了筷子夹了一片酸笋放到嘴里,然后皱眉叹道:“酸。”

  赵祯愣了一下,旋即低低地笑了起来。

  忘忧也跟着笑,然后又加了一片酸笋送到赵祯嘴边。

  赵祯张口吃了,眉梢一挑,反问:“哪里酸?”

  忘忧笑了,赵祯也跟着笑了。两个人先是浅笑,继而哈哈大笑。朗朗笑声传到外面,值守的何妈妈和姜兰等人均是相视一笑,似乎外面的风雪都没那么冷了。

  笑得累了,忘忧举杯畅饮,然后慨然叹道:“此生能遇到陛下,臣妾何其有幸!”

  “此生能有皇后陪在朕的身边,才是朕的福气。”赵祯也举杯痛饮。

  “陛下既然这样说,那臣妾就有底气了。”

  “哦?”赵祯等着下面的话。

  “等明日雪停了,臣妾想去吴王府一趟。”

  “”赵祯心里不愿,但沉默片刻之后还是点头应了。

  忘忧拿起酒壶给赵祯斟酒,第柔声劝道:“臣妾知道陛下心里不痛快,其实易地而处,臣妾心里也会不痛快。但是,这件事情就像是一道伤口,总要把那些腐肉剜了去才能上药包扎,才能更快的愈合。若一味地压着,假装这伤口不在,等它发作起来可不是小事。”

  “剜肉?”赵祯挑了挑眉稍,“怎么剜?”

  “带明日雪停之后,臣妾想奉旨出宫一趟,替陛下把这块腐肉剜了去。”

  赵祯失笑,沉思半晌,方叹道:“好。”

  “陛下怕疼吗?”忘忧举杯问。

  “朕不怕疼。”赵祯举杯跟忘忧碰了一下,低低地笑道:“朕怕酸。”

  第二日一早,雪果然停了。

  早膳后,忘忧换了出门的燕服,带着姜兰以及几个小宫女出宫直奔吴王府。

  当皇后的凤辇停在吴王府的门口时,把里面的一干人等都惊了个遍。

  丁素云带着众人慌慌张张地迎接出来,跪地叩拜:“不知皇后娘娘驾临,有失远迎,请娘娘降罪。”

  “是本宫不告而来,你们何罪之有?起来吧。”忘忧淡然笑道。

  “谢娘娘!”丁素云忙谢恩,然后起身上前又福了一福,说:“刚停了风雪,外面冷。还请娘娘入暖阁奉茶。”

  “本宫听说吴王府的梅花极好,不知道开了没有?”

  “回娘娘,臣妾早起叫人去看过了,说是刚有些花苞,尚未开呢。”

  忘忧笑了笑,说:“这也罢了,叫人折几支来赏玩吧。这天气真冷,还是找个暖和的地方说话儿吧。”

  丁素云忙吩咐人去折梅花,又引着忘忧进了正厅。

  此时的正厅早就被府里的人收拾妥当,茶席,香炉,碳炉,鲜花插瓶等一应俱全。厚重的门帘被掀起,忘忧一脚买进去便觉得暖暖的香风扑面而来。

  丁素云恭请皇后入座并亲手奉茶,忘忧接了茶,方抬手说:“断没有客人坐着,主人站着的道理。坐吧。”

  “谢皇后娘娘。”丁素云福身谢坐之后,方在下手坐下。

  “昨晚下雪,本宫就想起之前的事情了。那时候我跟你住在丁府梅林的疏影阁里。虽然名誉上我是你身边的丫头,可你待我有如姐妹从不苛责。想起这些我这心里就觉得暖暖的。”

  丁素云心里咯噔一下,暗想好端端的怎么提起丁府来了?难道是要翻旧账了么?她心里忐忑,忙起身说:“臣妾浅薄无知,还请皇后娘娘恕罪。”

  忘忧抬手按了按,说:“你放心,本宫并没有翻旧账的意思。丁府跟林家的恩怨早就了结,本宫今日来吴王府,一般缘由是想起了从前你我相处的光阴,另外也想探视一下吴王的病情。因为吴王的病,陛下这几日也总是想起之前的事情。他可是陪着陛下一起听孟先生讲了几年的书呢。”

  “回娘娘,王爷一直病着。不过今日皇后娘娘驾临,他已经起身了,只是身外外臣,没有谕旨不好入内请安。”

  忘忧轻笑一声,说:“这是吴王府,又不是金銮殿。说什么谕旨不谕旨的?既然病着,就别在外面吹冷风了。”

  丁素云忙躬身谢恩,然后亲自至门外引赵承渊进来。

  “臣赵承渊拜见皇后娘娘,臣因病体未愈没能迎候娘娘,请娘娘恕罪。”赵承渊以国礼参拜。

  忘忧端坐着,等他礼毕匍匐在地上,方开口:“吴王请起。”然后待他谢恩起身,又指了指之前丁素云坐的位置,“坐吧。”

  “你这病已经有一个多月了吧?”忘忧看了一眼赵承渊的脸色,果然苍白无色,人也没什么精神。虽然不至于病入膏肓,但瞧着这气色也的确像是缠绵病榻的样子。

  “回娘娘,是有一个多月了。”赵承渊欠身回道。

  “太医院哪位医官来诊脉?怎么说?”

  赵承渊又欠身回道:“臣这里隔三差五的便去太医院请人,也不好指定哪个太医。这其中,陈太医,郭太医,秦太医三人常来。来的次数最多的是陈太医。”

  “太医怎么说?”

  赵承渊看了一眼丁素云,叹道:“每回太医诊了脉都说不要紧,不过是寒邪入体。臣一直怀疑是不是得了什么重病,王妃怕我心里难过就一直瞒着呢。”

  丁素云忙说:“并没有瞒着王爷,太医都说王爷是寒邪入体再加上素日辛劳,没有好好保养的缘故。臣妾不让太医多嘴只是想让王爷静养而已。臣妾娘家凋零,膝下又无子嗣,王爷便是我的天了。照顾好王爷的病是臣妾心头第一要事。”

  忘忧看丁素云说话间便红了眼圈儿,遂劝道:“你也不必这般着急。”忘忧说着,看了身侧的白芷一眼,“本宫身边的白芷粗通医术,不如让她给王爷诊个脉?”

  赵承渊一愣,心想这是不相信自己真的病了?居然让身边懂医的女官来诊脉,这是皇上的意思还是皇后自己的意思?然而赵承渊不笨,心里再大的疑惑也不能反驳,躬身应道:“这位女官服侍皇后娘娘的日子不短了,想必经过娘娘亲自调教,这医术自然不会差的。那就有劳这位女官了。”

  白芷福了福身,走到赵承渊的身边。

  早有人搬了个绣凳来,白芷也不多说,在凳子上落座,然后伸手给赵承渊把脉。片刻之后左手换右手,前后不过一盏茶的功夫,白芷方起身先向赵承渊微微一躬,然后才转身向忘忧回话。

  “回皇后娘娘,王爷这病的确是寒邪入体,想来是因为今年夏日里多雨水,王爷修补先帝皇陵的时候积了寒邪,又日夜劳累所致。另外,王爷的身体似乎还有痼疾,这痼疾怕也有个三五个年头了。在加上服用的药有些不对症,所以这病才缠绵至今。”

  白芷的声音很脆很爽朗,带着一股憨然耿直。这种毫无心思的言谈让在座的几个人都不知该应对好,尤其是赵承渊,在听见服药不对症时,竟有一种被扒光的感觉。

  “呵呵”忘忧笑着斥道:“你这傻丫头才学了几年的医术,就敢这样侃侃而谈?当真不把太医院的大人们放在眼里了?”

  “娘娘恕罪,是奴婢狂妄了。”白芷忙躬身认错。

  忘忧摆摆手说:“罢了,王爷是不会跟你这小丫头计较的,还不退下。”

  “是。”白芷躬身应了一声,又回到忘忧身后站定。

  忘忧又看向赵承渊,叹道:“王爷的痼疾有三五年了,想来莫不是心里放不下熹月姐姐和那个未出世就夭折的孩子么?”

  一提到孩子,赵承渊的眼神顿时暗淡下来。

第282章 困于情,惑于心

  赵承渊自然明白忘忧说的孩子不仅仅是沈熹月没生下来的那个孩子,还有那个下落不明的孩子。

  丁素云并不知道赵承渊的心事,见他不说话,便赔笑道:“娘娘说的极是,我们夫妇儿女缘分太薄了。”当前的境况,她自然不敢提及程氏和银月。

  “这话可不对,王爷新得爱女,怎么能说是儿女缘分薄呢?”忘忧淡淡的笑了笑,又吩咐白芷:“找个人去给兄长传个话,就说我拜托他抽个时间来给王爷把把脉,开一剂对症的方子,一定要把王爷的身体调理好。”

  赵承渊闻言,忙起身离坐跪拜行礼:“承蒙娘娘厚爱,臣心中惶恐,感激涕零。”

  “王爷不必见外。”忘忧抬手请赵承渊起身,又说:“陛下叫你一声四哥,本宫跟你也算是相识于微末,早年王爷多次对我出手相助的恩情,本宫心里还记得呢。”

  赵承渊以为忘忧是来问罪的,却没想到她居然提及了往事。

  一时间,他想起当初大街上第一次遇见她的时候,那双明亮的眸子里带着倔强。明明只是个卑微的小丫头,但却敢直面沈熹年和自己这样的皇亲贵胄。那一日,他就觉得这个小丫头不是池中之物。

  只是,他赵承渊看出了忘忧的不凡之处,却没意料到这个毛丫头竟能闯入自己的内心并狠狠地攥住他。让他毫无挣扎之力。

  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赵承渊想了很多个夜晚都没想清楚。

  或许是在丁府再遇的时候;又或者是沈熹月亡故的那段日子?

  若是有人问赵承渊这一生最幸福的日子是什么时候,他会毫不犹豫地说是沈熹月亡故之后府中为她办丧礼的时候。那时他虽然丧妻丧子,但却有她在身边悉心照料。她精心烹制的每一道羹汤都让他甘之如饴。

  那段时间,他甚至觉得就这样过完此生也没什么不好。什么宏图大业,什么名垂青史不过是把自己交给旁人摆布罢了。倒不如携美一人,沉溺红尘,看山川美景,尝人间美食更惬意。

  后来他被丁锦云算计,她为了自己挨了一顿板子,让他心怀愧疚,也更加坚定了心中的那份情谊。

  他想,一定询个机会把她从宫中带出来,不管付出什么代价。

  然而机会还没来,丁锦云却怀孕了。

  那段时间赵承渊恨不得一头碰死,他恨自己大意,恨自己无能,怎么就落尽了那个女人的圈套。

  直到她把那个孩子悄然送出京城,让他从一个丁锦云和太后的圈套里挣脱出来又落尽了天子的圈套,他才恍然发现这个小姑娘心怀柔善,更是心机深沉地令人侧目。

  赵承渊心里翻江倒海,忘忧却端坐在上位一边品茶一边闲聊,完全没有走的意思。

  丁素云看了一眼管家娘子,管家娘子上前悄声回道:“王妃,厨房已经预备了宴席,请王妃示下,摆在何处?”

  “皇后娘娘喜欢梅花儿,要不咱们去园子里坐坐,一边赏梅,一边吃酒闲聊,可好?”丁素云笑问。

  “吃酒就免了。我今日来既不是为了酒,也不是为了梅花儿。”忘忧淡然一笑,又轻轻地叹了口气:“今日我来吴王府,主要是探王爷的病呢。”

  赵承渊的心里一时五味俱全,忙站起身来,深深一躬:“有劳王妃,臣实不敢当。”

  “王爷请坐吧。”忘忧抬了抬手,又说:“以王爷当前的病情来看,京中并不是最佳的修养之地。本宫倒是有个主意扬州是个钟灵毓秀之地,且四季如春。最适合王爷这种寒邪入体的病去修养。”

  此言一出,赵承渊的心里咯噔一下。

  丁素云的背上一寒,暗想赵承渊虽然被封为吴王但封地却并不在吴地,他一个王爷好端端的去扬州养病,这让人怎么想呢?于是尴尬的笑了笑,方问:“这怕是不合适吧?”

  “二位想必是担心师出无名,到了扬州跟地方官不好接触吧?”忘忧笑了笑,看了一眼身旁的姜兰。

  姜兰从身后一个小宫女的手里拿过一个小匣子送到丁素云面前,说:“这是一座方圆二百里的庄子连着一座小山,山上栽种的是各种果树,春来赏花,秋来摘果,最是惬意不过的地方。原本皇后娘娘在扬州的私产。现赠与吴王和王妃。”

  赵承渊的心蓦然一凉,像是被抹了蜜的刀锋忽然割了一下,又甜又疼,忙起身说:“臣愧不敢领。”

  “说白了,王爷这病也是为陛下分忧所致。昨晚陛下同我说起这事儿来,心中很是不安。王爷就算不领本宫的情,也请看在陛下的面上,去扬州好好地休养半年。你如今虽然年轻,不觉怎样。可这病根儿若是落下了,等到老了就受罪了。对了,我为王爷和王妃准备了一个极好的郎中,等你们出京的时候务必带上他。”

  忘忧的语气软软绵绵的,不带一丝烟火气息,她脸上始终带着恬淡的笑容,不怒不威,无懈可击。丁素云蓦然间觉得恼火,想要反驳时却被赵承渊拉了一把。

  “臣叩谢皇后娘娘隆恩。”赵承渊拉了丁素云一起跪下磕头。

  忘忧低头扫视了赵承渊夫妇二人一眼,款款起身走到二人跟前,伸手把丁素云拉起来,说:“王爷和王妃只管放心去养病,待明年春暖花开,说不定本宫也会来扬州向你们讨一杯茶喝。”

  赵承渊不知道该如何应答,除了谢恩。待忘忧已经出门而去,他还跪在地上。

  丁素云忽然就哭了,她抱着赵承渊的胳膊泪如雨下。

  “王爷,这是要把咱们贬谪去扬州,找个庄子圈起来吗?”丁素云哽咽道。

  “闭嘴!”赵承渊此时才发现自己贴身的衣服已经被汗湿透了。

  这才几年呢?她就变了!

  她面上波澜不惊,心底却运筹帷幄。

  想想她刚才说的那些话吧。这些话若是在任何一个臣子的嘴里说出来,都是惊涛骇浪。

上一篇:皇姐为妻

下一篇:承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