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有疾奴家有药 第201章

作者:沧海明珠 标签: 古代言情

  姜兰端着汤药送到忘忧手边,小声说:“奴瞧瞧去看过了,太后娘娘让人把凝萃宫里布置的富丽堂皇,比咱们未央宫不差多少。可见她是极看重贵妃的。”

  忘忧懒懒地叹了口气,说:“王樱进宫成为贵妃,在外人看来这是极其荣耀的事情,但她自己心里是十分委屈的。太后是个明白人,岂能不知?再者,王著现在是中书令,领武群臣。这凝萃宫自然要好好地布置一番才不辜负贵妃的出身。”

  姜兰有些不甘,扁了扁嘴巴,却没多说。

  白芷进来回道:“皇后殿下,国舅爷来了。”

  “哥哥来了?快请。”忘忧原本有些瞌睡了,此时又打起了精神。

  林逸隽不是一个人来的,跟在他身后的还有沈熹年。

  “你”忘忧见到沈熹年,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王樱是他的未婚妻,计算他不喜欢这个未婚妻,但二人订婚的事情已经传遍了京城。忽然间因皇后娘娘召王樱入宫,然后王樱又被封为贵妃。这样的流言传出去,沈熹年以及靖西候府都丢尽了人。忘忧觉得此事因自己而起,所以没脸见沈熹年。

  “你们都下去吧。”林逸隽对姜兰和白芷说。

  两个宫女福身退了出去。殿内一时只剩下林氏兄妹和沈熹年三人。

  “熹年,是我对不起你。”忘忧懊悔地低着头,默默地流泪。

  “你自己都这样了,还有心思跟我说对不起?”沈熹年在她榻前蹲下身来,仰头看着她,并伸手抹去她腮边的眼泪,温和的劝道:“这件事情是怎样的来龙去脉,何妈妈都跟母亲说清楚了。母亲跟我都不怪你,而且,你是最大的受害者,可怜才两个多月的孩子没了,你才是最伤心最痛苦的人。”

  “这件事情,即便大家都知道是她的手脚。但却没有任何实证,又牵扯到皇室丑闻,怕也难差真相了。”

  沈熹年轻声劝道:“这件事情你就别操心了。太后既然说要让王樱自己查,那就是把这件事情的处置权交到了她的手里。今天一早,天子下了口谕,说淑妃梅氏忤逆犯上,已经降为婕妤。王樱身在贵妃位份上,怎么可能对付不了婕妤位份上的梅清韵?”

  “可是那个王桐,虽然也是王家女儿,但却平庸无才,相貌也是平平,她那样的人如何配得上你”

  “傻瓜。”沈熹年笑了笑,站起身来说:“对我来说,王樱和王桐,都是一样的。”

  不是自己心爱的女子,其他所有女子看在眼里都是一样的。

  林逸隽自然明白沈熹年的心事,但他不愿意忘忧再在这件事情上纠结,于是打断了二人,说:“陛下已经应允你出宫静养。开明寺是个不错的地方,这两天我已经打发人过去查看安排过了,一切都已经妥当,你随时都可以出宫。”

  忘忧想了想,说:“那就明日出宫吧。”

  沈熹年应道:“好,那我们再去安排一下,明日一早来接皇后出宫。”

  “你能留下来用个午膳吗?”忘忧看着沈熹年问。

  沈熹年愣了一下,点头说:“好。”

第223章 借小宴,痛饮释心怀

  王樱去宁寿宫拜见太后,太后见了她很是客气,叮嘱了好些话,又留她在宁寿宫用午膳。

  王樱躬身说:“太后娘娘爱惜赐饭,臣妾原不该辞。只是皇后娘娘尚在病中,臣妾身为妃妾,理应去中宫伺候汤药。今日就不能陪太后用膳了,等中宫大安了,臣妾再来太后膝下承欢孝敬。还请太后恕罪。”

  “你是极懂事的孩子,这乃是正理,哀家自然不会怪你。”刘太后说着,又吩咐泽慧:“早起还说把那盒血燕送去给皇后补身,刚好贵妃来了,就请她带过去吧。”

  泽慧应了一声,转身进了内殿,果然拿了一个精致的盒子出来交给王樱。王樱替皇后谢过太后赏赐,方告辞出来。

  泽慧待王樱出去一会儿,方端了一盏茶送到太后手边,悄声说:“她跟皇后一向交好,而且又仰仗着王著的势力,以后可要在宫中横着走了。”

  太后长长的叹了口气,说:“这次的事情,是梅清韵太过分了!哀家如此抬举她,她却做这种上不得台面的事情。还害了皇嗣!若不是看在梅氏一族对朝廷尚且忠心且有用的份上,就该赐她一条白绫了事!”

  “娘娘别生气,先喝口茶吧。”泽慧小声劝道。

  太后喝了一口茶,又叹道:“皇后性子不够强硬,如今又小产了,着实要好好地养一阵子。王樱出身不错,行事也大方得体,虽然入宫的名头缘故不甚好,算是白璧微瑕。但多亏了她是个端庄大方又光明磊落的性子。若将来有她帮着皇后料理后宫琐事,哀家也能省心些。”

  泽慧笑着劝道:“这些年,娘娘既操心前朝的事情,又要料理后宫的事情。原本以为有了皇后,便可省心些,熟料更是事多操心。但愿这贵妃娘娘入宫之后,能替娘娘分担一些。娘娘也能好好地保养一下凤体。”

  “哀家是老了!”刘太后无奈的叹了口气,抬头看车窗外的天空,思念起旧事心中更是无限感慨。

  “娘娘风华依旧呢,哪里就老了。”泽慧忙笑道。

  王樱从宁寿宫出来先回了自己居住的凝萃宫,换了一身常服之后,方又去未央宫。

  未央宫里摆了宴席,说是为新入宫的贵妃庆祝,实际上只是忘忧,林逸隽,沈熹年和王樱四人的一场小宴。

  因为身份不同,王樱跟沈熹年不能在同席而餐,所以王樱在忘忧一侧入座,下手的沈熹年和林逸隽各自面前摆放一张小桌,桌上是他们各自喜欢的菜肴。

  饭菜汤羹酒水等摆放整齐之后,何妈妈摆摆手,带着宫女们退了出去。

  忘忧轻轻地舒了口气,端起手边温热的黄酒,说:“算起来,咱们四个人能聚在一起用膳的时候原本就不多,以后怕是更难了。今日没有外人,索性连伺候的宫女都打发出去了。咱们就随心所欲,想吃什么,喝什么,都随意。想说什么,也都随意。”

  王樱看见沈熹年的时候,心里便已经是翻江倒海,但她一直都忍着不说话,脸上的神情都绷着不露出一丝的痕迹来。此时见忘忧大杯喝酒,忙劝道:“娘娘尚在病中,这酒还是要少饮。”

  “无妨,这是黄酒,不碍事的。”忘忧又朝王樱举了举杯,说:“你也喝点,咱们这壶酒是何妈妈单独煮过的,加了姜枣,最是暖胃驱寒的。”

  王樱欠身答应着,跟忘忧碰了一下杯,然后相对而饮。

  林逸隽跟沈熹年也陪着喝了一杯,又各自吃菜。

  忘忧亲自给王樱盛了一碗鲜笋火腿汤,叹道:“妹妹,不管怎么说,这次是我没有看顾好你。对不住了。”

  王樱接了汤碗信誓旦旦地说:“娘娘这样说,臣妾可受不起。不过娘娘放心,我不是那种宽宏大度之人,这件事情我一定会彻查,让那恶人得到应有的报应。”

  “妹妹的才干我自然是知道的。”忘忧抿了抿唇角,低头扫了一眼沈熹年,苦笑道:“妹妹心里的苦,我也是知道的。”不能跟心爱的人相守一生,且要在这四方牢笼里跟自己最不屑的人争来斗去地,苦苦挨到老了。

  “这不过是命罢了。”王樱也看了一眼沈熹年,便把后面的话都哽在喉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了。

  林逸隽是四人之中唯一置身事外的人,便举杯打断了那两个人,说:“我敬贵妃娘娘一杯。以后宫中的日子,还请贵妃娘娘多多照顾皇后。先干为敬。”林逸隽说着,仰头把杯中就喝干。

  “国舅爷放心。这皇宫之中若说有一个人是王樱的至交好友,那边是皇后娘娘。王樱不是那种朝三暮四之人,而且还有些死心眼儿。这辈子认准的人,认定的事,到死也不会改的。”王樱说着,又扫了一眼沈熹年,举杯说:“多谢国舅爷看重,我也干了。”

  忘忧看王樱喝得着急,忙劝道:“慢点喝。”

  “贵妃娘娘这话说到我的心坎里去了。”沈熹年也拿起酒杯向王樱举起来,说:“我沈熹年也是个死心眼儿,这辈子认准的人,认定的事,到死也不会改。”

  王樱愣愣地看着沈熹年一口把杯中酒喝下,心中的酸涩像是开了闸,眼泪哗的一下落下来,扑簌簌落在胸襟上。那湖绿色的绸衫片刻便湿了一片。

  忘忧心里也不好过,低头垂泪。林逸隽便劝道:“酒要慢慢喝,话也要慢慢说。人生之路何其漫漫?若能肝胆相照,真心相待,日子总会好过些。”

  “沐霖兄所言极是。”沈熹年说着,又举起酒杯一口闷下。

  “国舅爷所言甚是。”王樱也举起酒杯喝干了杯中酒。

  林逸隽知道今日在未央宫一起用膳,王樱和沈熹年心中是最苦闷最尴尬的。忘忧也正是想让他们两个借酒消愁才留下二人一起饮酒。便顺着他们两个,一边开解一边同饮,一直喝到未时,四个人方才散了。

  忘忧没有喝多少酒,她今日只是给王樱和沈熹年提供一个方便,让他们两个把心里的怨气撒出来一些,免得那些怨气长久积在心腹之中,转为怨恨,痛恨甚至仇恨。他们二人做不成夫妻,也不必做仇人。

  王樱的确是喝醉了,最后直接倒在忘忧身边睡去。而沈熹年虽然喝了不少,但他一向是在酒楼混迹的,酒量极好,虽有醉意但不至于糊涂。之后跟林逸隽二人离开未央宫也没失了礼数。

  忘忧让何妈妈带人进来把这杯盘收拾干净了去,又见王樱伏在榻上睡得深沉,便拿了枕头被子过来给她枕好盖好。

  一个午后的时光一晃而过,夕阳隐去,暮色四合。王樱迷迷糊糊的将醒未醒,便听见外面有人回:“小人奉陛下口谕来回皇后娘娘,陛下晚上过来用膳,请何尚宫准备一下。”

  王樱一个激灵坐起来,皱眉问:“什么时候了?”

  旁边的姜兰小声问:“贵妃娘娘醒了?您睡了两个时辰了。这酒可醒了些?头疼不疼?”

  “我没事,那黄酒也不烈,睡一觉就缓过来了。”王樱抬手抚了抚松散的发髻,又问:“刚才是谁在外面说话?”

  姜兰悄声说:“是乾元殿的人过来传天子的口谕,说一会儿过来用晚膳。皇后娘娘病了这几日,天子一直没来未央宫探视,今日想必是因为皇后殿下明日出宫去开明寺为国祈福,所以才特意过来看看。”

  “为国祈福?”王樱问了之后才想明白了,皇后小产是宫闱之事,更何况皇后小产的原因又是皇室丑闻。这样的事情自然不能传出去。可皇后不能无端端的出宫去开明寺住着,这为国祈福一说不过是借口罢了。

  “贵妃娘娘虽然酒醒了,但想来喝了就脾胃也是不舒服的。喝口汤暖暖胃吧。”姜兰说着,端了一碗温热的粟米汤递给王樱。

  王樱抬手推开汤碗,起身说:“陛下一会儿过来了,我不宜久留。去跟皇后娘娘说一声便回去了。”

  忘忧知道王樱不愿见赵祯,便也没多留她,只叫姜兰把小厨房做的糕点装了食盒一并送到凝萃宫去了。

  天黑后,赵祯带着张四平至未央宫,到了宫门口却有些不敢进。何妈妈早早地打发人在门口候着,赵祯一到便立刻又人进去回禀。忘忧扶着何妈妈的手臂缓缓地出门迎了出来。

  “臣妾恭迎陛下。”忘忧缓缓地福身行礼。

  “你怎么出来了?!”赵祯看见忘忧便忘了尴尬,忙上前去一把拉住她,见她脸色苍白,不见血色,便一弯腰把她抱起来,说:“快进屋去。”

  如此一抱,忘忧满心的委屈顿时烟消云散,一抬手搂住赵祯的脖子,把脸埋进了他的肩窝里。

  何妈妈见状,忙挥手把一众内监宫女都遣散,只留了姜兰和白芷在跟前,悄声叮嘱:“你们两个悄悄地去听着点,陛下吩咐传膳再出来喊人。”

  “是。”姜兰答应着,提着裙角往里面去,只在屏风之外安静的听着。

第224章 请早安,后妃三人齐聚

  内殿里,烛光摇曳。

  忘忧被赵祯放在榻上坐好,低声叹道:“陛下,终于肯来未央宫了?我还以为,陛下至少得一年半载的不踏进这道宫门呢。”

  “胡说。”赵祯在忘忧身边坐下来,懊恼地叹道:“朕是觉得朕一时大意被那贱人算计了,不但辜负了卿卿的一片真心,还害了我们的一个孩儿,又害你受这样的苦。实在懊悔的要死,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你,所以”

  “这一次是我大意了。想着那膳食都是我这宫里预备的,绝不会有什么差池。却没料到她早就把我的饮食规律都摸得清清楚楚,故意做了几道我不喜欢的饭菜来。又说那些挑拨的话引得陛下生气,又算着我孕中,脾气执拗不肯迁就,便半路离席回了未央宫。才出了这样的事情。说到底,若我心存警惕,不那么相信她”

  “自古以来便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这是那贱妇人钻营谋算,”

  忘忧苦笑道:“我一直以为梅氏一族都是读书的耿直人,却没想到她竟有这样的心思。这一环一环的算计得这样精准,这副心思真是可怕的很。陛下身边有这样的人,将来怕是难有安宁的日子过。”

  赵祯握着忘忧的手叹道:“她是该死,但是若是因此事处死她,这件事情就瞒不住了。事关皇族,沈家和王家的颜面,这件事情不能放到明面上处置。让你受委屈了。”

  忘忧靠在赵祯的肩上,柔声说:“这件事情怎么怪都怪不到陛下的头上。陛下无需自责。太后既然让贵妃来处理这件事情,那你我就暂时不要多问了。等贵妃处置完后,再说也不迟。”

  赵祯伸手按在忘忧的小腹上,叹道:“幸好老天垂怜,还留了一个孩子给我们。”

  “所以,我会加倍珍惜这个孩子,一定要让她平平安安的生下来。”忘忧抬手按在赵祯的手上,跟他一起按着平坦的小腹。

  那日张太医诊断她小产,又说怕腹中残余下不干净,所以煮了红花烫给她。她吃喝了一口便吐了出来,并且连药碗一并打翻。当时连何妈妈都以为她是伤心所致,其实她自己很清楚腹中孩儿原本是双生,即便见红有小产的可能,也决不能在那个时候喝红花烫。果不其然,待林逸隽进宫诊脉,才断定双生子只失去了一个,尚有一个命大的还在她的腹中。

  当时何妈妈谢天谢地谢神佛保佑,忘忧也在确定尚有一个孩子在自己腹中的时候真正的冷静下来。她祖母的对手依旧藏在暗处,那个人借着泽慧的手,借着太后和梅清韵的手对付自己,或者还有旁人暗中推波助澜。若不把这一条线上的人揪出来,只怕孩子不能平安降生。所以林逸隽提议让她暂时离开大内去外面养胎,刚好太后把宫中的事情交给王樱查问,自己也能跟她里应外合,把这件事情查清楚。

  赵祯不知道忘忧的真正打算,但此时她想要做什么,他自然都会答应。而且宫中此时的境况也不利于养胎,倒是外面繁华盛开,正是春深似海的时节,她出去住些日子也能开释心怀,免得抑郁成疾。于是准了这件事。

  “朕明天一早会宣布,说今春久旱,皇后将亲去开明寺为国祈福,为民求雨。”赵祯低声说。

  “谢陛下成全。我想让李舒随扈。”忘忧又说。

  李舒是忘忧信得过的人,而且自从她入宫成为皇后,李舒便调入皇城司任副都统。东京护军统领负责整个帝都的安全,是护佑皇城的一副坚盾,而皇城司则紧握皇城内外的情报网,算是皇帝的耳目。让李舒入皇城司任副都统是忘忧的意思,原本她是不想让皇城司只效忠太后,却想不到如今却方便了自己。

  “好,那就让他跟你同去,负责保护你的安全。”赵祯点头应道。

  当晚,赵祯要宿在未央宫。

  忘忧低声劝道:“陛下即便再不喜欢贵妃,今晚也要去凝萃宫坐一坐。在这偌大的后宫之中,皇后也好,妃子也罢,凭借的不过是天子的一番恩宠罢了。今日王樱第一天入宫,陛下应该去看看她。”

  赵祯想了想,凑在忘忧耳边悄声说:“她心里一直装着沈熹年,朕就算是去了,也未必能得她的好脸色。”

  “那些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如今她是陛下的贵妃,虽然背靠王氏家族,又有贵妃之尊,但这一切都比不上陛下给她的一个笑脸,一句褒奖。不为别的,就当是做给各处的宫人内监们看个样子,陛下也不能冷落了她。”

  “朕知道你跟她交好,但朕有好几日没来未央宫了,若这个时辰了从未央宫的宫门走出去,让外人怎么想?”

上一篇:皇姐为妻

下一篇:承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