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小姐 第23章

作者:吱吱 标签: 古代言情

  但让施嬷嬷没有想到的是,王晞显然比她想的更难缠。

  王晞转头就去了太夫人那里,扑到太夫人怀里就哭了起来:“我这些日子是不是在别人眼里像暴发户似的?丢人丢大发了!我听二表姐骂四表姐,说有身份地位的人就不应该重赏下人的。要不然就是拿银子收买人心,是极没脸的事。我也不是想收买谁,是我来的时候我娘特意打听了,京城的人一般都是怎么打赏下人的,我是按我母亲的叮嘱行事的。难道我娘离京这么多年,京城的规矩又变了不成?那我,那我还想着马上是端午节了,平时也没有机会给几位舅舅送个节礼什么的,这次我既然来了京城,肯定要好好置办的,我还想着,先不告诉舅舅们,给大家一个惊喜。可现在,惊喜说不定是惊吓,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

  她哭得肝肠寸断,不能自己,把太夫人的心都哭疼了。

  “胡说!”太夫人搂着她,亲自给她擦着眼泪,喝斥身边服侍的丫鬟,“都站在这里做什么?还不去给表小姐倒了水进来洗脸。”

  屋里一阵慌乱。

  王晞却更加自怜自艾:“我不去长公主的寿筵了,大家肯定都在背后笑话我!我也不想这样啊!我平时在家里打赏下人,比这个还要多呢!有时候我都不好意思,谁知道在京城却成了厚赏?不是说京城是首府吗?应该比我们那山里人有见识才是啊!”

  她说的时候捏了太夫人给她擦眼泪的帕子,茫然四顾,像落到陷阱里的小兽,不知道有多可怜。

  “这个阿凝,嘴上就没个把门的。”太夫人气得不行,让施嬷嬷去叫了侯夫人来,却被王晞拦住:“不用了!免得又为了点小事让侯夫人不快!我到时候会注意一些的,以后看别人怎么样我就怎么样好了。”

  话是这么说,却让人透露出风声去,说她原本准备了五千两银子的节礼准备送给侯爷,三千两节礼给二房和三房的,至于太夫人和侯夫人等,则各有三千两到二百两不等。

  若是一切顺利,王晞是很可能在这里住到过春节的。

  端午节之后是中秋,中秋之后是春节。

  春节又比端午和中秋更隆重一些。

  这么一算,大家得损失多少银子啊!

  平时从来不管内宅的永城侯知道了都半晌没有说话,破天荒地把侯夫人叫了过去,狠狠地训斥了一顿。

  常大奶奶,也就是常凝的嫡亲大嫂,永城侯府的世子夫人,也和体己的丫鬟抱怨:“人家王小姐又不吃我们家的,又不喝我们家的,她怎么就这样容不得人家呢?我听说之前大姑奶奶没有出阁的时候,她也常和大姑奶奶置气,也亏得三小姐的脾气好,能忍得了她。”

  常凝被罚跪祠堂,抄《女诫》一百遍。

  而且要亲手抄,不允许别人代笔。

  由施嬷嬷亲自监督。

  常妍和常珂也受了牵连,一个被禁足七日;一个被罚抄《孝经》十遍。

  就算是事情闹成这个样子,王晞还是减了打赏的赏银,跟平时常凝和常妍一样了。

  “妙啊!”潘小姐知道这个消息之后悄悄击掌称赞,和贴身的丫鬟道,“这位表小姐倒是个人物,若是有机会能和她结交走动就好了。”

  那丫鬟忙道:“临来时太太可是反复地叮嘱了的,让您听侯夫人的话,千万不要随意走动。”

  潘小姐叹气,只能当不知道,春荫园南院悄然无声,就像不知道这件事似的。

  王晞不免觉得有些对不起常珂,和白术一起悄悄地去帮她抄《孝经》。

  常珂先前还唉声叹气的,让王晞不停笔地帮她抄了半天,最后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王晞好多年都没受过这样的苦了,手腕酸楚难耐,恨不得剁下来,见常珂这样大笑,自然是怒目以视。

  常珂不由抱了抱王晞,道:“傻妹妹,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出头。可是,人家又没有说什么时候抄好,我们这么着急干什么?大可抄个十天半个月的,哪里就有这么急。”

  她母亲也都只是派人来问了一声。

  只有王晞,待人真诚,生怕她吃亏,亲自上阵帮她抄书。

  她仰着头,没让王晞发现她微湿的眼睛。

  王晞大怒,丢下手中的狼毫,道:“你赔我半日好光景。”

  她被这恶心事给耽搁了,到现在还没得闲去看那九环大刀是不是还插在那里呢!

第二十九章 姐妹

  常珂忙搂了搂王晞,语气宠溺地道:“好,好,好,是我不好。你别生气。我给你赔不是。”

  王晞听她这么说哪里还好意思说什么,趁机也向常珂赔不是:“说起来,你被罚都是我不好。我明明知道兄弟姐妹间本应该同心协力,还当着你的面讽刺常凝,去太夫人那里告状……”

  “哎哟!”常珂可不想王晞心中不安,故作不悦地道,“你这样说我就不高兴了。你都能为我出头了,我难道还会在乎抄这几遍《孝经》吗?”说到这里,她朝着王晞狡黠地笑了笑,道,“等到七月半,还可以送给长辈捐给寺里,两全其美,有什么不好的!”

  这种事王晞从前常干。

  她哈哈大笑,觉得她和常珂的脾气越来越相投了,她干脆彻底地放下了笔,也让白术不要继续抄《孝经》了:“行,你已经有主意就好!”

  常珂反而追问起“半日光景”来:“你原准备去做什么?”

  被陈珞威胁,这么丢脸的事,她怎么能让常珂知道呢?

  王晞笑嘻嘻打了个马虎眼过去了,趁着中午大家都在休息,带着青绸和红绸两姐妹悄悄去了柳荫园。

  王喜在门禁处等她们。

  他一面陪着她们往东北角去,一面说着柳荫园这边的修缮情况:“师傅们手脚都挺勤快,手艺也好,房子比我们之前想像的要造得好。我怕那边施小姐提早过来,前两天特意请工头喝了顿酒,托他们加把劲,争取能在六月底搬进去住。至于外面的夹道,我已经开始让师傅们重新修缮路面了,还有二十几天就能修好,大小姐搬过来之后,不管是走马车还是走轿子都会很方便,大小姐不必担心。”

  舞剑的人找到了,还在冯大夫那里碰了个面,王晞的注意力已经被转移到陈珞找冯大夫做什么,对搬家的事也就没有之前那么热衷了,听王喜这么说,她连连点头,向王喜道了几句辛苦,和青绸、红绸到了墙边。

  青绸去架了梯子。

  王晞看着,心中居然很诡异地升起几分“近乡情怯”般的犹豫。

  她的脚踏在梯子上迟疑了片刻,最后还是扶着青绸的肩膀爬上了墙头。

  什么破败褪色的红绸,什么孤零零立在那里的九环大刀,果然都是在做梦。

  那刀的确还立在那里,却不知道多威风。

  鲜红的绸子迎风招展,漆黑厚实的刀背,雪亮锋利的刀刃,仿佛眨眼就能把人一劈两半,哪里来的落魄?哪里来的寂寞?

  全是她自己的胡思乱想罢了!

  王晞抱着胸,不知道为什么,很气。

  陈珞到底是什么意思?知不知道她就是那个和他在药铺里偶遇的人?如果知道,为何还让这把刀继续插在这里?如果不知道……难道还真如常珂所说的那样,有所图谋?

  王晞自我开导了一番。

  想找冯大夫看病的到底是谁呢?

  皇上?不太可能。他要是病了,怎么可能上早朝?又怎么可能瞒得过众臣?

  是皇后?那就更不可能了。冯大夫当着陈珞的面说他擅长的是妇科和儿科,实际上是不对的,他最擅长的是内科,妇科是为了让她母亲平安顺利地生下她,儿科是为了给她看病。陈珞既然能找到冯大夫这里来,肯定仔细打听过冯大夫。不可能连这点事都办不好。

  那陈珞是什么意思呢?

  王晞望着空荡荡只有风吹过竹林声音的院子,心里非常委屈。

  她觉得她必须查清楚陈珞去找冯大夫做什么才好。

  王晞愤然回了晴雪园,然后找了个机会一个人又去了趟药铺。

  马上要到宝庆长公主的寿诞了,常凝和常妍几个虽然受了罚,考虑到她们几个都要去参加寿筵,督促就没有平时那么的严格,常珂这边没有规定什么时候把《孝经》抄好,常凝这边也没有把七天跪完,而是在第三天就把她从祠堂放了出来,余下的四天等宝庆长公主寿筵过后再继续。

  常凝知道王晞出了门,心中更加愤愤不平,又怕自己在家中长辈还没有完全消气的时候闹腾起来,影响她参加长公主的寿宴,她只好忍着满腔的不平跑去找常妍:“我们姐妹全都被罚了,她倒好,居然还有心情跑出去玩?祖母偏袒她,她也做得太过分了吧?”

  常妍不过被罚站七天,她没想等过了宝庆长公主寿宴之后再继续。常凝过来的时候,她正在两个嬷嬷的监督下贴墙而立。

  听常凝这么说,她瞥了常凝一眼,没准备理睬常凝。

  偏偏常凝如在自家的院子似的,让常妍身边服侍的小丫鬟给她倒了杯茶之后,径直坐在屋子正中圆桌旁的绣墩上,继续和她道:“打不过就跑,跑不过就去长辈面前告状,算是怎么一回事?别以为她就没有什么把柄,且等着,我也要去祖母面前告她一状。”

  不管人家是跑还是告状,一招出手就能把你打趴下了,那就是本事。

  你不学着点,还在那里和她叫板,你不被罚谁被罚?

  常妍嘴角翕翕,看着常凝一副声厉内荏的样子,还是把到了嘴边的话咽了下去。

  谁知道常凝却道:“你知道她准备穿什么衣裳、戴什么首饰去参加宝庆长公主的寿宴吗?”

  常妍立刻警惕地道:“你要做什么?”

  那年金吾卫左军指挥使原配生的嫡长女从乡下老家来,由继母带着参加庆云侯府四小姐出阁的婚礼,就曾发生因被泼了汤水去换衣裳却发现带来的替换衣裳被剪了一个大洞的事。

  她绝对不允许她们家的姐妹发生这种事!

  襄阳侯府原本就瞧不起他们府的家风,要是再闹出这种姐妹相争却在外人面前不加掩饰,丢人丢到全京城的事,她这辈子都别想嫁到襄阳侯府去了。

  不错。

  她想嫁给襄阳侯府的四公子解逢。

  她母亲也说好。

  正在想办法和襄阳侯府的太夫人搭上话。

  可她也知道,襄阳侯府的二房不是那么好说话的,就是他们府上的太夫人也未必能说得动二太太。

  但她不想放弃。

  她也得自己使力,给襄阳侯府的人留个好印象才是。

  她可不想像她祖母或是大伯母这样,一怂怂一窝。一个连自己的亲生女儿都保不住,一个连怎么为人妇都不知道,结果弄得整个永城侯府长者不像长者,晚辈不像晚辈。娶的儿媳妇也没个能看的,照这么下去,下一代也不会出什么人物。与其被他们拖死,不如趁着永城侯府还外表光鲜,想办法嫁个好人家。

  常凝不负常妍所望,果然是想起了庆云侯府四小姐出阁时发生的那件事。

  她无所谓地笑了笑,道:“我没那么傻,不过,让她在宴会上出点别的事,丢个脸什么,别人看着,只当她是个来打秋风的表小姐,应该与我们没有什么关系吧?”

  “不行!”常妍想也没想地拒绝了,突然有点理解大堂姐为什么会跟这个胞妹翻脸,不再来往。

  就像她这样管着,只是让常凝别出错都让人觉得累。

  “你在府里怎么闹我不管,可不能闹到外人面前去。”常妍告诫常凝,“你可别忘了,你已经及笄了。”

  马上要说人家了。

  常凝觉得自己是永城侯嫡女,再怎么样,也不会嫁得太差,并不太担心自己的婚事。不过,她也听得出来,常妍这是怕被襄阳侯府看了笑话。

  常妍想嫁给襄阳侯府的四公子,别人不知道,她常和常妍在一起,却是看出点端倪来。

  她觉得常妍有点傻,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凑到襄阳侯府面前去跌份子。

  若是平时,她为了保全姐妹的情面,也就当不知道了。可今天常妍和她说话的语气让她心生不快,她不由挑眉,笑道:“三妹妹是怕惹了襄阳侯府不快吗?我看那天在云居寺,襄阳侯府从上到下都挺喜欢王晞的。襄阳侯府的二太太又是个极厉害的——她的长女嫁到庆云侯府做了世子夫人,长子娶了兵部武选司主事的女儿,四公子是她的次子,听说想尚富阳公主。不过,淑妃娘娘和皇后不和,庆云侯府肯定不想四公子尚公主,那王晞也是个不错的人选,至少人家陪嫁够多,养个侯府不成问题。”

  她的话还没有说完,常妍的脸已经煞白,眼泪差一点就在眼眶里打转。

  常妍自认没有伤害过常凝,常凝当着她说出这样的话来,太过份了!

  “若是王家表妹能嫁到襄阳侯府去,也未必不是件好事啊!”她努力让自己显得轻描淡写的样子,道,“解四公子英俊儒雅,是京中人人称道的金龟婿。能和我们家结亲也是不错的。二姐姐,你说呢!”

  她望着常凝,神色隐藏着愤怒显得有些冷酷。

  这样的常妍,像褪去了面纱,直击人心。

  常凝愕然。

上一篇:芜卦

下一篇:乌衣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