豺狼当道 第158章

作者:胡马川穹 标签: 爽文 平步青云 古代言情

  敬王膝行了几步,砰砰砰的磕了几个响头,才扶着皇帝的床榻边似乎想哭又不敢哭,过了一会儿才急切的唤道:“阿爹身子不舒坦,却从不让儿子们进来侍疾,如今病成这副田地了才吱声,预备……将儿子们置于何地?”

  这一段时日端王监国,朝中的大事小事都由六部和都察院、通政使司、大理寺拟出条陈,再由中书省和内阁共议,最后由端王决断。明摆着没有其他人什么事了,怎能让敬王心中服气?

  皇帝和煦的看了他一眼,微微叹了一口气,整个人窝在枕头上语气平缓,“我知道事情来得突然,可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们父子之间的情分也许今日就走到头了。从今往后要老老实实的做人,千万不要起什么小心思。”

  这话简直是当面搧耳光,敬王满腔的伤痛和悲怆就僵在了脸上。

  皇帝抬起头缓缓招了招手,看见几个儿子整整齐齐跪在地上,两个尚未成人的幼子也老老实实的跪在后面,无比欣慰道:“皇室争嫡向来惨烈,我那一辈的兄弟都死了个干干净净,所以我一直不敢提早立太子。”

  他缓缓转动了一下眼珠,仿佛把屋子里的每个人都看了一眼,缓慢而清晰地道:“每个皇子出宫开府建衙时,我都为你们选了封号。肃即为庶,老大你要记得你的身份,要做一个宽厚的长者,日后的宗人令就由你来担任吧。”

  肃王脸上好像没有什么意外,规规矩矩的在在地上磕了个响头。

  皇帝缓缓侧过身看着敬王笑了一下,“你是个好孩子,可惜的是太过心高气傲。我给你的封号为敬,就是让你心中时时有敬畏,只可惜你一直没有领会我的意思。周家人让你的格局太小,永远只拘于眼前利益,所以你之后就做个太平王就够了。”

  敬王脸上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自己花费了无数精力,周家两辈人的心血,落在帝王的眼中只是格局太小……

  皇帝紧紧盯着端王,“你封号中的端,是让你日后持心端正戒骄戒躁。早年你娘在世的时候对你太过娇惯,纵得你天不怕地不怕。这样的君主对于国民来说,无异于是一场灾难。所以我不断冷落你压制你,就是想让你刻制自己的暴戾急躁。”

  跪在地上的端王脸上满是泪水,糊得连眼睛都睁不开。

  皇帝难得温情许多,“这一个月你做的很好,处理公事时不偏不倚,没有辜负我的期望。本来我还想好好看看你,至不济遇到难事时还能帮你出个主意,没想到这个身子不争气……”

  端王胸腔里是撕心裂肺的疼痛,往日里无尽的等待痛恨和无助凄凉仿佛像流水一样消失无踪。他喉咙里梗得厉害,几乎是泣不成声,“父皇……一定会安好的,打今儿起我就睡在外间地上,总能寻到管用的方子……”

  皇帝欣慰的笑了笑,恍惚间脸上的神色也变得舒缓,甚至愉快地叹了口气,“我把这江山社稷全部交给你,日后要当一个勤勉公正的君主。待底下的臣子一定要宽厚仁德,轻易不要与他国兵戈相向,百姓疾苦才是最为明君看重的!”

  这却是当众明确大位归属了,堂前跪伏的众人心里一颗大石终于落了地。

  这些要紧的话借着一张张的嘴一重一重地向外传去,等在殿外的周贵妃忽然发出一声不可置信的尖叫,哭闹着想冲破人墙闯进来。

  皇帝忽然剧烈地咳嗽起来,旁边伺候的宫人连忙送上手巾、痰盂、温水。敬王离得稍微近些,一眼就看到痰盂漂了一层淡红色的血丝。他满嘴涩苦却毫无办法,眼看着一切都渐渐失控,耳朵边只有母亲高一声低一声的痛嚎。

  皇帝说了几句话后精神渐渐不济,示意三公上前宣读早就密封好的明黄圣旨,“嫡子璞,日表英奇天资粹美,载稽典礼人府顺舆情,授以册宝正位东宫……”

  敬王双眼紧闭知道一切都付诸流水,几乎与额头呛地哀痛不已。自己到底输在哪里,难不成争了半辈子就输在个“嫡”字?既然这样,父皇为何对穆皇后的生辰死祭从来都毫不在意?

  朝臣们却退而出,把最后的时日留给这天下至尊的父子。

  敬王退出殿门的时候,正看到端王拿了一块热巾在擦拭皇帝的手指。那情景和平常百姓人家的父子没有什么不同,如今落在他的眼里却无无比刺痛。

  虚情假意,全部都是虚情假意!

  内侍把摛藻殿的殿门缓缓关上,皇帝轻吁了口气,“我们有很多年没有在一起说过话了吧,我还记得手把手的教你射箭,结果一转眼你就和我生分了……”

  端王看着杏黄被褥上的手掌,枯黄干瘦还有大大小小的黑斑,印象当中孔武有力的手也有衰老的一天。他现在却没有想象当中的雀跃,相反的却是一片的难以想象的虚无。

  皇帝眼中闪过留连,“你的眼睛眉毛和你的母亲很相像,她是个很好的女人。后来我们之间有了龌龊,结果被有心人利用成了打不开的死结。我也心灰意冷,由着那些人往你母亲身上泼脏水。”

  老人平缓的声音里带着丝丝伤感,“你十八岁出宫的时候我第一次想立太子,周阁老说他手头有一份当年审讯坤宁宫一众宫人的笔录,能证明你母亲与他人有染……”

  端王额上青筋暴起,“绝无可能,阿娘不是那样的人!”

  皇帝垂了眼睫,长长的叹了口气,“我和你阿娘从年少时就厮守在一起,却还不及你信她。我虽然知道你阿娘不是那样的人,可是心里总有些撇不开的疙瘩。但是从周阁老拿出那份纸面发黄的笔录开始,我就知道我和你阿娘都被别人蒙蔽了。她死的时候我什么也没做,不能让她死后还落个污名!”

  端王手指发抖,却理不清在这二十年前的恩怨情仇。

  皇帝怔怔地看着帐顶上精美的雕饰,“人家说人要死的时候,过往就会像皮影戏一样一一呈现。我虽然深恨周家人,可不想再看到你们兄弟互相残杀,又想好好磨一磨你的心性,所以一直没有动他们……

  端王低了头,嗓子眼儿像堵了一大团棉花。这个父亲冷硬的时候比谁都无情,仔细打算的时候却又比谁都周到细致。他蓦想起顾衡曾经说过,宫里的圣人就是他身后最大的助力……

  皇帝因为病痛的折磨早就变得消瘦无比,“我自诩精明盖世,这世上没谁能糊弄我,但在你阿娘的事情上却犯了糊涂,让她含恨而去。这几天我老梦见你阿娘坐在床边和我说话,就知道我大限的日子要到了。你好好的,我就要去见她……”

  他的手无力地拂在端王的头上,呼出的气时断时续,然而在下一刻就无声无息的消散开了。

  端王的肩膀重重哆嗦一下,看着床上那人的眼睛渐渐失去神采,终于一声仿佛压在深湖底部的“父亲”终于撕裂般吼了出来。

第二七三章 新皇

  

  天亮之后一切都准备起来了,昨日还悬挂着的大红灯笼全部换成白色的素面灯笼, 朝臣们也在冠服外拢上一层粗布麻服。

  山陵崩后禁止音乐、嫁娶, 官停百日, 军民一月,禁屠宰四十九日。百日内票本用蓝笔,衙门之间的文移用蓝印。服丧一般号称三年,实服二十七日。国丧期间举国居丧, 政务处于停顿, 新皇也不临朝。

  什锦胡同的端王府——如今已是潜邸了, 里里外外热火朝天的忙着。俗话说一人得道鸡大升天, 如今自家主子成了皇帝, 府里的奴仆连走路都带着风。

  被临时抓来的顾衡烦恼地叹了口气。

  如今先皇大行新皇即位,朝里有多少千头万绪的事要处理, 端王……太子却让他暂代几天王府长史。说府里没有正经女主子,往宫里搬迁物品时需要有个威望高的人来压阵!

  顾衡用不着亲眼得见就知道,王府的李侧妃和范庶妃还有康先生肯定恨死自己了。本来正是他们露头露脸的时候, 却被自己这个临时长史截了胡,会被别人扎小人都不稀奇。

  奈何下命令的那位是日后的帝皇……

  王府总管魏大智也高升了,即将上任成乾清宫总管。一身白服都掩不住他的精神头, 兴冲冲地走进来浅浅作了个揖,“咱家特地给大人留下两个人手, 他们是常年在太子殿下身边服侍的, 知道殿下每天要看哪些书用哪些东西。先把这些紧要的收拾出来, 后面的家具摆设字画书籍再慢慢收拾不迟……”

  顾衡自然知道事情轻重, 陪着魏大智把紧要的东西先收拾了几箱子。

  太子从十八岁出宫就再没有在内城住过,偌大的皇宫里没有一件他的贴身衣物。眼下这个当口也不好裁制新的,只能把往日当亲王时的穿用拣素净的送一些进去。

  魏大智看着所有的东西妥妥当当地装上了马车,笑着准备拱手作别。

  顾衡一把拉住他,悄悄递过去一个巴掌大的荷包,里面是一挂做工精致的翡翠珠串,低声问道:“太子殿下对府里的这两位娘娘到底是什么章程,如今可有个准话?她们一天十趟的派人出来跟我打探消息,我都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魏大智推辞了几回,最后笑得如同花一般把荷包揣到袖子里,“跟在殿下身边的老人当中,只有小顾大人活得最为通透。咱俩不是外人就跟你说句老实话,那两位娘娘不管身后有什么倚仗,咱们……只管按规矩敬着就是了。”

  顾衡眨了眨眼,心领神会的微微一笑。

  如今王府里李侧妃位份高,因为性情温柔识大体在端王面前素来有脸面。范庶妃虽然蠢笨但膝下育有庶长子谡哥,那孩子聪明好学在外头的名声甚好,端王屡次容忍范庶妃也是因为这一点。

  毕竟王府里现如今只有谡哥和世子两个男嗣……

  顾衡坐在敞厅处理接下来的事,新皇登基前朝政肯定是一抹黑。好在当今太子殿下是个能吃苦的人,依着他的劲头不把这些乱七八糟的关系理顺,肯定是吃饭睡觉都不香甜。

  可再严明苛刻的律法都挡不住贪赃枉法,顾衡想起在河南道时尚是端王的太子殿下,紧锣密鼓般颁下一系列惩治贪官的措施,将某些人骇得如木鸡一般老实许久。弊端日久,是需要大刀阔斧地实干一番!

  顾衡正在心中琢磨一二三时,就听门外传来零乱脚步声,一个穿着体面的婆子扑了进来,惊惊慌慌地叫嚷,“大人快些到后头看看吧,我家侧妃娘娘差点被范庶妃欺负死了……”

  什么时节了,还赶在这关口上添乱,不知道外面有多少人盯着吗?顾衡腾地站起身,先让几个大力内侍到内院把作乱的丫头婆子全部押出来。

  领头的内侍不敢动手,迟疑问道:“以往两位娘娘也时有摩擦,可都不敢闹出大动静,王爷……太子殿下一般都是睁只眼闭只眼。那些丫头婆子虽然只是下人,可既然敢动手就多半是两位娘娘身边贴身伺候的。我们一股脑捆了不碍事,就怕顾大人最后不好交代……”

  顾衡简直气笑了,难得还有一个人如此设身处地的为自己着想。他指了指后院,“只管进去抓,不管是打人的还是被打的通通弄出来。两位娘娘若是怪罪,我就正好回家抱孩子去!”

  过了两刻钟,十几个各式仆妇相互推搡着进了敞厅。或是脸上有抓痕,或是头发散乱,看不出半点王府之人的气度。

  先前告状的婆子昂着头道:“自从咱家王爷被点了太子,府里人心浮动,这些人的胆子大得连内院的两位娘娘也编排上了。竟然在私下设了盘口,赌哪位娘娘能夺得皇后凤位?我实在气不过,就和她们掰扯起来……”

  另一个婆子显然也是个领头的,暗恨被人把这件事捅了出来。端王虽然不怎么管内院的事但为人低调严谨,知道有人在王府里聚众赌博更会恼怒,到时候在场的人有一个算一个都跑不掉。

  到了这时候这个婆子也不怕把事情闹大,索性低头冷笑道:“聚在那里下注的不光是我们留芳园的人,别人不知道你还不知道我们为什么打起来吗?就是大部分的人都赌庶妃娘娘会当皇后,你气不过才掀桌子走人的!”

  顾衡叹了口气,难怪端王不愿意管内宅的事儿,真是让人暗地搓火!

  他看看泾渭分明的两伙人,又叹了口气,“谁当皇后是主子们要考虑的事,轮不到你们这些当奴才的操心。每个人打十大板关在屋子里反省,三顿不准送饭送水,我看你们都是吃饱了撑的。再有生事者,直接发送京都府衙发配边荒……”

  几个有头有脸的仆妇不以为然,还准备上来强辩。顾衡索性垮下脸阴恻恻地一笑,“如今你们家的正经主子已经是太子,不日就是新皇。不管你们往日有多大的体面,打杀你们不过是府里的一句话……”

  仆妇们终于像鹌鹑一样老实许多,顾衡让人带他们下去领板子。此时不是当好好先生的时候,太子既然把王府托付给他,那他就要对得起这份信任。

  潜邸的这场纷乱一个时辰后就报到了乾清宫,事无巨细的写在一张纸上。

  太子只占了一间小小的偏殿处理公务,一边喝着一碗白粥一边听着魏大智念着条陈。听到顾衡把府里的半数仆妇都打了十板之后,他终于忍不住笑了起来。

  魏大智摸着手腕上的翡翠珠串,小心赔笑道:“小顾大人对事不对人,一顿板子下去个个都老实了,只是两位娘娘那里免不了要生些闷气。李娘娘的身子骨弱,三天两回的要请太医进府诊治。范娘娘也常闹心口疼,这回还不定怎么排揎小范大人呢!”

  论起上眼药的工夫,魏大智可以说是炉火纯青。

  太子慢慢喝光碗里的白粥,为先皇守丧打不得一点马虎眼,这白粥只是普通的白粥,从大灶里熬出来送到乾清宫早就冷透了。大冬天喝在嘴里跟冰块一样,但他却吃的跟山珍海味一般有滋有味。

  喝完了粥,太子又给自己倒了一杯热茶慢慢抿着,“你派人去给顾衡送个信儿,就说宫里这一程子乱着,让他帮我好好看着潜邸。另外李侧妃范庶妃的身子都弱,就在府里好好将息,先不用着急进宫……”

  魏大智恭敬应了,又说起另一桩事。有人报敬王回府后关起门大哭一场,然后就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喝酒,任谁敲门都不见。

  太子正在端茶的手停顿了一下,“想来是他伤心太过才致行为失矩,派个女官去把敬王妃申斥一顿,就说宗室命妇应为表率,让她进宫陪周太妃庄太妃为大行皇帝哭丧……”

  如果真要按规矩行事,皇室的丧事是一件极磨人的差事。三五个月熬下来,再美的美人儿也要生生老上十岁。太子迫于大义拿敬王这个亲兄弟没法儿,这回就干脆拿敬王妃开刀。

  魏大智知道这位主子是最喜欢秋后算账的人,不禁为敬王妃悄悄掬了一把同情泪,立刻就派人出宫宣旨去了。

  等人全部退去后,本该安歇的太子却丝毫不感到困倦。

  先皇的丧仪繁缛复杂,他却以最大的热情细致的安排这一切,连皇帝的守灵都不愿意假以他人之手。没有人知道,当他望着只有寥寥灯光的偌大宫城时,觉得这个冬季是前所未有的温暖。虽然母亲早逝,但这个世道……用了另一种方法做了补偿。

  其实在摛藻殿的寝宫里,先皇的那些话经不起仔细推敲,总有或多或少说不通的地方。臂如穆皇后逝去这么多年宫里从未祭奠过,看不出先皇对她的半点情深意重。还说是放在心坎上的人,唬弄鬼呢?

  太子淡淡地叹了一口气。

  从前的事谁也说不清楚,宫中人事几度变迁,二十年前的老宫人早就不知所终。母亲是否受了冤屈也无从查起,周阁老手里的实据到底是什么?事关一个男人的尊严,这个男人还是尘世间的至尊,就让一切的因果随着这个男人的棺椁永封于地下吧!

  ※※※※※※※※※※※※※※※※※※※※

  不会马虎结尾,放心吧!感谢在2020-03-13 20:41:07~2020-03-14 21:59:5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毛毛虫 5个;碧波琉璃 2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二七四章 小憩

  

  巾帽胡同,大理寺少卿顾府。

  老管家钱师傅背着双手站在时间上看着小厮们把灯笼一盏盏熄灭, 灯盏上冒出缕缕青烟。有那机灵的就端了椅子过来, 还有知道老管家喜欢喝街尾的豆腐脑, 连忙花了几个铜板端了一大碗过来,自然多加糖多加炸得香脆的小豌豆。

  顾瑛出门的时候正巧看到这一幕,不由笑了起来, 回头吩咐寒露大厨房给钱师傅整两个适口的小菜。

  钱师傅乐呵呵地连推不敢,几口把豆腐脑喝了,从袖子里取出一摞包蓝皮的贴子双手递上。

  虽然适值国丧, 但京城百姓人家的日子还是要照过。虽然不能大操大办的宴请, 也不能请戏子过堂会唱小曲儿,但请几个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喝喝茶说说话总是可以的,所以往顾家下的帖子从来就没有断过。

  顾瑛拿过来翻看了一遍,吩咐寒露把日子一一记下, 到时候不管人去不去都要备份像样的礼才行。末了忽然又想起一事, 就转头笑道:“小虎今年有二十出头了吧, 我想调他到松江的铺子当个大管事,结果到现在他都没给我回话呢!”

  钱师傅眉毛弹跳了一下,“这孩子给我念叨了一回,就是怕人年轻把差事办砸了,到时候辜负东家对我们爷俩的信任!”

  顾瑛不以为意的挥挥手, “谁生下来都不是做大事儿的, 什么东西只要有心学, 总能学出名堂来。我才到京城的时候也是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懂, 结果当大东家还不是当得好好儿的!”

  钱师傅跺了跺脚,满脸的感激涕零,“这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好事,这个混小子多半是舍不得京城的繁庶。恐怕得去把他好好捶一顿,这小子才知道上进!”

上一篇:别枝

下一篇:娇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