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媚·恋香衾(出书版) 第69章

作者:寂月皎皎 标签: 古代言情

  正说话时,小太监已将珊瑚搬了进来,果然葳蕤生光,艳采四射,远非寻常珊瑚可比,堪称无价之宝。

  桃子请可浅媚看时,可浅媚扫了一眼,点头道:“真挺高呢,放我床边吧,挺漂亮一衣架子。”

  众人愕然。

  而可浅媚已低了头去,继续在腰间比划那荷包了。

  

  傍晚时,唐天霄叫人过来传话,说是宣太后叫去一起用晚膳了,需得饭后方才回来。可浅媚独自用了膳,便带了暖暖、小娜到宫外散步。

  香儿赶着向外喊道:“淑妃,要不要带把伞出去?这天阴着,怕是要下雨了!”

  两名北赫侍女听不大懂,瞠目不知所对。

  可浅媚向来懒散,一径走出去,一径随口答道:“不过一时片刻的,哪里就能淋着我了?”

  自搬来怡清宫,唐天霄大多留宿于此,可浅媚自己给人服侍惯了,根本不会服侍人;小娜、暖暖粗手大脚不说,连中原话都听不懂。

  以前住在华宫时尚有杜贤妃留心,每天派细心宫女在门外侯着上前端茶递水,等她独居怡清宫,唐天霄便觉很是不便,就叫了香儿、桃子到屋里侍奉。她们却是千挑万选上来的,做事灵巧,善解人意,连可浅媚都觉得可心合意,渐渐习惯了他们服侍,反是北赫带来的这两名侍女疏远了些,只平时散步时带着,真的算是充当贴身侍卫了。

  可惜如今后宫唯她独宠,连皇后都不来管她,她就是在宫里横着走都无人敢说半个不字,这两位身手不凡的侍女,便丝毫没有用武之地了。

  眼见前面又是红叶亭,这晚天色沉沉,不见月色,但亭中挂着灯笼,一般地映着近处的水色潋滟,芰荷飘摇。

  可浅媚出了会儿神,正要离去时,小娜忽唤道:“公主!”

  可浅媚转头时,自己那两名侍女正悄悄地彼此推搡,忙问道:“怎么了?”

  暖暖看了小娜一眼,犹豫着慢慢从袖中取出一张卷曲着的信笺,低低道:“信王爷的密函。”

  “七叔!”

  可浅媚蓦地白了脸,微颤着指尖慢慢接过,却飞快打开。

  不过寥寥数行。

  “浅儿:卡那提于荆山寻汝,失手被擒,现囚于刑部大牢。盼稍念往昔相护相惜之情,施以援手。李明瑗。”

  她的嘴唇哆嗦起来,眼睛紧紧盯着后面一行字,慢慢掩住了唇,泪水却涌将出来,蓄了满眼,顺着面颊直直滑落到手上。

  那泪水竟是凉的。

  或许,那是因为她的心也是凉薄的,凉薄到连她自己也不愿意面对?

  “稍念往昔相护相惜之情”。

  与其说请求,不如说谴责,满溢着伤感,灰心,失望。

  

  谁都晓得可浅媚这位可烛公主是李太后身边的从人所救,却没有多少人知道,救她的人,是北赫李太后的亲弟弟,被大周覆了天下的南楚信王李明瑗。

  南楚末帝李明昌耽于淫乐,宠信佞臣,并为一己之私连诛朝中股肱重臣,抄斩庄氏满门。

  其弟信王李明瑗苦谏无果,连庄家上下都没能保下,眼看着这不成器的皇帝兄长生生逼反了大将军庄遥,愤然率部离京,在自己的封地网罗能人异士,以冀家国危急之时能有绝地反击之力。

  两年后,大周兵临瑞都城下,李明瑗尚未及出兵解围,末帝李明昌已然交出印玺,预备出降。

  而不甘南楚天下一朝断送的众多文臣武将,先后投奔素有贤名的信王李明瑗。奈何此时大周已占据江南大半江山,敌我悬殊,李明瑗四面皆敌,只能破开一条血路,率部投往北赫的姐姐。

  据说,他就是赶往北赫的路上,遇到了奄奄一息突围出来的可烛部公主可浅媚。

 

  可浅媚已完全不记得他救护自己的情形了。

  她只记得,朦朦胧胧,睡里梦里,都似有这么个白衣的男子,小心地把自己抱在怀里,安抚着她时不时失控的情绪,一遍遍地温柔唤着:“浅儿,浅儿,浅儿……”

  那时,她不但像是疯子,更像个野兽。

  她伸着爪牙咆哮,目光灼灼地四下里张望,狂躁不安却凶猛嗜血,恨不得把周围能看到的活物一一扯得粉碎,然后在洒落的鲜血里放声狂笑。

  也许她还真的这么干过。

  她清晰地记得梦中有些片段。

  她用满是鲜血的手抓在他雪白的衣衫上,留下一团团触目惊心的血手印,大睁着眼睛无意识地喊叫着,却再不晓得都在喊叫着什么。

  但她从没伤过他,而且他身边那么多的人,也只有他一个人能安抚她。

  据说,那是因为在她以为自己快要死的时候,在她最后清醒的那一刻,是他将她从地上抱起,并一刀将试图欺凌她的男人砍作两断。

  潜意识里,她信任他,并且只信任他。

  

  她真正记得他,是在大梦初醒时。

  那是她人生最长的一次梦境,险些没能醒过来。

  如果李太后不曾借兵给她,如果他没有跟在她的身侧随时指点十一二岁的她该怎样用兵,如果她没能用大莞人的鲜血清洗去自己的仇恨……

  她就是还能活着,也没有办法从那个满是杀戮鲜血淋漓的梦境中清醒过来。

  他曾说她是一个奇迹,而她一向觉得,他才是奇迹。

  她在清澈如泉的琴声中醒来,把前日的仇恨和杀戮忘得一干二净,受了迷惑般踏出营帐。

  月色如洗,尘襟爽涤,广袤的雪漠静谧如海,墨蓝的天空幽寂深沉,连马儿踢在沙子里的声音仿佛都已涤净俗音,美如天籁。

  一行脚印,踩在雪一般静静铺展着的沙地上,慢慢往前延伸。

  她做梦一般慢慢走过去,又怕毁了这梦境般不敢踩踏出声音来。

  一步一步,她都踏在前面那人留在沙地里的脚窝中,谨慎而虔诚。

  她终于看到了他。

  人如鹄,琴如玉,月如霜。一曲清商人物两相忘。

  

  他正沉醉于自己的琴声,但抬眼见到她时,他的指尖有片刻的凝滞。

  然后,微笑。

  那样温和而澄澈的眼神,静静地凝在她面庞,仿佛让她也痴了,只知呆呆地站在那里,呆呆地望着他。

  她仿佛认识他,又仿佛初次相识;而他的眼神也奇怪,好像也是认识她,却又与她初次相识。

  但她知道,他其实在弹给她听。

  因为一曲终了,他向她招了招手。

  她便乖乖地走过去,乖乖地蹲到他面前。

  他便笑了起来,俊秀的面庞美若昙花。

  他抱住她,温柔地将她揽到怀里,那般好听般叹息着问:“浅儿,你醒了?”

  她傻傻的,只觉得他的气息说不出的熟悉,而且很好闻,是闻多久都不厌的那种清芬,一直沁到了肺腑间,让她通体舒泰。

  好一会儿,她才记得去思考他的问题。

  她抬头,天仿佛很近,星星如钻石般璀璨,一颗颗大得出奇。

  她认得星星,认得月亮,但眼前的雪漠和身后连绵的营帐很陌生。

  她忽然就发现,她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不知道这个亲密地抱住她的男子是谁,甚至不知道自己是谁。

  这世界,清寂得可怕,清寂得只剩下了眼前的男子可以证实她的存在,她的世界的存在。

  “醒了?”

  她重复着他的话,有些害怕地把那男子的腰搂紧,感觉他身体的温暖隔了厚厚的棉衣一点点地传递过来。

  她仰起面庞,讨好地向他笑着,不安地问,“我是谁?我……我怎么不记得我的姓名?”

  这翩然如仙的男子垂下黑眸,奇异地望着她,然后轻轻地笑,“浅笑嫣然,明媚无双。你叫浅媚,是北赫国可烛部的公主。”

  “浅媚?浅媚?”

  她咀嚼这名字,好似一时没法把这个名字和自己联系在一起,却没法想起更多自己与这个名字无关的证据来。

  努力了许久,她放弃再去想,转头问男子:“你呢?你又是谁?”

  “李明瑗。”那男子答她,“记住,我叫李明瑗。”

  “李明瑗……明瑗……”她仰着小小的脸笑了起来,“你的名字很好听呢!明瑗,你……是我亲人吧?”

  给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唤出自己的名字,李明瑗有片刻的诧然。

  “亲……亲人……”

  他摸摸她结了许多辫子的头,微笑道,“没错,我是你亲人。不过,我是你叔伯辈的,你不许没规矩。我排行第七,你便叫我七叔吧!”

  “七叔?”

  他看起来也不过二十八九岁年纪,虽然不是很年轻,却幽雅尊贵,哪里像她叔伯辈的人了?

  她没来由地有些失望。

  他却不觉,出神地望着怀中的小女孩微笑,像看着自己一手画成的绝世之作,眉梢眼角,尽是惊喜。

  “明瑗!”

  这时,忽然有人这样唤着,唤着李明瑗不许她唤的名字。

  一个眉眼极清丽的女子缓步走来,穿着和李明瑗一样的宽袍大袖,素衣翩翩。

  

惊雷骇电,无计相回避

  她低头看看自己色彩鲜明艳丽的窄衣短袄,觉得很沮丧。

  为什么她的衣衫,和他们的衣衫不一样?

  女子身后,有两名全副铠甲的侍从跟着,正向李明瑗行礼:“王爷,王妃见你久久不回,小姐又跑过来了,很不放心,一定要赶过来看看。”

  李明瑗便松开可浅媚,站起身握住那女子的手,为她搓揉着,微笑道:“静雪,这么冷跑出来,要是着凉了,如何是好?”

  女子摇头,笑道:“我们张家好歹也是将门世家,哪里会这么弱不禁风?”

  她低下头,看到安静站着的可浅媚,定定地看了片刻,忽然惊喜道:“这孩子苏醒了?她苏醒了吗?”

  李明瑗便摸着可浅媚的头,微笑道:“她把以前的事全给忘了。可她的神智已经没有问题了。她很乖,非常乖,不会再伤害你了。”

上一篇:清风卷帘海棠红

下一篇:藏玉纳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