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运来 第88章

作者:卫风 标签: 古代言情

  瑞云一想果然是这个理,又担心:“可是……王爷穿的品服常服都有定规的,这一改,别人笑话是小事,万一有人要生事,说王爷失了体统什么的,这可是大事。”

  “现在哪还有那功夫。”阿福抿嘴一笑:“那天晚上皇上来你没见,皇上的袖子也是改窄了的。那会儿我看见了没留心这个,这会儿才想起来。在外头时时要骑马,写字,做事,窄袖可要俐落的多了。”

  瑞云一颗心落回肚子里,不吭声的低头改袖子去了。

  既然皇上都这么穿了,自家王爷也跟着这样穿,肯定没大错。

  阿福被杨夫人半哄半劝的赶上炕,李固还没回来——

  她睡的不怎么踏实,外屋里瑞云她们还在做针线,声音压的很低。阿福迷糊了一阵,忽然觉得被子褥子都动了一下,李固躺了下来,身上带着一阵凉意。阿福朝他靠过去,李固轻声说:“且等等,我身上暖一些再抱你。”

  阿福含含糊糊的问:“什么时辰了?”

  “三更过了……”

  阿福清醒了点:“你什么时候走?”

  李固也苦笑了:“城里事多……五更我就起身。”

  屋里帐幔低垂,烛影昏然。没有熏香,可是阿福的头发散在枕头上,有一种清新柔暖的味道。李固伸出手,缓缓将她整个人揽进怀中。

  柔绵轻薄的亵衣贴在她香暖光滑的肌肤上,李固的手搭在她身前,阿福蜷着身窝在他怀里,声音低低的说:“我舍不得你。”

  李固又何尝舍得离开她?

  这些天在王府里,吃的东西仿佛没有味道,晚上躺在下来,再疲倦也总是觉得睡不踏实。

  而现在躺在她身旁,就觉得心里一下就安定下来。就象……船儿终于进了港,鸟儿倦极归巢。

  这才是家——

  家不是一座房子,而是有亲人在的地方。

  她,还有孩子。

  “常医官……给你的办法有用么?”

  “有!”李固冲口而出,急忙压低了声音说:“常医官明天和我一同进城,这次的疫症他没有亲见,但是据发病的人症状来看,和他早年经过的那场很相似。太医院还有两名医官在,陈太医和蒋太医都没有办法……只是,他若随我走了,你……”

  “我没关系的,还有刘润在,他也懂医理能诊胎会开方配药的,你别担心。”

  阿福枕着他的一只胳膊,耳边可以听到李固的脉动声,一下一下的,沉稳均匀。

  她困的厉害,虽然想打起精神和他多说几句话——觉什么时候都能睡,可是李固天不亮就要走了。

  拼命让自己清醒些,可是阿福还是觉得意识越来越沉重。

  她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睡着的。

  可是醒来的时候,身边已经没人了。

  阿福摸了一下身旁的位置,还是暖暖的。

  李固刚走吗?

  窗外面,天已经朦朦亮,鸟儿早早醒来,吱吱喳喳的吵闹。

  阿福抱着李固枕过的那个枕头,觉得心里又酸又涩,可还有一点淡淡的甜。

  紫玫悄悄进来,掀起帐子。她听见了一点动静才进来的,掀起帐子来就看到阿福一双眼水雾浮动,眼圈红红的,紫玫一下子想起小时候自己养过的兔子。

  “夫人……要喝口茶么?”

  阿福点点头,小声问:“王爷几时走的?也不叫我。”

  “王爷走了一会儿了,夫人睡的沉,王爷也不许叫。”

  阿福一早上都无精打采的,李馨过来陪她说话,瑞云掀帘子进来:“夫人,公主,朱夫人和朱姑娘来了。”

  朱氏和阿喜一前一后进屋来,朱氏要向李馨问安她摇头笑着说:“免了吧,都是一家人不用讲那些虚礼。”阿喜也就顺理成章跟着没行礼。

  阿福一看她的神情,心里就有点嘀咕。以前阿喜要磨着朱氏给她买什么东西,就总是这个表情。可是再看朱氏,神情却很坦然,坐下来问阿福觉得身子怎么样,又说起李固来去匆匆的事。外面流传的疫症的话朱氏也听到了,不过阿福现在是双身子,特别不能劳神忧心,朱氏在她面前提都没提。倒是阿福自己说出来,常医官跟着李固一起进城去,若真是他以前经过的病症,那可真是得谢天谢地的大好事。

  朱氏跟着念了声佛,却又担心的问:“可是,常医官要走了,你的身子怎么办?谁来照看你?这荒山野地也没处请别的郎中去啊?”

  她的关切也是真心实意的,阿福笑笑:“母亲不用担心,我身边的刘润也略通医术的,有他在,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阿喜终于找着机会说:“他一个宦官能济什么事?姐姐,你在这里住着,要什么都没有,也没人照应,不如……我们搬进城去吧?”

  “进城?”阿福疑惑了:“你想进城住?”

  “城里总不象乡下似的,什么都没有。你看,吃的来来去去就那几样,这天都暖了也没有地方买布裁衣裳。姐姐如果要生产,这里也没有稳婆大夫,不如进城去……”

  朱氏瞪她一眼,阿喜刚才要跟她过来时可没流露出要搬进城里住的意思。

  这岂是说搬就搬的?京城现在还是一片混乱,更何况还有疫症流行,庄里下人私底下都在议论,说现在能住在城外实在是一件幸事,这不懂事的丫头居然说要搬去城里?

  “妹妹想是不知道,城里现在有疫症,万万去不得。”阿福把手里的茶盏放下:“若是妹妹觉得住在城外不便,可以先搬回城里去住,家里的宅子只是遭了抢,倒是没有被烧掉。不过恐怕要妹妹一个人搬回去了,母亲还得照应我,倒是走不开。”

  阿喜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阿福说出这么一番话来。

  “母亲怎么说也是生过孩子的,这庄里论起来,倒还真缺不了母亲在这里。妹妹想回城的话,我这就让人护送你回去。不过现在京城乱的很,也无处买粮买菜……”

  阿喜急忙摇手:“我可没说要自己回去——姐姐,若是京城不便,那,你难道不能搬到那行宫去住吗?”

  行宫?阿福恍然——阿喜不是真想念京城吧?她一开始想的应该就是行宫。

  行宫有什么好?阿福听说过,东苑宫室破败,许多宫院里草都能淹人,钻出狐狸野鼠野猫之类的来一点也不奇怪。

  那里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值得阿喜这么向往?

  李馨刚才本来没留意,听到阿喜提起行宫二字,忍不住想翻白眼。

  朱家的两个女儿真是天差地远的两个人,阿福就这么懂事知礼,一举一动让人挑不出半点错儿来。阿喜就让人想狠狠的踹上两脚抽上一顿。人笨不怕,可怕的是笨人自作聪明,那可真是让人受不了。

  杨夫人从外间进来,海芳跟在她身后,端着个针线篮子,脸上带着笑意:“朱姑娘不知道所以才这样说,我们王爷是已经分封开府的,夫人自然没有再住到宫中的道理。况且东苑行宫荒置已久,恐怕还没有庄子里住的舒服,样样都齐全。”杨夫人笑着,挺亲热的对阿喜说:“朱姑娘可是在庄子里住的腻烦了?这也好办,夫人不说了么,朱姑娘想去哪儿,我们派人护送就是。正好今天有人要去京城,不如顺路送了姑娘去?”

  阿喜本能的朝后缩了一下,猛摇头说:“不去!我不要去!”

  

  第63章 烦扰(二)

  

  杨夫人丢给她一个“不想被扔出去就老实点”的目光。阿喜单怵她,顿时老实了许多。

  本来还觉得这姑娘好好调教一番也不错,毕竟在后山住的那些日子,阿喜也算乖顺懂事。现在想想,大概是那时候危机重重,连高声说话都不敢,所以阿喜也老实的很。可是现在一出来,又故态复萌了。

  若不是现在外面形势还这样坏,杨夫人还真想一脚把她踢出庄去。

  紫玫低下头,默不作声。

  阿喜这样的姑娘她也见多,只想着荣华富贵有万般好,觉得自己只是没机遇,不然一样飞上枝头做凤凰,典型的只看见贼吃肉没看见贼挨打。

  紫玫在宫里的时间久,在德福宫里,日子已经比别处好过许多。可就算宫里的女人做到皇后,太后,又怎么样呢?守着一个空落落的大院子,一夜一夜的捱过去,多少富贵尊荣都抵不掉长夜凄清。

  杨夫已经岔开了话:“夫人上次说的菜地,已经开出来了,就在后面坡上一点,有三四亩的样子,菜种也有。刚才我让他们翻地,顺便把花园和另外几个院子里的地平一平。”

  朱氏问:“平地?”

  杨夫人解释:“蛮人在的时候,八成以为咱们会把值钱东西埋在院子里,所以到处挖的一坑连一坑的,咱们现在住的三个院子已经平过了,可是还有好些地方没来得及平,趁这机会一起平掉。还有几间房连墙都被拆了。”

  朱氏这才明白,她前日经过一间院子门也看到里面挖的坑坑洼洼的,好好的花圃也挖成了个大坑,还以为是正经挖来有什么用处的,原来还是蛮人作的孽。

  “不过,倒也有人家是把值钱东西埋在花底下院子里的。”朱氏感慨的说:“藏在屋里总不放心,埋了起来倒是妥当的多。”

  杨夫人抿嘴一笑:“再值钱的东西,也没有命金贵。只要人平安,钱财这些身外物舍了也罢。”

  可阿喜心里却琢磨着,蛮人来的时候,杨夫人显然已经命人将庄子里的金银细软藏起来了,既然不是埋在地下,也不是夹在墙里,那又是藏在哪儿的?

  外头有人说:“夫人,东苑派人来了。”

  阿福愣了一下,杨夫人掀帘子出去,阿福听见她问:“派了谁来?有什么事?”

  “送了些日常用度过来,还有些补品药材,是指名赐给三公主和夫人的。”

  送东西来的也是位内官,看起来与杨夫人相识,阿福可不认识他。那人行了礼,命人将送来的东西一一打开。

  送来的几箱东西除了绸缎绢纱布匹料子,几大盒补品,一些药材,还有指名给李馨和阿福的两套头面首饰。阿福看着端端正正的摆在盒子里的镶珠的大凤钗,精致是精致,华美是华美,可是这会儿不年不节的送这么套首饰给她,有什么意思?杨夫人倒是笑逐颜开,对阿福说:“恭喜夫人,这是一品夫人的头面钗子,您看,平常凤钗哪里能尾分七股?也不能镶这样的珠子。皇后的品级才分九股呢。”

  阿福哦了一声,这才明白过来。

  朱氏也凑了过来:“这是……这金凤可真是好看的紧,这珠子也好。”

  杨夫人说:“夫人虽然是一品夫人了,可是服饰穿戴一应用度,还都是淑人的。内府当时没来得及送来,京城就乱了起来……这些过后了少不得都补上。”

  阿福对这些倒是不怎么在意,可杨夫人替她在意。

  不过想想也是,在什么庙里念什么经,既然到了那个位置上,穿戴用度自然得有那个样子,这不是自己讲究不讲究的事情,这是体统,往大了说,是礼制,阿福可没有逆反心理非得把自己推到风口浪尖上去。

  除了这凤钗,还有一些簪环钏戒,另一只盒子里装的是如意,一柄赤金珊瑚如意,一柄白玉如意。与阿福这边的欣喜不同,李馨见了那套素银镶珠和白玉,青玉的首饰,看了两眼,意兴阑珊的合上盖子放到一边。阿福只当这素首饰又勾起她的伤心事,海芳这些天被杨夫人指派了服侍李馨,见状忙低声:“公主可是累了?”

  李馨点点头,海芳扶她到一旁坐下。阿喜跟着旁边,瞅瞅阿福那边的盒子又瞅瞅李馨这边的盒子,只觉得一双眼不够使,满屋子珠光宝气。尤其是盒子里那只据说是一品夫人戴的金凤钗,她转头看了一眼朱氏发间那只包金,凤头凤身小的看不出来的钗子,心里面说不出什么滋味儿,怔怔站在那里半天没说一句话。

  “这些不当吃喝的东西就收起来吧。”阿福叹口气,都是平时用不着的东西,她现在怀着孕更加用不着,还得小心保管,与其说是赏赐不如说是麻烦——好处就当是给自己的私房积蓄又添了重量——要是自己生了儿子,好些东西倒是可以送给儿媳妇。要是有女儿,那就给女儿当陪嫁好了……

  呃,阿福回过神来,发觉自己想的有点远……

  孩子还没有出生呢,自己就想着他或是她将来婚娶成家的事情了。

  东西一一清点过登册,阿福把那几匹布料交了给杨夫人:“这天气一天天热了,大家身上穿的还是厚衣裳,让人把这裁了,一人一件两件的,也好替换。”

  杨夫人翻看了下:“夫人,这都是上好的,您该留着自己穿才是。”

  “那里不是还有几匹吗?裁了我的,还能再做些小衣裳。”

  杨夫人笑着说:“那我就替他们谢谢夫人了。”

  “嗯,这两匹给我母亲和阿喜也裁两件吧,回来让人送过去。”

  两匹上好的宫缎绸绢摆在桌上,料子沉甸甸的,摸起来柔滑舒服,阿喜先是喜动颜色,可是又看了一会儿,却板起了脸来,把布料一推,坐在一旁嘟起嘴来。

  朱氏看她一眼:“你这又是怎么了?这料子还不合心?”

  “她得了那么些,才送了两匹过来,倒分给那些下人那么多!”阿喜越想越不甘:“再说,刚才我看到一个红的,那样子才好看,偏偏送来的不是黄就是绿。”

  朱氏被杨夫人劝过开解过,现在可不是从前那样惯着她的毛病,点头说:“你不喜欢,那我就给退回去,反正旧衣还有两件,倒也不是没穿的。”

  阿喜气呼呼的瞅着朱氏,却又怕她真把衣料都退回去,闷坐在一边也不出声了。

  

  第63章 烦扰(三)

  

  阿喜那边说的话自然用不了多久就有人报给了杨夫人,她抿着嘴微微冷笑,喝了一口茶。

上一篇:凰权

下一篇: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