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运来 第26章

作者:卫风 标签: 古代言情

  震惊过后是慢慢泛上来的惶恐。

  家,没有了?

  自己,该怎么办?

  阿福以为自己对那个家没有太多归属感的。可是,真到了失去了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远没有自己想的那么镇定。

  就象风筝,飞的再高再远,还是有根线牵在地上。可那线要是断了呢?

  刘润低声安慰她:“不要紧。下次他们再出宫采办的时候,我再托他去打听打听。”

  “嗯……”

  刘润坐下来:“你别想太多,最近也没有什么天灾人祸,京城一片太平,你家人迁居应该是遇到了好事情,不多时一定能打听着你家的消息的。”

  阿福点点头,找不到朱家,但还可以去找刘家。阿喜嫁入了刘家,自然还可以去刘家打听。

  阿福只是担心,因为喜事而搬迁,也不会轻易卖家传的宅子啊。

  她一直有些心不在焉,佳蕙让她一起喝茶,她就呆呆的接过茶一口喝了,幸好天热,茶水倒不热,不然非得狠狠烫一下不行。

  佳蕙问:“刘润和你说什么了?怎么出去一趟,回来魂儿丢了?”

  “我前些天……托他找人,往家里捎点钱。”

  “是嘛?家里怎么样?”

  “没找到……那个采办的内官回来说,我家搬了,不知道搬哪儿去了。”

  佳蕙拍着她的手背轻声说:“怪不得你……不要担心,应该没什么事儿的,再托人打听打听。对了,和你一起进宫的人里头,有没有住的近的,能不能也托人问问?”

  阿福摇了摇头:“没有……一进宫就打散了,互相不清楚各自都在哪处当差,再说,她们也不会知道外头的事。我想,下次再有人出宫,托人去我妹子嫁的那家去问问看……”

  “那就好,你不用担心,应该没事的。”佳蕙安慰了她几句,把话岔开了,指着一边架子上的绣活儿让她评评。阿福哪有那个心情,随口说了几句。

  “殿下出来了。”

  阿福急忙跟着佳蕙站起身来,固皇子看起来平静从容,淡淡的说:“回宫吧。”

  阿福自己心里也乱糟糟的,这时也猜不出固皇子的心情如何。不象是很糟,可是也不是很好。象是被什么事苦恼,又象是终于想通了什么事情一样,复杂到难以捉摸。

  马车走的很平稳,阿福忍不住掀起一角车帘,朝西北方向看去。

  这举动不合适,但是佳蕙心里不忍,并没拦阻她。

  没家的感受……她比谁都体会的深。

  在宫里的时候,她也总是忍不住往那个方向看。

  那是家的方向。

  那是她出生,长大的地方。

  可是……

  那里现在已经没有她的家了。

  在这个快要结束的夏季,阿福却觉得身上发冷。

  佳蕙看了一眼天色:“快下雨了。”

  阿福的眼睛看着外面,天快黑了,街上没有多少人,大都行色匆匆。阿福觉得心里一片茫然,揣在袖子里的铜钱沉甸甸的,坠的她的心情也跟着向下沉。

  马车拐过街角的时候,阿福眼角的余光瞥见一家店铺,门口停着一辆马车,有人正从铺子里出来将要上车。就这么一闪眼的功夫,就看不到了。阿福心里有事,看了一眼也没在意,闷闷的垂下头来,把手绢扯的皱成一团。走出去老远,阿福忽然探出头去,扒着车窗朝后看。

  “怎么了?”

  已经看不到什么了,阿福缩回来,摇摇头说:“刚才,好象看到认识的人了。”

  佳蕙关切的问:“是你家人么?”

  “不是……”

  也许是看错了,不过,刚才那个店铺门口要上马车的女子,那个侧影清秀淡雅,仿佛画上仕女一般……阿福觉得,那人好象是师傅。

  想起这事来,阿福心里有些不踏实。

  师傅回到山上,若是见不着她,大概会去朱家寻找吧?但是自己已经进了宫了,跟师傅签的工契到这时当然已经期满……

  闪电的光照的车里骤然亮起,阿福吓了一跳,抬起头来。

  一串闷声雷滚过,接着又是一道闪电,比刚才那道还亮。

  豆大的雨点打在车顶,啪啪的响声起先还稀疏,逐渐密集起来,最后连成了一片。马车赶的更急了,还好离宫门已经不远,阿福她们下车时,里面的人撑着伞迎上来,簇拥着固皇子向里走。雨下的紧,虽然几步路就到了回廊下,裙脚和鞋袜已经都湿透了。

  阿福脚下没留神,险些绊倒,旁边一人眼疾手快的扶了她一把。阿福低声道谢,刘润轻声说:“多当心些。”

  他似乎还有什么话想说,但是抿了下唇,快步和元庆一同走了。

  

  第18章 绢花 上

  

  大雨断断续续的下了两天,阿福也跟着天气一样都提不起精神来,病恹恹的,做事没劲儿,吃饭不香。杏儿以为她是苦夏,讨了药茶来给她喝,也不见起色。

  这样的阿福站在杨夫人面前的时候,虽然强打精神,可是看起来还是比平时显的黯淡沉默了许多。

  看看旁边,佳蕙,在西院一直没怎么见到的紫玫,另一个常在杨夫人身边随侍的海芳,甚至还有陈慧珍和瑞夫人送来的那个宫女。太平殿的大宫女,差不多都在这儿了。

  杨夫人端坐在那儿,把她们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看到阿福时,眉头皱了下:“你怎么了?没精打采的?”

  阿福倒没有什么想隐瞒杨夫人的意思——有的话不该说,有的话却应该说。尤其在这种领导主动问起来的时候,就算不能挣好印象也不能让她误会不是么?

  果然,杨夫人听了阿福遇到的事情,果然没有责怪她,安慰了几句。阿福注意到杨夫人桌上有个打开的大盒子,里面放着数枝新造的绢纱宫花,有斜点梅,重杜鹃,白玉兰这样淡雅的,还有醉海棠和金牡丹这样浓艳的,精致工丽,挤簇在一起,看起来十分赏心悦目。

  杨夫人一笑,把盒子拿了起来:“你们都来挑一枝。”

  佳蕙在这里算是大宫女,隐隐有头领的架式,先说:“夫人平时送的,赏的就不少了,这些花都是上好的,夫人留着自己戴,送别人都好。”

  “我是戴不着这些了。这是今天针工坊新送来的,来,一人挑一枝吧,也都打扮的鲜亮些,虽然太平殿不比别的地方,可大家一个个的也不能都整天邋里邋遢,让人看着灰头土脸的吧?”

  众人屈膝道了谢,佳蕙先上去,她挑了一枝仙绿兰。

  杨夫人问:“挑这个,是因为暗合你的名字?”

  佳蕙点头应是。

  紫玫挑了一朵木芙蓉,杨夫人也问了句:“是喜欢芙蓉花?”

  紫玫不冷不热的说:“芙蓉无香,却可入药,可染织,用途极多。”

  杨夫人也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其他人也都过去挑过。陈慧珍挑的是一朵金边牡丹,是满盒子里头最鲜艳富丽的一朵。

  轮到阿福时,她低头看盒子里头还剩下的绢花,挑了一枝红石榴。

  倒也没什么理由,就是心情与天气都如此阴暗沉闷,看到这一抹红艳艳的亮色,就觉得心情似乎也好了一点。

  杨夫人问:“怎么挑了石榴?”

  阿福寻思着这个理由就不能直接和杨夫人这样说了。

  “旁的花,开了就谢了。石榴花落之后会结出果实来,供人品尝享用,不光是朵花而已。”

  阿福这样说也不算是说谎,她以前就很喜欢石榴花,也喜欢吃石榴的。

  杨夫人沉吟片刻,微微一笑:“说的是。”

  她把那朵花拿了过去,仔细端详了一下阿福的头发,将那朵石榴花替她簪在发上,退后一步看看:“不错,很合适。”又对其他人说:“把花都戴上吧。我要去德福宫请安,你们跟着一起来吧。”

  外头雨还很大,阿福和佳蕙撑一把伞,到了德福宫时还是难免湿了鞋,脚下湿湿凉凉感觉极不舒服。

  德福宫,阿福好长段时间没来了。宫殿在雨中显的静默而肃穆,和阿福记忆中的景象不太一样。

  阿福她们等在廊下,佳蕙的神情象是在为什么事心烦意乱,阿福看她一眼,心里暗暗奇怪,没见过佳蕙这样心神不定过,她一向沉稳。

  阿福抬起手,摸摸鬓边那朵石榴花,杨夫人把她们都带来德福宫作什么?天气又这么糟……

  红锦从殿内出来,朝她们轻声说:“太后召见。”

  阿福有些意外,几个人迅速互相替对方整理一下衣襟裙裾,没什么不整齐不端正的地方,才一个接一个站成一列,缓步进殿。

  太后坐在殿中,旁边还有一位美人做陪,杨夫人站在一旁。

  阿福没敢多看,她们一起齐齐拜倒,向太后问安。太后听起来声音清和,心情似乎不错:“都起来吧。”

  阿福按着裙子,站起身后就合手垂头,眼睛盯着脚尖。太后是极讲究规矩的人,阿福她刚被分到德福宫来时,红锦就指点过她一些规矩上的事。虽然都是细节,但是有许多事情,恰恰细节就是最重要的。在后宫生活,也没什么大事要事,大家天天磨矶在一起,可不就得讲究细节么?

  “都抬起头来。”

  站着的宫女们慢慢抬头,不过抬头可不等于抬眼。

  “嗯,还是你会调理人,一个个水葱儿似的。”

  杨夫人声音里带着笑意回话:“太后谬赞了,奴婢可不敢掠人之美。这里头,有宣夫人送来的,何美人送来的,还有两个是太后赏下的呢。”

  太后看见紫玫,点了点头:“紫玫在太平殿,当差还尽心吧?”

  “紫玫姑娘很是谨慎,十分尽心。”

  “那就好。”

  杨夫人捧起攒盒,太后拈了一粒桃仁:“还有谁是德福宫过去的?我可认不全。”

  杨夫人回头示意,阿福朝前迈了半步,屈膝行礼:“回太后的话,奴婢是和紫玫一起从德福宫到太平殿去当差的。”

  太后笑容慈祥,从头至脚仔细打量她,招了招手:“来,近前来。”

  阿福朝前走了几步,离太后还有三步远时停下。

  “再过来些。我上了年纪,眼力可不怎么好了,离的远,看不清。”

  阿福心里忐忑,又朝前两步,头垂着。

  杨夫人拉过阿福的手,太后仔细看看,又看了脸,目光落在她鬓边的绢花上。

  “这是……石榴啊?”

  “是啊,”杨夫人轻声说:“这孩子自己挑的,说是花落结实,有花有果的好。”

  太后笑着点头:“嗯,石榴百子,是好。”又问:“叫什么啊?”

  杨夫人替她答:“叫朱喜,不过平时都喊她小名阿福。身家清白,能识文写字,平时在固殿下跟前伺候十分尽心。”

  太后看起来更喜欢了:“嗯,姓好,名好,人也好。”

上一篇:凰权

下一篇: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