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凤来仪 第421章

作者:一个女人 标签: 古代言情

皇帝也被红鸾捉弄得不轻,眼下还真不敢招惹她,再者他也不想让红鸾饿着肚子的,就笑着摇头:“朕真得饱了,真得饱了。”自取了茶来吃,看着红鸾用饭不时给她布道菜。

屋里静下来,这次却没有让人感到压抑,倒让皇帝和红鸾都认为很安逸;他们偶尔四目相对时,一人“狠狠”的瞪,一人柔柔的传情:两个人好像都乐此不疲;只是可怜红鸾此时忘掉了自古传来的一个词:眉目传情。

红鸾的吃相皇帝看见过,只是今天他才知道原本红鸾在他面前还是很矜持的,重新把太傅所讲的风卷残云在脑海中温习了一遍,然后拿出帕子给心满意足的红鸾拭唇无意识的喃喃道:温故而知新。

“皇上,您说什么?”红鸾以为自己听错了,很诧异的看向皇帝。

640章 太皇太后旨意

皇帝收回帕子看着红鸾眨眼:“我说,这帕子艳福不浅啊,居然可以亲近鸾儿,而朕只能看着。”

红鸾脸马上飞红,站起来一手掐腰一手执起盛汤的勺子来,笑着牙齿却磨得“咯吱吱”作响:“皇上,您说让奴婢伺候您再喝几碗汤,还是再吃几个龙眼包子?嗯,我看这黄金糕就不错,皇上再来个四五块?”

皇帝笑着摇头:“我吃饱了,真得吃……”看到红鸾真得拿起了黄金糕来,他跳起来摆手:“鸾儿,我真得饱了。”这句有点哀求了,可是见红鸾就要轻移莲步,他苦着脸道:“我错了,鸾儿,是我错了好不好?我不再逗你了。”

红鸾这才得意的放下糕,拍拍手:“只此一次哦。”她趾高气扬。

皇帝很委委屈屈,看看红鸾一副想说又不敢说的样子,终究他还是低低的道:“鸾儿,你嘴角还有一点酱汁,不如让朕……”他忽然大笑着扑过去要抱红鸾,抱住还不好好的“惩治”她,她就不会知道君为天的道理。

红鸾大惊转身就跑,做过乞儿的她深知如何跑不会落入人手,在屋里绕来绕去,让皇帝没有摸到一片衣角;她笑顾:“皇上,奴婢会再伺候您用膳的。”居然敢欺负姐,真当姐金盆洗后不混了吗?

皇帝站定看着红鸾无奈,忽然听到屋外有声音传来,他连忙摆摆手和红鸾很快回到桌子那里一坐一立,完全不见刚刚笑闹的样子。

只是红鸾立在皇帝身后,却把手指悄悄的借着她和皇帝衣袖的遮掩伸过去,轻轻的搔皇帝的胁下:她岂能就平白吃亏。

而皇帝只能忍了,连瞪红鸾一眼也不能,只好在心里说了一句: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不过他心里却是一扫忿怒,和红鸾嬉闹后平静的看向门外,等着太皇太后进来。至于红鸾的“不敬”举止,在他的眼中那都是另外一种含义,只会让他感觉窝心温暖。

红鸾轻轻的道:“皇上不担心吗?”她刚刚和皇帝玩闹,也是知道皇帝心情不好,所以借此让他开心些;当然不会忘掉今天的正事儿。

皇帝眼皮都没有动:“有什么好担心的,太皇太后会想清楚的,而朕要做得……”他嘿嘿一笑,伸手轻轻的握了握红鸾的手:“放心吧,朕不会有事儿的。”

屋外的人推门进来,却是尚仪和元华,并不见太皇太后;皇帝微感惊讶,不自觉的看看身后的红鸾,越发感觉太皇太后定和红鸾有什么他不知情,不然今天太皇太后绝不会不过来的;要知道,他在这里就是在等太皇太后,就是要和她好好的“商量”一下国之大事。

不过现在嘛,他的眼睛眯起来,他应该去慈安宫请个了安,相信很多的事情太皇太后就不会太过为难他的;想到这里他轻轻的瞟一下红鸾,嗯,一会儿要好好的和红鸾谈谈,如果真能让太皇太后让步,他的小鸾儿可是为他立了大功呢。

皇帝的目光回到元华身上,她和离开时已经完全不同,现在的她看上去好像人已经死掉了般;而尚仪的脸上也不是那么平静,让他猜测起太皇太后的旨意来:她是如何处置元华的?

红鸾看到太皇太后没有出现,她就有了一个决定,看来应该找个机会和皇帝谈谈先皇后病逝之事:只是脸上的伤绝不可能让太皇太后到现在也不露面的,如此大事她不可能一人做到。

当然,在和皇帝谈之前她想和尚宫等人通通气,倒底她们是宫中的老人儿,比她要想得周到很多;还有,宫嬷嬷,如果能看到她的话,红鸾也想问问她的意见:这么久没有见到她,她去做什么了?

她拉回自己的思绪等着太皇太后的旨意,猜测十有八九是把元华踢了回来吧?不然元华的脸色也不会那么难堪了,她倒真得没有想到那么疼爱元华的太皇太后还真狠得下心来。

尚仪见过礼后,看看元华长长的吸气,又吸气后才道:“皇上,太皇太后的旨意是,元华良娣所为实在是罪大恶极,论律当赐死——或是三尺白绫或是一杯毒酒,请皇上定夺;太皇太后还让臣给皇上带了两句叮嘱,”她悄悄看一眼皇帝:“元华即是太皇太后的侄孙,所以更要重罚,不要提什么冷宫之说;此事关国家社稷、皇家子嗣,定要杀一儆百才成。”

她说完后施了大礼退到一旁,不打算再说话了;她并不知道元华和太皇太后说了什么,而她只是把这里发生的照实禀明了太皇太后:隔着帘子,她并没有见到太皇太后,当然不知道太皇太后的脸色如何。

后来太皇太后让她出去,和元华说了有盏茶功夫的话就唤了她进去,而那个时候元华已经哭倒在地上;太皇太后只是吩咐了她要回皇上的话,就让她把元华带了回来:她清楚这是皇上和太皇太后祖孙相争,而她只是不想被连累进去,因为谁也不是她能违拗的。

元华跪在地上忽然大哭:“皇上,妾知错了,妾真得知道错了;妾并没有其它的心思,只是太子妃向来看妾不顺眼,妾很担心以后,所以才想求个儿女在身边傍身的;只是后来不小心被红鸾看出点端倪来,才不得不……”

“妾错了,皇上饶过妾吧,以后做个宫人只求能伺候皇上以赎前孽。”她真得没有想到太皇太后听完尚仪的话,根本就没有代她想法子,就让她来皇上面前直接请罪;她不过是小小的分辩了两句就换来太皇太后的大怒,立时召了尚仪进来就定了她的死罪。

她自懂事就被上官家教为妃为后之道,也成为上官家最高贵的大小姐,从来就是要星星不会给她月亮的;同时她也被告知,上官家会一直支持她坐上后位,保护她的儿子登上皇位的,她就如此认定了。

而太皇太后很疼爱她,自她小时候就不是一次打发人,告诉家里人不要太拘着她,有什么好东西总会赏她一份。

她记住了太皇太后抚着她头顶说得话:这皇宫会是她们祖孙的;她倚为靠山的上官家和太皇太后,直到现在她才明白——他们不会永远保护她、疼爱她;没有了太皇太后、没有了上官家,她忽然发现她弱小的就连伏在皇帝的脚下,都感觉到了胆战心惊,至此才知道什么叫做君王威仪。

求票,求各种支持

正文 641章 听封642章 尊与卑

641章 听封642章 尊与卑

红鸾安静的站在皇帝的身侧,跪在地上的元华只能看到她的一截裙子;虽然红鸾是侧立已经算是避开了元华的跪拜,但是眼下这种情形依然让惊惧的元华很不是滋味儿;原来她以为想要捏死红鸾就像捏死一只蚂蚁般,因为红鸾根本就没有什么能让元华忌惮的,而元华自己有什么?元华从来不会低瞧了自己,有太皇太后和上官家她行事连皇帝都不必太过顾忌。

但是现在好才知道她攀错了靠山,这世上最大的靠山并不是太皇太后和上官家,而是皇帝;也许皇帝现在还不是最大的靠山,但是这座山却并不小,她原来实在是太过小看皇帝了:至少她应该攀上皇帝这座靠山。

她原来有多么的愚蠢,居然认定太皇太后和上官家会永远站在她的身后,从来没有想过他们会放弃自己;如果她早早攀上皇帝这座靠山、得到皇帝的信任,那么定能让上官家和太皇太后投鼠而忌器,不会把她就这样扔到皇帝面前不闻不问。

想到红鸾即将得到的好处,她更是在心里深深懊悔自己所犯下的大错:她是宫里的嫔妃、皇帝的女人,为什么没有像红鸾一样讨好皇帝呢?她再次叩头泪水落下来,消失在她的衣袖间,现在她已经没有后悔的机会了。

虽然她在苦苦的哀求,可是她明白最好的结果也会是冷宫;但在此时冷宫已经不是那么的可怕,至少能保住她的性命啊。

只是她到现在还没有明白,世上没有不倒的靠山,最牢固可信的那座靠山是自己。

红鸾看着可怜至极的元华并没有生出同情来,因为她深知元华的性子就是只潜伏的豹子,只要给她活命的机会,她就会褪去现在的可怜外衣变成一只追逐猎物的凶兽;如果是她做主她定会给元华一杯毒酒的,以绝后患。

上官家和太皇太后的心狠倒真是出乎她的意料,原本以为他们会保下元华来,却没有想到他们把元华再次扔到皇帝面前,任皇帝处置;这算什么,她眯起了眼睛来:在逼皇帝嘛。

皇帝沉吟着,显然太皇太后的这步棋让他有些为难,摸了几次下巴后他才轻喝:“元华,你真得知错了?”他不想再听到元华哭求声,实在是让人受不了;而且元华原本很有些姿色的,气质也是上佳的,此时却连个宫人也不如让皇帝的眉头都皱了起来。

元华连忙叩几个头:“妾知错了,妾知错了。”

皇帝的手在椅子的扶手上来回的、慢慢的滑动着:“太皇太后大义,她老人家之命朕是应该遵从的;而你所做得事情,实在是……”他摇头看向元华:“白绫和毒酒,唉”他喃喃的语气好像是在问元华要选哪一样。

元华大哭:“皇上,饶命,饶命啊。”她其实早就料到了皇帝会顺水推舟,只是亲耳听到还是不能接受;她还不想死,她还想做上皇后,看着她的儿子登上皇位的。

皇帝看着元华长长叹气:“你之罪太皇太后没有说错,那当真是百死也难辞其咎,要知道子嗣可是国之根本”他说到这里忽然语气一转,目光也看向了门外:“只是上官家历代都是忠诚可嘉,为国为朝廷鞠躬尽瘁,当真发落你那上官家岂不是……”他没有说下去,显然很是生气。

元华此时早已经没有什么上官家,对于她的举止是不是在上官家的脸上抹了黑她是混不在意的:太皇太后早就知道她的计策,而那药也是上官家给她弄来的,此时所有的罪过都要让她一个承担,她心里岂能没有怨气?不过却不能将埋怨诉之于口,她只能道:“元华愧对皇上,愧对太皇太后、愧对父兄。”

红鸾听到皇帝的话后看着自己的脚尖,她忽然间有些累,不知道是不是今天站得太久所致;元华的背后是太皇太后、是上官家,皇帝要处置她不能不考虑的,尤其是在此时:如果她是皇帝,是不是失去上官家之助还在其次,绝不能让上官家和丽妃等人走到一处是最重要的;因此,元华的性命肯定是无忧的。

她早就料到了,原本就是打算让元华无缘于后位,她也就有了自保的余地;只是亲眼看到被逼到绝处的元华还能逢生,实在不是什么痛快的事情。

皇帝那里继续长叹:“太皇太后年事已高,向来疼爱于你,朕岂能做伤她心的不孝之举?”他盯着元华:“如果不是因为太皇太后,如果不是因为你父兄是朕肱骨之臣,朕绝不会饶过你!”他的这句话森寒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