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门歌 第54章

作者:凝陇 标签: 古代言情

  谁知前几日平煜一度担心傅兰芽活不下去,煎熬得连个囫囵觉都未睡过,此时见傅兰芽好端端坐在床上,心竟激荡得怎么也静不下来。

  见林嬷嬷给傅兰芽喂药前,连个凉热也不试,第一勺送到傅兰芽嘴边时,烫得她往后一缩,忍不住不满地蹙起了眉。

  其实这真是冤枉了林嬷嬷,傅兰芽几日水米不进,嘴唇都干得裂了细微的口子,那药的确已经不烫,但温热的液体骤然碰到伤口,难免有些刺痛。

  可惜平煜离得远,并未看见其中缘故,只觉今日看林嬷嬷说不出的不顺眼,不说别的,光喂药这一项,若是由他来做,绝不至于烫到傅兰芽。

  傅兰芽默默饮了半碗药,见平煜出奇的安静,忍不住悄悄瞥他一眼,却发现他正皱眉看着林嬷嬷,目光里透着几分不满。

  她微怔,不明白林嬷嬷到底什么地方得罪了平煜。

  林嬷嬷虽然未回头,却也能时时感觉到一旁射来的不善目光,不用想也知道是平煜,她不安地挪了挪身子,想不出自己怎么就好端端碍上了平大人的眼。

  屋子里的氛围顿时变得有些微妙。

  所幸未过多久,李珉便在外敲门,说有急事找。

  平煜不得不起身,往外走了。

  傅兰芽看着他出了门,微微松了口气,她自然愿意他来看她,可说实话,刚才他在一旁看着她用药时,她还是免不了有些难为情。

  而且一想到他刚才对林嬷嬷莫名其妙的不满,就觉得颇古怪。

  接下来两日,傅兰芽一日比一日见好,不但能下地走动,且胃口也比从前见好,只不过几位大夫给傅兰芽诊过脉后,说傅兰芽病根虽去,病气仍在,都拘着不让傅兰芽恢复往日的饮食。

  于是傅兰芽日日粥汤不断,清淡得不能再清淡。

  许是考虑到傅兰芽身子尚未复原,平煜这几日都未提离开岳州城之事,只是日日都忙得很,虽说一早一午,势必会来看望傅兰芽,然而跟她说不上几句话,便会被李珉等人叫走。

  到了晚上他过来歇息时,傅兰芽因为身子的缘故,不敢熬得太晚,多半时候都已经睡下,两人连面都见不上。

  所以傅兰芽虽盼着见他,实际上这几日见他的次数少得可怜。

  所幸她们主仆所住的小院算得幽静别致,院中种满清桂,正是花季,枝头缀满金黄花蕊,秋风爽朗,不时送来馥郁暗香。

  林嬷嬷在廊下扶着傅兰芽,陪着她打量院中景致,感叹道:“平大人虽然脾气不好,这一路上,于食宿上可从未委屈过小姐,嬷嬷没什么见识,却也知道犯妇或罪眷被押送时,路上能遇到不知多少糟心事,遇到那等行为不检的官吏,哪怕受了委屈,只能打落牙齿活血吞。可见平大人路上当真关照小姐,只不过平大人性情刚硬,不肯让旁人知道罢了。”

  傅兰芽忙不动声色侧过身子,免得让林嬷嬷看到她微热的脸颊,忽然一抬手,指了指院中道:“咦,嬷嬷你瞧,有两只雀儿在打架呢。”

  林嬷嬷知道小姐这是害臊了,故意拿别的话岔开呢,笑眯眯看她侧脸一眼,见她肌肤雪腻,目光皎皎,又因每日燕窝汤水不断,苍白脸颊又重新有了血色,此时在秋日暖阳照映下,当真美若天人。

  她暗叹,若是小姐没有这份容貌,也不知平大人还能不能对小姐这么上心。

  念头一起,又想起这几日小姐病中平大人的所做所为,自觉这念头当真多余。忙又笑着摇摇头。

  傅兰芽在院中四处走动一番,想起平煜前所未有的忙碌,也不知是为了林之诚的事在忙,抑或有了旁事。

  忆及林之诚那日所说供词,她脸上笑意一淡,立了许久,直到胸口那种生扯般的痛感好转些许,才木然对林嬷嬷道:“嬷嬷,身上有些凉,我们回屋吧。”

  对她而言,眼下最重要的事就是让自己速速好起来,身子养好了,她才能有精力查清当年真相。

  那日平煜点醒她后,她虽知他许是为了让她醒转,这才故意在话里留了三分引人细想的余地,但她事后回想,依然觉得当年之事和林之诚所说的供词有几处连不上。

  一想到母亲之事处处透着疑点,她就怎么也静不下来,只是,平煜这几日许是怕她胡思乱想,哪怕偶尔跟她说话,也从不肯在她面前提起林之诚之事。

  一味逃避不是办法,眼看日色渐暮,她一边提裙往台阶上走,一边暗忖,也不知平煜今日傍晚能否过来一趟,若能见上他一面,务必跟他再探讨探讨林之诚的供词。但若他深夜才来,此事恐怕只能在心里想想罢了。

  平煜既不愿意将林之诚交出去,又需防备东厂明里暗里的挑衅,这几日当真是忙得连吃饭都顾不上。

  那晚他们一进岳州城,王世钊不知从哪冒了出来,纵马到了他跟前,连声说:“平大人好不地道,将我独自一人撇在竹城,自己却率人来了岳州。”

  众人都知道他这一路上都跟东厂的人混在一处,此时反倒倒打一耙,也懒得戳破他的谎言。

  平煜忧心傅兰芽的病情,更是连敷衍他的心情也无。

  只想起他和王令所练怪功夫毫无二致,而林之诚曾跟王令交过手,好不容易王世钊出现,倒是个对付王世钊的绝佳机会。

  如此想着,便皮笑肉不笑让王世钊归队,暗中另派两名身手一流的江湖高手日夜盯住王世钊,将他练功时的招式比划给林之诚看。

  林之诚是百年难见的武学奇才,将王世钊的招式拆开研究一番后,就算想不出克制王世钊的法子,至少可以找出王世钊的破绽。

  李攸想起前些时日还曾将林之诚视为心腹大患,怎么也想不到不过短短几日,平煜竟会想到利用林之诚对王令的恨意,转而去克制王世钊。

  骂他狡诈之余,却也不得不生出几分佩服。

  到了今日,平煜发出的密信有了回音,中午过后,便跟李攸一道去岳州知府处。

  等从岳州知府出来,二人缓缓纵马从街道走过,想起信上所言,一时都有些寡言。

  忽然迎风送来一阵浓香,二人一抬头,却是街旁有人在卖糕点,热气腾腾的,隐约透着桂花香味,不知是何物,看得出颇受欢迎,货摊前围了不少孩童,全都吮着手指,眼巴巴看着货郎。

  平煜素来对这些街头小食没有兴趣,正要一纵而过,忽然想起上回在竹城时傅兰芽垂涎蒿子糕时的模样,心中一动,犹豫了半晌,到底厚着脸皮下了马。

  少顷,平煜将那包热腾腾的桂花糖新栗粉糕放入怀中,若无其事上了马,李攸忍得肚子都疼了,终于没崩住,一指平煜,哈哈大笑道:“说出来谁能信,谁能想到在京城威风凛凛的平大人,竟能亲自在街头买小食!”

  平煜不由暗悔,方才明明一个人去岳州知府也就足够了,怎么就把这厮也带出来了?

  被李攸打趣了一路,等到进府,到底耐性告罄,使出蒙古人的摔跤把式,出其不意招呼了李攸一顿,直到打得出了一身汗,这才去正房换了衣裳,自去找傅兰芽。

  这几日在岳州城,林之诚断断续续吐露出不少东西,如今坦儿珠的其中一块已落入他手中,其余上路事宜也已安排妥帖,只等这两日傅兰芽身子再稳固几分,便要启程,取道运河,往京城而去了。

  一进院子,他就发现傅兰芽房门紧闭,敲了半晌,未见应门,想着这才日暮时分,有些吃惊,不知她主仆二人在房里做什么。

  过了许久林嬷嬷才来开门,一进门,就见傅兰芽好端端坐在窗前榻上,小几上放着药碗,已经饮了一小半。

  再一打量,就见她身上衣裳齐齐整整,只发丝上沾了些许水意,一双眸子湿漉漉的,脸颊氤氲着粉色,如海棠般绽开,红唇更是娇润无比,猛然恍悟过来,原来她刚才在净房中沐浴,脸一烫,忙若无其事咳了两声。

  “平大人。”傅兰芽万没想到平煜会在傍晚过来找她,不由莞尔,笑盈盈从榻上起来。

  林嬷嬷笑着请平煜落座,又奉了茶,趁那药碗中的药未凉透,忙不迭坐到榻上,端了药碗,继续给傅兰芽喂药。

  平煜耐着性子饮了口茶,抬眼看傅兰芽,见小勺每送到傅兰芽唇边时,她樱唇便微微张开,随后药汁便顺着她饱满的唇瓣滑入,说不出的旖旎诱人,一时竟有些失神。

  他忙定住心神,强行将注意力放到林嬷嬷身上,看了一会,只觉林嬷嬷的动作前所未有的粗鲁,一会担心她的勺子会碰到傅兰芽的牙齿,一会又担心她端不稳茶碗,会不小心洒落药汁,继而将傅兰芽身上的粉色裙裳给弄污。

  等他反应过来,他已经起身,淡淡道:“嬷嬷,你去净房洗衣裳吧,我有要紧的话要跟你家小姐说。”

  傅兰芽和林嬷嬷同时怔住,满脸错愕地看着平煜。

  “可是,平大人,小姐的药——”林嬷嬷见平煜透着几分不耐,越发惊讶,可话一出口,骤然回过味来,忙放下药碗,二话不说起身就往净房走,一边走一边不忘给平煜找台阶下,“是了,小姐的衣裳刚换下来,正该洗了,免得明日上路时还未干 。”

  平煜僵了片刻,在傅兰芽不解的目光中走到榻前,顺理成章接过林嬷嬷做了一大半的活,端起那药碗,红着脸给傅兰芽喂药,嘴里却镇定自若道:“她喂得太慢,我有要紧的事跟你说。”

  傅兰芽这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抬眸看他一眼,咬了咬唇,嗔道:“你就不能好好跟嬷嬷说么。”

  见他并不接话,手中汤匙已送到唇边,不忍拂逆他,只好忍着羞臊,乖乖张嘴,任他喂药。

第75章

  平煜借故将林嬷嬷赶走后,顺利接手人生中第一份伺候人的活。

  原以为自己定能比林嬷嬷做得妥帖,谁知因着一份紧张和生疏,喂了一晌下来,速度竟一点也不比林嬷嬷来得快。

  期间,还因为心猿意马,几度走神,险些在药凉透之前都未喂完。

  所幸傅兰芽极沉得住气,知道他一番苦心,任他磨磨蹭蹭,并不催促他。

  只是她难得有机会跟平煜好好坐在一处,吃药时,忍不住抬眸悄悄打量他,见他双眉斜飞入鬓,鼻梁高挺,双眸亮如皓星,当真耐看,身上穿件霜色袍子,布料和针脚都是上等,寻常衣裳铺子轻易买不到,看得出,多半是西平侯府有手艺的绣娘所做。

  其实这颜色的衣裳,父亲也曾穿过,却因父亲肤色较黧黑,穿在身上本并不打眼,而此刻穿在平煜身上,却觉得说不出的出众。

  她仔细瞟一眼他领口的精致底纹,揣摩了一番西平侯府如今的景况,默了默,目光上移,落在平煜的唇上。

  过了这些时日,他下唇上的血痂已脱落,一眼望去,看不出半点痕迹,可一想到那晚的事,依然有些难为情,心一热,脸颊出于本能偏了偏,因着这动作,平煜手中的小勺失了准头,不小心全撒到了她嘴边。

  所幸的是,药碗里的药总算喂完了,撒出这几滴也无所谓。

  平煜却觉得,哪怕就剩一滴药未喂到傅兰芽嘴里,对她的病情也有挂碍似的,懊恼了片刻,想起自己一回生二回熟,下次再喂傅兰芽时断不会如此了,脸色又稍缓。

  既喂完了药,便从怀中掏出那包点心,推到傅兰芽面前。

  又趁傅兰芽朝他看过来之前,不自在地偏过头,看着窗外道:“里头有点心,看着还不差,刚才已问过大夫,吃了不至于损伤脾胃,趁还未凉透,便吃了吧。”

  傅兰芽刚刚才生受了一回平煜的服侍,正用帕子轻轻拭嘴,见状,惊讶地抬头看向平煜,少顷,想起上回那蒿子糕,红着脸甜甜一笑,接到手中。

  打开那包得厚厚的油纸包,见是两块桂花糖新栗粉糕,一块只有半个鸡蛋大小,做得尤为精巧,且一打开纸包,便闻扑面而来桂花香味。

  用帕子包起其中一块放入口中,只觉糕体软糯却不粘牙,香甜却不腻人,加之随着咀嚼,桂花香在口中慢慢溢开,当真齿颊留香。

  她素爱吃点心,却因从小到大见过无数佳馔,口味不可谓不挑剔,此时却不得不承认,这点心味道当真算得上佳。

  她在心底满足地轻叹一声,一抬眼,却见平煜不知何时已转过头望着自己,目光里除了一份专注,竟还有些缱绻意味,心中一暖,将剩下那块也高高兴兴吃完,笑道:“病了这些时日,许久未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了。”

  平煜镇定地轻咳一声,心中却想,明日还会在岳州城滞留一日,她既喜欢吃,大不了明日再去买些便是了,这么想着,便道:“你这两日好生休憩,后日我们便要出发前往金陵了。”

  傅兰芽难得见他流露出留下来跟自己好好说话的意思,犹豫了一下,开口道:“林之诚这几日是不是吐露了很多东西?他有没有说过那块坦儿珠到底是做什么用的?”

  说出这话她很坦然,平煜心中却掠过一抹担忧,这几日他为着不想惹她伤心的缘故,一直有意避免在她面前谈及此事,没料到她此事竟主动提起林之诚。

  抬眼细细看她一眼,见她神色平静,踟蹰了下,从腰间解下一个荷包,打开系绳,掏出那块坦儿珠,放到她面前,道:“这是林之诚身上的坦儿珠,共有五块,这是其中一块。”

  “据他所说,当初这东西本在蒙古人手中,当年太祖皇帝驱赶蒙古人时,一位北元太妃跟随蒙古皇帝从宫中逃出,身边夹带了一堆宫中密物,逃亡途中无意中跟皇帝冲散,又不慎撞见镇摩教的教主。镇摩教教主猜出太妃的身份,见财起意,杀死太妃及她身边的仆从,将一众宝物夺走。他潜回夷疆后,琢磨了坦儿珠多年,却始终猜不出坦儿珠的用途,只得当作宝物供起。谁知当年太妃身边有位仆人并未死成,回到蒙古,将此事泄露出去,布日古德得知后,便扮作中原人,千里迢迢赶往夷疆,试图从镇摩教手中夺取坦儿珠。

  “当时他们一行人中有不少人习练某种不知名的邪术,因尚在练功初阶,为了快速滋养功力,生吃蛇虫毒蚁还不够,竟还偷了当地百姓家的婴儿来食。

  “当时林之诚刚好从蜀山参加武林大会下来,无意中听得一对夫妇哭着四处找寻丢失的孩儿,便带领教众顺着那群贼匪的踪迹追踪,后在一处密林内,终于发现了布日古德一行人,他本就深恨鞑子,没想到亡国之后,他们竟还敢在中原境内为虎作伥,便二话不说使出御琴术,将那群败类如数杀死,不料唯独漏了布日古德,这才酿成了日后的大祸。”

  傅兰芽听完,静了一会,垂眸看向桌上那块坦儿珠。

  见那东西似铜又似铁,状若三角,颜色乌黑油亮,无论正面还是侧边,都画有无数奇怪暗纹符号。

  拿在手中,沉甸甸的,从形状上来看,的确像是从五棱镜中分出的一块,末端还有个扇形凹陷处,可以想见,若五块拼在一起,坦儿珠中间应该有个圆溜溜的盛放东西的地方,颇有些墨砚的意味,只不知那圆坑里需要盛放什么。

  她看了一会,胸膛里忽然生出一种心悸般的感觉,忙抚着胸口将那东西放下,抬眼看向平煜,含着嗔意道:“我母亲那本书呢?事到如今,你还不给我?怎么着也得让我比对比对那书上的图腾。“

  平煜见她双目晶莹、语气低柔,话里明明有不满的意思,却又透露出撒娇意味,心上竟仿佛拂过轻柳一般,生出种酥麻之意,忙移开目光,不肯再看她,只从怀中取出那书,递给她。

  傅兰芽见他虽然神色淡淡,难得肯这般老实,瞟他一眼,暂且饶过他当日在蝙蝠洞中对她唐突之罪,接过书,翻到画着图腾的那页,比对着坦儿珠一看,果然是山下众小人叩拜的那图腾的一部分。

  她目光瞬间沉寂下去,想起母亲于二十年前便随身藏着这本书,死时却未有半句交代,会不会母亲根本不只是所谓的药引?而父亲身为母亲的夫君,又是否知道母亲身上藏着这么腥风血雨的秘密呢。

  此题暂时无解,她蹙眉想了一会,又问平煜:“林之诚既然当年曾参与抢夺坦儿珠,想必该知道剩下四块都在哪些人手中,为何不肯透露其他人的消息?”

  平煜顺手接过坦儿珠和那书,比对着细看,口中却道:“当年一众江湖门派去镇摩教抢夺东西时,为防被旁派认出,除了掩住脸面之外,连武功招式都有意做了改动,故而虽经一番混战,彼此却都不知对方来路,也因这个缘故,王令查不到当年都有何人抢走了坦儿珠,不得不利用你做诱饵,设下这个局。因他知道,单单有了药引无用,还需将其余四块坦儿珠凑齐才行。”

  傅兰芽听得心中一刺,怪不得王令发现她可做药引后,仍暗中蛰伏了这么多年,想来他也知道,将她成功掳到手中还只是第一步,而要从其他武功高强的四派手中抢夺宝物,又谈何容易?

  不但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且需防备旁人将他好不容易凑齐的坦儿珠重新夺走。

  放眼当今天下,除了王令之外,还有几个人有本事下这么庞大的一盘棋。

  就是不知,他得势之后第一个便想到要对付父亲,是仅仅急于用她做局呢,还是对父亲还有别的敌意?

  而母亲的死,果真是王令所为么,所谓药引,可有母亲传给女儿一说?

上一篇:娇娘医经

下一篇:宠妻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