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凶猛 第9章

作者:黑香菱 标签: 古代言情

“刚到的布料,宫廷织造流出来的样式,颜色艳丽,花样子新鲜。”

“酒楼新出的百年老酒喽!”

清浅感受着其中的活力,挑开了一丝缝儿看着外头忙碌的世界。

马车经过一个胭脂铺子,里头小二卖力叫卖:“花香果味的胭脂水粉,南洋新鲜货,可以按照主顾们的要求任意添加花果。”

清浅吩咐粉黛道:“好容易出来一趟,各样都买些带回府给母亲瞧瞧。”

粉黛欢呼一声道:“奴婢要柑橘的糖葫芦,照着捏的面人和三尺花布。”

青鸢掏出一吊钱,抿嘴笑道:“我在车上伺候姑娘,烦你替我带一根山楂的糖葫芦和一盒去雀斑的玫瑰硝。”

粉黛跳下车马去了,清浅抿着茶水边思索边吩咐青鸢道:“倒是有一样稀罕东西,你替我去订上,银子多少不打紧,只是明日必须到货。”

青鸢笑道:“姑娘放心,只要银子给足了,这些商户便是天上的星子也能捧下来。”

清浅附耳说了几样,青鸢点头应下。

满载而归。

晚膳时分,清浅大包小包吩咐丫鬟们拿着到了正房,杨夫人见了这么多新奇物件,喜得直念佛。

清浅比着一个料子道:“母亲瞧瞧这个绸缎,做一个坎肩最合适。”

方嬷嬷也凑趣道:“这颜色年轻又庄重,老爷见了必定挪不开眼。”

杨夫人脸色一红,嗔道:“三天两头见不到人,连清浅病了他都在忙着校对史书,我瞧着老爷比内阁大臣还忙呢。”

虽然口中这么抱怨,杨夫人吩咐玉映:“将淮山鸡汤用文火温着,等老爷回了书房,让小丫鬟送去当宵夜。”

玉映笑道:“小丫鬟粗手粗脚的,小心打翻了鸡汤,奴婢亲自去送便是。”

杨夫人满意地点了点头,与清浅商议:“你姐姐的庶子后日就是抓周会,咱们答应了郑府会去捧场,但礼物送些什么,我却是犯了愁。”

礼轻了担心郑府挑理,礼重了又扫了大女儿的面子,且免不了被人说一句,正室没有儿子,反倒要巴巴讨好姬妾。

闻清浅笑道:“今日买的绸缎带几样,给小孩子做个袄子内衣的,再去打一对金手镯,一个金长命锁便是。”

杨夫人颔首。

方嬷嬷道:“姑娘说得极是,老奴即刻去办。”

隔日便是郑府之约,清浅陪着母亲来到郑府,远远在马车就听得郑府人声鼎沸,男客女客都有。

郑老夫人笑容可掬迎着四方宾客,姨娘刘氏在后头帮着照应。

见到杨夫人和清浅过来,郑老夫人笑道:“亲家夫人过来了,赶紧上座让丫鬟奉茶,哟,这是三姑娘吧,长高了,也俊俏了。”

清浅福了福表示请安,淡淡问道:“敢问老夫人,姐姐是郑府少夫人,怎么不见她出来主事?一个姨娘也敢抛头露面迎接宾客,老夫人难道不怕郑府被人耻笑?”

郑老夫人皮笑肉不笑道:“我是巴不得媳妇能帮着分担,哪怕全管了这府里的大小事务呢,我落得清净。可媳妇这身子,三天两头的病着,我一肚子苦水没处说,三姑娘反倒责备起我来了。”

杨夫人紧张道:“洵儿病了?”

“听说要给孙儿办喜宴,媳妇就躺在床上了,大夫也请了,我也上门亲自探望过,大夫说这是心病。”郑老夫人半劝半讽刺道,“亲家夫人,我郑家只有一根独苗,添丁进口是府里的头等大事,总不能因为媳妇不高兴就不办了吧。恰好你们来了,你们去劝劝洵儿这孩子,别太死心眼,外人看了还以为我们郑府虐待儿媳呢。”

杨夫人本就不善言辞,被郑夫人说得哑口无言。

清浅淡淡笑道:“郑夫人所言极是,我们会劝说姐姐放开心思,好好孝顺婆母,养育庶子。只不过不知是否这庶子是否敬重嫡母,是否给姐姐晨昏定省?”

若是不敬嫡母,嫡母又何须抬举一个庶子。

郑老夫人身后的刘姨娘忙道:“孩子前些日子病了,大夫说不能见风,老夫人和老爷免了孩子的请安。”

刘姨娘二十出头的年纪,正是容颜娇艳之时,一双眼睛极为传神。

“前些日子病了,不能见风?那如今可大好了?”清浅微笑道,“若是不曾大好,依照我的意思也别抓周了,贵府的庶子金贵得很,免得见了生人伤了风。”

郑老夫人气哼哼地将脸瞥向一旁,毕竟此事是自家理亏,清浅说话难听她也只能受着。

清浅笑道:“若是孩儿的身子好了,却不按时给嫡母请安,我稍后不得不问在座的夫人姑娘们一句,孩子不懂事,难道姨娘也不懂事?难道老夫人也不懂事?或是府上根本就是宠妾灭妻,蔑视皇后!”

这罪名可承受不起,郑老夫人的脸色变了,刘姨娘也吓得跪了下来。

第二十三章 庶子请安

一旁的刘姨娘急了,好容易给儿子挣来的面子,哪能被抓了把柄,她忙道:“孩儿身子昨日刚好些,妾身稍后就带着孩儿去拜见夫人。”

玉映低声劝杨夫人道:“夫人,满院子人来人往在看着呢,咱们见好就收吧,若是传了出去,对三姑娘的名声不利呢。”

杨夫人点头道:“既然贵公子身子刚好……”

“既然身子刚好,那正巧可以给姐姐请安。”清浅抢过话头道,“刘姨娘,若孩儿不来给姐姐请安,后果你自己掂量吧。”

郑老夫人怒道:“你敢威胁我……”

清浅掷地有声道:“清浅不敢,有把柄的人才怕威胁,老夫人行得正坐得端,怎会有人威胁老夫人。”

郑老夫人气道:“你们仗着皇后娘娘……”

“老夫人慎言!”清浅毫不留情道,“若真是仗着皇后娘娘,大姐姐何至于躺在病榻上头,何至于让一个妾室压制。”

郑老夫人气得说不出话。

清浅扶着杨夫人道:“母亲,我们先去看姐姐,回头再来参加抓周宴。”

杨夫人本就是没有主见的人,女儿说什么便是什么。

看着闻府众人的背影,刘姨娘急道:“老夫人,妾身带了孩儿去夫人院子,她们不会对孩儿不妥吧?三姑娘看起来文静秀丽,但妾身总觉得她不是个好惹的。”

“在我们府上,她们还能翻出浪花来不成?”郑老夫人冷笑道,“你放心去,满府的夫人姑娘都在,她们还没这么大胆。”

话虽如此说,但郑老夫人心疼孙儿,派了一个陪房跟着,刘姨娘这才放心。

杨夫人和清浅来到闻清洵的院子,院子里头丫鬟婆子不过两三个,冷冷清清的,与外头的热闹成了鲜明对比。

见母亲和妹妹来了,闻清洵吃力支起身子,眼泪扑簌簌掉落下来。

杨夫人见女儿衣裳只是五成新的,屋子里头的炭盆是凉的,被褥也是凉浸浸的,更别提里头的摆设简陋,不由得和女儿一道哭起来。

清浅吩咐道:“玉映去烧几个旺旺的炭盆,青鸢打扫屋子,通风换气,粉黛去烧水泡茶。”

玉映缩了缩头道:“姑娘,这是郑府,奴婢怕是要不来银炭。”

清浅吩咐方嬷嬷:“姑姑跟着她们去,若是有不长眼的奴才敢推三阻四,直接拖到前头宾客面前掌嘴,我倒要看看究竟是谁没脸面。”

玉映劝道:“好姑娘,若是得罪郑府狠了,受罪的终究是大姑奶奶,咱们好声好气地和郑家说,稍后对府里的小少爷和姨娘和软些,料来她们也会对大姑奶奶好些。”

“娘家人就在眼前,若大姐姐还是要受气,我们还不如不来。”清浅清脆吩咐,“不必避讳郑家,有事只管闹出来,有我呢!”

方嬷嬷头一个赞成:“可不是,不然郑家以为我们是软脚蟹,怕了她们。”

丫鬟们手忙脚乱了起来,杨夫人和清浅绕着闻清洵问长问短。

闻清洵开始只管哭,问急了说道:“夫君极少来我的院子,只宿在刘姨娘的院子,下人们看人下菜碟,只顾讨好刘姨娘,不把我放在眼里,要茶水也要不到,要热饭菜也搪塞,我跟婆婆抱怨过两次,婆婆却怪我小姐脾气,挑三拣四。”

清浅气道:“姐姐这么多难处,为何不求助父亲母亲?”

闻清洵抽抽搭搭道:“我没有子嗣,说话本就没有底气,我一人受辱就罢了,岂能让娘家跟着受辱。”

杨夫人哭道:“可怜的儿,当初想着郑府只有一个儿子,家世简单,没有妯娌姑子给你气受,你父亲当时又一门心思结交抚远将军,才做下这桩亲事,没想到却将你推进了火坑。”

闻清洵眼儿跟桃子似的,她哭道:“这是我的命,怨不得别人,如今刘姨娘先后生了两个麟儿,今后地位更加稳固,女儿更无立锥之地。”

刘姨娘的一个孩儿已四岁,一个刚周岁,郑夫人将他们当做掌心宝看待。

清浅洗了一块热帕子给姐姐,劝慰道:“姐姐放开心思,你是三媒六聘的正室夫人,谁敢越过你去?”

清洵用热帕子捂着脸,闷声道:“府上给一岁的孩儿大肆操办抓周宴,刘姨娘越发得意,我越发没有脸面了,如今府上一个得势的丫鬟都比我强,还谈什么越过不越过。”

青鸢将门窗打开,浅紫色的纱帐被风卷起,屋里头闷着的浊气一扫而空。

清浅笑了笑道:“抓周吗?”

陪嫁丫鬟青鲤回道:“本是要办周岁宴的,后来改成了抓周,老太太还只说亏待了孙儿,赏赐了好大一堆锦缎金珠给刘姨娘送去,我们夫人敢怒不敢言。今日抓周老太太更是搜罗了许多好兆头的物件,只等着孙少爷一鸣惊人呢。”

帘子外头春菊探头探脑,青鲤连忙襟声,以眼神示意清浅等不要再说。

清浅顿时明白,春菊是郑老夫人的人。

玉映带着小丫鬟将几个热热的炭盆烧燃,顿时屋内温暖如春。

清浅将胭脂取出来,补了补两颊的粉,问道:“孙少爷还没过来吗?”

青鸢进来回道:“奶娘带着几个丫鬟抱着孙少爷在外头,姑娘可让她们进来?”

清洵叹了一口气道:“有这心便够了,让奶娘带下去吧,当心冻着了我担待不起。”

清浅塞了一个软垫在姐姐身下,笑道:“岂有来了咱们不见的,恰好母亲准备了长命锁要给孩子,粉黛,你出去迎了孙少爷进来。”

杨夫人随女儿的意思,低低念了一声佛。

三五个丫鬟簇拥着一个奶妈进来,奶妈手里抱着一个粉妆玉琢的孩儿,胖乎乎的。

奶妈抱着孩儿跪下道:“孙少爷给夫人请安,给老夫人和姨姑娘请安。”

清浅含笑道:“快起来吧,当心颠着孙少爷。春菊,你带着几个丫鬟下去领赏,青鸢给奶妈搬一个锦凳来坐着。”

春菊并几个丫鬟都有些不情愿,不愿意离开屋子。

清浅一改方才的笑靥,沉下脸道:“怎么?你们还担心我谋害了孙少爷不成?”

青鸢冷笑道:“你们郑府的庶子就是这么拜见嫡母的?”

奶妈是精心挑选的,见清浅就要发作,连忙使眼色给春菊和丫鬟们,笑道:“少夫人是孙少爷的嫡母,岂能光天化日对孙少爷不利,外头还有这么多权贵夫人呢,孙少爷就是少了一根头发丝也是众目睽睽的,你们也太小心了些,还不快下去领赏。”

一字一句全是对丫鬟们说的,但语中带刺,全是针对闻府之人。

第二十四章 隔墙有耳

清浅看着奶妈,淡淡一笑,倒是小瞧奶妈了。

奶妈告了座,杨夫人问了几句孩儿的吃喝日常,清浅在一旁补妆置若罔闻,豆蔻欲滴的胭脂,明快芬芳的唇纸,惹得孙少爷睁大眼睛看着清浅。

闲聊了一阵,奶妈稍稍放松了警惕笑道:“孙少爷十分喜欢三姑娘呢。”

上一篇:分家吧,七叔!

下一篇:侯府遗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