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凶猛 第52章

作者:黑香菱 标签: 古代言情

夏时苦着脸道:“奴才当时见闻清浅出言讥讽娘娘,一时没忍住。”

这奴才倒是忠心,周贵妃不再深责,叮嘱了一句道:“让卢达在锦衣卫擦亮眼睛,若是袁彬敢对孙府之人动刑,便让父亲和哥哥立即弹劾他,哪怕是个小丫鬟也不行。”

夏时忙道:“奴才这就去通知卢达,再去府里禀告老太爷和舅老爷。”

周贵妃的父兄俱是朝中大员,党羽遍布朝野上下。

第九十八章 清心明目

清浅回到府里,丛飞燕正在陪母亲杨夫人说话,杨夫人的病最近又有些反复,带着一个墨绿色的抹额,枕在软垫上同丛飞燕说话,玉映、水碧和方嬷嬷并几个小丫鬟在后头伺候。

见清浅回府,杨夫人招手笑道:“快坐下说话,此番进宫可见到太后了?可见到皇后了?”

瑞珠青鸢等拿了大大的包裹在后头。

清浅笑道:“太后、皇上、皇后都见到了,说了好一会子话,每人赏了一大包东西,女儿忙着回来也没打开瞧。”

瑞珠低头一笑,哪里是忙着回来没打开瞧,分明是姑娘一路魂不守舍没顾上瞧。

杨夫人吩咐玉映开了包裹,三个锦盒是皇上、太后和皇后所赠,皇上赠的是玉如意和进宫的腰牌,太后赠的是一整套翡翠头面,都是翠绿翠绿的,一瞧便是千金难买的好东西。

杨夫人笑道:“太后出手不凡,这些都留给你当嫁妆吧。瞧瞧皇后给的是什么?”

清浅亲自上前打开,皇后的包裹里头有五份物件,全都是亲手缝制的,给闻大人的是笔袋,给杨夫人的是护膝,给清浅的是一打手帕,给清汾的是鞋垫袜套,还有给清洵的香囊。

杨夫人含泪道:“滟儿这孩子,本就眼睛不好,还自己做这些干什么?”

“姐姐想家了。”清浅珍而重之地收了,“大姐的我自会送去郑府,其它母亲收好了。”

杨夫人吩咐方嬷嬷道:“带几个小丫鬟去叫汾儿过来,让他也高兴高兴。”

尽管儿子痴傻,但府上有大事,杨夫人并不想他缺席。

见母亲要起身,清浅忙道:“母亲,飞燕妹妹进府了一日,还未曾见过哥哥,不如女儿带了飞燕妹妹过去,让哥哥也熟悉熟悉。”

杨夫人阿弥陀佛了一声道:“我的儿,你说得有理,我陪你们一道过去。”

方嬷嬷端了汤药上前道:“夫人,汤药好了,大夫嘱咐过您要精心养病,无事的时候多歇息,丛姑娘在府上又不是一日两日,有三姑娘陪着便是了。”

“是我粗心了。”杨夫人见方嬷嬷挤了挤眼睛,笑道,“你们年轻人脸皮薄,若是我这个老古董去了,必定不好说话,清浅你带着飞燕去清汾院子,水碧、玉映陪着一道去。”

丛飞燕脸红了红。

玉映端着水晶玛瑙盘子,里头放着盐渍青梅,她将盘子递给一旁的小丫鬟道:“夫人喝药后少不了这个,拿好了。”

水碧羡慕地瞧着太后赐的翡翠头面,大户人家便是不一样,连装梅子的盘子都是玛瑙的,更别提三姑娘的赏赐,随意一样都是普通小户人家一辈子够不到的。

清浅亲密地挽着丛飞燕,两人来到清汾的院子。

贴身照顾清汾有两人,一个是杨首辅亲自派的,唤做庆嫂的利落中年妇人,还有一个是皇后三年前省亲时赐的宫女,二十二三岁年纪,名叫馥兰。

庆嫂管着清汾的吃喝,馥兰管着清汾的起居。其余还有几个婆子并丫鬟。

清浅问道:“馥兰姐姐,哥哥呢?”

馥兰轻轻道:“少爷午睡后一直在看书。”

丛飞燕转头疑惑瞧着清浅,大少爷不是有痴傻的症状吗?怎会读书?

清浅叹了一口气,带着丛飞燕进了清汾的院子。

清汾果然对着窗子动也不动,似是在读书。

玉映轻轻道:“少爷,三姑娘来了。”

清汾并不起身,众人透过清汾的身子见到他拿着一本《中庸》,只不过书整个儿是拿的反的。

水碧轻轻哼了一声,虽然长得好,但果然是个傻子。

清浅拉着丛飞燕坐下,又将哥哥手中的书放下,拉着哥哥转身道:“哥哥,这是飞燕妹妹,母亲和我邀了进府小住的,你可喜欢?”

清汾眼睛发直,瞧了丛飞燕一番点头傻笑:“喜欢。”

清浅示意了丛飞燕一下,丛飞燕含羞拿起皇后赐的鞋袜道:“汾公子,这是皇后娘娘今日赐的鞋袜,你瞧瞧可喜欢?”

清汾还是一番点头傻笑:“喜欢。”

见主子们聊天,青鸢等在外头等候,玉映带着水碧在门檐外伺候,水碧摸着雕花的门窗,低声道:“玉映姐姐,似乎少爷病得不轻呢。”

“可不是!”玉映瞧了一眼门帘内,低声道,“四年前发的病,一夜高烧后好好的人便这般了,你是不知道,少爷他从前……。”

清浅在帘内替飞燕介绍:“我哥哥从小天资出众,当年外祖父夸赞哥哥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天才,三岁便能背诵《弟子规》《三字经》《增广贤文》,五岁能写字作诗,六岁刚一启蒙便能做文章,十一岁中秀才,外祖父曾放言,哥哥三年后必中举人,当年谁不赞闻府公子世无双。”

清浅的外祖父杨老大人是前朝首辅,内阁众臣之首,以谦逊平和闻名天下,他都如此说自己的外孙,可见当年清汾才情绝艳。

清浅眼中有泪光闪动:“可惜哥哥四年前的除夕,突发昏厥,整夜不曾醒来,第二日好容易醒来便说起胡话,一直至今未曾痊愈。”

清浅说着哽咽起来道:“我总算知道,什么叫天妒英才……母亲为了哥哥,这几年缠绵病榻……”

丛飞燕安慰道:“好姐姐,别难过了。”

清浅掏出帕子擦了擦泪道:“让你见笑了。”

或许是含泪瞧人的错觉,清浅觉得哥哥的眼中有泪光闪动,再仔细瞧去,哥哥依旧对着书本傻笑。

带着丛飞燕认了院门,清浅嘱咐了庆嫂和馥兰几句离开,再次回到主院正房之时,只见里头再次热闹盈盈。

清浅好奇进了内室,母亲桌上摆了好些东西,清浅笑问道:“这是有亲戚上门吗?”

方嬷嬷直乐,凑趣道:“可不是亲戚上门嘛!”

杨夫人招手让清浅上前坐下,笑道:“你自己打开瞧瞧,都是些什么好东西。”

“什么好东西神神秘秘的。”清浅打开包裹笑道,“哟,端阳节还未到,怎么管家的买了这么多干花草。”

杨夫人笑得脸庞如同菊花一般舒展:“这不是管家买的,是文质方才让人送来的,他说今日进宫听闻你夜里没睡好,送了些助眠的干花草来,塞在枕头里头最好。”

方嬷嬷笑道:“姑爷真贴心。”

杨夫人笑道:“他们小夫妻和睦,我便放心了。”

清浅拿着干花瓣,脸色飞红,心中更是乱得和小鹿一般。

入夜了,瑞珠对着烛光缝制枕头,干花瓣的气味软绵清和,沁人心脾。

粉黛低声笑道:“袁大人平日不声不响的,瞧不出对咱们姑娘还挺上心。”

清浅不答话,用银签子挑着烛火,烛火一跳一跳的通红,如同自戕那日自己的鲜血。

“都是些清心明目的花草。”清浅拨弄了一下火烛,火烛跳动得更急遽了,“清心明目,我是该好好清心明目了。”

哪能因为一时的好,忘记前世彻骨的痛。

青鸢拿着银水盆进来,听到清浅的话,低低叹了一口气。

第九十九章 马氏的夫君

有了太后的口谕审案,一切变得顺理成章,闻仲豫非但不反对,还吩咐书童锦药给杨夫人带话,让清浅停了女红读书,专心配合锦衣卫审案。

杨夫人叮嘱了两句,听闻袁彬贴身跟着,十分放心,并不多管多问。

第三日,袁彬和崇山照常来接清浅去锦衣卫诏狱,轻车熟路,清浅带着青鸢再次来到诏狱。

可巧遇到的还是上回的侍卫守门,他瞧了一眼清浅和青鸢,笑道:“两位姑娘又来了?”

清浅笑着打招呼道:“有劳大哥开门。”

这侍卫边开门边笑呵呵道:“每日见一群糙汉子,好容易来了两个美人,开个门算什么,能日日给小娘子开门才好呢。”

袁彬黑着脸进了诏狱,清浅和青鸢跟了进去。

那侍卫指了指袁彬低声问道:“老大今日心情不好?”

崇山走在最后,嘘了一声低声道:“昊子,瞧见前头带着玉簪子的姑娘吗?以后记得叫嫂子。你一口一个美人,一口一个小娘子的,老大能高兴?”

昊子吸了一口凉气道:“这便是嫂子,怪道美貌智慧并存,久仰久仰……”

崇山笑道,“嫂子可厉害了,你瞧着便知道了。”

昊子指着青鸢问道:“那后头的月白衫子姑娘是谁?”

崇山摸了摸青鸢刚悄悄塞给自己的丝帕,咳了咳正色道:“你也叫嫂子吧,嗯……先这么叫着。”

昊子摸不着头脑,怎会有两个嫂子?再想想,老大这么厉害,几个嫂子都镇压得住的!

外头世界变幻万千,唯独诏狱一成不变,依旧阴暗恐怖,常年不见天日的灰尘和污浊晦气萦绕,凄厉的叫声在大块青石搭建的囚牢中回荡,每来一次,清浅都觉得如同进了一次人间地狱。

青鸢已稍稍适应了些,跟在崇山身边觉得安稳不少。

崇山拉了拉她,笑道:“那帕子绣得极好,费了不少功夫吧?回头我再谢你。”

“并不费事,凌大人无需客气。”青鸢低声关心了一句道,“凌大人府上之事可平息了?”

崇山边走边道:“父亲已经醒过来了,御医正在为他调理身子,母亲被囚禁了两年,如今眼睛见不得光,还需休养三五个月,弟弟怀海进了太医院,跟着太医学医术,听闻太医院老太医们都对她赞不绝口。我姑母将小弟接了出去养着,小弟和她很亲。”

青鸢安慰道:“凌大人吉人自有天相,一切会慢慢都会好起来的。”

崇山崇拜地看着清浅的目光道:“一切多亏了闻姑娘出手相助。”

此时,袁彬和清浅隔着半步走着,烛光虽然昏暗,但清浅瞧见他的腰带上系着昨日自己补好的玉佩。

袁彬介绍道:“昨日回锦衣卫后,我便带人请了沈雨默和德安郡主的丫鬟琴瑟进了诏狱,听说今日孙老夫人又哭着进宫觐见太后了。”

清浅嗯了一声道:“咱们动作得加快些才成。”

一声咱们让袁彬的脸色稍稍有了微光,他赞同道:“你说得是,太后能抵住一次未必能抵住两次三次,若是三两次咱们还没有进展,恐怕太后会迁怒咱们。”

清浅想了想道:“沈雨默和琴瑟的状况如何?”

“沈雨默先是哭闹不休,嚷着要给我们锦衣卫好看。”袁彬笑了笑道,“我命侍卫在她跟前审问了一个犯人,如今已服服帖帖,问什么都规规矩矩了。”

清浅笑了笑道:“沈姑娘从来娇生惯养,性子跋扈,她以为锦衣卫还是孙府呢,这是被你们吓住了。”

袁彬笑笑道:“周贵妃说不得对孙府之人用刑,可没说不能对外人用刑。”

“你们锦衣卫的刑罚……”清浅正说着,突然一个犯人在侧面被活生生吊起来,脚在空中蹬了几下后又被放下,等他喘了几口气后,再次被吊在空中。

上一篇:分家吧,七叔!

下一篇:侯府遗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