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凶猛 第357章

作者:黑香菱 标签: 古代言情

尽管袁彬和清浅知道,太子背后有高人指点,但是她们只能将计就计,将损失降到最低。

当然,清浅并不打算放过周贵妃和太子。

清浅低低叹了一句:“贵妃太强势了,太子也太懦弱了,其实只要太子站出来说一句,何至于此。”

孙太后道:“这孩子,从头到尾没说一句话,既不说献嫔有罪,也不说献嫔无罪,怕是被贵妃吓到了。”

皇帝内心的隐忧再次泛起:太子懦弱,自己百年之后,贵妃对太子的影响就太大了,若是日后重蹈吕后和武则天的覆辙……”

皇帝吩咐怀恩:“若有人乱嚼舌根,不妨处死几个以儆效尤,传朕的旨意,朕生病中,献嫔伺候尽心尽力,又费心思祭天得雨,加封献嫔。”

清浅心里欢喜:妹妹不仅没有受牵连,而且加封为妃了,总算在宫中有了自保的能力。

皇帝又吩咐道:“去把太子和贵妃叫进来。”

周贵妃惴惴不安跪在坤宁宫外,低声对太子道:“本宫觉得心中不安,方才皇上封了献嫔为献妃,难道是认定了献嫔无罪,你有罪吗?皇上会怎么处置你?”

太子吓得脸色发白:“母妃,咱们怎么办?”

周贵妃咬唇道:“你咬死了献嫔不放,说是她勾引你,你是你父皇的亲生儿子,你父皇不会怎么着你的。”

太子六神无主。

贞儿跪在一旁道:“贵妃娘娘,太子殿下,臣妾有一个主意,不知当讲不当讲。”

周贵妃本不待见贞儿,斥责道:“都什么时候了,还不赶紧说。”

贞儿忍着怒气,低声道:“唯独见到太子和献嫔在一起的两个证人都死了,太子从开始没有对此表态,臣妾觉得太子不妨撇开干系,直言和献嫔没有干系,只不过监国头绪太多,无心辩解。”

周贵妃心中一动,是了,怎么只想着献嫔和太子其中一人有罪,没有想到可以两人同时无罪。

周贵妃低声道:“只恐皇上不信。”

毕竟开始声势闹得太大。

贞儿道:“李美人死后,臣妾仿照她的笔墨伪造了一封遗书,里头将一切罪过推给了孙才人,想必此信已经被锦衣卫得了,如今已经呈给皇上了。”

周贵妃大喜道:“你如此尽心尽力,本宫不会亏待你的。深儿,按照万美人的话去做吧。”

贞儿露出了笑容,总算,自己得到了贵妃娘娘的承认。

第五百二十六章 抢功

清浅看着周贵妃和太子胸有成竹的进来,有些疑惑似乎得到了解释。

方才还听陆姑姑说,两人在坤宁宫外头惶惶不安。

面对如此大的转变,清浅推断出一个可能。

袁彬低声问道:“太子身边的谋士,应当是万贞儿。那封信,也是万贞儿的手笔。”

清浅点头低笑道:“是的,不然无法解释为何片刻,两人的情绪转换如此之快。”

袁彬道:“没瞧出来,万贞儿也是个狠角色。”

清浅含笑道:“暴露得太早,对她不是什么好事。”

周贵妃给皇帝请安道:“皇上,您终于醒了,太好了,臣妾每日担心得不行,太子监国整日忙得和陀螺一样,即使这样他也日日念着皇上,今日总算好了,皇上醒了。”

周贵妃推了太子一下道:“你这孩子,还不赶紧给你父皇请安。”

皇帝怒火一下子迸发了:“他十几岁的人了,自己没有长嘴巴吗?你都替他说了,让他怎么说!”

周贵妃跪俯在地上不敢说话。

太子畏畏缩缩上前:“儿臣给父皇请安。”

皇帝沉下脸问道:“献妃的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

太子瞧了一眼周贵妃。

皇帝怒道:“朕问的是你,你看别人做什么?”

太子只能战战兢兢按照贞儿的安排道:“儿臣和献妃并没有什么,那日献妃给父皇端药,儿臣见她迟迟不回,便去药房催促,刚问献妃两句话,便被孙才人和李美人见到,儿臣其实只问献妃为何迟了,并没有旁的话。”

皇帝越发恼怒道:“那为何你早不说,让献妃受这么大的委屈?”

皇帝心中明白,什么祭天不过是幌子,事实就是献妃被巧立名目治罪。

周贵妃磕头道:“臣妾失察,臣妾见太子监国繁忙,便委托孙怡然审案,没想到孙怡然这个糊涂东西,居然嫉妒献妃,想要屈打成招。”

周贵妃推了一个干净。

皇帝压下火气问太子:“监国觉得如何?”

太子支支吾吾道:“儿臣觉得父皇辛劳,日夜不敢怠慢,与内阁共商大事,颇为顺畅。”

皇帝点头嗯了一声,吩咐怀恩道:“将内阁的折子送过来,朕亲自瞧瞧太子监国的成果。”

怀恩应了一声,顺带道:“皇上,外头百姓万人在宫门外跪着谢恩呢。”

皇帝哦了一声,颇有兴致道:“百姓谢恩?这是为何?让他们为首的进来,朕亲自问问。”

怀恩挥手吩咐小太监分头去办。

皇后温柔道:“这回献妃受了委屈。”

皇帝继续吩咐:“让内务府送些古玩宝贝给献妃压惊,李美人临死悔过不再加罚,尸首发还本家,孙怡然……”

孙怡然是孙府的,皇帝看了一眼孙太后。

孙太后道:“哀家早已将孙怡然从孙府除名,连带四房都不属于孙府,皇上只管处置,不用担心哀家的想法。”

皇帝这才下旨:“孙怡然降为庶人,派人上门斥责其父教养不当之罪。”

这已然是从轻处罚了。

怀恩此时送了内阁的折子过来,皇帝看了几本,眉头越来越蹙起。

看到其中一本,皇帝恼怒道:“这是怎么回事?灾荒年间你要加赋税,难道是想百姓造反吗?”

太子低头道:“儿臣见国库空虚,想着充盈国库,儿臣是一片公心。”

“藏富于民你难道不懂?”皇帝差点将奏折砸到太子头上,“朝廷光鲜了,百姓穷苦,这是乱世的源头。好在内阁还算不糊涂,没有跟着你胡闹。”

皇帝瞧着折子上的语气,冷哼一声道:“若不是朕醒来,你怕是要一意孤行,朕瞧内阁不是第一次劝你了吧。”

太子低下头。

周贵妃见儿子受责,忙道:“皇上,深儿每日早起晚睡,虽然偶尔办错了事,但毕竟勤谨,今日天降甘霖或许便是老天恩赐。”

皇帝在宫里头,并不知道下雨的事情,听闻天降甘霖,大喜过望道:“当真天降甘霖?”

周贵妃笑道:“是的,献妃被孙怡然捆起来要烧死,这时深儿出来替献妃说情,刚说完片刻,天便降下大雨。”

怀恩推开窗户,一股久违的清新空气扑面而来。

皇帝深吸了一口气道:“总算是下雨了。”

皇帝的怒火似乎被雨水熄灭,他吩咐道:“贵妃和太子起来吧。”

周贵妃和太子相互搀扶着起身。

外头小太监尖声道:“刘老汉带到。”

皇帝忙道:“民为重,君为轻,请老人家进来说话。”

刘老汉被带进坤宁宫,跪在地上不敢抬头。

皇帝亲自下床扶起他,赐坐后问道:“今日你们跪在外头,听说是为了天降甘霖之事?”

周贵妃推了推太子。

太子上前矜持道:“区区小事,不值一提。”

刘老汉忙道:“这可不是小事,这是天意,天意眷顾我朝我主,有这等明主,我们百姓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太子微笑接受着赞美道:“我不过是随手之劳,没料到一片诚心感动了上天,丈人过奖了。”

刘老汉眼中满是诧异道:“这位公子,你在说什么?”

太子问道:“你们在外头拜谢天恩,这天恩是我求来的呀。”

清浅低着头抿嘴一笑。

袁彬凑近她的头,低声笑道:“必定是你早早安排好的,我猜得对不对?”

清浅粲然一笑低声道:“观戏不语真君子。”

刘老汉忙道:“我们在民间听说,皇上为天旱之事日夜担忧,人都病倒了,又有皇后派了献嫔主动祭天祈福,我们老百姓也不能眼睁睁瞧着,于是也在京郊起了一个万民坛,一是求雨,二是为皇上祈福,本以为没有功用,谁料果然奏效了,这甘霖分明是皇上的功德,这位公子……”

刘老汉虽然是农人,但是读过一年书,否则一句关你何事就要夺口而出。

怀恩带着宫女太监们跪下:“皇上福德无疆,感天动地。”

自己在和父皇抢功?太子张大嘴,做不得半句声。

周贵妃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心中恼怒不已,这回又被清浅算计在了前头。

第五百二十七章 办学

皇帝和刘老汉聊了几句,又问起收成和赋税。

刘老汉叹息道:“今年先是旱灾,后来又是蝗灾,收成十不存一,若不是朝廷开仓放粮,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就这样,咱们还要勒着裤带子过日子呢,好在皇上福泽深厚,朝廷下发了玉米和土豆的种子,明年必定是个丰收年。”

皇帝问道:“若是今年加赋税,如何?”

刘老汉大惊失色,跪下便哭道:“皇上,您是明君,可千万不能加赋税呀,若是加赋税,恐怕没有老百姓的活路了。”

周贵妃哼了一声道:“哪里至于如此。”

刘老汉扫了一眼周贵妃道:“你们贵人享福惯了,哪里知道民间疾苦,就算是平时丰收年,我们一年辛苦到头只有二十两银子,大半年吃米,小半年夹杂着菜叶才能吃饱,今年连菜叶都没有了呀。”

周贵妃身上金灿灿的,随意一件首饰都不止二十两,反观皇后一身素净,端庄安静。

皇帝心中又是一阵烦躁,吩咐太子道:“今后多到外头看看,多和百姓说说话,别一味在后宫和妇人打交道。”

上一篇:分家吧,七叔!

下一篇:侯府遗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