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凶猛 第23章

作者:黑香菱 标签: 古代言情

夫人要生产,夫君难道忍心让妻子在外头唱戏吗?若是这样也不配为夫了。

宋夫人侧头用水袖抿了抿眼角道:“妾身的夫君也在为生计奔忙。”

瑞珠颇感触道:“各有各的不容易,眼见又要添一个孩儿,想必今后会更匆忙。”

闻大人道:“既然有孕,坐下来随意唱一曲吧。”

方嬷嬷忙命小丫鬟端了一个锦凳过来,请宋氏坐下。

宋氏告了座,拣了一首《人约黄昏后》的小曲唱了起来,戏班子里头有一个吹/箫的,用玉笛吹了几个简单的音符,配着宋氏婉转哀怨的声音,让整个桌上都安静了下来。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青衣就是青衣,清浅对她的唱功十分佩服,一首简单的词儿配上几个眼神,就是一出戏,宋氏的水准放在宫里也是数一数二的。

闻大人听了都闭上了眼,轻轻晃着头。

粉黛嘟嘴道:“好好的过节,什么不见去年人,什么泪湿春衫袖,真真的不吉利。”

青鸢笑道:“这是人家的心声,故而唱得也入戏,好听就成了,难不成咱们这种人家还唱些俗气的财源广进,升官发财不成?”

瑞姑姑责备道:“两个小丫头,安静听曲子,不然明儿不给你们压岁钱。”

粉黛和青鸢相视一笑,抿嘴再不说话。

玉映端上一碗红枣粥,温言道:“夫人,喝一碗热粥吧,天凉了,肚子里头的孩儿要紧。”

宋夫人合掌谢道:“多谢玉映姑娘,姑娘宅心仁厚,将来必定大福大贵。”

玉映笑道:“借宋夫人吉言。”

一曲唱毕,闻大人颔首道:“唱得不错。”

杨夫人见夫君喜欢,忙笑道:“给宋氏双份的红封儿,算是我给孩儿的见面礼,好好带了宋氏下去,让戏班子老板多关照些。”

宋氏起身,福了一福后告辞。

清浅再次摇了摇头,这眼神真的很熟悉,只是怎么也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酒菜皆凉,方嬷嬷吩咐下人放了炮竹。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京城次第响起了爆竹声,天空中有彩色烟火升空而燃,转瞬即逝,如绝美的画卷。

第二日清浅起得晚了些,洗漱早膳后去给母亲拜年,人还未走到上房,只听里头一位夫人笑道:“若不是贵府三姑娘,我们德安王府这回可倒大霉了,王爷一早嘱咐我过来,亲自向夫人和三姑娘道谢呢。”

瑞珠提醒:“听声音似乎是德安王妃。”

德安王是先帝的堂兄,如今圣上的堂伯,从皇后论起来和闻府还是亲戚。

杨夫人笑道:“清浅一个女孩家,王妃过誉了。”

清浅笑着亲自掀开帘子进门:“德安王妃安,给母亲安,新年第一日清浅给王妃和母亲拜年了。”

德安王妃笑着从手中取下一个琥珀戒指道:“拜年怎可没有压岁银呢,这是先皇后赐给我的,如今转赠与你。”

杨夫人忙道:“哎哟,小孩子家受不起的。”

清浅正要推辞,德安王妃笑道:“这不仅是压岁银还是谢礼,赶紧收下,不然就是嫌礼太薄,回头我再厚厚地补了过来。”

清浅听了此言只好谢过王妃,收了戒指。

杨夫人笑道:“到底清浅做了什么?我心中好奇得很呢,请王妃赐教。”

德安王妃笑了,吩咐身后的姑姑道:“红蕖,你来说。”

第四十七章 我要当丫鬟

红蕖和瑞珠一样,是宫里放出来的姑姑。

瑞珠进了闻府,红蕖则进了德安王府,先是给德安郡主当教养嬷嬷,如今德安郡主出嫁,又给小郡主当教养嬷嬷。

红蕖含笑上前道:“昨日下午瑞姐姐来探望奴婢,隐约说起隔壁道观烛火过多,恐怕有火灾之虞。夜间,奴婢在王妃跟前略提了一句,王妃吩咐将府上的水缸装满了水,又吩咐下人仔细看着烛火。”

杨夫人笑道:“王妃谨慎,非我等能比。”

“若不是令爱,王府早已灰飞烟灭。”德安王妃叹息道,“昨夜丑时一刻,果然道观起火,连着的一大片府邸烧得瓦砾全无,我们王府因令爱的提醒,早做了防备逃过了一劫,不过一间柴房被烧了。”

清浅忙道:“小女不敢居功,实在是王妃警醒的缘故,瑞姑姑昨日也提醒了其他几家府上,但没人放在心上,唯独王妃纵横帷幄,清浅佩服。”

德安王妃舒心地笑了,拉着清浅对杨夫人道:“好姐姐,你是怎么教女儿的,美貌大方知礼,我好生羡慕,你瞧瞧我府上那个混世魔王。”

德安王妃的大女儿德安郡主,赏花时看上了孙府公子,去年求着德安王进宫请旨嫁给了孙府,嫁过去后仗着身份跋扈张扬,很不得孙府人心。

杨夫人也有耳闻,安慰道:“女儿家刚嫁人,难免要磨合性子,过两年就好了。”

蓦然,清浅想起明德七年宫中发生的一件大事,德安郡主和孙府女眷争执,被失手打死。

清浅出言提醒道:“王妃娘娘,孙郡马虽然性子忠厚,但孙府是太后的娘家,听说有几个性子骄傲些的女儿家,若是她们和郡主争执起来,恐也不会让着郡主,伤了夫妻和气不说,也让王妃和太后妯娌难相见呢。”

德安王妃和孙太后是堂妯娌,从前太后还是嫔妃的时候,得过德安王妃的助力,两人关系一直不错。

德安王妃笑道:“好姑娘,你提醒得是。”

三人说了一会子闲话,德安王妃告辞。

清浅陪着杨夫人看了一会儿宫里赐下来的节礼,杨夫人笑道:“你哥哥身子有些好转,我也略觉得好些,京郊庄子上有一处温泉,最是养人,我过几日想带着你哥哥去小住一两个月,你可愿意同去?”

清浅的外祖父年前回了老家,去给老太爷上坟,故而杨夫人无需给娘家拜年。

清浅想着凌夫人的案子,忙摇头道:“府上没人哪成?父亲虽然常年不能按时下朝,但女儿在,总归能让父亲回府喝上热茶,吃上热饭,母亲放心去,女儿保管打理好府上。”

方嬷嬷挤眼道:“夫人瞧三姑娘,是不是有些当家主母的意思了?”

杨夫人笑得欢畅:“这样我离开才更放心了!”

三日后,杨夫人果然带着清汾离开,闻仲豫习惯了独来独往,并没有反对。

清浅送母亲和哥哥离开,回到自己院子后开始边换衣裳边吩咐:“瑞姑姑,为我收拾包裹,里头只要一根素银簪子,几钱碎银子便是。”

转头又吩咐青鸢,“咱们身材相仿,你去找几件平日穿的衣裳,六七成新的就成,颜色不要太艳丽。”

粉黛疑惑道:“姑娘,这是要做什么?”

清浅笑道:“那日见凌府在选丫鬟,一直延续到大年初三,我打算去应选!”

什么?姑娘要去当丫鬟?

瑞珠和两个丫鬟都惊住了!

瑞珠忙劝道:“好姑娘,咱们的身份岂能当丫鬟,再说姑娘一直养尊处优,奴仆的事情怎么做得来?”

清浅抿嘴笑道:“都是一样爹生娘养的,怎会做不来,谁一生下来就会伺候人!”

青鸢急道:“老爷和夫人若是知道……”

“只要你们不说,父亲母亲并不会知道。”清浅笑道,“母亲刚去了京郊,父亲一月难得见我一次,这不正是天赐良机吗?”

瑞珠再劝道:“姑娘没有户籍,来路不明的人,富贵人家是不会收的。”

清浅看着青鸢笑道:“青鸢有个姐姐叫青燕,也在外头当丫鬟呢,我就报青燕的户头。凌府最多核对户头,难不成还能叫家人亲属来一一验证,谁也想不到,当丫鬟还有人冒充的。”

瑞珠等见清浅去意已决,只得道:“奴婢也跟着去凌府选丫鬟,相互有个照应。”

清浅连忙摆手:“你们那日没瞧见榜文,要求十八以下的女子,瑞姑姑是不能去的,青鸢家的户头被我用了,自然也不能去,至于粉黛……”

三人扑哧一笑,粉黛去了只会添乱。

瑞珠细细嘱咐了半日,忐忑不安地看着清浅离开。

粉黛缩了一下头:“平时姑娘在倒不觉得,怎么姑娘走后,奴婢觉得少了主心骨。”

瑞珠吩咐:“锁门闭户,若是别的院子的丫鬟小厮问起来,便说姑娘在绣嫁妆,若是老爷问起来,便说姑娘身子不妥当歇下了,先搪塞一阵,再暗中去凌府通知姑娘。”

青鸢和粉黛连忙应了。

一身小户女子打扮的清浅来到凌府,凌府门口依旧是人头攒动,不过多了一张木桌子,一个婆子在登记筛选应选的丫鬟。

没有户头的外来的,不要!

身上头上指甲脏乱的,不要!

相貌太过丑陋,举止太过粗鲁的,不要!

清浅一身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带着户头登记,婆子反倒吃了一惊:这女子眼神灵动,相貌可人,穿着干净大方,若不是府上没有合适的爷们,婆子简直要怀疑清浅进府的目的是为了勾搭爷们。

凌府凌大人如今重伤,大公子凌崇山有求于自己,二公子凌怀海伤了一条腿,三公子仍在襁褓。

清浅心中微微一笑,若不是知道凌府没有爷们,自己哪敢如此上门。

婆子问道:“你叫什么?多大了?”

清浅递上户头道:“奴婢大名叫青燕,小名清浅,今年十五了。”

深闺女子的大名本就只有几个亲近的人知晓,清浅并不担心报出大名会露陷,索性大大方方报了名字。

婆子嗯了一声道:“为何独自一人过来?你的家人呢?”

清浅笑道:“奴婢家里有个弟弟病着,母亲需要照顾弟弟,父亲需要做工,故而奴婢自己上门了。”

婆子详细问道:“从前可曾服侍过人?可曾知文识字?”

清浅回忆青燕的经历道:“从前在富贵人家当过两年丫鬟,后因家中忙不过来,回家帮着干活,跟着从前人家的姑娘学过几本书,不是个睁眼瞎子罢了。。”

婆子点头:“在一旁候着,稍后你们一道进去吧。”

清浅乖巧地站在一旁,其它十来个姑娘在一旁侍立,有的十四五岁,有的十一二岁,一个个脸上怯怯的,似乎没见过大世面。

清浅心中犯嘀咕:若是凌府缺人手伺候,应当选些十六七岁的有经验的丫鬟,怎么凌府选的尽是稚龄女子?

第四十八章 入凌府

再过了一个时辰,婆子见只剩看热闹的人,收了纸笔,看向等候多时的十来个姑娘们。姑娘们纷纷缩头,清浅也赶紧低头,那婆子冷哼了一声。

婆子吩咐道:“你们跟我来,我带你们去夫人院子,你们能不能留下,留下来后去哪个院子,全由夫人定夺,记得好好表现,不要东张西望失了体统。”

上一篇:分家吧,七叔!

下一篇:侯府遗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