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凶猛 第21章

作者:黑香菱 标签: 古代言情

凌夫人不明其意,抬起头发愣。

袁彬继续问道:“我换个问法,此事若不是偶然,凌夫人觉得府里谁最有下手的嫌疑?”

凌夫人总算明白过来,回答道:“两次上门是不同的婆子丫鬟伺候的,第一次探望怀海,跟着的是嫂子身边的赵嬷嬷,还有几个旁的丫鬟,第二次跟着的是我的贴身丫鬟,哥哥的丫鬟在屋子外头候着,与别人无干,都是我的命不好。”

崇山点头示意姑母说的都是真的,并补了一句道:“赵嬷嬷是母亲的贴身嬷嬷,父亲身边跟的丫鬟都是祖母留下来的家生子,忠心可靠,一家都在府上做事,绝不会做出背叛主子的事情。”

话已至此,无话可问。

袁彬看着清浅,清浅一句不问,只安慰了一句道:“若是偶然突发,夫人罪不至死,我等会尽力的。”

袁彬咬牙切齿,好容易借着卢达不在才混进来,这贼丫头一句不问,岂不是浪费机会,再想找机会轻易进来不知又要到什么时候。

青鸢脱了一件衣裳,又从怀里掏出一个纸包,塞给凌夫人道:“夫人,监牢里头日子缺衣少食,奴婢特特多穿了一件衣裳留给夫人,这纸包里头是肉饼子,夫人垫垫肚子。”

崇山感激道:“多谢青鸢姑娘。”

袁彬嘲讽道:“可惜了,丫鬟竟比主子还强些。”

清浅笑了笑,转身离开。

青鸢福了一福道:“袁大人,一切都是姑娘吩咐奴婢的,我们姑娘智谋深远,心肠极好,奴婢只是依姑娘的话行事。”

袁彬似乎一拳打在棉花上,满腹郁闷。

出了诏狱,他依旧不甘心问道:“闻姑娘一句话未问,可曾看出什么端倪?”

清浅有条有理道:“凌夫人不是故意的,这一点可以肯定。”

崇山眼神一亮道:“姑娘明鉴。”

提到案件袁彬不再和闻清浅置气,认真问道:“闻姑娘此结论从何得出?”

“其一,我们一进门,凌夫人并未问及自身罪状,而是先问凌大人的伤势。其二,袁大人提及嫌疑人等,凌夫人并没有为了脱罪攀咬别人,甚至连一句燕夫人的坏话都没说。其三,凌夫人从前收养凌大人,抓周大会上为我姐姐说话。”清浅总结道,“这些都证明此人光明磊落,心直口快,绝非心胸狭窄的妇人。”

袁彬摇了摇头道:“听起来虽然有理,但没有一个能落在实处的。”

清浅回嘴道:“一炷香的功夫,袁大人还想我能为案子找出真相不成?”

袁彬边走边道:“虽然不能找出真相,但心中对案件的嫌疑人总要有吧?”

清浅微笑停下脚步道:“若依照我心中的嫌疑,你们兄弟两个嫌疑最大!”

袁彬和崇山同时道:“我?”

青鸢在一旁劝道:“姑娘!”

清浅条理清晰地分析:“崇山大人曾借过凌夫人银子,凌夫人未曾归还,是否崇山大人心怀怨恨呢?此案受害者是怀海和凌大人,目标直指凌府嫡系,为何崇山大人毫发无伤?或许是崇山大人想独霸凌府?借着独霸凌府之际,嫁祸给凌夫人,一箭双雕也未尝没有可能。”

崇山张嘴结舌:“没有这回事。”

袁彬眼神危险问道:“我呢?我为何有嫌疑?”

清浅赞美道:“袁大人义薄云天,为兄弟两肋插刀,见好友要杀人,自然要大开方便之门。”

青鸢扑哧一下笑了出来。

四人出了锦衣卫,清浅带着青鸢告辞。

袁彬不许:“昨日与杨夫人说好了来我府午膳的,你们这么回去怕是不妥,索性在酒楼随意吃些,再送你们回去。”

清浅思索再三,勉强点头。

四人结伴来到一处酒楼,袁彬早遣人送信留了雅间,吩咐让酒楼留下侍女伺候,分主宾入座后点菜。

袁彬吩咐侍女:“听说你们这里的蒸鱼十分有名,还有烤全羊、东坡肉都不错,各来一份,再配些佐饭的小菜。”

清浅有些气闷,招手吩咐侍女:“让后厨弄些莼菜猪心汤,夫妻肺片、红烧猪大肠、白灼猪肝这些家常菜。”

记得前世袁彬最讨厌这些下水,每次提到都会恶心不止,不知这一世是否依旧如此。

果然,清浅刚说完,便见袁彬的喉头动了动,眉心也动了动,似乎在强忍不适。

崇山知道自己兄弟的喜恶,忙道:“这家的这些做得都不正宗,我知道有个地方吃这些东西绝佳,下回我做东,请两位姑娘吃。”

清浅微微一笑。

袁彬气得咬牙切齿:贼丫头分明就是故意恶心自己的。

第四十四章 凌府招丫鬟

置气归置气,毕竟是除夕,再怎么彼此不顺眼也要说几句吉祥话,和和顺顺用了这顿午膳。

膳间,四人不由得再次讨论起案情来。

袁彬夹了一筷子鱼肉,问道:“闻姑娘接下来打算怎么做?”

清浅想了想道:“只能暂且按照常规,问问燕夫人身边的赵嬷嬷、凌夫人和凌老爷的丫鬟,瞧瞧情形,再说下头的事。”

袁彬道:“凌夫人和凌大人的丫鬟事发后,一个被燕夫人盛怒下打死,一个自尽而亡。”

这么说线索几近全无,清浅叹了口气。

崇山满脸希翼道:“闻姑娘,在下姑母的案件可有头绪?”

“毫无有利于令姑母的线索。”清浅摇了摇头道,“物证人证俱全,令姑母也供认不讳,若无铁证,恐怕很难再有转机。”

崇山将凌夫人转入诏狱,本就是存了此案另有玄机的心思。听到清浅这么说,心中的希望破碎,颓然道:“这么说此事真是凑巧?”

“此案还未定论,轻易下结论为时尚早。”清浅淡淡道,“我信奉的是,世间没有这么多机缘巧合,更多的是精心算计的结果。”

崇山不死心追问道:“若真是巧合呢?我姑母岂不是只有一个死?”

“死不至于!”袁彬冷静道:“若真是巧合,我们可以说服顺天府从轻发落,若能让原告撤诉是最好不过。”

崇山苦恼道:“上回因怀海之事,我在母亲跟前为姑母求情,已让母亲大为恼火,这回父亲的事情发生后,母亲上诉顺天府压根没有告知我,要想让她撤诉,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崇山从小没有养在燕氏身边,与燕氏母子之情不深,若要说动燕氏撤诉,难上加难。

青鸢劝道:“凌大人别急,此事还有三个月可以转圜。”

急也无用,凌崇山只能勉强点点头,叹了一口气。

午膳用完已是午时末刻,清浅带着青鸢欲要告辞离开。

袁彬吩咐春成拎了一大堆礼盒过来,漫不经心道:“带回去吧。”

瞧着大包小包,清浅疑惑道:“这是?”

袁彬擦了擦手道:“今日是除夕,你出府的名号是陪我母亲用膳,我母亲岂能让你空手而归,这些东西你提回去,休要让杨夫人疑心。”

这人永远心思细密,要对付他,自己需要步步斟酌。

清浅福了一福道:“多谢袁大人,告辞。”

崇山道:“闻姑娘,我会选择恰当的时机,让你和赵嬷嬷见面,问询当日的情形。”

让赵嬷嬷出来并不容易呢,崇山说话间带着几分为难之色。

清浅点了点头道:“凌大人孝心可敬,清浅随时候命。”

出了酒楼,春成早坐在马车上等候,粉黛也在马车上头等着。

见清浅过来,粉黛跳下车扶清浅上马车,笑道:“夫人不放心,让奴婢剪了窗花,跟在车上候着姑娘。”

“母亲总是不放心,我还能丢了不成?”清浅点头笑看着春成道,“使不得,怎能让锦衣卫大人替我赶车,快下来,让马夫赶车。”

春成一扬马鞭,马儿缓缓起步,他笑道:“小的永远是姑娘的奴才,为姑娘赶一辈子马车才好呢,今后若锦衣卫不是小的当值,小的便来给姑娘赶车。”

感恩之人若是不报反而心中不安,清浅不忍再拒绝,笑道:“有劳你了,经过凌府时劳烦停一停。”

春成笑道:“姑娘放心。”

车马粼粼行到一半缓缓停下,清浅知道必定是凌府到了,不等春成通禀,自己掀起帘子瞧外头。

三品凌府外头如今热闹非凡,石头狮子后头贴着几张大榜,榜外人头攒动,指指点点。

清浅好奇道:“你们去瞧瞧,凌府贴的是什么?”

粉黛最喜欢热闹,欢呼一声便要下车。

春成脸色一沉道:“姑娘还未发话,你怎么就自己打算下车了?”

粉黛最怕大哥,一嘟嘴道:“姑娘身边一直是我去打探消息的。”

春成用马鞭拦着粉黛道:“你大字不认得几个,去打探什么消息,那榜上头的字你可认得?别误了姑娘的事。”

青鸢笑着下车道:“我去瞧瞧,回头有热闹消息必定第一个告诉你,如何?”

粉黛气得直瞪哥哥。

清浅羡慕地看着他们兄妹斗嘴,无由来地想起了自己的哥哥清汾,若是哥哥没有得病,想必也能和他们兄妹一般相亲相爱吧。

可惜呀……

青鸢片刻后回来,笑道:“凌府正在招丫鬟,开出的条件优厚,故而人人都想将女儿往里送呢。”

粉黛忙问道:“什么条件?”

青鸢掰着手指头道:“愿意签卖身契的给足足的银钱,不愿意签卖身契的,短的一年为期,长的三年为期,每月月例一两银子一串钱,赏银另算,府里每季配发两套四季衣裳,出府都能带走,每半月轮休一日。”

粉黛哟了一声道:“别说这条件还真不错。”

春成在外头插嘴道:“若是你敢去,别怪我不认你这个妹子。”

“唯独你多事,谁说我要去了!”粉黛一跺脚,“姑娘对我们如同姐妹,我哪里都不去,只留在姑娘身边伺候。”

见平日淘气的粉黛被哥哥指责,众人都笑了。

清浅蹙眉道:“今日是大年三十,怎么凌府大过年的招丫鬟?且不用人牙子,反倒张榜对民间招丫鬟?”

大富人家更换丫鬟,向来都喜欢通过人牙子,带卖身契的买卖,这样更利于控制丫鬟。

青鸢解释道:“奴婢听周围的婆子们议论,凌府二少爷和老爷先后受伤,气得燕夫人撵走了一大批丫鬟婆子,但目前府里正需要人手伺候,因顾虑人牙子手中仓促买来的不好,故而临时招一批丫鬟,好的话就留用,不好的话随时让出府,彼此清静。”

清浅点了点头,原来如此。

青鸢笑道:“虽然给的月例高,但条件也高,丫鬟要求长得干净清秀,干活要利落勤快,还要求不多嘴多舌,不是非。”

粉黛笑道:“这条件也不算高呀,咱们都够格。”

春成再次冷哼一声:“你敢起去凌府的心思,我告诉爹娘不认你这个女儿。”

上一篇:分家吧,七叔!

下一篇:侯府遗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