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凶猛 第173章

作者:黑香菱 标签: 古代言情

袁彬用筷子挑了挑土豆,软糯,再试了一口,味道似乎很香甜。

清浅鼓励道:“全都吃了,再说说你的感受。”

尽管从未碰过此物,但清浅让吃,袁彬三下五除二将碗里一扫而空。

清浅含笑问道:“感觉如何?”

“香甜可口……”袁彬突然惊道,“而且……可以饱腹?”

清浅点头,饱腹是它的最主要特征。

瓜菜也能入肚,但是不管饱,土豆是可以当做主食的。

清浅再次指着那一堆土豆道:“再说说它的产量,文质,这是四株苗的产量。”

袁彬更是吃惊,心中对于土豆的评估再次上了一个台阶:“四株便这么高的产量,若是亩产,怕不得有七八百斤?”

清浅保守道:“或许能达到两千斤。”

老午咂舌道:“稻谷的亩产四五百斤已是高产,这东西能到两千斤,还管饱肚子?那谁还种稻谷?”

袁彬冷静下来道:“咱们可以试试。”

老午道:“老汉没有种过!可别种坏了姑娘的种子。”

小林子笑道:“上回姑娘给我什么样,便是什么样,我一点也没动过!”

袁彬转向清浅道:“这东西,今年还赶得上一轮播种吗?”

“北方不行,南方可以赶着播种一回。”清浅含笑道。“若是十月在南方播种,明年二月三月便能有收成,正巧赶上四月北方的种植季,此物对水的要求并不高,咱们尽可以试试。”

哪怕是在南方种下,到时候运到北方,都能解决无数百姓的生计。

粉黛无聊,拉着小林子去摘菜,说要烤蔬菜瓜果。

小林子没奈何,只能跟着她去了。

老午去捉鸡来杀,准备众人的午膳。

袁彬笑着从袖子里头掏出一张纸道:“本是要送给你的,正巧可以用上。”

清浅好奇道:“这是什么?”

展开一瞧,是一张土地契书。

袁彬道:“这是江西老家祭田,这些年我特特扩了好几倍,这几十亩,是我今年新添置的。”

清浅颔首道:“多置祖产祭祀田地,是长久之道。”

祭田是祖产,连抄家都不会被收走的。

只是他为何要给自己。

第二百八十三章 重病不起

“从前的祖宗家业,好几百亩田地,我都交给母亲打理。”袁彬笑道,“今后添置的,我都交给你,如何?”

清浅心中有欢喜,笑道:“不怕颗粒无收吗?”

袁彬哈哈大笑指着仓库道:“仓禀实,今后只等着你养我了。”

两人眼中充满对未来的憧憬。

清浅笑道:“你祖家是江西的,正巧赶上土豆的秋季播种,这几十亩地辟出一分地来种土豆,其它依旧是稻谷、豆子如何?”

十余个土豆,不够一亩地的种子。

袁彬点头道:“一切都依你。”

清浅叫来老午吩咐道:“你带着这十余个土豆去老家,用湿毛巾捂着催芽,等到发芽后,一个土豆可以切成五六块,敷上草木灰,每个都能成苗。”

老午点头记下,笑道:“这些倒腾出来,足足有七八十株苗。”

清浅含笑点头道:“用疏松的土壤种了,记得上些牛粪鸡粪,其它便如同种豆一般了。”

袁彬吩咐道:“你不必管其它,只看好这几十株苗便是。”

老午拍着胸膛道:“我明日便启程去江西。”

众人用了午膳,一直到回府的马车上,清浅还在和袁彬盘算。

“八十株土豆,一株若是能生五个土豆,到了明年便足足有四百个。”

眼中有欣喜,清浅含笑道:“明年三四月,这四百个土豆便又能分作两千株苗,差不多能种三五亩地呢。”

袁彬帮着算道:“到后头更快,明年九、十月收获时,便可铺开种植了。”

丰收的喜悦在两人心头涌动,这种最原始的收获,比得到一个官位或是一个爵位,更能持续。

袁彬送清浅回府,刚到府门口,只见府上再次喜气洋洋,于公公从府里亲自出来。

清浅奇道:“我们府上又接了圣旨?”

于公公见袁彬和清浅,连忙行礼笑道:“见过袁大人,清浅姑娘。”

袁彬问道:“公公这是送什么旨意?”

于公公笑道:“杨老首辅即将回京!圣上知道后龙颜大悦,吩咐出城亲迎杨老首辅,吩咐闻府众人随行。”

清浅喜出望外道:“外祖父回来了?我们府上怎么没有收到消息!”

于公公笑道:“杨老首辅行事低调,本想轻车简骑入京,可沿路的官员都是杨老首辅的门生,一封封奏报千里送进京。”

怪不得!

袁彬问道:“杨老首辅多久到京?”

于公公道:“五日后进京。”

袁彬点点头对清浅道:“府上想必忙乱,我便不进去了,五日后我会伴君迎接杨老首辅,到时候咱们再见。”

清浅颔首。

听说父亲回京,杨夫人喜得病态去了小半,撑起身子一定要迎接父亲。

五日后的一早,闻府上下出动,闻仲豫带了杨夫人、清浅等伴君相迎。

皇帝的銮驾准时在城门出现,袁彬李贤等伴驾,朝廷百官出迎。

远远人群中,袁彬冲着清浅点头微笑。

皇帝出了銮驾,笑问道:“杨老首辅何时到?”

李贤忙躬身道:“臣命人打探过了,杨老首辅的车马已在三里之外。”

皇帝含笑道:“朕等着。”

闻仲豫忙上前笑道:“皇上进车中歇着罢,等岳父的车马到了,臣再恭请皇上。”

“杨老首辅有功于社稷,有功于朕,朕要亲自等着。”皇帝执意要迎,随口问了一句道,“府上可曾打理好杨老首辅的宅子?”

闻仲豫的头都快弯得瞧不见了,毕恭毕敬回道:“内弟杨咏一直在京城养病,杨府一直不曾荒废,昨日臣又命人送了好些日常东西去府上。”

皇帝嗯了一声道:“听说杨咏一直瘫在床上,着御医去瞧瞧。”

闻仲豫再次谢恩。

远处,出现了一辆马车,上头挂着一个杨字。

清浅精神一震,对杨夫人道:“母亲,外祖的车到了!”

杨夫人阿弥陀佛了一声道:“这回足足去了大半年呢。”

杨老大人的车马十分普通,青帷布并没有半分华贵修饰。

没有车队,独独只有一辆马车。

随行的只有十余个仆人。

皇帝叹息道:“老首辅还是这么简朴,让人敬佩。”

李贤正要说话,闻仲豫插上前笑道:“岳父教导我们晚辈,要用心当差,少享受少奢靡。”

百官均赞叹,当然其中也隐藏有嫉恨的目光。

闻仲豫不禁有几分得意起来。

车渐渐近了,清浅扶着杨夫人起来相迎。

皇帝高声道:“杨老首辅,朕来接你入城。”

车马停了下来,闻仲豫先了一步上前掀开帘子,却并不见杨老首辅的身影。

车上下来了好几个人,跪下行礼道:“臣给皇上请安。”

清浅一一瞧去,为首的夫人是大房周氏并几个姬妾,后面还有一个面生的年轻人。

清浅低声问道:“母亲,后头那个蓝衣裳的是谁?”

杨夫人瞧了一眼,微笑道:“那是你三伯的庶子杨章,从小在老家长大的,这回进京读书。”

清浅有几分忧心道:“外祖父怎么不见人?”

皇帝也问道:“杨老首辅呢?”

车上传来咳嗽声和微弱的声音:“皇上,老臣病重,恕不能起身给皇上请安。”

清浅和杨夫人大惊!

皇帝也吃了一惊,亲自上前道:“老首辅身子怎么了?御医呢?”

闻仲豫跳上车马,亲自扶起杨老首辅。

杨老首辅的身子疲软,不断咳嗽,甚至将口水咳了出来,显然病得不轻。

“不必御医了。”杨老首辅摆手道,“臣年纪大了……咳咳,本就有咳疾,这回舟车劳顿……咳咳,老病又犯了,这把老骨头差点便葬身他乡。”

皇帝亲自拿起帕子替杨老首辅擦嘴角。

杨老首辅软塌塌道:“谢皇上垂怜。”

皇帝问道:“朕送老首辅回府。”

上一篇:分家吧,七叔!

下一篇:侯府遗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