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凶猛 第131章

作者:黑香菱 标签: 古代言情

虽然中间带了个人的情绪,但事实就这么简单。

闻仲豫起身便走:“自以为是!”

刚走出一步,他踩到清汾扔的果核,差点摔了一个跟头。

清汾乐得拍手大笑:“栽了栽了!”

闻仲豫低低说了一声“傻子”,扭头而去。

杨夫人瞧着自己一儿一女叹息道:“清浅,你这又是何必呢?你父亲正在气头上呢。”

清浅淡淡一笑道:“父亲的气,只是为了没有攀附上保太妃而气,只是为了没有得到皇上的嘉奖而起,并非为了其它。”

这种气性,清浅并不打算纵容。

宫中的女儿境遇堪忧,身边的女儿和夫君话不投机,自己身子又不好。

瞧着身边的儿子,杨夫人含泪叹气道:“我的儿,你若是清醒,母亲和姐姐也有个依靠。”

清汾依旧拍着手,无忧无虑的瞧着窗外。

安慰了一番母亲,清浅决定进宫瞧瞧姐姐,保国夫人成了太妃,姐姐的日子可不好过。

似乎清浅多虑了,皇帝对姐姐依旧礼遇,姐姐依旧掌管后宫。

清浅进宫行礼后,皇后屏退了左右,只留下心腹陆姑姑和怀公公几个。

两人的话题自然是围绕着保国夫人开展。

清浅小心问道:“听说今日早朝,皇上册封了李太后,大肆封赏了李家人,还褒奖了周贵妃的父兄。”

皇后叹气道:“不止如此,皇上昨夜想了一夜,似乎确认太后杀母夺子,今早便没有给太后请安,反倒是去了慈康宫请安。”

清浅叹道:“这让太后情何以堪。”

正逢月初,陆姑姑送上后宫嫔妃的膳食用度册子,道:“娘娘,内务府请娘娘懿旨,这月的膳食用度银子这么着成不成?”

皇后打开册子,瞧了一眼递给清浅道:“你瞧瞧。”

清浅接过内务府的折子,瞧了一眼气道:“太后还是太后,焉能被如此欺辱?”

册子上头,保太妃的吃穿用度超过了太妃用度的三成,而太后的吃穿用度则比往常少了一半,只比得上太嫔的用度。

皇后拿起笔修改了几处道:“告诉内务府常公公,便说本宫的意思,太后的用度照常,若是少了一丝一毫,他这个内务府总管也别当了。”

陆姑姑低声道:“可是宫内风向都向着保太妃。”

“风向都朝着一处,本宫也要站直了。”

皇后不由分说道,“本宫被禁足的时候,太后没有裁剪本宫的用度,太后的理由是本宫尚没有被定罪,必须要以礼相待,今日本宫投桃报李,此话用在太后身上依旧合适,太后尚没有定罪,依旧是太后,需得按照太后的分例行事。”

清浅鼓掌道:“姐姐说得极是。”

陆姑姑端了折子下去回复内务府。

皇后娥眉不展道:“本宫能照拂太后一时,照拂不得一世,清浅,此案你和文质心中可有把握?”

清浅摇了摇头:“毫无把握,此案年代久远,且保太妃和太后不睦,给太后定罪难,但为太后翻案一样难。”

孙太后是皇上的养母,即使有罪也不能明着废立,但为太后翻案却至关重要,不然抱着残害皇上生母的阴影,太后恐怕余生都不好过。

皇后吩咐陆姑姑道:“准备些果品汤水,本宫去给太后请安。”

陆姑姑跺脚道:“人人都对慈宁宫避之不及,娘娘对慈宁宫照拂也就罢了,何苦亲自趟这浑水呢?若是被保太妃瞧见,更糟糕了。”

皇后微笑道:“本宫还是那句话,太后依旧是太后,本宫给太后请安,理所当然。”

清浅扶着皇后起身,安慰了一句陆姑姑道:“姑姑,我奉旨办差,陪着皇后娘娘去慈宁宫审案,料来外人说不出什么。”

姐妹两人如出一辙的清高孤傲。

第二百二十六章 当年野心

慈宁宫内气氛异于常日,往日沉水香的味道远远可闻,如同太后的慈悲,可今日慈宁宫没有焚香。

小太监小宫女离正殿远远的,似乎生怕沾染上什么不幸。

流言在宫内如瘟疫一般流传“当年太后为了固宠,杀了李太后,强行夺了皇上为子,如今事发了。”

皇后摇了摇头,慈宁宫尚且如此,何况后宫其它地方,只怕流言已不绝于耳了。

孙太后闭目坐着凤椅上,神情哀伤。

檀云姑姑低声道:“太后,皇后和闻姑娘来了。”

“总算还有人愿意来瞧哀家。”孙太后的话中有深深的哀伤,“哀家进宫后,从未有过今日如冷宫般境遇,胡皇后没有让哀家倒下,没想到一个小小的乳母,竟然让哀家举目无亲。”

皇后一如既往行礼道:“母后,您没有举目无亲,您还有儿臣和清浅。”

孙太后睁开眼睛道:“好孩子,哀家总算没有白疼你,从昨日到今日,哀家一夜没有合眼,尝尽了人间冷暖,你瞧,这些奴才连香料都不点了,冰块也无人更换。”

孙太后的嘴角有淡淡的冷笑。

清浅忙道:“太后,姐姐方才吩咐内务府,您的供奉照常,臣女和袁大人会尽力找出真相,还您清白的。”

“清白?听说相关的证人都死了!”孙太后凄然一笑道,“三十余年前的事情,只能靠捕风捉影喽,哀家还有什么清白可言。”

清浅福了一福道:“臣女只要太后一句准话,太后可曾谋害李太后?”

“不曾!”孙太后斩钉截铁道,“当年哀家声势赫赫,想要将孩儿认在哀家名下的嫔妃多不胜数,说句不好听的,还轮不到李氏,哀家何须脏了自己的手脚。”

孙太后和先帝青梅竹马,盛宠常年不衰,其它嫔妃在先帝眼中如若无物。

孙太后的确有底气说出这种话。

清浅点头道:“多谢太后直言,清浅还有一问,敢问太后为何会与保国夫人结怨?”

孙太后冷冷哼了一声:“和她结怨?她一个奴婢,也配和哀家结怨?”

直至今日,孙太后还是瞧不起保太妃,须知蚂蚁可以吞象,孙太后的落败正是因为她的轻敌。

檀云姑姑叹了一口气道:“这个问题,奴婢替太后回答姑娘。一切都是奴婢的臆想推测,姑娘当成故事听便好。”

热风吹过慈宁宫,带起一股热浪。

皇后亲自为太后打扇,清浅听着檀云姑姑说起过去的事。

“太后娘娘和保太妃、忍冬年纪相仿,但命运截然不同。太后被选去伺候皇上,保太妃在宫里当丫鬟,忍冬进了绣房当大宫女。”

檀云姑姑叹了一口气继续道:“保太妃心高气傲,觉得自己迟早能出人头地,没料到先帝登基后,太后成了炙手可热的贵妃,她还是个小宫女。保太妃求太后相助,太后和先帝感情炽烈,哪里容得别人插足,太后断然拒绝了保太妃。”

太后似乎沉浸在过去的辉煌中,微笑道:“先帝自己不喜欢保太妃,与哀家有什么干系。”

没料到还有这种故事,清浅听得入神。

“保太妃那时便恨上了太后,只不过明面上还是恭顺太后。”檀云道,“奴婢如今回想起来,保太妃对太后的恨意加深,应当是和忍冬分不开的。”

清浅侧耳倾听。

“太后生辰,忍冬绣了一副刺绣很得太后欢心,先帝见太后喜欢,便叫了忍冬来赏赐。太后正巧更衣出去,先帝多喝了几杯酒,忍冬不知使了什么手段,让先帝将她当成了太后临幸。奴婢记得,太后因此生了好几日的气,先帝低声下气了好几日。”

孙太后微微笑了,脸上带着回忆和羞涩。

瞧起来,当年孙太后和先帝确实是一对神仙眷侣。

檀云继续道:“忍冬有了身孕,先帝对她视而不见,太后将她接到宫里养胎,还赐了她采女的封号,落在保太妃眼中,便是太后帮忍冬不帮她,故而存了怒火。”

不患寡而患不均,人皆如是。

清浅问道:“先帝为何命人将忍冬的衣物全烧了,还将她下葬在宫女坟地?”

记得忍冬是采女,虽然是低等嫔妃,但应当进嫔妃的陵寝才是。

孙太后叹了一口气道:“忍冬有孕之时,宫中娄妃也同时有孕,忍冬为了独占鳌头,对娄妃用了不当手段,使得皇上震怒。”

原来如此!

清浅再次问道:“那保太妃为何会伺候当今皇上?”

“保太妃见先帝攻克不下,一腔好强的心思转到皇子身上,自请给皇上当嬷嬷。”檀云摇头叹息,“当年,太后和奴婢都以为,保太妃是因和忍冬关系密切,心疼忍冬的儿子幼年失母。才自请当嬷嬷的,她掩饰得一直都很好,谁也没有想到她的心这么大。”

从一开始,保太妃便是不服气的吧。

清浅叹了一口气,几十年的怨气,保太妃怎么会轻易放过太后。

孙太后最后苦笑道:“哀家听说,小顺子自尽了,常太医突然病逝了,当年跟着哀家的大太监早已没了,檀云一直贴身伺候哀家,她的口供皇上不会相信,莫非,哀家这次只能任由保太妃践踏?”

清浅并无把握,但她依旧道:“太后娘娘,请不要放弃自己,臣女和袁大人会尽力还您公道的。”

孙太后的嘴角有苦笑:“哀家连累你们了!”

皇后欠身道:“臣妾进宫后,太后一直很关照臣妾,臣妾绝不相信太后是这种人,连累两个字臣妾当不起。”

安慰了片刻太后,给太后留下炖好的鸡汤后,皇后和清浅离开慈宁宫,返回坤宁宫。

陆姑姑神色慌张出来迎道:“娘娘,太妃在里头等您,还有周贵妃和周夫人。”

如今的太妃,除了保太妃还能有谁?

保太妃居然敢直接来坤宁宫?

周贵妃居然还带着苏静好?

清浅的脸色一变,难不成她们是来为难姐姐的?

皇后脸上是一成不变的柔和,她轻声道:“清浅,咱们进去瞧瞧。”

坤宁宫内,保太妃坐在皇后的凤椅上,似笑非笑瞧着皇后。

周贵妃和苏静好一左一右侍奉于旁。

见皇后进宫,保太妃丝毫没有起身的意思,只在凤椅上懒洋洋欠身道:“皇后来了?我等你多时了。”

不用称臣妾了,保太妃直呼你我。

小人得志的模样,令人十分不舒服。

皇后颔首道:“太妃安好。”

周贵妃冲着皇后向后甩了甩帕子,算是行礼。

清浅跟着给保太妃和周贵妃请安。

上一篇:分家吧,七叔!

下一篇:侯府遗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