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侯庶女 第30章

作者:林似眠 标签: 古代言情

薛崇礼顿了一下,叹道:“含章,我们毕竟是血缘至亲,就算要离开,也不要这么偏执、这般冷厉。”含章没有再枉费力气地反驳,只是冷冷地沉默着。

薛崇礼驻足在江滩上,望着绵绵江水:“身为薛家的一份子,在这个姓氏之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父亲也有他的不得已。他是一家之长,身上肩负着百年门第上下几百人的兴衰荣辱,不能只顺从内心的喜好偏爱。”

含章依旧不发一言。

薛崇礼仍望着江水消失的方向,但即便没有看向含章,也能猜到她脸上是如何的漠然表情,他无奈一笑,放弃执着于旧事,话锋一转,微带几许深意:“就如你归宗沈氏,自然也承载了沈家的责任,也有要做的事。”

含章心头微动,凉凉道:“你这话什么意思?”

薛崇礼回头看她:“含章,你到底为什么回来?难道就真的如你所说是为了达成沈元帅的愿望?只怕不尽然吧。”

这般单刀直入的话让含章心脏猛然一缩,随即眯眼冷笑道:“那依你所见,又是为何?”

薛崇礼丝毫不介意她的冷淡态度,语调一如既往地平和:“你回家后,除了第一天略弯了腰,其他时候从不肯低头,对来自家人的好意或是恶语全都如微风拂江,一概不能动你心思。也许在别人看来这是你心中怨气未消,但古话说无欲则刚,你这般刚硬,或许是因为从一开始对侯府就无欲无求,也不想有任何牵扯。在进家门之前你就准备着出来,所以你不需要薛家任何人的喜欢,更没有必要去喜欢薛家的任何人。”

薛崇礼素来思维缜密,这段时间虽不见说过什么,却不料事事都被他看在眼里。

若他所说之事是事实,那么情况会发生微妙的变化,含章请出侯府不再单纯是因为一桩不如意的婚事所引发的新仇旧恨一股脑儿的爆发,而掺杂了些许别的意味。

这些话若是被薛家人知晓,只会给含章带来数不清的麻烦。

侯府之人自有骄傲,或许可以网开一面通融被伤害者略带黯然的离开,但绝不肯接受来自别人的轻蔑抛弃,哪怕这两种情况其实指向的是同一个结局。

此时木已成舟,含章也不惊慌,只问道:“世子绕着弯子说了这么多,到底有什么话不妨直说。”

薛崇礼手握成拳,凑在唇边咳嗽几声,苍白的手背青筋毕露,他微喘几下,徐徐道:“你了结事情后还在玉京停留,没有去意,说明你心中记挂之事必定与玉京中人有关。而之前十四年你远在胡杨,那里所发生之事能让你和京城扯上关系的只有一桩。”

含章一眨不眨看着他,眼中清明,薛崇礼微顿,又道,“去年大军奉命出征东狄,双方各有胜负,僵持到秋末,东狄开始节节败退,我军先锋深入东狄皇庭,本是势如破竹,但最后几战却是蹊跷而败,卢愚山沈质被敌合围,鏖战而死,虽歼敌六万,却也自损五万余,实在是惨胜。事后所查出的原因竟是朝廷新任的胡杨监粮官玩忽职守,用谷壳和土灰替下了一半的粮草。事情败露后,那监粮官也自尽谢罪。”

含章的手罩在长袖里,紧紧握成拳,微微颤动,脸上竟如雕像般凝固,不见表情。薛崇礼看着她眼睛,慢慢道:“这个原因虽然并非说不过去,但若是细纠原委却是漏洞百出,监粮官窦冒时年四十,做监粮之事已近十年,为人本分守成,而且那些粮草若真被他私下变卖,必定有银钱入账,但他家只是小富,抄家也只抄出千两银,再者半数以上粮草失踪,从上到下的各级经手人竟然无人发觉,想必其中另有缘故。”

含章将两只手笼在袖筒里,双目微闭,一副置身事外的摸样。

薛崇礼最后叹道:“你与沈质,想必是自幼青梅竹马长大的表兄妹,情谊深厚,他年少有为却落得枉死下场,你心有愤恨,这才千里迢迢回到玉京,为的是想要查清事实为他报仇雪恨,薛家不过是你的一个幌子一块跳板。”

只有这样,才能解释得通为何含章行事这般决绝,宁肯在定亲之日破门而出,毫不在意是否会毁及闺誉,以后无人愿娶。

“啪,啪,啪。”含章连鼓三掌,讥笑道:“薛世子好玲珑的心思,这些不着边际的事居然也能想法子串在一起,简直是牛头硬对马嘴了。”

薛崇礼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仍旧去远眺那好似永无止境的奔流江水,他的侧影很是精致,含章几乎有些错觉面前站着的是年轻时的薛侯爷:“如今的玉京是个是非之地,外表一派平静,内里人人自危。这两件事之间隔了大半年的时间,粮草误军机又早已有了定论,又是时过境迁,其他人未必会联想到一起去。但即便如此,你想做的事也很危险。”语气中并无责备,反而透着几丝关心。

他又道:“这些话我并未对任何人提起,如果你信得过我,我愿尽我所能助你。”

含章眉微皱,还没有回答,薛崇礼便摇头道,“你不必质疑我的目的。如今薛家一分为二,各为其主,都卷得太深,恐怕将来二者只能存其一,必不能得善了。我所求的不过是大局既定后若是薛家有难,望你能看在我曾助过你的份上想办法拉他们一把。”

含章凝神一想,忍不住道:“那你呢?那时你又在做什么?”

薛崇礼淡淡一笑,并不回答,只从怀里取出一张叠好的纸条递过去:“父亲给你一处二进的小宅院,地段好,里头各色都齐备了,里头备着的银钱也不缺,这里是地址。”

含章一动不动,薛崇礼轻笑,蹲下身将纸条放到地上,用一块小石子压住了,又起身道:“薛家以后绝不会纠缠于你,那三千亩地也必会给你一个说法,侯府世代的脸面不能就这么抹黑了——此时已经不早,我就此告辞了。”说罢,他不再停留,转身就走。

“慢着!”含章一惊,脱口而出道,“你又怎么肯定我能全身而退呢?”

薛崇礼回头上下扫了她一眼,叹息道:“若天意如此,那也只能受了。”他自翩然而去,留含章一个人怔在江边,半晌,她轻轻踢开那小石头,江风一吹而过,将那纸条猛的带起,好像一只白蝴蝶在江边蹁跹,不过几个起伏,再一个跌落,直直掉进了滚滚湍急江水里,转眼失去了踪影。

含章回去后,李明则见她神情自若,便知事情并无大碍,也就没有多问,只顾拉着含章说自家的侄外孙女,才四岁的小娃儿可爱得紧,常日里童言童语甚是惹人怜爱,每每抱在怀里就爱不释手。

看不出,这位凌厉煞气的李娘子私下里这么喜欢小孩子。

大约近午的时候李莫邪才了,不负众望地带来了小小的傅小圆。母女两都是一色的大红衣衫,骑在同一匹枣红马上潇洒而来,远远地还没进门便听见一串爽朗的笑,欢快得好像周围略显空旷的地方瞬间便被充满了,叫人忍不住也跟着笑起来。

傅小圆一进门就咯咯笑着扑进了李明则怀里,跟她告状说娘亲不肯让自己多吃桂花松子糖,李莫邪瞪了女儿一眼,道:“再吃可就胖得连红莲也带不动你了,下回不准跟我骑马。”傅小圆瘪瘪嘴,缩进姨祖母怀里,李明则笑着拍了李莫邪一下:“就你还这么贪玩,和个小孩子斗气。”明显偏心小侄外孙女,不要侄女了。

李莫邪一笑,自拉了含章在一旁说话。她性子开阔爽朗却又有一份大姐姐般的关爱,几乎就是个温和版的李明则,和她交谈起来很舒畅,先是问了些在此生活可还适应,又问了每日做些什么,最后直接邀了含章过两日去东泰侯府做客,原来傅老侯爷今晨特地交代了,说含章是故人之后,如今孤身在京,傅家理当照拂一番。

傅老侯爷为人急公好义,有这番叮嘱含章并不意外,也就笑着应了。

几人说笑一阵,用过午饭,李莫邪是个坐不住的,直说要去后园池塘边走走,李明则搂着昏昏欲睡的傅小圆,低声嗔怪道:“后头池塘正在掏泥呢,一股烂臭,只怕熏坏人呢。”

李莫邪爽快一笑:“那我带含章妹妹出去玩儿。”说着拉了含章出门坐上了马车。

才上了马车,李莫邪脸上笑容微僵了些,掀开门帘看看前面车夫,又四下看了看,确定无误才把含章拖进车厢深处,低声道:“妹妹,你昨天是不是遇见英王和宁王他们了?”

含章奇道:“不错,可是有什么问题么?”

李莫邪恨道:“还能有什么,英王那个糊涂虫,昨儿见了你,晚上就去问我相公你的事,不知是不是要打什么鬼主意。”

含章一愣,失笑摇头道:“这个倒不会,他惦记的是我手上那把匕首,虽然如今已是在李姑姑手上,想来他还是不死心吧。”

李莫邪有些糊涂:“怎么又和匕首扯上关系了?”含章笑着将昨日酒肆之事大略讲了一遍,李莫邪这才明了,“原来如此,我说英王素来行事还不至于太离谱,这次怎么也和程家一样犯了糊涂呢。”

她握拳一叹,又道,“你恐怕还不知道吧,程步思家已经换了亲事对象,今儿就重换庚帖正式公开呢。”

含章倒也有几分兴趣,挑眉道:“是谁家的姑娘?”李莫邪古怪一笑:“还能是谁,还不就是薛家的,听说是最如花似玉的一位小姐,家中行四。”

行四?不是薛定琰么?含章微愣,片刻后方才反应过来,自己出族,自然排行也没有了,底下的小姐自然都依次往前推,行四的就是那位眉翠唇丹的美人薛定珍了。

含章皱眉道:“不是说她已经定亲了么?听说是位翰林的庶子。”最初在清樨斋见面时,就听说薛定珍在绣嫁妆预备明年出阁。

李莫邪摇头道:“这就不清楚了,但薛家既然如此,那必然已经找到了解决之道。据说昨天下午程家两位夫人离开侯府之前就已经相看过了,很是满意,当场就定下了此事。”

既然已经定亲,退亲是有损双方名声的事,那么最稳妥的解决办法就是姐妹易嫁,如今薛家三房分家出府,侯府里唯一未定亲的女儿就只有四房里十一岁的薛定珞。虽然年纪尚小需要再等几年,但庶女换成嫡女也算是男方得了便宜,若是再许些好处,翰林家不会不答应的。

四房没有成年的男子,庶子还不到十岁,四夫人守寡多年,不问世事,又是依赖兄嫂过活,哪怕是唯一的亲生女儿的婚事也是无置喙的余地。

含章想到那晚凉亭边薛定珍那般愤怒地指责自己不该抢了别人的名额,觉得木樨雅会有地位的人才能去,如今这场雅会的最大目的和成果落在了她身上,也不知她看着那套晶莹璀璨的孔雀累丝金钗时是何感想。

侯府想必是真卷进去了,薛侯爷先是用亲女出嫁,如今又直接将失怙的侄女易嫁推上阵,果真如薛崇礼所说,这个姓氏之下,每个人都承担着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要坦然接受轻易就沦为牺牲的命运么?

上一篇:士为知己

下一篇:分家吧,七叔!